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当当中的意象研究
本人签名 日期 曹文轩作为儿童文学大家,他的小说里的意象丰富且意味深长。在“丁丁当当”系列小说中,根据本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植物、景观等具有浓厚象征意味的意象类群。动物意象借助狗、鸟等表达了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诉求,植物意象中的花草等则主要隐喻着文中人物的状态和品格,而景观意象中的水等暗喻着作者的人性与尊严的追求。
目录
引言 1
1动物意象 3
1.1狗意象 4
1.2鸟意象 6
1.3羊意象 8
2植物意象 10
2.1花意象 10
2.2草意象 11
2.3木意象 12
3景观意象 13
3.1水意象 13
3.2月意象 14
3.3夜意象 15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引言
意象二字最早出自《周易系辞》,当时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但最初的意象更多地作用于商周时期的占卜神意,通过卦象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直到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所言“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才第一次真正地将意象明确于文学理论范畴之内,讲述了创作过程中通过构思,作者的情与现实的物发展而成了意象。其中意是人的情感认知活动,而象指客观存在的物象,意象的结合往往会使客观带有主观情感化。从此意象在文学创造理论史上一经展露头角便站牢了根基,同一位位优秀的作家联手为我们展现了丰富的意象世界。在诗歌的世界里,“并不需要逻辑的力量,更不要逻辑的统摄”[1]P283,万事万物都是天马行空之作,而意象则是这种想象创作的完美载体。可以说,没有意象的文学创作是丧失趣味的。倘若作者内心的情感平铺直叙出来,无论言语如何华丽,技巧多么投机,读者再怎么看都是枯燥的,只有结合了意象的文学作品才能丰富多彩。
相比诗歌,小说中意象出现的时间有些滞后,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同样是寄托着作者情感所创造出的意象,诗歌因其短小精悍的文体和字数、韵律的要求,无法避免地限制了意象的选择,但诗歌中的绝大多数意象,其咏物言志的作用极其突出。而小说意象则更加注重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实的联系,同时受小说主人公性格、经历等多方面的影响,其意象不再简单等同于文章结构或内容中的普通物象,透过事物的表面就会发现一些意象具有比喻性、隐喻性,或象征性地意有所指。同时,意象作为作者或主人公情感的表达必定是抒情性的,这种抒情性并非单方的表达,还会带给读者美的感受,“审美活动不是认识活动而是体验活动,因此研究‘美’的问题不应该依照主客二分的模式而应该依照天人合一的模式”[2]P33,而意象不仅是天人合一的体现,也是能够引导人们进行体验活动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观赏者得到了心灵的满足,还有美的本质。
尤其对于儿童来说,身为仍在成长着的文学接受主体,他们的内心,他们的经历,有着成年人逐渐丧失的童真、单纯、善良。因而儿童关注的视点总有不同,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更为纯粹,这正是孩童的难能可贵,也是一众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时突出表现的地方。皮亚杰认为,儿童具有着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缺乏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于是物我不分、主客不分。这种因年龄阶段所导致的思维特征往往引发了儿童的泛灵观念,且年纪越小泛灵观念越根深蒂固。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万物都是生命的对象化。“‘泛灵观念’在由儿童自己创作的艺术品中常常有极生动的表现”[3]P41只有更好地了解儿童,才能创作出对味的儿童文学作品。曹文轩深知万物有灵的奇妙之处,将孩童敏感的泛灵观念寄托于笔下的一切生物,创造出集情与物为一体的意象,同时其作品中的主人公看待事物也秉持着万物有灵的观点,“在丁丁眼里,这世界万物都有生命,万物其实就是一物。”[4]P95他为云、鱼、鸟、虫都起了名字,还认为万物与他之间存在着一种常人察觉不到的语言,这便是儿童眼里意象世界的奇妙之处。
在《丁丁当当》系列小说中,大量且重复出现的意象极其繁杂,需进行分类细致的研究。则根据意象本体,主要分为三类:动物意象、植物意象、景观意象。统计全文而知,在动物意象中狗、鸟、羊以及多样的家禽等居多,植物意象以花草木叶为主,而景观意象中最频繁出现的莫过于曹文轩小说中永恒的主题——水和具有传统意蕴的月和夜。下文将以各类意象中的典型做具体阐述,进而领悟作者所构建的奇妙意象世界。
