藏族小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以西海民族寄宿制学校为例
摘 要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藏族小学生汉语基础较差、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欠佳,给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的学习造成一定障碍。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迫切需要,良好的语文口语交际可以促进藏族小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藏族小学生的接受程度。本文是对藏区汉语口语教学的探究,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两个方面阐述培养藏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重要性;第二部分对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民族寄宿制学校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第三部分提出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发展优化方案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乐趣,运用情景教学创设交流环境和语言游戏增加教学趣味,两种教学方式相辅相成,提高学生对语文口语交际的兴趣;选拔优质教师,提升教学素养,学校应当注重现有教师的再教育、注重新晋教师的引入;特色课程开发,增加学习吸引力,将语文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与藏族语言融合、藏族文化联系。
Key words: Tibetan area;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Chinese teaching;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training.目 录
绪论 1
1研究背景 1
2选题意义 1
3研究综述 1
1培养藏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4
1.1 社会需要 4
1.2 个人需要 4
2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个案调查 6
2.1 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存问题 6
2.1.1学生学习信心不足 6
2.1.2教师教学能力欠缺影响教学效果 7
2.2 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开展问题成因 9
2.2.1语言差异大造成学习难度 9
2.2.2教师能力有限且重视度不高 10
2.2.3教材缺少民族特色 11
3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发展优化方案 13
3.1 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乐趣 13
3.1.1情景教学,创设交流环境 13
3.1.2语言游戏,增加教学趣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5
3.2 选拔优质教师,提升教学素养 16
3.2.1注重现有教师的再教育 16
3.2.2注重新晋教师的引入 16
3.3 特色课程开发,增加学习吸引力 17
3.3.1与藏族语言相融合 17
3.3.2与藏族文化相联系 17
结语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2
绪 论
1研究背景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展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少数民族同胞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育同时,还正着重于强化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交流能力,借由汉语的普及与推广,来构架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的沟通桥梁。也就是说,为了更为高效地促进地域文化交流,更有利地提高汉语普及率,少数民族地区逐步重视起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活学汉语,活用汉语成为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关注重点。然而,通过藏地小学生汉语语言基础分析其口语交际能力可知,当地小学生因汉语基础薄弱、口语交际能力较差,导致在语文口语交际课堂上存在学习困难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该地区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容易诱发小学生对汉语学习产生畏难、厌学等情绪,影响小学生掌握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对此,为确保藏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能更好地培育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本文选择西海民族寄宿制学校为研究案例,分析该校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开展存在的问题,并拟定相应的优化方案,以便降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难度,提升其教学质量,真正培育小学生优质的汉语口语能力。
2选题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间越来越频繁的交流,汉语已经逐渐成为民族共同语言,汉语的使用在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的加强、我国民族大团结局面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藏族作为我国多民族社会中重要的一员,加强藏族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志在必行。小学阶段是发展语言的关键时期,所以提高藏族小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语文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中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语文口语交际对“拓展藏族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强化其语文学习实践、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3研究综述
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发现对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较少,因此,论者查阅的文献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口语交际。这些文章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通过搜集和阅读现有的文献,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语文口语交际现状存在不足。这些相关文章都是从环境方面、教师方面、学生方面进行研究,并且得出结论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例如,《拉萨地区藏族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潘盼.拉萨地区藏族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13.)《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汉语口语交际教学探究》(马志英.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汉语口语交际教学探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7.)《西藏农牧区初中汉语口语交际教学初探》(袁小琳. 西藏农牧区初中汉语口语交际教学初探——以西藏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中学为个案[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等相关文章研究了相同问题。环境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加之环境闭塞,阻碍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接受程度和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及发展。教师方面:教师对口语交际的培养不够重视;教学任务繁重,忽略了语文口语交际的培养;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学生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双语教学环境中学习,重视“听、写、读”三项能力,“说”的能力尤为欠缺。学生汉语基础差,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语言逻辑性差。由于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没有自信,导致学生不知道怎么说、羞于去表达,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难以提升。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对策。
袁小琳认为,应加大对农牧区的开发力度,加强对校园汉语语言环境的建设,同时要强化口语交际评价力,用终结性评价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潘盼在其研究中界定“口语交际”和“口语交际能力”两个核心概念,深入分析了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母语负迁移导致的汉语表达偏误的纠错强化;完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李曦着重调查了甘孜藏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并对现状做出了分析,从而从“加强课堂教学”,“抓好课外活动”p105108等方面拟定了解决对策。林国兴结合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需求,提出“优化课堂教学方式”p181。王富海是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临夏回族地区初中学生口语交际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临夏回族地区初中学生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常规语文教学中融入口语交际训练”。马志英结合文献研究的成果,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做了调查,提出“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口语交际环境”。
