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延巳鹊踏枝中的愁

摘 要冯延巳是南唐五代时期存词数量最多的一位重要词作家,他为宋代以后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宋词发展的历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冯延巳的词思深词丽,语言独特,开北宋一代之风气。《鹊踏枝》十四首是冯延巳的代表作,这些词主要表现了离愁别绪、人性凉薄、时光易逝的愁绪。本文对冯延巳《鹊踏枝》中的“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资料分析法,先叙述了冯延巳《鹊踏枝》中“愁”的体现,抒发了对国难当头、人性凉薄、时光易逝的感慨,并分析了当造成这三种“愁”的原因,然后阐述了冯延巳《鹊踏枝》中“愁”的四个特点,即“郁抑倘恍”、“堂庑特大”、“以景写情”、“深美闳约”。最后,说明了冯延巳《鹊踏枝》对后世词作的影响和意义。
目 录
引 言 1
1 冯延巳与《鹊踏枝》 2
1.1冯延巳 2
1.2《鹊踏枝》 2
2 《鹊踏枝》中愁的体现 3
2.1国难当头之愁 3
2.1.1国难当头之愁的表现 3
2.1.2国难当头之愁的原因 3
2.2人性凉薄之愁 4
2.2.1人性凉薄之愁的表现 4
2.2.2人性凉薄之愁的原因 4
2.3时光易逝之愁 4
2.3.1时光易逝之愁的表现 4
2.3.2时光易逝之愁的原因 5
3 《鹊踏枝》中愁的特点 6
3.1郁抑倘恍 6
3.2堂庑特大 7
3.3以景写情 8
3.4深美闳约 9
4 《鹊踏枝》中的“愁”对后世词作的影响和意义 10
4.1“上翼二主,下启晏欧” 10
4.2“开北宋一代之风气” 10
结 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引 言
冯延巳公元903年生,又名延己、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人,也就是今天江苏扬州人。在南唐为李璟重臣,曾两次担任宰相,这段时间他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是他的词多半都是写“愁”,充满着爱国情怀、时光易逝和离愁别绪,对宋代词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冯延巳是南唐五代时期存词数目最多的词人,词的雅化与文人化这个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念是冯延巳第一个提出来的。
《鹊踏枝》中充满了惆怅的气氛、凄怆的情调、深广的忧思、深邃的哲理思索,词人顽强跃动的灵魂以及盘旋郁结的情感。本文着重探析《鹊踏枝》十四首中的“愁”,这种“愁”主要是为了表现国难当头、离愁别绪、人性凉薄以及时光易逝,在表现“愁”的同时,往往夹杂着更多的人生感悟。
近年来,也有学者研究过冯延巳词的诸多方面,诸如于淼论冯词的感情境界、周玉论冯词的特点及影响、李茜茜论冯词之“堂庑特大”、韩瑜的和泪试严妆——略论冯延巳词的悲剧精神、李建国论冯词“深美闳约”艺术风格的构成等,但是对冯词《鹊踏枝》中的对“愁”的研究涉及的比较少,本文的研究恰好填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
本文着重研究冯延巳《鹊踏枝》中的“愁”的体现、“愁”的特点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文章从国难当头、人性凉薄、时光易逝三个方面出发描写“愁”的体现,接下来再分析并加以论证在《鹊踏枝》中“愁”的特点,“郁抑倘恍”、“堂庑特大”、“以景写情”、“深美闳约”,最后阐述冯词《鹊踏枝》对后世词的影响以及意义。
本文通过搜集、整理与冯延巳与《鹊踏枝》十四首词相关的参考文献,比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和现当代学者对《鹊踏枝》的相关资料,吸收与冯延巳词《鹊踏枝》中的“愁”的有关内容,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观点并加以整合而完成的。 1 冯延巳与《鹊踏枝》
冯延巳是南唐五代时期词坛的重要词人,他的词在词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将“愁”融入词中,创造出的氛围,对后世词人词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1冯延巳
冯延巳,又叫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公元903年出生于南唐一个官僚家庭,“父令頵者,事南唐列祖,至吏部尚书致仕。尝为翕州监铁判官”。[3]P35因为冯延巳多才艺,先主李昪曾经让他与当时的太子李璟相互监督学习。公元946年,冯延巳被任命为宰相,之后被降职。公元952年,冯延巳又被任命为宰相。一直到公元958年,由于南唐朝廷当时党争剧烈,而牵连当争的其他人被定为死罪,冯延巳只是被罢相,显然李璟对冯延巳仍然心存信任,之后两年,冯延巳因病去世,终年五十八岁,官终太子太傅,谥号“忠肃”。
冯延巳是南唐五代时期的重要词人,在创作词这方面,艺术成就比较高。当时的南唐风雨飘摇,政治黑暗,动荡不安,虽然经济非常繁荣,但在政治上无所作为,时常受到后周和宋的军事入侵,冯延巳为官一生,历经两朝,三次担任宰相,而又陷于激烈的党争中,这样的生活经历影响着他词的创作和风格的形成。
1.2《鹊踏枝》
《鹊踏枝》原来是唐教坊间市民传唱的曲子,后来人们用作词牌,本来叫“鹊踏枝”,又叫做“蝶恋花”、“凤栖梧”等。《鹊踏枝》以《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为准,代表作是冯延巳《鹊踏枝》十四首:《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鹊踏枝叵耐为人情太薄》、《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鹊踏枝霜落小园瑶草短》、《鹊踏枝几度凤楼同饮宴》、《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鹊踏枝清明》等十四首。冯延巳的《鹊踏枝》是冯词中的精品,在本文中详细的研究了《鹊踏枝》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历代词人对冯延巳的词各有称赞,但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之风气。”[1]P198 2 《鹊踏枝》中愁的体现
冯延巳的词作在南唐五代以后词的雅化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冯延巳词有“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之风气” [1]P198的评价。《鹊踏枝》十四首中写“愁”字的就有五处。表现为:国难当头之愁、人性凉薄之愁、时光易逝之愁。
2.1国难当头之愁
时值南唐风雨飘摇之际,后周举兵南侵,冯延巳作为南唐宰相,国防战役屡战屡败,保卫不了故土,深感国将不存,却又无力回天。
2.1.1国难当头之愁的表现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5]P92
何处能寻找伊人的踪迹,象白云飘留在天际徒增幻想罢了。已经到了暮春时节,而流连忘返,花草遍地,却正是寒食节,香车停留的缰绳又系在谁家门前的树上?泪眼婆娑,凭栏独倚寂寞,燕子归来的时候,盼望着在小路上重逢。愁绪萦绕心头,乱如柳絮,梦里茫茫一片,再也无处追寻。上阙专门写离人不归,借百草千花和寒食节来衬托周师南侵,下阙从凭栏独语,期望陌上相逢,乱如柳絮的愁绪写作者被罢相后的苦闷心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25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