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与孙少安的人物形象分析(附件)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路遥《平凡的世界》以其广袤的社会背景、鲜明的艺术形象,为读者展示了黄土高原上的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他们是中华民族最美好最纯朴的优良品质的传承者和演绎者,是当代中国青年一代学习和效仿的典范。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的形象最为突出,他们演绎了男子汉的气魄与内心深处的侠义柔情。本文主要对《平凡的世界》中两个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认为孙少平意志坚强、精神崇高,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孙少安吃苦耐劳、有责任感,是一个纯朴、善良、成功的农民的形象。两位主人公的形象所表现出的社会意义是要敢拼敢闯,不能妄自菲薄,遇事要处变不惊,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目录
绪论 1
1.孙少平、孙少安的性格分析 2
1.1 孙少平的人物性格 2
1.1.1 意志坚强 2
1.1.2 精神崇高 2
1.2 孙少安的人物性格 4
1.2.1 吃苦耐劳 4
1.2.2 有责任感 4
2.孙少平、孙少安形象的艺术塑造 6
2.1 孙少平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6
2.2 孙少安是纯朴、善良、成功的农民 7
3.孙少平、孙少安形象的社会意义 8
3.1 孙少平人物的社会意义 8
3.2 孙少安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绪论
路遥始终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热衷于黄土地的情节,一直致力于农民作品的写作。《平凡的世界》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社会为背景,以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的朴实的风土人情为基调,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是对当代农村的全面的描写,雷达说它是“诗与史的恢弘画卷,具有内在魅力的现实主义写作。”[1]P12它所描写的人物的的精神,直到现在也激励着广大的学生,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所描写农民的形象正是中国传统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中华民族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华夏儿女,时至今日中华民族也屹立在世界之巅。尤其是孙少平、孙少安两位青年人物面对生活的困境,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实的残酷、社会的动荡的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毅力与精神更是激励着无数的青少年积极的面对生活,笑对生活,挽救了一批一批的社会青年。书中塑造的这两位典型的人物形象,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了自身的伟大,极其深入的刻画出了普通人物在大时代中的奋斗场面。
《平凡的世界》一书在中国文坛上有极高的地位,“以其场面的恢宏、气势的阔大、人物的鲜明生动、事件的纷繁复杂和描写历史的深度与广度,”[2]P129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还荣获了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是文学史桂冠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历来学者们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但总体看来大多都是对书中人物的精神情感的研究和爱情悲剧以及女性形象等方面的研究。
对于《平凡的世界》中人物形象的研究,目前人们的观点大致都很局限。而且对于人物形象的概括基本都是个人的见解,并且只有一小部分文献肯定了人物精神的重要作用。本文对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孙少安两位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剖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分析他们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分析他们的社会意义,探讨他们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
1.孙少平、孙少安的性格分析
1.1 孙少平的人物性格
1.1.1 意志坚强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人生价值在同苦难命运的抗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孙少平是原西县双水村的普通农民青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就没有吃饱过饭,他深刻的感受了生活带给他的苦难,但这样的贫苦并不能让少平屈服,他以此树立了乐观、坚强、独立的人生观,比如,孙少平在县城读高中时,虽然每天都吃着最不好的三等饭,“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乙菜其他内容和甲菜一样,只是没有肉;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3]P12囊中羞涩的少平就连一份五分钱的丙菜也吃不起,而且到吃饭时间就饿的两眼冒花,但是少平并未向饥饿贫穷和苦难屈服,而是将所有精力都放于学习上,利用一切时间读书学习,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高中毕业后,孙少平回到了双水村,但是孙少平不同于他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愿被眼前的苦难所束缚,而是一心想着去打拼属于自己的空间。