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传奇《绿牡丹》的改编问题_电视剧本《爱情宝典之绿牡丹》与明传奇的比较
浅析明传奇《绿牡丹》的改编问题_电视剧本《爱情宝典之绿牡丹》与明传奇的比较[20191216202136]
内容摘要:对于明传奇《绿牡丹》的改编问题,首先是从电视剧本对原著内容的保留来分析。对相同基本情节的保留有三个方面:均以描写反面人物的丑态为开头;男女主人公一波三折的情感纠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而在主题思想上保留了妇女对于自由婚恋的强烈追求和对科场舞弊成风状况的展现。其次,剧本对原著内容的改编主要有两点。电视剧本增设的故事情节,像柳希潜和车本高在诗文会之前的丑行和沈婉娥女扮男装与顾粲饮酒谈心;电视剧本重塑的人物性格,人物有文武双全的翰林小姐沈婉娥、忠心护主的小丫鬟香儿、郁郁不得志的书生顾粲。最后,关于明传奇《绿牡丹》改变为电视剧本的得失,它有成功的一面,如能突破爱情内容来描写人物、电视剧本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小脚色的人物性格更为丰满;但也有不足之处,其一就是语言丧失了典雅之气,其二是有些描写不符合古代的生活场景。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明传奇绿牡丹改编电视剧本
Key Word: The Ming Dynasty drama; green peony ; adaptation; the TV play目 录
一、引言 1
二、电视剧本对明传奇《绿牡丹》内容的保留 1
(一)基本相同的主要情节 2
1.均以描写反面人物的丑态为开头 2
2.车静芳和谢英一波三折的情感纠葛 3
3.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 4
(二)主题思想基本相同 5
1.妇女对于自由婚恋的强烈追求 5
2.对于科场作弊成风状况的展现 6
三、电视剧本对于明传奇《绿牡丹》内容的改编 7
(一)电视剧本增设的故事情节 7
1.柳希潜和车本高在诗文会之前的丑行 7
2.沈婉娥女扮男装与顾粲饮酒谈心 8
(二)电视剧本重塑的人物形象 8
1.文武双全的沈婉娥 8
2.忠心的小丫鬟香儿 9
3.郁郁不得志的顾粲 9
四、明传奇《绿牡丹》改编为电视剧本的得失 9
(一)电视剧本改编的优点 10
1.能突破爱情内容来刻画人物 10
2.故事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10
3.小角色的人物性格更为丰满 10
(二)电视剧本改编的不足 11
1.剧本的语言丧失了典雅之气 11
2.有不符合古代生活场景之处 11
五、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浅析明传奇《绿牡丹》的改编问题
——电视剧本《爱情宝典之绿牡丹》与明传奇的比较
一、 引言
中国古典戏曲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杂技、绘画等众多艺术形式。对于中国戏剧的起源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或认为发源于古代的巫觋;或认为是从春秋时代楚国的孟优‘为孙叔敖衣冠’开始;或认为系创自宫廷的乐舞;或认为系传自西域;或认为系模仿傀儡而来。”唐诗宋词之后,从元代开始才出现较为完整的戏曲,明清时期,古典戏曲进入繁荣时期。
明传奇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代戏曲的主体部分。明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主要是指那些以南曲演唱为主的中长篇戏曲,相对于南戏的自由和通俗而言,明传奇的格律更严整,语言更文雅。明代初期由于政治专制导致了文化专制的,因而文人传奇创作受到了诸多限制,反而是那些迎合封建政治所需要的教化戏多了出来。直至明代后期,明传奇才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以临川派和吴江派的创作为代表。两派之间曾经有过戏曲应该重意或重律的“汤沈之争”,这两派都对明晚期曲坛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临川派的领袖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就是《牡丹亭》,吴炳作为其追随者,所做的《粲花斋五种曲》中都能看到汤显祖对他的影响。《绿牡丹》作为吴炳的代表作,不但被改编为越剧《绿牡丹》、京剧《诗文会》,现在更是被改编为电视剧本《爱情宝典之绿牡丹》。下面,就是对明传奇与电视剧本的具体改编情况的研究。
