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茶馆中的民形象(附件)
老舍《茶馆》中塑造了松二爷、常四爷、王利发、秦仲义这四类市民形象,他们具有胆小懦弱、圆滑世故、因循守旧、善良质朴的性格特征,是由于他们生活在三个时代交替的社会背景下。市民形象形成的社会文化渊源包含时代的变迁、中西文化的不同、特定的社会空间以及在社会背景下造成他们人性的缺失与扭曲。市民形象性格的意义揭示了市民的软弱与无力的挣扎,理想毁灭时,内心的矛盾与压抑。
目 录
引言................................................................1
1 《茶馆》中市民形象性格及其特征..............................2
1.1 世袭没落的公子哥——松二爷......................................2
1.2 壮志难酬的市井人——常四爷......................................3
1.3 左右逢源的盈利商——王利发......................................4
1.4 空谈救民的可怜人——秦仲义......................................5
2 市民性格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7
2.1 时代的变迁............................... .......................7
2.2 中西文化的差异..................................................8
2.3 特定的社会空间..................................................9
2.4 人性的缺失与扭曲...............................................10
3 《茶馆》中市民形象及其性格的意义...........................13
3.1 社会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3
3.2 文学史意义.....................................................14
4 结论..................................................16
参考文献...........................................................17
致谢................................................................19
附录引言
老舍的代表作《茶馆》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杰作,被誉为 “一百年一百种优秀中国文学的书籍”。[1](p1)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曾代表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老舍在话剧中融入“数来宝”,把意识流和现实主义组装在一起,搞出了“旧瓶装新酒”的韵味。
《茶馆》这部作品,通过这些小人物的对话,并把他们的日常生活放大,来论述市民形象,从各色小市民的对话分析其性格特征,进一步去探讨什么原因诱使他们的任性变得扭曲的?从历史文化渊源及时空背景的全局来把握,探索它在到至今仍被人们研究的的因素,及其该作品对后世写小市民形象的创作,予以语言特色和创作艺术方面的影响。对这个充满反思和批判的特殊社会中的小人物的生活片段、传统而又固执的性格及这些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的体现去剖析,去探讨《茶馆》中的市民形象。
1 《茶馆》市民形象性格特征
老舍《茶馆》中有七十几个人物,整个作品都是讲述不同人物的故事,通过三幕剧反映了三个时代的发展变化,老舍通过人物的变化来反映各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变迁。老舍将出现近半个多世纪的故事都集中到一个小茶馆里,中国文化与这些人到茶馆喝茶对话语言的表现,来反映社会的特点。机警精明的茶馆掌柜王利发,诚实勇敢的常四爷,倡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胆小又善良的松二爷,满嘴胡诌的唐铁嘴,专门负责拉纤儿拐卖妇女孩子的刘麻子,及反面代表特务吴祥子、宋恩子和地痞二德子等。他们都在茶馆出现,这是因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和鲜明的形象来展示一个茶馆这样的优秀作品。不仅如此,与北京语言的使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的特点,也使人物更加真实。
1.1 世袭没落的可怜虫——松二爷