于是,孙少平带着理想地来到黄原县当揽工汉,每天都干着又累又脏工作,但是他知道要想成就自己,改变自己的苦难命运,就必须接受这些苦累的工作,要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有人说,“精神的自由,意志的独立,自主的人生是孙少平最高的人生理想,”[4]P34所以在结束苦累繁重的工作后,他就在微弱的灯光下读书学习,不断的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孙少平带着最初的梦想来到了铜城煤矿,正是他这种埋在心头的苦难意识,给了他敢于奋斗的力量源泉,使他具有了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让人深刻体会到即使身处在平凡世界里也能有不平凡的人生,在严酷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他依然能积极地对待生活,他从未耽误过一天工,也不因煤矿的艰苦工作而退缩过,反而赋予了他笑对人生,顽强拼搏的人生启示,使他成为自我命运的主宰者。
1.1.2 精神崇高
孙少平也体现了一种品质,去帮助比自己还可怜的人,牺牲自我。他为了救小翠丢失了工作。他乐于助人,把弱小的小翠解救出来后,看到一个瘦小的小翠很是可怜,少平想到去帮助她尽管当时他身上没几个钱了,他用自己仅剩的钱帮小翠买了车票,而且还给了小翠一百元,在小翠的走的时候少平细心叮嘱她要注意安全。虽然少平自己也是很贫穷但他仍旧愿意去帮助他人,而且花完了自己所有的钱。但他内心还是比较平静的,因为他帮助了比自己更苦的人。在学校期间,也有很多事情体现了他的崇高的精神。当自己平时很厌恶的侯玉英遇到危险时,他不顾自己的安危救了她;当曾经在感情上伤害过自己的郝红梅遇到麻烦时,他也让这件事情平静了下来,将郝红梅就出了火海;当像亲人一样的师傅王世才的妻子惠英嫂和他的孩子明明无人照顾时,他就将惠英嫂和明明视为亲人一样的照顾。这样崇高的精神是要有多宽阔的胸怀才能做到,有多么无私的情怀才能做到。相信一般人肯定做不到,因为这些人不是伤害过自己就是自己很厌恶的人,但是少平能放下种种恩怨,他不会去想谁伤害过自己谁让自己很厌恶,只要是遇到困难他都会尽力去解决,这就是不平凡的气质,不平凡的人格。
孙少平对待亲人更是无微不至,他很爱自己的奶奶,少平的已经把十几岁的高龄,视力严重下降而且行动不便,少平并没有把奶奶当成累赘。他经常抽出时间回家看望奶奶,将省吃俭用的钱给奶奶买好吃的,用润叶姐给自己的零花钱给奶奶买眼药水,他多么希望奶奶能健健康康的度过每一天,希望奶奶能活到自己出人头地的那一天;他爱父母,在这样的一个“烂包”的家庭里,让父母操心的事已经太多了,为了不让父母在为其他的琐碎事情伤神,家里遇到苦难时他总会首当其冲尽自己所能解决困难,让父母知道有些事不用自己操心了,很是让父母感到高兴;他爱自己的姐姐,少平有一个不学好的“二流子”姐夫,经常在外面惹是生非以至于姐姐的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明白姐姐的内心的痛苦,也时常担心姐姐的日子不好过所以用自己攒的一点钱也会拿去给姐姐解决燃眉之急;他爱自己的兄长,当哥哥的砖厂正有所发展时,分家的苦恼又让哥哥不能专心照顾砖厂影响哥哥的事业,于是他站了出来主动提出父母的养老自己承担;他爱自己的妹妹,当妹妹考上大学时,她想到妹妹在外面上学一定要过的比自己当初好,因为自己上学时总是吃不饱饭而且穿着也不体面,于是他买了新衣服给妹妹还照着城里人的生活给妹妹买了日常的生活用品。他惦记着自己的亲人,想着他们每一个人的一切,亲人在自己遇到苦恼时能为自己分担,是在自己陷入窘境时第一个能解救自己的人,他爱自己的亲人,他爱的坦荡爱的无私。
目录
绪论 1
1.孙少平、孙少安的性格分析 2
1.1 孙少平的人物性格 2
1.1.1 意志坚强 2
1.1.2 精神崇高 2
1.2 孙少安的人物性格 4
1.2.1 吃苦耐劳 4
1.2.2 有责任感 4
2.孙少平、孙少安形象的艺术塑造 6
2.1 孙少平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6
2.2 孙少安是纯朴、善良、成功的农民 7
3.孙少平、孙少安形象的社会意义 8
3.1 孙少平人物的社会意义 8
3.2 孙少安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绪论
路遥始终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热衷于黄土地的情节,一直致力于农民作品的写作。《平凡的世界》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社会为背景,以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的朴实的风土人情为基调,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是对当代农村的全面的描写,雷达说它是“诗与史的恢弘画卷,具有内在魅力的现实主义写作。”[1]P12它所描写的人物的的精神,直到现在也激励着广大的学生,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所描写农民的形象正是中国传统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中华民族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华夏儿女,时至今日中华民族也屹立在世界之巅。尤其是孙少平、孙少安两位青年人物面对生活的困境,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实的残酷、社会的动荡的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毅力与精神更是激励着无数的青少年积极的面对生活,笑对生活,挽救了一批一批的社会青年。书中塑造的这两位典型的人物形象,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了自身的伟大,极其深入的刻画出了普通人物在大时代中的奋斗场面。
