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悲剧原因探析(附件)

摘 要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因其极高艺术性和思想性,堪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书中塑造众多特征鲜明的人物,王熙凤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位。本文通过两个方面论述造成王熙凤悲剧的原因:一是,王熙凤的个人性格原因;二是,结合当时复杂的封建社会时代背景以及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地位的特殊性对其的影响。王熙凤作为作者在《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个灵魂人物,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多元化的去理解这个作者赋予深刻内涵的重要角色。 目 录
引言 1
1 个人性格是王熙凤悲剧的内因 2
1.1 聪明能干、心机深细 2
1.2 能说会道、严苟弄权 3
2 所处时代是王熙凤悲剧的外因 5
2.1 封建时代没落的整体趋势 5
2.2 身为女人在封建时代的不公地位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引言
王熙凤是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明清小说《红楼梦》中塑造的经典人物。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是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是王夫人的内侄女,是贾琏的妻子,是巧姐的母亲,跟贾宝玉是姑表兄弟,跟薛宝钗是姑表姊妹,是林黛玉的姑表嫂子;关于王熙凤的容貌,书中描述“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1]P41王熙凤更是位列十二金钗之中;因为她深得贾母恩宠和王夫人赏识,所以就成为贾府荣府的实际掌权者,贾府中人都对其颇为敬畏。可见王熙凤不但有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美艳的容颜及极深的心机,更有着打理贾府中上上下下的手段和才能,在书中可谓是光彩四射。兴儿形容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1]P846刘梦溪在她的著作中提到过:
曹雪芹在塑造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时,似乎把人性中所有尖锐对立互相矛盾的因素,全都熔为一炉,注入这个生命里去了,而且毫不牵强,随时显现。[2]P41
善良与恶毒,正义与邪恶,聪慧与愚钝,柔和与刚烈,宽容与苛刻,施舍与贪婪,谦和与狂傲,收敛与放肆,庄重与诙谐。如此光鲜的一个人物,最终命运却是以悲剧而终,让人不免唏嘘。有人评价王熙凤刁钻刻薄,其悲剧命运是因果报应;也有人评价说王熙凤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曹雪芹在塑造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时,似乎把人性中所有尖锐对立互相矛盾的因素,全都熔为一炉,注入这个生命里去了,而且毫不牵强,随时显现。[2]P41
善良与恶毒,正义与邪恶,聪慧与愚钝,柔和与刚烈,宽容与苛刻,施舍与贪婪,谦和与狂傲,收敛与放肆,庄重与诙谐。如此光鲜的一个人物,最终命运却是以悲剧而终,让人不免唏嘘。有人评价王熙凤刁钻刻薄,其悲剧命运是因果报应;也有人评价说王熙凤纯属自作孽。凡此种种,我个人认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非作者深度刻画此人物所要表达的真正用意,特别是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待这样一位在封建时代先是享尽荣华富贵,后又失势惨死的贵妇人,其悲剧应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1 个人性格是王熙凤悲剧的内因
周瑞家在初进贾府的刘姥姥介绍王熙凤时便这样说到:
我的姥姥,告诉你不得你呢。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回来你见了就知道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了些。[1]P87
由此可知,王熙凤不但聪明能干、心机深细,而且能说会道、严苟弄权。这样的性格,让王熙凤在贾府之中赢得了地位,也为她的悲剧下场埋下了伏笔。
1.1 聪明能干、心机深细
王熙凤的聪明能干是公认的,年仅二十岁的她就主持荣国府的家政,而为了把贾府打点的仅仅有条、上下都服服帖帖仅有这点是不够的,面对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岌岌可危的管家地位,王熙凤必须心机深细。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王熙凤总能“理出一个头绪来”[3]P9,对于府中之“风俗”,概括为:
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责,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费用,滥支冒领;第四件,事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约束,无脸者不能上进,可见其见识之高。[1]P174
而且针对“风俗”更能对症下药,让府中弊端一扫而空,牢牢的稳住了自己当家的局面,正可谓“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就以操办秦可卿丧事为例,王熙凤从中表现的管理才能就足以让人叹服。贾珍丧媳,宁府中乱得“着实不成个体统”[4]P8,于是贾珍请求王夫人让王熙凤去管理,去操办自己媳妇的丧事。这可是大事件,弄不好会闹得沸反盈天的。王熙凤从前没干过这类事,而且又是被外面聘用,人生地不熟,王夫人还有些担心。但王熙凤却是求之不得,因为她正想借此机会表现表现。她胸有成竹,老成持重,接受任务后,首先就是摸清情况,为自己采取行动做好准备。她考虑到:为什么贾珍家会乱成一团糟,原因无外乎人多、事杂、费用大,家人逞强作恶等等,这些都是表象,问题出在责任不清、赏罚不明、秩序混乱等等。抓住了问题的症结,她就有的放矢地采取行动了。长达四十九日的丧事王熙凤管理的仅仅有条。在此期间,王熙凤还要兼管荣府的事情,两府的人口加起来五六百,再加上丧事期间的人来人往,事情繁多,算是受命于危难之中的王熙凤很好的展现了她的管理才能。
王熙凤被贾母戏称为“人精”,虽是开玩笑,但可见贾府上下都对其“心机深细”表示认同。“通晓人心、人情的王熙凤,往往能够在贾府中的大风大浪中找到有利的位置,掌握这攻防退守的主动权。”[5]P122兴儿说她:
估着有好事,他就不等别人去说,他先抓尖儿;或有了不好事,或他自己错了,他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1]P847
虽然她事事占尽先机,但总要遭人记恨。“如今连他正经婆婆都嫌他,说他‘雀儿拣着旺处飞’”。[1]P851在《红楼梦》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中,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给王熙凤三千两银子;王熙凤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自尽。王熙凤自称:“从来不信阴曹地府报应,凭是什么事,我说行就行。”[1]P201她假借贾琏名义,做成这一笔肮脏交易,贾琏并不知情。
1.2 能说会道、严苟弄权
书中王熙凤的语言是最有活力和个性的,在其初次出场的表现中就让客人及左右都对其刮目三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1]P47
仅仅这么一句话,不仅夸了林黛玉,还夸了贾母嫡亲的孙女,又夸了贾母,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高兴了,写出了她的能说会道,巧舌如簧、八面玲珑,又因她知道老祖宗最疼爱贾敏,如今贾敏死了,她肯定很伤心。所以她要装着伤心,借以讨好贾母,后见贾母不想提及这伤心事,立马“转悲为喜”,显示了她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逢场作戏。接下来对黛玉的关心,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没有给人回答的时间,皆是装模作样给贾母看,另外还在炫耀自己的地位。
王熙凤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面对贾府上下各个层次的人物,极大表现了其语言的巨大威力。在贾母面前“泼皮耍赖”,表达着婉转献媚、承欢凑趣;在其他长辈和平辈面前幽默机趣而又和顺得体;对待奴仆下人,如表恩宠则笑语相迎,如示威凌,则恶声相向。“高兴时说话如春风拂面,生气时如阎王临殿,有时候杀伐决断,词锋峻利,有时候又温柔和顺,话语熨帖。”[6]P9
伴随着王熙凤善变的语言表达的是其对权术的玩弄,这也是其所谓才干的一部分。虽为封建时代的女性,王熙凤对于权力有着极大的欲望,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表现自己的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地位,她逞才恃才,过度的攥取自己的所需。但她对权利的追求过于疯狂,“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他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他,”[1]P852如实的表现了贾府中人对她的嫉恨,书中有很多故事情节都体现了其玩弄权术,以“计杀尤二姐”为例,贾琏背着王熙凤在外面偷娶尤二姐,王熙凤知道了,但一直没有声张。后来贾琏有事外出,王熙凤假装贤惠,禀明贾母,把尤二姐接回园内居住。尤二姐本来是订过婚的,王熙凤一面叫那家人上告官府,一面又让官府打压,把事情闹大,让贾母对尤二姐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10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