1动物意象
在自然界中,动物体系是庞大且繁复的。而在文学作品的布局中,动物意象的地位也不可小觑。在《丁丁当当》所有意象里动物意象最为丰富,且与文章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作者在文中掺插了许多形态不一的动物形象来增加多样性,还运用不一样的动物来比喻主人公的不同状态,“当当立即变得像一只被刺激、被逼到绝路的野猫,弓起身子,瞪圆眼睛,两只手像两只爪一般举了起来,并在喉咙里呜噜着”[5]P45,“当当蜷在来福身边,很像一只离不开主人的小狗”[5]P60。
不难发现《丁丁当当》中的大多数动物意象都带有象征和比喻的作用,作者将动物自身的特征映射到文中人物身上,同时可能直接冠以动物的名称,帮助读者更直截了当地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显而易见的是动物与人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思维创作,以及思考的能力。特殊的生理机能使人拥有着习以为常的想象力、逻辑力等,作为区别与其它动物的本能。这样的人与动物明明有着巨大的差距,却成为了形影不离的伙伴,还互相影响着对方。在《山那边还是山》中黑矿里的傻子们不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名字都是动物,如猫头鹰、豪猪、短尾狐、驴、鹤等。这些动物意象和他们本身的形象、性格十分相似,如斑鸠喜欢张开双臂做飞翔状,驴喜欢爬到高处号叫,田鼠总是藏起来。在这些“动物”里面最显眼的是豪猪,无论是显眼的身材还是易怒的脾气,都让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简而言之,黑矿的傻子们有着不言而喻的共通性,“像牲口一样干活,又像牲口一样吃饭、睡觉,倒也无忧无虑。”[6]P79作者的这句话有些矛盾,说傻子像牲口,任谁听来都是骂人的话语,可偏偏这样的牲口是无忧无虑的。常言道“大智若愚”,这种傻或许是真正的智慧。又或许作者是在暗指无忧无虑的人,是傻子是牲口,是不关乎其他事物的独特存在。更为特别的是层次愈加深刻的隐喻,动物意象与人物形象虽然没有直接联系起来,但二者内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共通性,如丁丁同小鱼鹰,爷爷与黑水手,正是因为心灵相通所以惺惺相惜。
1.1狗意象
不得不承认,狗以其他动物无法匹敌的忠诚和灵性,在人类身边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人类最亲近熟悉的伙伴,也是文学创作者善于运用的意象之一。在《丁丁当当》系列小说中,狗意象出现过三十七次,频繁且集中地出现在《山那边还是山》这一部,无论是开篇丁丁解救白狗的故事,还是最后红狗与白狗的殊死一战,都让读者印象深刻。
目录
引言 1
1动物意象 3
1.1狗意象 4
1.2鸟意象 6
1.3羊意象 8
2植物意象 10
2.1花意象 10
2.2草意象 11
2.3木意象 12
3景观意象 13
3.1水意象 13
3.2月意象 14
3.3夜意象 15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引言
意象二字最早出自《周易系辞》,当时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但最初的意象更多地作用于商周时期的占卜神意,通过卦象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直到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所言“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才第一次真正地将意象明确于文学理论范畴之内,讲述了创作过程中通过构思,作者的情与现实的物发展而成了意象。其中意是人的情感认知活动,而象指客观存在的物象,意象的结合往往会使客观带有主观情感化。从此意象在文学创造理论史上一经展露头角便站牢了根基,同一位位优秀的作家联手为我们展现了丰富的意象世界。在诗歌的世界里,“并不需要逻辑的力量,更不要逻辑的统摄”[1]P283,万事万物都是天马行空之作,而意象则是这种想象创作的完美载体。可以说,没有意象的文学创作是丧失趣味的。倘若作者内心的情感平铺直叙出来,无论言语如何华丽,技巧多么投机,读者再怎么看都是枯燥的,只有结合了意象的文学作品才能丰富多彩。
相比诗歌,小说中意象出现的时间有些滞后,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同样是寄托着作者情感所创造出的意象,诗歌因其短小精悍的文体和字数、韵律的要求,无法避免地限制了意象的选择,但诗歌中的绝大多数意象,其咏物言志的作用极其突出。而小说意象则更加注重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实的联系,同时受小说主人公性格、经历等多方面的影响,其意象不再简单等同于文章结构或内容中的普通物象,透过事物的表面就会发现一些意象具有比喻性、隐喻性,或象征性地意有所指。同时,意象作为作者或主人公情感的表达必定是抒情性的,这种抒情性并非单方的表达,还会带给读者美的感受,“审美活动不是认识活动而是体验活动,因此研究‘美’的问题不应该依照主客二分的模式而应该依照天人合一的模式”[2]P33,而意象不仅是天人合一的体现,也是能够引导人们进行体验活动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观赏者得到了心灵的满足,还有美的本质。
