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暗示意象及其功能分析(附件)
摘 要“暗示”意象自古以来就经常出现在中国古诗词中, 在现代小说之中并不常见。但是在《白鹿原》这一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暗示意象。本文尝试以暗示意象作为切入,对陈忠实的《白鹿原》这部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白鹿原》中的暗示意象,诸如原始意象、儒道结合之意象、人性观之意象进行分类,对整个《白鹿原》暗示意象的功能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这些意象不仅传习了传统,还解放了人性。由此来重新阐发《白鹿原》文学史的价值与意义,由此为《白鹿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阐释空间,同时为文学史上同类作品的研究提供启示。
目 录
引言 1
(一) 国内研究之现状 1
(二) “暗示意象”概念梳理 1
一、 “暗示意象”简要分类 2
(一) 原始兴象之意象 2
(二) 儒道结合之意象 4
(三) 人性观之意象 6
二、 “暗示意象”的功能分析 8
(一) 作品艺术性的升华 8
(二) 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8
三、 “暗示意象”的意义与价值 10
(一) 对传统的尊重 10
(二) 对人性解放的欲求 10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引言
(一)国内研究之现状
国内关于白鹿原中的“暗示”意象研究还不曾有过,但是关于《白鹿原》中单独一个意象的研究已经存在,例如梦境意象、白鹿意象等。分别是莫丽丽于2012年在《延边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谈<白鹿原>中的梦境描写》、郭海峰2017年在《汉江师范学院学报》发表的《<白鹿原>中的“白鹿”意象探析》、祁小绒在《社科纵横》上发表的《祠堂——<白鹿原>空间意象的文化意蕴》。总体概括意象的有刘喜广、王文兴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上发表的《<百年孤独>与<白鹿原>中文学意象的比较>。综上所述,国内对于“暗示”意象研究较少,且对于“暗示意象”的总结分析也较少,因此较有研究价值。
(二)“暗示意象”概念梳理
朱熹论兴象曰“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兴象的产生得益于上古诗者的认知方式。原始宗教时期,人们依赖于宗教而生,与自然合而为一,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们并不能将自己从自然中脱离出来,因此对于他物以及自然之物缺少客观的审美态度。《燕燕歌》中:“燕燕飞往。”虽是描写自然之象,而这时的自然之象并非是纯粹客观的描写。而是解释为,燕子向祖先故去的方向飞,因而对燕子产生虔诚的赞美之心,这也和图腾崇拜有着一定的关系,鸟象征着祖先、父母,鱼象征着丰收、繁衍。这里的兴象又叫原始兴象,其显著特征是以宗教性质和意义为基础。随着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传播,诗者的认知方式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兴象也在变化,由于道家认知思想与儒家认知思想的影响产生了相应认知的兴象诗,并规定了意象和意境的生成。因此以上古认知以及其发展为因,兴象的产生及其变化便是果,而这因果逻辑的终端为中国独特的写作抒情方式—意象与意境。
一、“暗示意象”简要分类
(一)原始兴象之意象
1.白鹿意象
在古老的中国神话以及种种传说中有许多代表着祥瑞安康,寄予着人们美好愿望的神兽,如白泽、麒麟、凤凰等等,《白鹿原》中的白鹿并不算是名列前位,但是确是真真实实存在着的,这也让白鹿意象神秘中流露出真实的味道。白鹿在历史记载中是祥瑞的存在,白鹿的出现也预示着有吉祥之兆。具《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其后,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为币,以发瑞应,造白金焉。”《宋书符瑞志中》记载:“白鹿,王者明慧及下则至。”都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白鹿神兽具有着崇拜之情。遇白鹿则有祥瑞的说法也与《白鹿原》中白嘉轩因见到与白鹿同型的小蓟而转运不谋而合,白鹿也是实实在在的给白家带来了福气,陈忠实先生用一只白鹿将现实世界与神意的隐秘关系关联起来。
