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绎诗歌浅析
邓绎诗歌浅析[20191216202009]
内容摘要:邓绎是晚清时期“湖湘诗派”的代表之一,博古通今,一生追求著书来改变社会世俗风气,然后树立道德伦理。因此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文学,仅《藻川堂诗选集》保留了千余首诗歌,都可以称之为精品,诗歌清新俊雅,自成一体。邓绎的诗歌整体上追求自然脱俗,灵感多源于自然。在经历了大大小小各种挫折之后,诗风上也有所转变,诗歌类型有所不同。得意时的诗歌多是豪迈积极的宏伟风格,仕途不顺,遭遇坎坷后多数写超然物外、与世无争而又比较悲观的风格。邓绎在艺术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古为新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和灵感。思想上崇尚儒学,同时又具有宋学倾向。但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所以说它的儒家思想不纯。邓绎作为清代诗歌文化的重要人物,也是楚文化的传承者,具有重大的历史地位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邓绎诗歌儒学朴素自然与古为新
Key Words: DengYi; poetry; Confucianism; Plain natural; The old and new combination目 录
一、引言 1
二、邓绎诗歌的主要内容 1
(一)感时伤怀诗 2
(二)狂狷豪放诗 3
(三)山水抒情诗 4
三、邓绎诗歌的艺术特征 5
(一)与古为新 5
(二)善用比兴 6
(三)朴素淡雅 6
(四)诗法自然 7
四、邓绎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7
五、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邓绎诗歌浅析
一、引言
邓绎(1833—1899),又名辅绎,字保之,又字辛眉、纬龙,小名洪生,湖南武冈人,是邓仁堃次子,邓辅纶的弟弟。聪明灵秀,五岁能作诗,早年丧母,父赴远任,于兄相依。弱冠之年就与兄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邓绎少年气盛,雅好论兵,曾被取为廪生,但在科举中颇不称意,便无意此途。邓绎和他的哥哥邓辅纶相比,声命虽不及之,单他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藻川堂诗集》可与《白香亭诗》相媲美,与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等身。很多人觉得他这个人有点格格不入,朋友也少,但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冷血的人,反倒是一个全身上下充满战斗力的斗士。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邓绎投笔从戎坚守城池(1860)。第二年训练乡勇胜军100多人抵御石达开的进攻。后因赏花翎一事遭到许多挫折,邓绎认为有负平生之志,又与人不合,于是辞不赴任。后作《南溟集》(1862),大多描述志高才雄,但却生事落魄。曾被左宗棠聘为督府幕僚,辅助处理洋务(1864)。从《东游诗序》中的“岁在丙寅,丁外艰,归自闽粤。”可知他在同治五年还乡。(1875)参与编纂《武冈州志》,主讲与武冈养贤精舍。(1882)应陈宝箴邀请主讲于河北致用书院。(1892)应两广总督张之洞之邀主讲与广东河林课吏馆,影响广泛。光绪十九年(1893)兄邓辅纶因病去世,未赴丧,颇受后人讥笑。光绪二十五年(1899),邓绎在大碘湾故居去世。
邓绎崇尚儒学,而且又有宋学倾向,我们由《藻川堂谭艺》可知他对近代学风中兼取汉宋颇为赞赏。但是邓绎思想中早就有背离道学的倾向,轻视八股取士,早年又不参加乡试,兄长病逝竟不赴丧,这些都不是儒家学者所应该有的行为。在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下,追求男女平等,每个人都可以谈论天下大事,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思想,提倡学习西方先进自然科学知识,产生自己的独到见解,加之社会的大趋势,说道:“男女皆得为国主,惟长幼为序。”所以说他的儒学并不纯。
二、邓绎诗歌的主要内容
