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都中的祭典文化
摘 要日本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作者川端康成进行文学创作的有机土壤。日本是节日众多的国家,特别是“传统祭日”,“祭”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祭典丰富多彩,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氛和传统礼仪,日本的祭典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气氛之热烈,是世界上罕见的。本文选题旨在以《古都》中的祭典文化为主要依据,从文化的角度来探索《古都》,以京都的时代祭、袛园祭、葵祭、鞍马寺伐竹会、篝火祭等祭祀活动为主体,通过分析其来源、形成及常见的庆祝形式等,揭示日本的传统节日对传统文化以及文化传承的影响。通过《古都》中展现的祭典文化,有利于更加客观的分析京都文化,有利于探究日本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和挖掘日本传统文化,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有力借鉴。
Key words: Ritual culture; Japa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e heritage目 录
引 言 1
1 《古都》中祭典活动所体现的祭典文化 2
1.1 时代祭——秋季历史绘卷 2
1.2 袛园祭——庶民之祭 2
1.3 葵祭——贵族之祭 3
1.4 伐竹会——鞍马寺 4
1.5 “大字”——送神篝火 4
2 《古都》中祭典文化的特征体现 6
2.1 独特的民族性 6
2.2 优良的传承性 7
2.3 极强的包容性 8
3 祭典文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 9
3.1 强烈而浓厚的宗教意识 9
3.2 丰富而繁杂的民俗活动 9
4 祭典文化对日本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 11
4.1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1
4.2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2
结 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引 言
祭典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日本民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存同样也得到了众多国家的认可。古代日本文明的形成,大多是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和不同方式多时期多方向传入日本的,与日本文化通过碰撞、交融、发展而产生的结晶。并且对日本文化影响最深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是唐朝,保留着许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元素。例如在宗教信仰上,佛教文化在日本极为盛行;在城市的建筑上,京都建筑就是模仿唐都长安;在节日活动上,与中国大部分节日非常相似且从中国流传过去的,其中以盂兰盆节为代表;在服饰文化上,日本的和服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日本的服饰,足以证明唐朝服饰东传日本的真实性,并且唐服与和服,无论是从式样还是名称,相似之处非常多,这也足以说明唐朝服即和服的雏形。[5]P27
《古都》中体现的祭典文化正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祭典文化作为日本最重要的传统文化,在历史起源和仪式变迁等方面,可以发现祭典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千年的基础。祭典活动经历了尤为漫长的历程,随着日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在传统技艺、精神文化、礼仪文化等方面都对日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祭典文化体系。学界对《古都》中祭典文化的研究也是早就有的,包括对日本祭典文化具体活动的研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对日本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从中发现日本祭典文化与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并且日本祭典文化如何保持强大的活力,并且代代相传,也是值得探究的。
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古都》是一个充满自然风情的地方。本文以《古都》中的祭典文化为主体,以京都的各处名胜为背景,描述京都的多个节日,通过分析其来源、形成及常见的庆祝形式等,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古都》,揭示和挖掘日本的传统节日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而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祭典文化,在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祭典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哪些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有哪些借鉴意义等,这些都值得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强调这一课题的学术意义,有利于帮助读者更加客观的分析京都祭典文化,更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借鉴意义。
1 《古都》中祭典活动所体现的祭典文化
日本的祭典丰富多彩,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氛和传统礼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祭典的日期和对象不同。比如要先清扫祭典的场所,共同请神祭神,一起共享神前的贡品。其二,祭典的方式不同。祭典方式主要是祈愿、感恩思报、慰藉亡灵、祛邪除灾、求神灵保佑等。其三,祭典的宗教色彩浓厚。日本各地方宗教信仰浓厚,祭典活动带有迎神祭神的宗教色彩,以求繁荣昌盛。日本祭最多的城市是京都,日本许多重要祭的发源地也是京都,并且以传统祭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京都三大祭,即时代祭、祗园祭、葵祭。
1.1 时代祭——秋季历史绘卷
时代祭是平安神宫的祭礼,是京都千年来的习俗,也是京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盛典,时代祭的列队按各个历史朝代的风貌展示,犹如亲眼目睹日本历史画卷一般令人震撼。
