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中的安妮人物形象分析
摘 要在《绿山墙的安妮》这部儿童文学经典著作中,作者蒙哥马利赋予安妮这一人物的精神寄托和时代寄托,担负着向世人传播纯洁、活力、顽强、向上、梦想、善良的正能量的使命,承载着质疑和反抗父权思想束缚和统治的责任,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加拿大的女性文坛。因此,本文从《绿山墙的安妮》这部著作出发,着重分析这部作品中的主人翁安妮的人物形象和塑造手法,从而揭示作者塑造安妮这一人物形象的用意。
Key words: Anne of Green Gables;Anne;Imag目 录
引 言 1
1 安妮人物性格特点 2
1.1 直率、开朗 2
1.2 浪漫、幻想 3
1.3 勤劳、善良 4
2 安妮人物塑造手法 6
2.1 言谈举止 6
2.2 外貌神态 7
2.3 心理行为 8
3 安妮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10
结 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引 言
《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Lucy Maud Montgomery)著的处女作。自1908年小说问世以来,已经被翻译为30多种语言,发行了5000多万册,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好评,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作品,被誉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也被加拿大政府列为文化象征和文化遗产。这部经典著作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音乐剧,在大荧屏上又俘获了一众芳心。
《绿山墙的安妮》这部小说以作者国家加拿大的风土人情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安妮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的故事。在爱德华王子群岛上,有一处名为绿山墙的住所,在这里生活的主人公是一对兄妹,他们分别是马修和玛丽拉,由于哥哥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每况愈下,所以他们决定收养一个男孩子来分担家务,但介绍人却阴差阳错地送来一个小女孩——安妮。安妮不漂亮,且爱幻想、经常喋喋不休,时常犯错误、让人啼笑皆非,但她那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了马修和玛丽拉这对兄妹,使她最终成为绿山墙住所的成员之一。主角清新、细腻的情感引人入胜,性情活泼开朗、积极向上,也为她获得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弥足珍贵的友情和关爱,正是这个主角的动人故事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灵。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著名作家)曾经如此评价故事的主角安妮:“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1]p106”。
从中国知网检索了解到前人从女性主义、美学等方面来分析《绿山墙的安妮》这本著作,但是将这部儿童文学经典中的人物形象作为探讨的范本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分析安妮人物形象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绿山墙的安妮》这部作品。1 安妮人物性格特点
与那些单调的、苍白无力的道德说教式寓言故事及童话不一样,小说既没有运用沉闷的说教向众人展示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也没有塑造白雪公主和灰姑娘那样的幸运和单纯形象,而是通过安妮这一“邻家女孩”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总是抱有希望的乐观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1.1 直率、开朗
安妮是一个直率坦然、活泼开朗的女孩,而这也使她获得了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朋友的关爱和养父母的的疼爱。周国平曾经评价安妮说,“安妮拥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2]p86”。纵使生活艰辛,她直率坦然、活泼开朗的真性情也依旧保持着。在马修的陪同下,当主人公安妮第一次走进绿山墙的时候,有一位林德太太对于初次见面的安妮的态度就不是特别友好,并嘲笑她“长得太难看啦,瘦得跟皮包骨头似的”“头发红得跟那胡萝卜似的”“脸上怎么有这么多雀斑啊[3]p18”听到林德太太这样嘲笑自己时,安妮也立即发声,并说出 “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你这个粗鲁、无礼、毫无感情的女人。”“我永远不会原谅你!永远!永远[3]p20”。她丝毫没有畏惧感,而是勇敢的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保护了自己敏感的自尊心。她率真的性情使得她都不会掩盖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每当她遇到伤心的事情时就会失声痛哭,而遇到开心的事情时立马就雨后初霁,又恢复了充溢希望的红色。