邓绎的一生可谓是命途多舛,所遭遇的不幸和自己独特个性也造就了邓绎诗风的形成和思想的确立。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儒生,我们可以从王闿运给他写的墓志铭中看出:“君少而侠动,众畏锋芒,资政君独曰:此其儒也。我们看整个湖湘诗派都是以“情”为主,在当时的文学诗坛来说可谓是开创了一股新风。 在那个时期,湖南武冈有很多豪放而富有浪漫情怀的诗人。而在当地,邓绎和他的哥哥邓辅纶合称为“二邓”,武冈的诗歌文章风气非常之好,邓绎在当地的条件影响下也继承并发扬了自己诗歌的潮流,所做诗歌大多豪放不羁,满腹情怀。邓绎一生所作诗歌近万首,可见他的创作之多,而现在所保存下来的诗只不过是其中的十分之一,基本都存于《藻川堂全集》里面。诗集中的诗歌又分为不同的集名,《江河集》作于戊寅壬午,即光绪四年至八年;《桂海集》作于己丑,是光绪十五年游两广时写下的;《两湖集》作于庚寅,大约是光绪十六到光绪十八年;《感怀集》作于甲寅,全集共七十六首,全部都是效仿三国时期魏国诗人阮籍的《咏怀》;后篇单独写了一首《梦谒阮嗣宗于竹崦,座有老桂一株,花发正盛,觉而赋此》,作于乙卯;《云山集》是邓绎归乡时所作,大概在光绪十三年到十五年间;《南溟集》作于同治壬戌,基本上是创作在军旅生活之间。
按照诗人诗风的不同,我们可以把邓绎的所有诗歌区分开来,他的诗歌受到《楚辞》的巨大影响,也是他个人性格喜好体现。邓绎在早年还满腹豪情壮志,对于社会的现状十分不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社会风气能够按照正确的放向转变。因此这时的诗歌风格大多狂狷不羁,满怀激情。在经历各种挫折后,邓绎的诗风开始有所转变,描写景物自然脱俗,于情于景更旷达气和,不带有悬壶济世的揪心与无奈,大多为触景生情之作而已。
(一)感时伤怀诗
邓绎的诗集基本上收归于《感怀集》,当时的邓绎正直当年,年轻气盛,胸怀大志却屡遭挫折。《感怀诗》开头就是:“楚国有佳人,寥落平舆玉。吾师信儒雅,风流践高躅。”很明显,这里的佳人指的是三国魏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这里把阮籍称为“佳人”,可见邓绎对他的认可和赞赏,“寥落平舆玉”一句直接了当的的写出了阮籍的生前的遭遇和坎坷,把阮籍尊称为自己的师傅,更可以看出邓绎阮籍的崇敬,并且认为自己和他一样有着儒雅的性情和风流洒脱但却高尚的品行。阮籍在政治上有济世的抱负,对司马氏独专朝政但又无法挽回的局面,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邓绎的《感怀诗》和他一样,也是抒发自己内心情志的思想,体现自己对于现实世间的体悟和对人生的设计追求与思考,想到自己心怀大致却得不到重用,人生苦短却在浑浑噩噩中虚度,悲伤忧愁的思绪涌上心头。战争的开始和自己空座而待的现状另自己苦闷无奈。像“白鹤仙以名”、“潜蚪在深渊”、“南国有佳人”等都自赞有高贵廉洁的人格,“出淤泥而不染”品质。《感怀诗》中的:“明月忽在山,皎皎悦我颜。明月忽在水,流连绿波起。明月无定容,山水五丁姿。光潜影寂寂,光至影依依。短歌劝君饮,起舞生容仪。蟾光任园缺,努力当明时。”抒发了诗人积极进取,珍惜时光,发奋努力的的思想。你无法知道自己将来会发生什么,人生起起落落无法预见,你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珍惜机会,不断的让自己成长和强大。又如诗中的:“苍蝇翼未就,竦身慕云烟。一朝触蛛网,半命须臾间。黄雀感气候,举体投沦涟。化为两荣蛤,下饮泥中泉,三虫固微细,变化殊可怜。大哉神龙力,掉尾游深渊。”诗中提到了“苍蝇”、“黄雀”、“荣蛤”、“浮游”、“壁虎”等生物,写出了这些动物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即使牺牲自己的身体甚至断送自己的性命,也要在世间骄傲的而短促的绽放,作者一次自比,抒发自己不屈的性格和顽强的奋斗精神,虽然结局可能是悲剧结尾,但是也要慷慨激昂的表现出来。诗人狂傲不羁和志在天下性格态度在诗中流露了出来。“垂头不饮啄,不飞又不鸣何当恣一击,使彼笑者惊。”感伤自己怀才不遇,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一鸣惊人。表现诗人的悲伤和无奈。“秋风掩劲草,咸池失光晶。”自己的才能遭到埋没,远大的志向得不到实现。这些都是诗人现实生活的写照,诗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经历写进诗中,一方面是想通过事物的比兴来写自己,另一方面也不至于显得过分露骨,在彰显自己文学才能和愿望的同时又不出格,起到惊醒他人,与人共勉的效果。《感怀集》的最后又写到阮籍,写到了“长松”、“秋云”、“朔鸟”、“孤鸿”一级末句直抒“伤我心”。因此整个感怀系列都是围绕阮籍的咏怀系列展开并加以自己的感想。其实纵观历史长河,诗人在抒发或表达自己心情悲伤的诗句大多都会引用一些看似悲凉的场景,但客观物质世界并没有特定的悲伤与感怀,也是人们加以自己的思想感情在里面,所以人在特定是时期和时间是需要把自己的精神寄托于物,甚至实在梦境中得到宣泄,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心里上得到慰藉,即使不算是信仰,也应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在邓绎这部分的诗歌中,感时伤怀大多占了主导地位,但并不是一生都没有得到重用。。