二、电视剧本对明传奇《绿牡丹》内容的保留
“吴炳(1595~1648)又名寿元,字可先、石渠,号粲花主人,宜兴(今属江苏)人。”他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年轻时的吴炳曾胸怀壮志,参与科举并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及第,但其在任职的过程中看到了太多的官场黑暗,最终因无法认同腐败官僚而告病还乡,但是心怀天下的他注定不会就此沉没。崇祯年间,由大司马引荐,又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明朝覆灭后,他又追随永明王投入到匡复明朝的大业中。最终,在一次任务中被清兵俘获,被俘后的吴炳拒不屈服,在绝食七天之后含恨而终。他对明朝的忠贞,连乾隆皇帝都为之感叹,更赐谥“忠节”以供后人供奉。吴炳不仅是一位令人钦佩的清官,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戏剧作家。他最著名的就是《粲花斋五种曲》:《绿牡丹》、《画中人》、《西园记》、《情邮记》、《疗妒羹》,其中的《绿牡丹》也是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
(一)基本相同的主要情节
作为才子佳人戏中的经典之作,明传奇《绿牡丹》以缠绵动人的爱情为线索串联全文。明传奇《绿牡丹》主要讲述了沈翰林为女儿沈婉娥择婿而开设诗文会,会中以“绿牡丹”为题,参与诗文会的文人中,柳希潜找他请的先生谢英代笔,车本高求妹妹车静芳捉刀,而顾粲则是自己作的诗。结果两个假文士得了头两名,有真才实学的顾生得了第三,谢英和车静芳看了对方所做的诗文互生爱慕。柳大让车大迎娶沈小姐,以此为条件让车大将妹妹静芳许配给他自己。但是诗文会后的面试以及车静芳的测试暴露出柳、车二人的作弊之事。柳、车两人不甘心就此罢休,还想从中作梗,却最终失败。最后,谢英与车静芳、顾粲与沈婉娥两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1.均以描写反面人物的丑态为开头
故事一开始就由谢英的角度描述了柳希潜此人“习余纨绔,性厌诗书”,柳大本人也说自己“走街穿巷,饮酒赌钱,那有功夫看什么书”,而车本高终日与他一处厮混,两人就是十足的纨绔子弟。以这两个人的丑行作为开头,奠定了《绿牡丹》讽刺喜剧的基调。
在会馆时,谢英作为柳希潜的西席让这两个酒囊饭袋做文章,可是文章还没踪影就先闹了个笑话。
[净]会友还有何人?[生]顾文玉,已知会过了,下次入会。[丑]每次题目那个出?[生]大家轮流掌会,便出题目。今日小弟叨占起了,已出,有题目在此。[净看念介]杜再贼。[丑]差了,是壮舟贼。[生笑介]是牡丹赋。[净]正是牡丹赋,一时眼花了。[丑]我原识的,故意骗他取笑。(第二出《强吟》)
在电视剧本里,两位扮演柳希潜与车本高的演员在表演这一情节时,也是一副高昂着头,极其自负的摸样,偏偏说出来的话又粗俗的令人捧腹不止。
[柳希潜]我说你早不来晚不来,我这文章刚要写出来,你到来了。[车本高]唉,什么要出来啦?我看看,我看看!呃?杜马贼?这杜马贼是谁呀?[柳希潜]杜马贼?还车马贼呢![车本高]喔,三个字。[柳希潜]一共三个字,你念错一对儿半。[车本高]这不是杜马贼这是什么呀,真是的。[柳希潜]哎呦,我都懒得理你。知道的是你读错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柳五柳写错了(电视剧本第一集)
这段对白简单直白,就是谢英令车、柳二人以“牡丹赋”为题赋诗一首,只不过两人一个说是“杜再贼”,另一个则认为是“壮舟贼”,竟然连字都没认全。目不识丁的两人被揭穿后竟然以“眼花”、“玩笑”糊弄了过去。整出《强吟》都是描写车、柳二人不思进取、厚颜无耻的行径,也体现了其喜剧性。吴梅在评价《西园记》 时说:“《冥拒》 一折, 尤为千古奇文, 自有净丑以来, 无此妙人妙语此作直是创格, 当与《绿牡丹·帘试》出, 同为破天荒之作。”虽然在古时候能读书的人是少数,但是作为以文士自居的柳、车二人来讲,连区区“牡丹赋”三字都认不全,还妄谈要考得功名,从这里不仅仅是对于两人的嘲讽,也隐含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莫大讽刺。