“白鹿”这一动物,被赋予了特殊的情感内涵,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图腾崇拜的意识,上升到种种从小就听的传说,因此在白鹿原上的人们心里“白鹿”真实存在,也认定白鹿原这个地方是被白鹿保佑的有福祉的地方。“很古很古的时候(传说似乎不注重年代的准确性),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莹亮剔透的白。白鹿跳跳蹦蹦像跑着又像飘着从东原向西原跑去,倏然之间就消失了。庄稼汉们猛然发现白鹿飘过之后麦苗忽地蹿高了,黄不拉几的弱苗子变成黑油油的绿苗子,整个原上和河川里全是一色绿的麦苗这就是白鹿原”。在这里,“白鹿”是现实但是已经超越现实,成为神灵,因此“得白鹿者昌,失白鹿者亡。”白嘉轩也正是因为在鹿子霖的地上发现形同白鹿的小蓟而千方百计的换了地,并且迁了父亲的坟,说来也奇怪,找来阴阳先生用罗盘确定的新坟位置恰恰是白嘉轩发现白鹿形状小蓟的地方,在此之后解决了白家最重大的问题,那便是子嗣问题。这是人们神灵崇拜的意识,这也是传统的中国人在信奉儒家文化以外的重要的补充形式。“白鹿”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是人们所信奉的,也是人们在当时复杂的大环境下的一种理想的保护神,人们内心深处有着对军阀混乱、朝代更替的迷茫与不安,因此希望白鹿精灵能守护他们,守护他们的家园。 这源于传统的图腾宗教以及信奉祖先的文化,因此“白鹿”意象是一种原始兴象。
陈忠实老先生,在塑造人物时,也将白鹿意象融入其中,那便是朱先生和百灵。白鹿书院最初建立便和白鹿精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因为吕氏在白鹿原看到了白鹿精灵,此后在此处定居,他的四个孙子才都考上进士。吕氏的发家史再次使得白鹿意象更具有深意。而作为白鹿书院的继承人——朱先生,自然也带上了几分神秘色彩,朱先生推倒了书院里的四尊神像,“然而朱先生自己却被当作神正在白鹿原上下神秘而又热烈地传诵着。”在朱先生身上也发生了许多神秘无法解释的小趣事,晴天穿泥屐、观星河说今年成豆。朱先生为人正直淳朴,可以说是以苍生为己任,他的一生都在关注着人民疾苦,是原上所有生灵的“保护神”。他通透智慧,他的一句话往往就可以帮助到别人,他经常说“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也是因为这句话救了白嘉轩,使得他没有被划分为地主。他帮助黑娃获得了身心甚至是灵魂的救赎。他并支持任何一种党派,他在乎的只是民众的命运与疾苦,他认为共产党会胜利,是因为共产党要建立的“天下为公”的社会与“白鹿”意象所蕴含的深意不谋而合。朱先生最后的仙逝也是和白鹿联系起来,虽然朱先生魂归“白鹿”依旧存在于白鹿原。
目 录
引言 1
(一) 国内研究之现状 1
(二) “暗示意象”概念梳理 1
一、 “暗示意象”简要分类 2
(一) 原始兴象之意象 2
(二) 儒道结合之意象 4
(三) 人性观之意象 6
二、 “暗示意象”的功能分析 8
(一) 作品艺术性的升华 8
(二) 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8
三、 “暗示意象”的意义与价值 10
(一) 对传统的尊重 10
(二) 对人性解放的欲求 10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引言
(一)国内研究之现状
国内关于白鹿原中的“暗示”意象研究还不曾有过,但是关于《白鹿原》中单独一个意象的研究已经存在,例如梦境意象、白鹿意象等。分别是莫丽丽于2012年在《延边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谈<白鹿原>中的梦境描写》、郭海峰2017年在《汉江师范学院学报》发表的《<白鹿原>中的“白鹿”意象探析》、祁小绒在《社科纵横》上发表的《祠堂——<白鹿原>空间意象的文化意蕴》。总体概括意象的有刘喜广、王文兴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上发表的《<百年孤独>与<白鹿原>中文学意象的比较>。综上所述,国内对于“暗示”意象研究较少,且对于“暗示意象”的总结分析也较少,因此较有研究价值。
(二)“暗示意象”概念梳理