(二)狂狷豪放诗
在我看来,人生不只有低谷,也有春风得意,热情豪放的时候。《南溟集》就是表达了作者得到重用之后的喜悦之情。“南溟”一词源于庄子的《逍遥游》,是大鹏展翅高飞的地方。“浩浩南溟,百川所归。吞吐义娥,为天之池。”诗人把场景描述的宏伟壮大,展现出一片壮观的景象。在如此大好的地方,正式自己展现才能,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对于得到任用的作者来说,终于有了自己的发挥空间,展现自己的才华。“海鹏得云,纵观四方。驺虞得风,来游帝乡。君子得时,执圭翱翔。盛得金和,与民偕臧。”大鹏德云而飞翔,驺虞得风而疾驰,君子得到好的时机就要发奋努力,干出一番大事业。邓绎自比大鹏、驺虞,无处不显露自己的雄心大志,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他的志向并不在升官发财,贪图融化富贵,而在立功名,扬万世。与王闿运的志向愿望很相像。但这与儒者的行为不符,表面上看他的儒家思想参杂着其他思想,但是回头看,他的的建功立业,进而立德的人生目标还是没有脱离儒家经典,投笔从戎的勇敢不也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所以说邓绎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的不像一个纯儒,但是终归没有脱离儒学本身。而在现实中,他也不负众望,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人在也短暂的“得意”过,所以此时的他诗歌创作颇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创作出高昂的诗歌。如《湘乡道中作》:“十万下扬州,江山血战收。土风轻用武,童子欲封侯,霸气衡山紫,清霜楚水秋,奇兵異仁义,慎勿恣废刘。”在乡间小路上创作诗歌,诗中处处彰显霸气知足的场景,所以心情一定非常的高涨,思如泉涌而不知疲倦,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前进的步伐。
内容摘要:邓绎是晚清时期“湖湘诗派”的代表之一,博古通今,一生追求著书来改变社会世俗风气,然后树立道德伦理。因此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文学,仅《藻川堂诗选集》保留了千余首诗歌,都可以称之为精品,诗歌清新俊雅,自成一体。邓绎的诗歌整体上追求自然脱俗,灵感多源于自然。在经历了大大小小各种挫折之后,诗风上也有所转变,诗歌类型有所不同。得意时的诗歌多是豪迈积极的宏伟风格,仕途不顺,遭遇坎坷后多数写超然物外、与世无争而又比较悲观的风格。邓绎在艺术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古为新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和灵感。思想上崇尚儒学,同时又具有宋学倾向。但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所以说它的儒家思想不纯。邓绎作为清代诗歌文化的重要人物,也是楚文化的传承者,具有重大的历史地位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邓绎诗歌儒学朴素自然与古为新
Key Words: DengYi; poetry; Confucianism; Plain natural; The old and new combination目 录
一、引言 1
二、邓绎诗歌的主要内容 1
(一)感时伤怀诗 2
(二)狂狷豪放诗 3
(三)山水抒情诗 4
三、邓绎诗歌的艺术特征 5
(一)与古为新 5
(二)善用比兴 6
(三)朴素淡雅 6
(四)诗法自然 7
四、邓绎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7
五、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邓绎诗歌浅析
一、引言