《茶馆》中的松二爷,被塑造成了一个“可怜虫”,胆小、善良、懒散、玩物丧志、循规蹈矩、得过且过的奴才式“游手好闲”的多余者。终日尽沉迷于茶馆这个鱼目混杂的小社会视角中,听听每天的新鲜事。知其如何去享乐,哪怕身上没有钱了,去茶馆自己把茶叶带上,都想着去茶馆,炫耀一下自己的小黄鸟靠着旗人的身份,去领点赏银,勉强去糊住一家人的口。他还总是装作一副名士风范,保持着那时北京人“皇城根脚下”的做派。在这个谦卑的世界里,见到一些人,他们时时都施行拱手礼或是跪拜礼,就连地痞流氓,也都以某某爷相称。
第一幕中,松二爷在茶馆中碰到刘麻子,拐骗乡下的妇女儿童时,还打趣地说:“生意又不小吧?”当刘麻子从怀中掏出了西洋货——小怀表,他心里想要就试探着问,刘麻子这表的价钱,正当刘麻子说,五两银子时,他心里五味杂陈,心里想要但又实难付得出这银子,刘麻子见他喜欢,便让他戴两天再还给自己。从这些细节来看,足见松二爷是自私自利却爱贪占小便宜之人。
他与常四爷同为旗人,在一起在茶馆喝茶闲聊,他还要吆喝茶馆伙计李三爷,泡他自带的茶叶,邀常四爷品尝,得了便宜,还要现场卖弄一下,哗众取宠。在他们认真品茶,聊天被外面来的二德子无意间听到。吵了起来,胆小的他,只懂弱弱地问了,茶碗多少钱?一个传统国人,在这个谦卑的世界里,有的只是被欺辱,还得强颜欢笑。给强势的人卑躬屈膝地赔礼道歉,他们懂地是谁有强权“谁就是王法”。这样一个,只知对他人唯唯诺诺,自视为清高卑贱的人。
老舍自身上的“臣民意识”较强,在新新的社会,他亲眼看见“车夫祥子们”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当家作主,他便会感到由衷的高兴,当他得到了一点殊荣,就会时时流露出感恩戴德的情绪,流露出报答“知遇之恩”的情绪。[2](p6)老舍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寻找 “说 ”阅读体验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政策的社会主义文学。把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幸福光明前景完全归因于领导者和一个好的时代。第一幕的尾声,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当他和四爷在喝茶时,常四爷见了太监娶媳妇儿,四爷笑说“大清国要完了”,结果被两个特务吴祥子和宋恩子听到后,便将他们两人都抓到了监狱中去,他的老婆为赎出他来,便卖了他的两只蛐蛐儿。他回到家,就如同死人一般。这个没落的可怜虫,嗜玩成性!善良心眼儿不坏、朴实却又四肢健全,只愿与他的蛐蛐和小黄鸟做伴,视小黄鸟和蛐蛐堪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他的日子也随着革命地爆发逐渐过活不下去了,他的懒惰,使他痛失了家人,以至于在堕落中病死。像这样的一个只知享乐,不懂一点付出的人终将无法追上时代的浪潮。没在沉默中爆发,却是在沉默中毁灭了。
目 录
引言................................................................1
1 《茶馆》中市民形象性格及其特征..............................2
1.1 世袭没落的公子哥——松二爷......................................2
1.2 壮志难酬的市井人——常四爷......................................3
1.3 左右逢源的盈利商——王利发......................................4
1.4 空谈救民的可怜人——秦仲义......................................5
2 市民性格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7
2.1 时代的变迁............................... .......................7
2.2 中西文化的差异..................................................8
2.3 特定的社会空间..................................................9
2.4 人性的缺失与扭曲...............................................10
3 《茶馆》中市民形象及其性格的意义...........................13
3.1 社会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3
3.2 文学史意义.....................................................14
4 结论..................................................16
参考文献...........................................................17
致谢................................................................19
附录引言