尤其对于儿童来说,身为仍在成长着的文学接受主体,他们的内心,他们的经历,有着成年人逐渐丧失的童真、单纯、善良。因而儿童关注的视点总有不同,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更为纯粹,这正是孩童的难能可贵,也是一众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时突出表现的地方。皮亚杰认为,儿童具有着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缺乏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于是物我不分、主客不分。这种因年龄阶段所导致的思维特征往往引发了儿童的泛灵观念,且年纪越小泛灵观念越根深蒂固。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万物都是生命的对象化。“‘泛灵观念’在由儿童自己创作的艺术品中常常有极生动的表现”[3]P41只有更好地了解儿童,才能创作出对味的儿童文学作品。曹文轩深知万物有灵的奇妙之处,将孩童敏感的泛灵观念寄托于笔下的一切生物,创造出集情与物为一体的意象,同时其作品中的主人公看待事物也秉持着万物有灵的观点,“在丁丁眼里,这世界万物都有生命,万物其实就是一物。”[4]P95他为云、鱼、鸟、虫都起了名字,还认为万物与他之间存在着一种常人察觉不到的语言,这便是儿童眼里意象世界的奇妙之处。
在《丁丁当当》系列小说中,大量且重复出现的意象极其繁杂,需进行分类细致的研究。则根据意象本体,主要分为三类:动物意象、植物意象、景观意象。统计全文而知,在动物意象中狗、鸟、羊以及多样的家禽等居多,植物意象以花草木叶为主,而景观意象中最频繁出现的莫过于曹文轩小说中永恒的主题——水和具有传统意蕴的月和夜。下文将以各类意象中的典型做具体阐述,进而领悟作者所构建的奇妙意象世界。
1动物意象
在自然界中,动物体系是庞大且繁复的。而在文学作品的布局中,动物意象的地位也不可小觑。在《丁丁当当》所有意象里动物意象最为丰富,且与文章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作者在文中掺插了许多形态不一的动物形象来增加多样性,还运用不一样的动物来比喻主人公的不同状态,“当当立即变得像一只被刺激、被逼到绝路的野猫,弓起身子,瞪圆眼睛,两只手像两只爪一般举了起来,并在喉咙里呜噜着”[5]P45,“当当蜷在来福身边,很像一只离不开主人的小狗”[5]P60。
不难发现《丁丁当当》中的大多数动物意象都带有象征和比喻的作用,作者将动物自身的特征映射到文中人物身上,同时可能直接冠以动物的名称,帮助读者更直截了当地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显而易见的是动物与人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思维创作,以及思考的能力。特殊的生理机能使人拥有着习以为常的想象力、逻辑力等,作为区别与其它动物的本能。这样的人与动物明明有着巨大的差距,却成为了形影不离的伙伴,还互相影响着对方。在《山那边还是山》中黑矿里的傻子们不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名字都是动物,如猫头鹰、豪猪、短尾狐、驴、鹤等。这些动物意象和他们本身的形象、性格十分相似,如斑鸠喜欢张开双臂做飞翔状,驴喜欢爬到高处号叫,田鼠总是藏起来。在这些“动物”里面最显眼的是豪猪,无论是显眼的身材还是易怒的脾气,都让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简而言之,黑矿的傻子们有着不言而喻的共通性,“像牲口一样干活,又像牲口一样吃饭、睡觉,倒也无忧无虑。”[6]P79作者的这句话有些矛盾,说傻子像牲口,任谁听来都是骂人的话语,可偏偏这样的牲口是无忧无虑的。常言道“大智若愚”,这种傻或许是真正的智慧。又或许作者是在暗指无忧无虑的人,是傻子是牲口,是不关乎其他事物的独特存在。更为特别的是层次愈加深刻的隐喻,动物意象与人物形象虽然没有直接联系起来,但二者内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共通性,如丁丁同小鱼鹰,爷爷与黑水手,正是因为心灵相通所以惺惺相惜。
1.1狗意象
不得不承认,狗以其他动物无法匹敌的忠诚和灵性,在人类身边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人类最亲近熟悉的伙伴,也是文学创作者善于运用的意象之一。在《丁丁当当》系列小说中,狗意象出现过三十七次,频繁且集中地出现在《山那边还是山》这一部,无论是开篇丁丁解救白狗的故事,还是最后红狗与白狗的殊死一战,都让读者印象深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