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纳兰性德的边塞词(附件)

摘 要 纳兰性德是清初重要的词人,他的词作深受人们的喜爱,题材丰富,共计348首词作,其中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共60首,词中的情感与内容都极为丰富。充满了哀叹兴亡之感,怀乡相思之情,以及在他在咏塞上风物时描绘的关外独特景物、风土人情。十分的独特新颖。但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并不是孤立无援的,可以说纳兰性德是取前人词作之精华,弃前人词作之糟粕,特别是对花间词与柳永词作的继承,他汲取了花间词的“婉约”养分与柳永词作 “清新自然”的营养,再加上纳兰独特的感受与个性心理,就形成了独一份的纳兰性德边塞词。
目 录
1 引言 1
2 纳兰边塞词内容 2
2.1 抒兴亡感叹 2
2.2 表怀乡相思 3
2.3 咏塞上风物 4
3 纳兰边塞词词风分析 6
3.1 婉约之风 6
3.2 清新晓畅之风 6
4 纳兰性德词风的继承与发展 8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附 录 14
1 引言
“清词第一人”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师从儒学大家徐乾学。身为满洲贵族的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随父亲纳兰明珠及康熙皇帝游览祖国大好河山阅历丰富。纳兰性德词作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及咏物咏史等多方面共计348首。其中边塞词有60首,边塞词之中抒发兴亡感叹的词17首、表达怀乡相思的词21首、节令词5首、咏物词8首、杂感词9首。详细情况见附录。
纳兰词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纳兰当世时就有了“家家争唱《饮水词》”[1]P126的空前盛况。但就好似纳兰容若悲情坎坷的情路一般,纳兰词的研究也因种种原因出现过低迷与滞纳。但处于开放发展时代,纳兰性德的研究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内容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研究内容多为浅显的部分,有较多内容重复,多为对纳兰性德边塞词的分类,但对于研究成果未进行整体的整理与概括。例如赵晓红的《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和季祝平的《试论纳兰性德的边塞词》都把其边塞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吊古伤今之作,一类是伤离别很之作。显然纳兰性德边塞词包括这两类,但是还有不少其他类型,论述不够全面系统。在60首边塞词之中纳兰性德展现了多种多样的感受。例如,抒发兴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感叹、表达怀乡相思、咏塞上风物,。
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并不是孤立无援的,纵观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可以发现酷爱“花间词”的纳兰性德,在边塞词的创作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花间词”惯有的婉约词风,但与此同时纳兰在其创作时摆脱了花间词派的香艳的写法。除此之外,可以发现纳兰的边塞词,也传承了柳永部分清新晓畅的词风和明白如话的语言,同时也摒弃了柳永词作中艳俗的成分。正因纳兰性德在其边塞词的创作之中,汲取了从花间词到柳永词作的养分,使得纳兰性德的词独树一帜,在文学史上具重要的意义。
2 纳兰边塞词内容
边塞词,识其名则知其意,其描写内容多为歌颂边塞的异域风光,抒发身处关外的诸多内心感受以及描写身处边关思念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有少量的未出塞但极具异域风情的边塞词。就纳兰性德的边塞词来看,内容主要是其担任侍卫随帝出塞时所见所闻所感。经统计,纳兰性德护驾出行至塞外次数十分频繁,从康熙十六年担任侍卫直至其去世的八年间纳兰共出塞数十次,每次出塞都有不少词作问世,以此抒发其扈从生活的种种感受。纳兰性德的边塞词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2.1 抒兴亡感叹
纳兰性德随帝出行,立身边关,见塞外风景却毫无畅游其中之意,只在纳兰眼中看到了满满的凄惨灰暗以及兴亡感叹。曾经的辉煌以及为辉煌所牺牲的人们,为辉煌所流的鲜血,都已在历史长河的风风雨雨中不见了踪影。词人用他独特的笔触,记录下了自己这段凄惨灰暗的心路历程。
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1]P152
这首词写于康熙二十一年深秋纳兰性德出使梭龙来到当年龙战之处所作的。纳兰性德在此只见荒城“枕碧流”和古战场的 “飕飕” 寒风,满地“塞草”这等苍凉之景。丝毫未见当年建立霸业、封侯留名时冲锋陷阵的英雄留下的痕迹与耗费的心血,本词前写景后抒情,抒发了纳兰无尽的世事无常兴亡感叹,大有苏东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情怀。
此外,纳兰的《好事近》(马首望青山)、《望海潮宝珠洞》等多词中均提到位于北京天寿山的明十三陵,词人常以此与当年的兴盛作对比,抒发自己的兴亡感叹与无尽的哀伤。身为朝廷重臣,纳兰本应豪气干云,但纳兰提不起任何豪情壮志。在旁人眼中他身为皇帝近臣无比荣耀,但纳兰知道荣耀至此又如何,到头只会如浮云一般飘过。
2.2 表怀乡相思
护驾出巡的日子纳兰性德必然会挂念身在家中的父母双亲,另外塞外生活十分艰苦,这也促使纳兰性德更加怀念温馨的家乡。因此纳兰性德的怀乡之思更加的情真意切,更加的波澜壮阔。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1]236
曾有人称赞纳兰性德“纳兰小令,丰神迥绝” [1]P4912,的确如此,短短三十六个字,就勾勒出了塞外春寒料峭、风雪交加的景象,这首词境界极为广阔,场景极为壮观,情境极为真实。上片写了风雨兼程后安营扎寨以及午夜账外的壮阔景象,下片开头“风一更,雪一更”描写荒寒的塞外,暴风雪彻夜不停,渲染了边塞恶劣的气候,引发了作者对宁静温暖故乡的无限思念。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在康熙十六年因难产不幸离世,这对纳兰性德的打击十分大,在他很多的词作中均可以看到他对妻子的眷恋与不舍,他哀伤的词风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这件事的影响。但关于纳兰性德塞上相思之词的诉说对象是谁目前并没有确切的研究可以表明到底是其妻子卢氏、小妾沈婉还是继室官氏。根据时间推算,纳兰性德塞上相思之词多写于康熙二十一年和二十二年,卢氏已经去世五六年,因此更有可能是其小妾沈婉或继室官氏,但由于官氏的资料已经不可考,沈婉的记录多存在于野史当中,并不完全可靠。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这些词究竟是写给谁的,毕竟纳兰性德的思念之情本就存于他心而不可捉摸,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或许只是他内心思念的万分之一,即使如此词作就已足够震撼人心。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1]P27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1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