邓绎(1833—1899),又名辅绎,字保之,又字辛眉、纬龙,小名洪生,湖南武冈人,是邓仁堃次子,邓辅纶的弟弟。聪明灵秀,五岁能作诗,早年丧母,父赴远任,于兄相依。弱冠之年就与兄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邓绎少年气盛,雅好论兵,曾被取为廪生,但在科举中颇不称意,便无意此途。邓绎和他的哥哥邓辅纶相比,声命虽不及之,单他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藻川堂诗集》可与《白香亭诗》相媲美,与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等身。很多人觉得他这个人有点格格不入,朋友也少,但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冷血的人,反倒是一个全身上下充满战斗力的斗士。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邓绎投笔从戎坚守城池(1860)。第二年训练乡勇胜军100多人抵御石达开的进攻。后因赏花翎一事遭到许多挫折,邓绎认为有负平生之志,又与人不合,于是辞不赴任。后作《南溟集》(1862),大多描述志高才雄,但却生事落魄。曾被左宗棠聘为督府幕僚,辅助处理洋务(1864)。从《东游诗序》中的“岁在丙寅,丁外艰,归自闽粤。”可知他在同治五年还乡。(1875)参与编纂《武冈州志》,主讲与武冈养贤精舍。(1882)应陈宝箴邀请主讲于河北致用书院。(1892)应两广总督张之洞之邀主讲与广东河林课吏馆,影响广泛。光绪十九年(1893)兄邓辅纶因病去世,未赴丧,颇受后人讥笑。光绪二十五年(1899),邓绎在大碘湾故居去世。
邓绎崇尚儒学,而且又有宋学倾向,我们由《藻川堂谭艺》可知他对近代学风中兼取汉宋颇为赞赏。但是邓绎思想中早就有背离道学的倾向,轻视八股取士,早年又不参加乡试,兄长病逝竟不赴丧,这些都不是儒家学者所应该有的行为。在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下,追求男女平等,每个人都可以谈论天下大事,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思想,提倡学习西方先进自然科学知识,产生自己的独到见解,加之社会的大趋势,说道:“男女皆得为国主,惟长幼为序。”所以说他的儒学并不纯。
二、邓绎诗歌的主要内容
邓绎的一生可谓是命途多舛,所遭遇的不幸和自己独特个性也造就了邓绎诗风的形成和思想的确立。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儒生,我们可以从王闿运给他写的墓志铭中看出:“君少而侠动,众畏锋芒,资政君独曰:此其儒也。我们看整个湖湘诗派都是以“情”为主,在当时的文学诗坛来说可谓是开创了一股新风。 在那个时期,湖南武冈有很多豪放而富有浪漫情怀的诗人。而在当地,邓绎和他的哥哥邓辅纶合称为“二邓”,武冈的诗歌文章风气非常之好,邓绎在当地的条件影响下也继承并发扬了自己诗歌的潮流,所做诗歌大多豪放不羁,满腹情怀。邓绎一生所作诗歌近万首,可见他的创作之多,而现在所保存下来的诗只不过是其中的十分之一,基本都存于《藻川堂全集》里面。诗集中的诗歌又分为不同的集名,《江河集》作于戊寅壬午,即光绪四年至八年;《桂海集》作于己丑,是光绪十五年游两广时写下的;《两湖集》作于庚寅,大约是光绪十六到光绪十八年;《感怀集》作于甲寅,全集共七十六首,全部都是效仿三国时期魏国诗人阮籍的《咏怀》;后篇单独写了一首《梦谒阮嗣宗于竹崦,座有老桂一株,花发正盛,觉而赋此》,作于乙卯;《云山集》是邓绎归乡时所作,大概在光绪十三年到十五年间;《南溟集》作于同治壬戌,基本上是创作在军旅生活之间。
按照诗人诗风的不同,我们可以把邓绎的所有诗歌区分开来,他的诗歌受到《楚辞》的巨大影响,也是他个人性格喜好体现。邓绎在早年还满腹豪情壮志,对于社会的现状十分不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社会风气能够按照正确的放向转变。因此这时的诗歌风格大多狂狷不羁,满怀激情。在经历各种挫折后,邓绎的诗风开始有所转变,描写景物自然脱俗,于情于景更旷达气和,不带有悬壶济世的揪心与无奈,大多为触景生情之作而已。
(一)感时伤怀诗
邓绎的诗集基本上收归于《感怀集》,当时的邓绎正直当年,年轻气盛,胸怀大志却屡遭挫折。《感怀诗》开头就是:“楚国有佳人,寥落平舆玉。吾师信儒雅,风流践高躅。”很明显,这里的佳人指的是三国魏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这里把阮籍称为“佳人”,可见邓绎对他的认可和赞赏,“寥落平舆玉”一句直接了当的的写出了阮籍的生前的遭遇和坎坷,把阮籍尊称为自己的师傅,更可以看出邓绎阮籍的崇敬,并且认为自己和他一样有着儒雅的性情和风流洒脱但却高尚的品行。阮籍在政治上有济世的抱负,对司马氏独专朝政但又无法挽回的局面,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邓绎的《感怀诗》和他一样,也是抒发自己内心情志的思想,体现自己对于现实世间的体悟和对人生的设计追求与思考,想到自己心怀大致却得不到重用,人生苦短却在浑浑噩噩中虚度,悲伤忧愁的思绪涌上心头。战争的开始和自己空座而待的现状另自己苦闷无奈。