《平凡的世界》一书在中国文坛上有极高的地位,“以其场面的恢宏、气势的阔大、人物的鲜明生动、事件的纷繁复杂和描写历史的深度与广度,”[2]P129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还荣获了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是文学史桂冠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历来学者们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但总体看来大多都是对书中人物的精神情感的研究和爱情悲剧以及女性形象等方面的研究。
对于《平凡的世界》中人物形象的研究,目前人们的观点大致都很局限。而且对于人物形象的概括基本都是个人的见解,并且只有一小部分文献肯定了人物精神的重要作用。本文对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孙少安两位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剖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分析他们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分析他们的社会意义,探讨他们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
1.孙少平、孙少安的性格分析
1.1 孙少平的人物性格
1.1.1 意志坚强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人生价值在同苦难命运的抗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孙少平是原西县双水村的普通农民青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就没有吃饱过饭,他深刻的感受了生活带给他的苦难,但这样的贫苦并不能让少平屈服,他以此树立了乐观、坚强、独立的人生观,比如,孙少平在县城读高中时,虽然每天都吃着最不好的三等饭,“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乙菜其他内容和甲菜一样,只是没有肉;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3]P12囊中羞涩的少平就连一份五分钱的丙菜也吃不起,而且到吃饭时间就饿的两眼冒花,但是少平并未向饥饿贫穷和苦难屈服,而是将所有精力都放于学习上,利用一切时间读书学习,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高中毕业后,孙少平回到了双水村,但是孙少平不同于他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愿被眼前的苦难所束缚,而是一心想着去打拼属于自己的空间。于是,孙少平带着理想地来到黄原县当揽工汉,每天都干着又累又脏工作,但是他知道要想成就自己,改变自己的苦难命运,就必须接受这些苦累的工作,要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有人说,“精神的自由,意志的独立,自主的人生是孙少平最高的人生理想,”[4]P34所以在结束苦累繁重的工作后,他就在微弱的灯光下读书学习,不断的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孙少平带着最初的梦想来到了铜城煤矿,正是他这种埋在心头的苦难意识,给了他敢于奋斗的力量源泉,使他具有了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让人深刻体会到即使身处在平凡世界里也能有不平凡的人生,在严酷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他依然能积极地对待生活,他从未耽误过一天工,也不因煤矿的艰苦工作而退缩过,反而赋予了他笑对人生,顽强拼搏的人生启示,使他成为自我命运的主宰者。
1.1.2 精神崇高
孙少平也体现了一种品质,去帮助比自己还可怜的人,牺牲自我。他为了救小翠丢失了工作。他乐于助人,把弱小的小翠解救出来后,看到一个瘦小的小翠很是可怜,少平想到去帮助她尽管当时他身上没几个钱了,他用自己仅剩的钱帮小翠买了车票,而且还给了小翠一百元,在小翠的走的时候少平细心叮嘱她要注意安全。虽然少平自己也是很贫穷但他仍旧愿意去帮助他人,而且花完了自己所有的钱。但他内心还是比较平静的,因为他帮助了比自己更苦的人。在学校期间,也有很多事情体现了他的崇高的精神。当自己平时很厌恶的侯玉英遇到危险时,他不顾自己的安危救了她;当曾经在感情上伤害过自己的郝红梅遇到麻烦时,他也让这件事情平静了下来,将郝红梅就出了火海;当像亲人一样的师傅王世才的妻子惠英嫂和他的孩子明明无人照顾时,他就将惠英嫂和明明视为亲人一样的照顾。这样崇高的精神是要有多宽阔的胸怀才能做到,有多么无私的情怀才能做到。相信一般人肯定做不到,因为这些人不是伤害过自己就是自己很厌恶的人,但是少平能放下种种恩怨,他不会去想谁伤害过自己谁让自己很厌恶,只要是遇到困难他都会尽力去解决,这就是不平凡的气质,不平凡的人格。
孙少平对待亲人更是无微不至,他很爱自己的奶奶,少平的已经把十几岁的高龄,视力严重下降而且行动不便,少平并没有把奶奶当成累赘。他经常抽出时间回家看望奶奶,将省吃俭用的钱给奶奶买好吃的,用润叶姐给自己的零花钱给奶奶买眼药水,他多么希望奶奶能健健康康的度过每一天,希望奶奶能活到自己出人头地的那一天;他爱父母,在这样的一个“烂包”的家庭里,让父母操心的事已经太多了,为了不让父母在为其他的琐碎事情伤神,家里遇到苦难时他总会首当其冲尽自己所能解决困难,让父母知道有些事不用自己操心了,很是让父母感到高兴;他爱自己的姐姐,少平有一个不学好的“二流子”姐夫,经常在外面惹是生非以至于姐姐的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明白姐姐的内心的痛苦,也时常担心姐姐的日子不好过所以用自己攒的一点钱也会拿去给姐姐解决燃眉之急;他爱自己的兄长,当哥哥的砖厂正有所发展时,分家的苦恼又让哥哥不能专心照顾砖厂影响哥哥的事业,于是他站了出来主动提出父母的养老自己承担;他爱自己的妹妹,当妹妹考上大学时,她想到妹妹在外面上学一定要过的比自己当初好,因为自己上学时总是吃不饱饭而且穿着也不体面,于是他买了新衣服给妹妹还照着城里人的生活给妹妹买了日常的生活用品。他惦记着自己的亲人,想着他们每一个人的一切,亲人在自己遇到苦恼时能为自己分担,是在自己陷入窘境时第一个能解救自己的人,他爱自己的亲人,他爱的坦荡爱的无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