安妮生性活泼开朗。尽管她出身悲惨,无依无靠,但是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向上、凭借自己的努力、勤恳、刻苦考上了女王学校,并拿了艾弗里奖金。在车站第一眼见到马修时,她便不自觉地说出了这些话“你是绿山墙的马修卡斯伯特先生吧?见到你真高兴,我差点以为你不来接我了呢,我还想象着其中的各种理由呢。我想着,要是你来不了了,今晚我就爬到铁路对面的树上过一夜。在月光下,在满树盛开的白色樱桃花中睡上一觉,多浪漫呀?你可以想象自己睡在大理石砌成的大厅里[3]p34”。她滔滔不绝的话语里透露出了她的开朗乐观心态,在幻想美好的境界中乐观地生存着。在到达绿山墙农舍时,“我的胳膊现在肯定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因为我今天掐了自己好多次,每当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而心情烦躁时就掐自己几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可掐完之后又猛然意识到,就算是做梦也罢,我也不愿从梦中醒来,但这回真的不是梦,我们马上就要到家啦[3]p45”。孤儿的身份和不幸的遭遇没有让她萎靡不振,而是积极乐观地渴望自己的家,坚信着自己的梦想一定会早日成真。
在绿山墙的新家庭中,她也和洽地成为这个新家庭中真正的一份子,以自己积极乐观、坦率真诚的性格给马修和玛丽拉这对兄妹的生活增添了种种乐趣,与此同时也给这个处在爱德华王子群岛上的绿山墙住所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
1.2 浪漫、幻想
在安妮身上,作者又赋予了她善于幻想的品性和才能,并让她的幻想焕发出诗意。
想象带给安妮无限的快乐。在驶向绿山墙农舍的路上,她看见了“新娘子”,经过了“林荫道”——枝繁叶茂的苹果树伸展出众多的枝丫,组成了一个漂亮的弧形夹道,头顶上竞相绽放的花朵儿形成一片洁白的花蓬,散发着浓郁的芬芳。这美丽的景象令她沉默了很久来想象它恰当的名字“欢快的白色道路”。经过海湾时,安妮看到水面上波光粼粼,橘黄色、玫瑰红、轻盈的绿色以及各种叫不出名的颜色交织在一起,池塘沿不时会有李子从岸上斜伸出来,宛若一位白衣少女在踮着脚尖观看自己的水中倒影。安妮将它称作“闪光之湖”。书中很多优美的景象都被安妮赋予了一个“恰当”的名字,让它们不再只是束缚在普通的世界里,而是在想象的王国里熠熠生辉,成为家和新生活的渴望。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安妮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遐想力,作者又赋予了她灵敏的听觉,每天远处鸟儿的鸣叫声以及其他声音对于安妮来说是一种享受,更是对于她灵敏听觉的一种肯定,而这又能更好地服务于她丰富的遐想力。而在安妮幻想世界中的景象大多都与家和新生活有巨大的联系,凸显出安妮渴望亲情的强烈需求,更加至真至纯地凸显了人物的形象。
安妮的遐想力让她更加积极乐观。在安妮还处于四处飘零时,她是靠做工来维持自己的温饱,随后又到了孤儿院,虽然她的处境在哪都不是特别好,但她却“我想象他们本打算对我好的,如果他们存心对你好而又做不到的话,那我就不介意了[3]p50”。由此可见,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生活不幸而心怀怨言,而是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在没有结交到关系很好的同伴之前,安妮平常采取的对话方式是和自己的影子交流。她还会在想象中给自己取一个特别美丽的名字,就连她身边的事物她也会给起名字。悲惨的生活环境迫使安妮只能从幻想的世界中寻求精神安慰。因为这是安妮过着寄人篱下的凄惨生活所唯一能愉悦自己的事情。不过,安妮并不是沉迷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而离群索居,她渴求亲情、友情,想要猛烈地拥抱着整个世界,乐于与别人分享。
Key words: Anne of Green Gables;Anne;Imag目 录
引 言 1
1 安妮人物性格特点 2
1.1 直率、开朗 2
1.2 浪漫、幻想 3
1.3 勤劳、善良 4
2 安妮人物塑造手法 6
2.1 言谈举止 6
2.2 外貌神态 7
2.3 心理行为 8
3 安妮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10
结 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引 言
《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Lucy Maud Montgomery)著的处女作。自1908年小说问世以来,已经被翻译为30多种语言,发行了5000多万册,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好评,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作品,被誉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也被加拿大政府列为文化象征和文化遗产。这部经典著作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音乐剧,在大荧屏上又俘获了一众芳心。
《绿山墙的安妮》这部小说以作者国家加拿大的风土人情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安妮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的故事。在爱德华王子群岛上,有一处名为绿山墙的住所,在这里生活的主人公是一对兄妹,他们分别是马修和玛丽拉,由于哥哥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每况愈下,所以他们决定收养一个男孩子来分担家务,但介绍人却阴差阳错地送来一个小女孩——安妮。安妮不漂亮,且爱幻想、经常喋喋不休,时常犯错误、让人啼笑皆非,但她那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了马修和玛丽拉这对兄妹,使她最终成为绿山墙住所的成员之一。主角清新、细腻的情感引人入胜,性情活泼开朗、积极向上,也为她获得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弥足珍贵的友情和关爱,正是这个主角的动人故事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灵。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著名作家)曾经如此评价故事的主角安妮:“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1]p106”。