柳希潜、车本高不仅自己没学问,对有学问的人也是不尊重的。谢英的莫逆之交顾粲要征文作集,哪会看得上柳、车的这等劣作,偏偏两人还自以为高明:
【前腔】岂是斯文宗主?动骄称我辈,冒附名儒。[小生]怎么便骂起来?[丑]请了,学生也不求尊刻,项斯今不借韩嘘。[净]低选手选的文章,那个作准?怕洛阳纸价今非故。[生]二兄不 必性急,待续集出来,收些人情文字便了。[净、丑]再也不劳。[作别介][净]小顾这等放肆!待后日那里考试偏要考在他前列,方消此恨![丑]正是。[合]你还要自谦虚,无常考法,知道竟何如?(第二出《强吟》)
电视剧本中,柳、车在顾粲走了以后还追到门口,神情不屑的骂了几句:
[柳大]瓜子儿里嗑出个臭虫来,什么人都有。[车大]毛驴子穿大褂,假充圣人,哼!(电视剧本第二集)
没有自知之明的柳、车两人虽然是反面人物,但是不可否认他们身上的喜剧性比其他人物更甚。“《绿牡丹》中净角扮演的柳五柳在其插科打诨、刁钻诡滑的喜剧性格中,还作为生与旦、小生与小旦之间团圆的主要阻碍因素而起作用,体现了稍显严肃的正剧性格”,两句俗语一出口就引人发笑,他们的登场总能够快速的抓住观众的眼球。
2.车静芳和谢英一波三折的情感纠葛
车静芳和谢英一个是不栉进士的佳人,一个是学富五车的才子,本来就是才子佳人的美满姻缘,却有不务正业的车本高和柳希潜从中阻挠,让这一对的情感之路充满波折。男女主人公因诗而相识,他们同时为对方的才华折服,心生爱慕:
【品令】苔花影接,正无处觅檀痕,文心缕索,不怕鬼神嗔。奴家平昔吟咏之暇,想古人风流才俊,不可复得。千秋格韵,今日疑消尽。闺房不揣,也妄学弄朱拈粉。君是何人?振雅嘘风只得拜后尘。
我想车静芳,虚负姿容,枉夸文藻,年已及笄,未知所适。哥哥既不以为念,奴家又不好自言,只恐骏马驼痴,被人耻笑。唉!若得才具如此生者,以托终身,奴愿毕矣
这里粗心大意的车本高只顾对着顾粲幸灾乐祸,而忽视了他妹妹在感叹的最后一句“若得才具如此生者,以托终身,奴愿毕矣”尽显车静芳对谢英的仰慕。第九出《访俊》中谢英对于车静芳的评价“妙哉!清新俊逸,庾、鲍一流人也”。两人虽然暗生情愫,但是封建婚姻要遵循父母之命,他们虽然都是父母双亡,但是车静芳还有一个车本高这么一个不学无术的兄长,要结成连理还需经历一番挫折。
内容摘要:对于明传奇《绿牡丹》的改编问题,首先是从电视剧本对原著内容的保留来分析。对相同基本情节的保留有三个方面:均以描写反面人物的丑态为开头;男女主人公一波三折的情感纠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而在主题思想上保留了妇女对于自由婚恋的强烈追求和对科场舞弊成风状况的展现。其次,剧本对原著内容的改编主要有两点。电视剧本增设的故事情节,像柳希潜和车本高在诗文会之前的丑行和沈婉娥女扮男装与顾粲饮酒谈心;电视剧本重塑的人物性格,人物有文武双全的翰林小姐沈婉娥、忠心护主的小丫鬟香儿、郁郁不得志的书生顾粲。最后,关于明传奇《绿牡丹》改变为电视剧本的得失,它有成功的一面,如能突破爱情内容来描写人物、电视剧本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小脚色的人物性格更为丰满;但也有不足之处,其一就是语言丧失了典雅之气,其二是有些描写不符合古代的生活场景。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明传奇绿牡丹改编电视剧本
Key Word: The Ming Dynasty drama; green peony ; adaptation; the TV play目 录
一、引言 1
二、电视剧本对明传奇《绿牡丹》内容的保留 1
(一)基本相同的主要情节 2
1.均以描写反面人物的丑态为开头 2
2.车静芳和谢英一波三折的情感纠葛 3
3.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 4
(二)主题思想基本相同 5
1.妇女对于自由婚恋的强烈追求 5
2.对于科场作弊成风状况的展现 6
三、电视剧本对于明传奇《绿牡丹》内容的改编 7
(一)电视剧本增设的故事情节 7
1.柳希潜和车本高在诗文会之前的丑行 7
2.沈婉娥女扮男装与顾粲饮酒谈心 8
(二)电视剧本重塑的人物形象 8
1.文武双全的沈婉娥 8
2.忠心的小丫鬟香儿 9
3.郁郁不得志的顾粲 9
四、明传奇《绿牡丹》改编为电视剧本的得失 9
(一)电视剧本改编的优点 10