像“白鹤仙以名”、“潜蚪在深渊”、“南国有佳人”等都自赞有高贵廉洁的人格,“出淤泥而不染”品质。《感怀诗》中的:“明月忽在山,皎皎悦我颜。明月忽在水,流连绿波起。明月无定容,山水五丁姿。光潜影寂寂,光至影依依。短歌劝君饮,起舞生容仪。蟾光任园缺,努力当明时。”抒发了诗人积极进取,珍惜时光,发奋努力的的思想。你无法知道自己将来会发生什么,人生起起落落无法预见,你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珍惜机会,不断的让自己成长和强大。又如诗中的:“苍蝇翼未就,竦身慕云烟。一朝触蛛网,半命须臾间。黄雀感气候,举体投沦涟。化为两荣蛤,下饮泥中泉,三虫固微细,变化殊可怜。大哉神龙力,掉尾游深渊。”诗中提到了“苍蝇”、“黄雀”、“荣蛤”、“浮游”、“壁虎”等生物,写出了这些动物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即使牺牲自己的身体甚至断送自己的性命,也要在世间骄傲的而短促的绽放,作者一次自比,抒发自己不屈的性格和顽强的奋斗精神,虽然结局可能是悲剧结尾,但是也要慷慨激昂的表现出来。诗人狂傲不羁和志在天下性格态度在诗中流露了出来。“垂头不饮啄,不飞又不鸣何当恣一击,使彼笑者惊。”感伤自己怀才不遇,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一鸣惊人。表现诗人的悲伤和无奈。“秋风掩劲草,咸池失光晶。”自己的才能遭到埋没,远大的志向得不到实现。这些都是诗人现实生活的写照,诗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经历写进诗中,一方面是想通过事物的比兴来写自己,另一方面也不至于显得过分露骨,在彰显自己文学才能和愿望的同时又不出格,起到惊醒他人,与人共勉的效果。《感怀集》的最后又写到阮籍,写到了“长松”、“秋云”、“朔鸟”、“孤鸿”一级末句直抒“伤我心”。因此整个感怀系列都是围绕阮籍的咏怀系列展开并加以自己的感想。其实纵观历史长河,诗人在抒发或表达自己心情悲伤的诗句大多都会引用一些看似悲凉的场景,但客观物质世界并没有特定的悲伤与感怀,也是人们加以自己的思想感情在里面,所以人在特定是时期和时间是需要把自己的精神寄托于物,甚至实在梦境中得到宣泄,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心里上得到慰藉,即使不算是信仰,也应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在邓绎这部分的诗歌中,感时伤怀大多占了主导地位,但并不是一生都没有得到重用。。
(二)狂狷豪放诗
在我看来,人生不只有低谷,也有春风得意,热情豪放的时候。《南溟集》就是表达了作者得到重用之后的喜悦之情。“南溟”一词源于庄子的《逍遥游》,是大鹏展翅高飞的地方。“浩浩南溟,百川所归。吞吐义娥,为天之池。”诗人把场景描述的宏伟壮大,展现出一片壮观的景象。在如此大好的地方,正式自己展现才能,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对于得到任用的作者来说,终于有了自己的发挥空间,展现自己的才华。“海鹏得云,纵观四方。驺虞得风,来游帝乡。君子得时,执圭翱翔。盛得金和,与民偕臧。”大鹏德云而飞翔,驺虞得风而疾驰,君子得到好的时机就要发奋努力,干出一番大事业。邓绎自比大鹏、驺虞,无处不显露自己的雄心大志,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他的志向并不在升官发财,贪图融化富贵,而在立功名,扬万世。与王闿运的志向愿望很相像。但这与儒者的行为不符,表面上看他的儒家思想参杂着其他思想,但是回头看,他的的建功立业,进而立德的人生目标还是没有脱离儒家经典,投笔从戎的勇敢不也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所以说邓绎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的不像一个纯儒,但是终归没有脱离儒学本身。而在现实中,他也不负众望,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人在也短暂的“得意”过,所以此时的他诗歌创作颇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创作出高昂的诗歌。如《湘乡道中作》:“十万下扬州,江山血战收。土风轻用武,童子欲封侯,霸气衡山紫,清霜楚水秋,奇兵異仁义,慎勿恣废刘。”在乡间小路上创作诗歌,诗中处处彰显霸气知足的场景,所以心情一定非常的高涨,思如泉涌而不知疲倦,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前进的步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