从中国知网检索了解到前人从女性主义、美学等方面来分析《绿山墙的安妮》这本著作,但是将这部儿童文学经典中的人物形象作为探讨的范本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分析安妮人物形象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绿山墙的安妮》这部作品。1 安妮人物性格特点
与那些单调的、苍白无力的道德说教式寓言故事及童话不一样,小说既没有运用沉闷的说教向众人展示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也没有塑造白雪公主和灰姑娘那样的幸运和单纯形象,而是通过安妮这一“邻家女孩”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总是抱有希望的乐观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1.1 直率、开朗
安妮是一个直率坦然、活泼开朗的女孩,而这也使她获得了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朋友的关爱和养父母的的疼爱。周国平曾经评价安妮说,“安妮拥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2]p86”。纵使生活艰辛,她直率坦然、活泼开朗的真性情也依旧保持着。在马修的陪同下,当主人公安妮第一次走进绿山墙的时候,有一位林德太太对于初次见面的安妮的态度就不是特别友好,并嘲笑她“长得太难看啦,瘦得跟皮包骨头似的”“头发红得跟那胡萝卜似的”“脸上怎么有这么多雀斑啊[3]p18”听到林德太太这样嘲笑自己时,安妮也立即发声,并说出 “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你这个粗鲁、无礼、毫无感情的女人。”“我永远不会原谅你!永远!永远[3]p20”。她丝毫没有畏惧感,而是勇敢的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保护了自己敏感的自尊心。她率真的性情使得她都不会掩盖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每当她遇到伤心的事情时就会失声痛哭,而遇到开心的事情时立马就雨后初霁,又恢复了充溢希望的红色。
安妮生性活泼开朗。尽管她出身悲惨,无依无靠,但是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向上、凭借自己的努力、勤恳、刻苦考上了女王学校,并拿了艾弗里奖金。在车站第一眼见到马修时,她便不自觉地说出了这些话“你是绿山墙的马修卡斯伯特先生吧?见到你真高兴,我差点以为你不来接我了呢,我还想象着其中的各种理由呢。我想着,要是你来不了了,今晚我就爬到铁路对面的树上过一夜。在月光下,在满树盛开的白色樱桃花中睡上一觉,多浪漫呀?你可以想象自己睡在大理石砌成的大厅里[3]p34”。她滔滔不绝的话语里透露出了她的开朗乐观心态,在幻想美好的境界中乐观地生存着。在到达绿山墙农舍时,“我的胳膊现在肯定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因为我今天掐了自己好多次,每当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而心情烦躁时就掐自己几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可掐完之后又猛然意识到,就算是做梦也罢,我也不愿从梦中醒来,但这回真的不是梦,我们马上就要到家啦[3]p45”。孤儿的身份和不幸的遭遇没有让她萎靡不振,而是积极乐观地渴望自己的家,坚信着自己的梦想一定会早日成真。
在绿山墙的新家庭中,她也和洽地成为这个新家庭中真正的一份子,以自己积极乐观、坦率真诚的性格给马修和玛丽拉这对兄妹的生活增添了种种乐趣,与此同时也给这个处在爱德华王子群岛上的绿山墙住所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
1.2 浪漫、幻想
在安妮身上,作者又赋予了她善于幻想的品性和才能,并让她的幻想焕发出诗意。
想象带给安妮无限的快乐。在驶向绿山墙农舍的路上,她看见了“新娘子”,经过了“林荫道”——枝繁叶茂的苹果树伸展出众多的枝丫,组成了一个漂亮的弧形夹道,头顶上竞相绽放的花朵儿形成一片洁白的花蓬,散发着浓郁的芬芳。这美丽的景象令她沉默了很久来想象它恰当的名字“欢快的白色道路”。经过海湾时,安妮看到水面上波光粼粼,橘黄色、玫瑰红、轻盈的绿色以及各种叫不出名的颜色交织在一起,池塘沿不时会有李子从岸上斜伸出来,宛若一位白衣少女在踮着脚尖观看自己的水中倒影。安妮将它称作“闪光之湖”。书中很多优美的景象都被安妮赋予了一个“恰当”的名字,让它们不再只是束缚在普通的世界里,而是在想象的王国里熠熠生辉,成为家和新生活的渴望。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安妮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遐想力,作者又赋予了她灵敏的听觉,每天远处鸟儿的鸣叫声以及其他声音对于安妮来说是一种享受,更是对于她灵敏听觉的一种肯定,而这又能更好地服务于她丰富的遐想力。而在安妮幻想世界中的景象大多都与家和新生活有巨大的联系,凸显出安妮渴望亲情的强烈需求,更加至真至纯地凸显了人物的形象。
安妮的遐想力让她更加积极乐观。在安妮还处于四处飘零时,她是靠做工来维持自己的温饱,随后又到了孤儿院,虽然她的处境在哪都不是特别好,但她却“我想象他们本打算对我好的,如果他们存心对你好而又做不到的话,那我就不介意了[3]p50”。由此可见,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生活不幸而心怀怨言,而是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在没有结交到关系很好的同伴之前,安妮平常采取的对话方式是和自己的影子交流。她还会在想象中给自己取一个特别美丽的名字,就连她身边的事物她也会给起名字。悲惨的生活环境迫使安妮只能从幻想的世界中寻求精神安慰。因为这是安妮过着寄人篱下的凄惨生活所唯一能愉悦自己的事情。不过,安妮并不是沉迷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而离群索居,她渴求亲情、友情,想要猛烈地拥抱着整个世界,乐于与别人分享。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