1.能突破爱情内容来刻画人物 10
2.故事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10
3.小角色的人物性格更为丰满 10
(二)电视剧本改编的不足 11
1.剧本的语言丧失了典雅之气 11
2.有不符合古代生活场景之处 11
五、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浅析明传奇《绿牡丹》的改编问题
——电视剧本《爱情宝典之绿牡丹》与明传奇的比较
一、 引言
中国古典戏曲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杂技、绘画等众多艺术形式。对于中国戏剧的起源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或认为发源于古代的巫觋;或认为是从春秋时代楚国的孟优‘为孙叔敖衣冠’开始;或认为系创自宫廷的乐舞;或认为系传自西域;或认为系模仿傀儡而来。”唐诗宋词之后,从元代开始才出现较为完整的戏曲,明清时期,古典戏曲进入繁荣时期。
明传奇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代戏曲的主体部分。明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主要是指那些以南曲演唱为主的中长篇戏曲,相对于南戏的自由和通俗而言,明传奇的格律更严整,语言更文雅。明代初期由于政治专制导致了文化专制的,因而文人传奇创作受到了诸多限制,反而是那些迎合封建政治所需要的教化戏多了出来。直至明代后期,明传奇才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以临川派和吴江派的创作为代表。两派之间曾经有过戏曲应该重意或重律的“汤沈之争”,这两派都对明晚期曲坛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临川派的领袖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就是《牡丹亭》,吴炳作为其追随者,所做的《粲花斋五种曲》中都能看到汤显祖对他的影响。《绿牡丹》作为吴炳的代表作,不但被改编为越剧《绿牡丹》、京剧《诗文会》,现在更是被改编为电视剧本《爱情宝典之绿牡丹》。下面,就是对明传奇与电视剧本的具体改编情况的研究。
二、电视剧本对明传奇《绿牡丹》内容的保留
“吴炳(1595~1648)又名寿元,字可先、石渠,号粲花主人,宜兴(今属江苏)人。”他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年轻时的吴炳曾胸怀壮志,参与科举并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及第,但其在任职的过程中看到了太多的官场黑暗,最终因无法认同腐败官僚而告病还乡,但是心怀天下的他注定不会就此沉没。崇祯年间,由大司马引荐,又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明朝覆灭后,他又追随永明王投入到匡复明朝的大业中。最终,在一次任务中被清兵俘获,被俘后的吴炳拒不屈服,在绝食七天之后含恨而终。他对明朝的忠贞,连乾隆皇帝都为之感叹,更赐谥“忠节”以供后人供奉。吴炳不仅是一位令人钦佩的清官,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戏剧作家。他最著名的就是《粲花斋五种曲》:《绿牡丹》、《画中人》、《西园记》、《情邮记》、《疗妒羹》,其中的《绿牡丹》也是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
(一)基本相同的主要情节
作为才子佳人戏中的经典之作,明传奇《绿牡丹》以缠绵动人的爱情为线索串联全文。明传奇《绿牡丹》主要讲述了沈翰林为女儿沈婉娥择婿而开设诗文会,会中以“绿牡丹”为题,参与诗文会的文人中,柳希潜找他请的先生谢英代笔,车本高求妹妹车静芳捉刀,而顾粲则是自己作的诗。结果两个假文士得了头两名,有真才实学的顾生得了第三,谢英和车静芳看了对方所做的诗文互生爱慕。柳大让车大迎娶沈小姐,以此为条件让车大将妹妹静芳许配给他自己。但是诗文会后的面试以及车静芳的测试暴露出柳、车二人的作弊之事。柳、车两人不甘心就此罢休,还想从中作梗,却最终失败。最后,谢英与车静芳、顾粲与沈婉娥两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1.均以描写反面人物的丑态为开头