老舍的代表作《茶馆》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杰作,被誉为 “一百年一百种优秀中国文学的书籍”。[1](p1)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曾代表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老舍在话剧中融入“数来宝”,把意识流和现实主义组装在一起,搞出了“旧瓶装新酒”的韵味。
《茶馆》这部作品,通过这些小人物的对话,并把他们的日常生活放大,来论述市民形象,从各色小市民的对话分析其性格特征,进一步去探讨什么原因诱使他们的任性变得扭曲的?从历史文化渊源及时空背景的全局来把握,探索它在到至今仍被人们研究的的因素,及其该作品对后世写小市民形象的创作,予以语言特色和创作艺术方面的影响。对这个充满反思和批判的特殊社会中的小人物的生活片段、传统而又固执的性格及这些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的体现去剖析,去探讨《茶馆》中的市民形象。
1 《茶馆》市民形象性格特征
老舍《茶馆》中有七十几个人物,整个作品都是讲述不同人物的故事,通过三幕剧反映了三个时代的发展变化,老舍通过人物的变化来反映各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变迁。老舍将出现近半个多世纪的故事都集中到一个小茶馆里,中国文化与这些人到茶馆喝茶对话语言的表现,来反映社会的特点。机警精明的茶馆掌柜王利发,诚实勇敢的常四爷,倡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胆小又善良的松二爷,满嘴胡诌的唐铁嘴,专门负责拉纤儿拐卖妇女孩子的刘麻子,及反面代表特务吴祥子、宋恩子和地痞二德子等。他们都在茶馆出现,这是因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和鲜明的形象来展示一个茶馆这样的优秀作品。不仅如此,与北京语言的使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的特点,也使人物更加真实。
1.1 世袭没落的可怜虫——松二爷
《茶馆》中的松二爷,被塑造成了一个“可怜虫”,胆小、善良、懒散、玩物丧志、循规蹈矩、得过且过的奴才式“游手好闲”的多余者。终日尽沉迷于茶馆这个鱼目混杂的小社会视角中,听听每天的新鲜事。知其如何去享乐,哪怕身上没有钱了,去茶馆自己把茶叶带上,都想着去茶馆,炫耀一下自己的小黄鸟靠着旗人的身份,去领点赏银,勉强去糊住一家人的口。他还总是装作一副名士风范,保持着那时北京人“皇城根脚下”的做派。在这个谦卑的世界里,见到一些人,他们时时都施行拱手礼或是跪拜礼,就连地痞流氓,也都以某某爷相称。
第一幕中,松二爷在茶馆中碰到刘麻子,拐骗乡下的妇女儿童时,还打趣地说:“生意又不小吧?”当刘麻子从怀中掏出了西洋货——小怀表,他心里想要就试探着问,刘麻子这表的价钱,正当刘麻子说,五两银子时,他心里五味杂陈,心里想要但又实难付得出这银子,刘麻子见他喜欢,便让他戴两天再还给自己。从这些细节来看,足见松二爷是自私自利却爱贪占小便宜之人。
他与常四爷同为旗人,在一起在茶馆喝茶闲聊,他还要吆喝茶馆伙计李三爷,泡他自带的茶叶,邀常四爷品尝,得了便宜,还要现场卖弄一下,哗众取宠。在他们认真品茶,聊天被外面来的二德子无意间听到。吵了起来,胆小的他,只懂弱弱地问了,茶碗多少钱?一个传统国人,在这个谦卑的世界里,有的只是被欺辱,还得强颜欢笑。给强势的人卑躬屈膝地赔礼道歉,他们懂地是谁有强权“谁就是王法”。这样一个,只知对他人唯唯诺诺,自视为清高卑贱的人。
老舍自身上的“臣民意识”较强,在新新的社会,他亲眼看见“车夫祥子们”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当家作主,他便会感到由衷的高兴,当他得到了一点殊荣,就会时时流露出感恩戴德的情绪,流露出报答“知遇之恩”的情绪。[2](p6)老舍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寻找 “说 ”阅读体验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政策的社会主义文学。把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幸福光明前景完全归因于领导者和一个好的时代。第一幕的尾声,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当他和四爷在喝茶时,常四爷见了太监娶媳妇儿,四爷笑说“大清国要完了”,结果被两个特务吴祥子和宋恩子听到后,便将他们两人都抓到了监狱中去,他的老婆为赎出他来,便卖了他的两只蛐蛐儿。他回到家,就如同死人一般。这个没落的可怜虫,嗜玩成性!善良心眼儿不坏、朴实却又四肢健全,只愿与他的蛐蛐和小黄鸟做伴,视小黄鸟和蛐蛐堪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他的日子也随着革命地爆发逐渐过活不下去了,他的懒惰,使他痛失了家人,以至于在堕落中病死。像这样的一个只知享乐,不懂一点付出的人终将无法追上时代的浪潮。没在沉默中爆发,却是在沉默中毁灭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