朱熹论兴象曰“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兴象的产生得益于上古诗者的认知方式。原始宗教时期,人们依赖于宗教而生,与自然合而为一,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们并不能将自己从自然中脱离出来,因此对于他物以及自然之物缺少客观的审美态度。《燕燕歌》中:“燕燕飞往。”虽是描写自然之象,而这时的自然之象并非是纯粹客观的描写。而是解释为,燕子向祖先故去的方向飞,因而对燕子产生虔诚的赞美之心,这也和图腾崇拜有着一定的关系,鸟象征着祖先、父母,鱼象征着丰收、繁衍。这里的兴象又叫原始兴象,其显著特征是以宗教性质和意义为基础。随着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传播,诗者的认知方式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兴象也在变化,由于道家认知思想与儒家认知思想的影响产生了相应认知的兴象诗,并规定了意象和意境的生成。因此以上古认知以及其发展为因,兴象的产生及其变化便是果,而这因果逻辑的终端为中国独特的写作抒情方式—意象与意境。
一、“暗示意象”简要分类
(一)原始兴象之意象
1.白鹿意象
在古老的中国神话以及种种传说中有许多代表着祥瑞安康,寄予着人们美好愿望的神兽,如白泽、麒麟、凤凰等等,《白鹿原》中的白鹿并不算是名列前位,但是确是真真实实存在着的,这也让白鹿意象神秘中流露出真实的味道。白鹿在历史记载中是祥瑞的存在,白鹿的出现也预示着有吉祥之兆。具《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其后,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为币,以发瑞应,造白金焉。”《宋书符瑞志中》记载:“白鹿,王者明慧及下则至。”都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白鹿神兽具有着崇拜之情。遇白鹿则有祥瑞的说法也与《白鹿原》中白嘉轩因见到与白鹿同型的小蓟而转运不谋而合,白鹿也是实实在在的给白家带来了福气,陈忠实先生用一只白鹿将现实世界与神意的隐秘关系关联起来。
“白鹿”这一动物,被赋予了特殊的情感内涵,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图腾崇拜的意识,上升到种种从小就听的传说,因此在白鹿原上的人们心里“白鹿”真实存在,也认定白鹿原这个地方是被白鹿保佑的有福祉的地方。“很古很古的时候(传说似乎不注重年代的准确性),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莹亮剔透的白。白鹿跳跳蹦蹦像跑着又像飘着从东原向西原跑去,倏然之间就消失了。庄稼汉们猛然发现白鹿飘过之后麦苗忽地蹿高了,黄不拉几的弱苗子变成黑油油的绿苗子,整个原上和河川里全是一色绿的麦苗这就是白鹿原”。在这里,“白鹿”是现实但是已经超越现实,成为神灵,因此“得白鹿者昌,失白鹿者亡。”白嘉轩也正是因为在鹿子霖的地上发现形同白鹿的小蓟而千方百计的换了地,并且迁了父亲的坟,说来也奇怪,找来阴阳先生用罗盘确定的新坟位置恰恰是白嘉轩发现白鹿形状小蓟的地方,在此之后解决了白家最重大的问题,那便是子嗣问题。这是人们神灵崇拜的意识,这也是传统的中国人在信奉儒家文化以外的重要的补充形式。“白鹿”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是人们所信奉的,也是人们在当时复杂的大环境下的一种理想的保护神,人们内心深处有着对军阀混乱、朝代更替的迷茫与不安,因此希望白鹿精灵能守护他们,守护他们的家园。 这源于传统的图腾宗教以及信奉祖先的文化,因此“白鹿”意象是一种原始兴象。
陈忠实老先生,在塑造人物时,也将白鹿意象融入其中,那便是朱先生和百灵。白鹿书院最初建立便和白鹿精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因为吕氏在白鹿原看到了白鹿精灵,此后在此处定居,他的四个孙子才都考上进士。吕氏的发家史再次使得白鹿意象更具有深意。而作为白鹿书院的继承人——朱先生,自然也带上了几分神秘色彩,朱先生推倒了书院里的四尊神像,“然而朱先生自己却被当作神正在白鹿原上下神秘而又热烈地传诵着。”在朱先生身上也发生了许多神秘无法解释的小趣事,晴天穿泥屐、观星河说今年成豆。朱先生为人正直淳朴,可以说是以苍生为己任,他的一生都在关注着人民疾苦,是原上所有生灵的“保护神”。他通透智慧,他的一句话往往就可以帮助到别人,他经常说“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也是因为这句话救了白嘉轩,使得他没有被划分为地主。他帮助黑娃获得了身心甚至是灵魂的救赎。他并支持任何一种党派,他在乎的只是民众的命运与疾苦,他认为共产党会胜利,是因为共产党要建立的“天下为公”的社会与“白鹿”意象所蕴含的深意不谋而合。朱先生最后的仙逝也是和白鹿联系起来,虽然朱先生魂归“白鹿”依旧存在于白鹿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