故事一开始就由谢英的角度描述了柳希潜此人“习余纨绔,性厌诗书”,柳大本人也说自己“走街穿巷,饮酒赌钱,那有功夫看什么书”,而车本高终日与他一处厮混,两人就是十足的纨绔子弟。以这两个人的丑行作为开头,奠定了《绿牡丹》讽刺喜剧的基调。
在会馆时,谢英作为柳希潜的西席让这两个酒囊饭袋做文章,可是文章还没踪影就先闹了个笑话。
[净]会友还有何人?[生]顾文玉,已知会过了,下次入会。[丑]每次题目那个出?[生]大家轮流掌会,便出题目。今日小弟叨占起了,已出,有题目在此。[净看念介]杜再贼。[丑]差了,是壮舟贼。[生笑介]是牡丹赋。[净]正是牡丹赋,一时眼花了。[丑]我原识的,故意骗他取笑。(第二出《强吟》)
在电视剧本里,两位扮演柳希潜与车本高的演员在表演这一情节时,也是一副高昂着头,极其自负的摸样,偏偏说出来的话又粗俗的令人捧腹不止。
[柳希潜]我说你早不来晚不来,我这文章刚要写出来,你到来了。[车本高]唉,什么要出来啦?我看看,我看看!呃?杜马贼?这杜马贼是谁呀?[柳希潜]杜马贼?还车马贼呢![车本高]喔,三个字。[柳希潜]一共三个字,你念错一对儿半。[车本高]这不是杜马贼这是什么呀,真是的。[柳希潜]哎呦,我都懒得理你。知道的是你读错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柳五柳写错了(电视剧本第一集)
这段对白简单直白,就是谢英令车、柳二人以“牡丹赋”为题赋诗一首,只不过两人一个说是“杜再贼”,另一个则认为是“壮舟贼”,竟然连字都没认全。目不识丁的两人被揭穿后竟然以“眼花”、“玩笑”糊弄了过去。整出《强吟》都是描写车、柳二人不思进取、厚颜无耻的行径,也体现了其喜剧性。吴梅在评价《西园记》 时说:“《冥拒》 一折, 尤为千古奇文, 自有净丑以来, 无此妙人妙语此作直是创格, 当与《绿牡丹·帘试》出, 同为破天荒之作。”虽然在古时候能读书的人是少数,但是作为以文士自居的柳、车二人来讲,连区区“牡丹赋”三字都认不全,还妄谈要考得功名,从这里不仅仅是对于两人的嘲讽,也隐含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莫大讽刺。
柳希潜、车本高不仅自己没学问,对有学问的人也是不尊重的。谢英的莫逆之交顾粲要征文作集,哪会看得上柳、车的这等劣作,偏偏两人还自以为高明:
【前腔】岂是斯文宗主?动骄称我辈,冒附名儒。[小生]怎么便骂起来?[丑]请了,学生也不求尊刻,项斯今不借韩嘘。[净]低选手选的文章,那个作准?怕洛阳纸价今非故。[生]二兄不 必性急,待续集出来,收些人情文字便了。[净、丑]再也不劳。[作别介][净]小顾这等放肆!待后日那里考试偏要考在他前列,方消此恨![丑]正是。[合]你还要自谦虚,无常考法,知道竟何如?(第二出《强吟》)
电视剧本中,柳、车在顾粲走了以后还追到门口,神情不屑的骂了几句:
[柳大]瓜子儿里嗑出个臭虫来,什么人都有。[车大]毛驴子穿大褂,假充圣人,哼!(电视剧本第二集)
没有自知之明的柳、车两人虽然是反面人物,但是不可否认他们身上的喜剧性比其他人物更甚。“《绿牡丹》中净角扮演的柳五柳在其插科打诨、刁钻诡滑的喜剧性格中,还作为生与旦、小生与小旦之间团圆的主要阻碍因素而起作用,体现了稍显严肃的正剧性格”,两句俗语一出口就引人发笑,他们的登场总能够快速的抓住观众的眼球。
2.车静芳和谢英一波三折的情感纠葛
车静芳和谢英一个是不栉进士的佳人,一个是学富五车的才子,本来就是才子佳人的美满姻缘,却有不务正业的车本高和柳希潜从中阻挠,让这一对的情感之路充满波折。男女主人公因诗而相识,他们同时为对方的才华折服,心生爱慕:
【品令】苔花影接,正无处觅檀痕,文心缕索,不怕鬼神嗔。奴家平昔吟咏之暇,想古人风流才俊,不可复得。千秋格韵,今日疑消尽。闺房不揣,也妄学弄朱拈粉。君是何人?振雅嘘风只得拜后尘。
我想车静芳,虚负姿容,枉夸文藻,年已及笄,未知所适。哥哥既不以为念,奴家又不好自言,只恐骏马驼痴,被人耻笑。唉!若得才具如此生者,以托终身,奴愿毕矣
这里粗心大意的车本高只顾对着顾粲幸灾乐祸,而忽视了他妹妹在感叹的最后一句“若得才具如此生者,以托终身,奴愿毕矣”尽显车静芳对谢英的仰慕。第九出《访俊》中谢英对于车静芳的评价“妙哉!清新俊逸,庾、鲍一流人也”。两人虽然暗生情愫,但是封建婚姻要遵循父母之命,他们虽然都是父母双亡,但是车静芳还有一个车本高这么一个不学无术的兄长,要结成连理还需经历一番挫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