由此可见,藏区口语教学的研究虽然研究时间较晚,相关文献不多,但已经受到少数民族教育的关注。但是与普通地区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相比,少数民族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研究存在很多不足。第一,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研究专著和论文少。第二,研究者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研究内容绝大部分为教学经验总结,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难以直接用来指导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研究。论文在对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的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研究了学生和教师在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藏汉语差异、教师能力以及教材三方面分析问题成因,提出相关策略。1培养藏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Key words: Tibetan area;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Chinese teaching;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training.目 录
绪论 1
1研究背景 1
2选题意义 1
3研究综述 1
1培养藏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4
1.1 社会需要 4
1.2 个人需要 4
2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个案调查 6
2.1 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存问题 6
2.1.1学生学习信心不足 6
2.1.2教师教学能力欠缺影响教学效果 7
2.2 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开展问题成因 9
2.2.1语言差异大造成学习难度 9
2.2.2教师能力有限且重视度不高 10
2.2.3教材缺少民族特色 11
3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发展优化方案 13
3.1 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乐趣 13
3.1.1情景教学,创设交流环境 13
3.1.2语言游戏,增加教学趣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5
3.2 选拔优质教师,提升教学素养 16
3.2.1注重现有教师的再教育 16
3.2.2注重新晋教师的引入 16
3.3 特色课程开发,增加学习吸引力 17
3.3.1与藏族语言相融合 17
3.3.2与藏族文化相联系 17
结语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2
绪 论
1研究背景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展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少数民族同胞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育同时,还正着重于强化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交流能力,借由汉语的普及与推广,来构架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的沟通桥梁。也就是说,为了更为高效地促进地域文化交流,更有利地提高汉语普及率,少数民族地区逐步重视起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活学汉语,活用汉语成为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关注重点。然而,通过藏地小学生汉语语言基础分析其口语交际能力可知,当地小学生因汉语基础薄弱、口语交际能力较差,导致在语文口语交际课堂上存在学习困难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该地区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容易诱发小学生对汉语学习产生畏难、厌学等情绪,影响小学生掌握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对此,为确保藏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能更好地培育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本文选择西海民族寄宿制学校为研究案例,分析该校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开展存在的问题,并拟定相应的优化方案,以便降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难度,提升其教学质量,真正培育小学生优质的汉语口语能力。
2选题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间越来越频繁的交流,汉语已经逐渐成为民族共同语言,汉语的使用在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的加强、我国民族大团结局面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藏族作为我国多民族社会中重要的一员,加强藏族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志在必行。小学阶段是发展语言的关键时期,所以提高藏族小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语文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中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语文口语交际对“拓展藏族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强化其语文学习实践、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3研究综述
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发现对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较少,因此,论者查阅的文献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口语交际。这些文章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通过搜集和阅读现有的文献,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语文口语交际现状存在不足。这些相关文章都是从环境方面、教师方面、学生方面进行研究,并且得出结论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例如,《拉萨地区藏族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潘盼.拉萨地区藏族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13.)《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汉语口语交际教学探究》(马志英.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汉语口语交际教学探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7.)《西藏农牧区初中汉语口语交际教学初探》(袁小琳. 西藏农牧区初中汉语口语交际教学初探——以西藏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中学为个案[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等相关文章研究了相同问题。环境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加之环境闭塞,阻碍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接受程度和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及发展。教师方面:教师对口语交际的培养不够重视;教学任务繁重,忽略了语文口语交际的培养;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学生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双语教学环境中学习,重视“听、写、读”三项能力,“说”的能力尤为欠缺。学生汉语基础差,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语言逻辑性差。由于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没有自信,导致学生不知道怎么说、羞于去表达,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难以提升。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对策。
袁小琳认为,应加大对农牧区的开发力度,加强对校园汉语语言环境的建设,同时要强化口语交际评价力,用终结性评价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潘盼在其研究中界定“口语交际”和“口语交际能力”两个核心概念,深入分析了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母语负迁移导致的汉语表达偏误的纠错强化;完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李曦着重调查了甘孜藏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并对现状做出了分析,从而从“加强课堂教学”,“抓好课外活动”p105108等方面拟定了解决对策。林国兴结合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需求,提出“优化课堂教学方式”p181。王富海是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临夏回族地区初中学生口语交际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临夏回族地区初中学生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常规语文教学中融入口语交际训练”。马志英结合文献研究的成果,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做了调查,提出“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口语交际环境”。
由此可见,藏区口语教学的研究虽然研究时间较晚,相关文献不多,但已经受到少数民族教育的关注。但是与普通地区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相比,少数民族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研究存在很多不足。第一,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研究专著和论文少。第二,研究者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研究内容绝大部分为教学经验总结,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难以直接用来指导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研究。论文在对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的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研究了学生和教师在藏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藏汉语差异、教师能力以及教材三方面分析问题成因,提出相关策略。1培养藏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