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凤翔木板年画的审美意象(附件)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 它从人们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戏剧、神话故事的题材为基本元素 ,表达了普通劳苦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寄。凤翔木板年画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其地域性的特色。以便更深入地探索到凤翔木版年画所蕴藏的不同于其他的地域与文化特征。本文分别从探究凤翔木板年画的意象、以及意象的特征更深层次的探究其凤翔木板年画的审美意象。
目 录
1 绪论 1
2 凤翔木板年画中的意象 3
2.1 凤翔木板年画日常生活意象 4
2.2 凤翔木板年画的戏剧意象 5
2.3 凤翔木板年画的神话意象 6
3 凤翔木板年画的审美意象特征 8
3.1 凤翔木板年画特有的乡土性 8
3.2 凤翔木板年画的造型性 9
3.3 凤翔木板年画的哲理性 12
4.凤翔木板年画的意象研究意义 14
4.1 文化价值 14
4.2 审美价值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绪论
凤翔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凤翔木板年画也是我国汉族民间年画的一个小流派。在年画的发展史上不断地给后人留下更多的宝贵财富。木板年画的出现开始于唐宋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它曾被国外的一些收藏家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再往后的时期当中世界各地著名博物馆都有收藏。
凤翔是陕西关中地区一个知名的木板年画产区。据记载,在明德二年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邰氏家族有好几户人家从事年画的生产工作,并且一直持续了将近20多代。到六十年代的时候,凤翔木版年画的种类还有六百九十多种,分别是有日常生活的故事、戏剧故事、神话故事等等。凤翔木板年画在它的兴盛的时期每年可以多达六百多万张。凤翔木版年画的制作全部都是由当地人手工来进行雕版的,然后再用土法进行印制,很多地方都是工人们手动填染的,最后再用金、银两种颜色进行结尾,这样刚好让木板年画的色彩形成了一个较强的对比,造型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夸张饱满,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让木板年画的自然古朴的艺术风格得以留存下来。在很多年间流行于陕甘宁等地区,很受关中地区人民的喜欢。
虽然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凤翔年画面临着灭绝的危机。但在八十年代后,《西凤世兴画局》第三代传承人邰怡,成立了凤怡年画社,他把散落在民间的木板版画和过去的木板年画进行挖掘,再整理,最后进行研究和复制,重新把属于凤翔的木版年画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继续传承了下来。接下来在1984年后,邰怡大儿子邰立平接管主持父亲的凤怡年画社,他开始继续为抢救和保护凤翔木版年画而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奋斗。最终是经过邰立平的不懈努力,终于《凤翔木版年画选》两卷册才能够整理出版。邰世勤、邰怡、邰立平也被授予了“陕西民间年画世家”的称号。
凤翔木版年画在创作初期是非常受当地老百姓受欢迎的。每年过年到了腊月二十三的时候,人们都要对自己家里进行“扫社”,就是我们给自己家里进行大扫除,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到了晚上的时候再把一些旧的门神、年画、对联等撕下来。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每家每户全家人一起要在自家的头门上贴门神,再贴上对联,厨房贴灶神,院子帖天神,屋外贴土地神,在后院再贴上“家畜六神”。有的人家还有在自家屋内贴上窗花等一些寓意美好的图案。在当地人的心中凤翔木版年画是家中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个装饰品。通过这些木板年画关中当地人们的领导下走向了全国,在日后的发展中也走出了国门。
2 凤翔木板年画的意象
意象简单来说就是寓“意”于“象”,就是通过物象形象寄托主观情感的一种艺术形象。鲁道夫.阿恩海姆说过“当一个人到动物园去观看那里的大象时,他会立即把眼前出现的动物同他自己原先就拥有的关于大象的‘视觉意象’(或概念)作比较,然后才得出眼前的动物的确是大象。” [1] P126这是意象在西方人的眼中的呈现。那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意象有更多的内涵。古人们在《易经.系辞》中说道“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刘勰把我们所说的“意象”运用到艺术的创造之中,其中讲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说明我们在进行思考的时候,需要的不仅是将事物的外形描述出来,更重要的是将把从事物中所感知到的情感一并的融合到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审美意象。构思时须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以形成审美意象。因为?意象是寓“意”于“象”,是以本身存在的物象来寄托我们人类的一个主观情感的。所以凤翔木版年画在几百年的传承中,留给我们后人的不仅是年画本身所具有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成为了我们现代人类沟通古代生活的一个桥梁。体现了我们广大人民对主客观世界的充分认识。
那凤翔木板年画在我们进行创作时,就是由“实”向“虚”转换的一个过程,也是“像”与“意”融合的一个过程,最后在形成最终的一个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的过程。
当然,“意象形成的过程也可以说成是我们不断认知的一个过程。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理解、想象,升华到对事物的‘意’象。在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之后,进而形成一个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更加进一步的是来创造出来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我们通常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一种客观物象。也可以说就成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的过程,当然也就是融入人的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于某些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一种具体的形象。这就像是我们经常说的借物抒情。”[2] P59
凤翔木板年画中的意象,从它日常生活中创作,展现了一个具有“实的生活”向“虚意”转变的过程。凤翔木板年画的创作正好也印证“意”与“象”结合与统一。
2.1凤翔木板年画日常生活意象
“木版年画创作中最初是对美的认知是直接从我们人类身体感觉对象中触发而来的。”[3] P42 比如凤翔木板年画艺人在创作具有日常生活意象的作品时,把具有喜庆吉祥和宣传孝道的作品中对美的认知通过年画表现出来。
首先,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劳苦大众的朴实生活的写照,常常出现的“喜庆”“吉祥”的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在当时就成为凤翔木板年画形成的一种主流。《周易系辞》有“吉事有祥”之句,《庄子》也有“虚事生白,吉祥止止”之说。[4] P131在最初木板年画的创作中受这种“喜庆”的影响,年画创作艺人们抓住人们的“喜悦”的心理,创作出了以“恭喜发财,四季平安”为内容的《福禄寿》、《吉星高照》等作品。其中《福禄寿》这幅图中所蕴含的意义就是说福、禄、寿本是天上的三位吉星。福,怀里抱着婴儿表示五福临门。禄,手里拿着如意意思就是成为高官俸禄。寿,就是手里拿着寿桃寓意为长命百岁。在当地民间喜欢把福禄寿作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的祝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48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