时代祭源于1895年3月,最初是为庆祝京都建都1100周年而建的平安神宫竣工而举办的,反映京都各个历史阶段风俗变迁的盛大活动,在京都三大祭中历史最短。[9]P8许多京都的民俗风情在时代祭中都有所体现,例如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铺“汤波半”制作豆皮的艺术,这体现了京都人们的厉害手艺和文化习俗。《古都》中描述到“方铜锅间隔排成一排,豆浆上面结了一层豆皮,作业人员用竹筷子熟练地把它捞来,晾在上面细细的竹架上。”汤波半体现了京都人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的重视是相当高的。有彩车上的童男童女的繁文缛节,如“童男跨在马上,头戴乌帽,身穿猎服,由侍从陪同去接受五位官衔”,有在八坂神社管区,体现出京都人民的淳朴风情。这许许多多的传统风俗,无处不散发着古色古香的京都风味。[15]P5
日本传统文化与技艺的结晶在平安神宫体现的淋漓尽致,体现了日本人民的生活情趣和传统文化底蕴。时代祭的出现,是一个时代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仿佛一幅日本传统生活的秋季历史绘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Key words: Ritual culture; Japa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e heritage目 录
引 言 1
1 《古都》中祭典活动所体现的祭典文化 2
1.1 时代祭——秋季历史绘卷 2
1.2 袛园祭——庶民之祭 2
1.3 葵祭——贵族之祭 3
1.4 伐竹会——鞍马寺 4
1.5 “大字”——送神篝火 4
2 《古都》中祭典文化的特征体现 6
2.1 独特的民族性 6
2.2 优良的传承性 7
2.3 极强的包容性 8
3 祭典文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 9
3.1 强烈而浓厚的宗教意识 9
3.2 丰富而繁杂的民俗活动 9
4 祭典文化对日本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 11
4.1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1
4.2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2
结 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引 言
祭典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日本民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存同样也得到了众多国家的认可。古代日本文明的形成,大多是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和不同方式多时期多方向传入日本的,与日本文化通过碰撞、交融、发展而产生的结晶。并且对日本文化影响最深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是唐朝,保留着许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元素。例如在宗教信仰上,佛教文化在日本极为盛行;在城市的建筑上,京都建筑就是模仿唐都长安;在节日活动上,与中国大部分节日非常相似且从中国流传过去的,其中以盂兰盆节为代表;在服饰文化上,日本的和服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日本的服饰,足以证明唐朝服饰东传日本的真实性,并且唐服与和服,无论是从式样还是名称,相似之处非常多,这也足以说明唐朝服即和服的雏形。[5]P27
《古都》中体现的祭典文化正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祭典文化作为日本最重要的传统文化,在历史起源和仪式变迁等方面,可以发现祭典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千年的基础。祭典活动经历了尤为漫长的历程,随着日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在传统技艺、精神文化、礼仪文化等方面都对日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祭典文化体系。学界对《古都》中祭典文化的研究也是早就有的,包括对日本祭典文化具体活动的研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对日本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从中发现日本祭典文化与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并且日本祭典文化如何保持强大的活力,并且代代相传,也是值得探究的。
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古都》是一个充满自然风情的地方。本文以《古都》中的祭典文化为主体,以京都的各处名胜为背景,描述京都的多个节日,通过分析其来源、形成及常见的庆祝形式等,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古都》,揭示和挖掘日本的传统节日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而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祭典文化,在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祭典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哪些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有哪些借鉴意义等,这些都值得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强调这一课题的学术意义,有利于帮助读者更加客观的分析京都祭典文化,更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借鉴意义。
1 《古都》中祭典活动所体现的祭典文化
日本的祭典丰富多彩,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氛和传统礼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祭典的日期和对象不同。比如要先清扫祭典的场所,共同请神祭神,一起共享神前的贡品。其二,祭典的方式不同。祭典方式主要是祈愿、感恩思报、慰藉亡灵、祛邪除灾、求神灵保佑等。其三,祭典的宗教色彩浓厚。日本各地方宗教信仰浓厚,祭典活动带有迎神祭神的宗教色彩,以求繁荣昌盛。日本祭最多的城市是京都,日本许多重要祭的发源地也是京都,并且以传统祭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京都三大祭,即时代祭、祗园祭、葵祭。
1.1 时代祭——秋季历史绘卷
时代祭是平安神宫的祭礼,是京都千年来的习俗,也是京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盛典,时代祭的列队按各个历史朝代的风貌展示,犹如亲眼目睹日本历史画卷一般令人震撼。
时代祭源于1895年3月,最初是为庆祝京都建都1100周年而建的平安神宫竣工而举办的,反映京都各个历史阶段风俗变迁的盛大活动,在京都三大祭中历史最短。[9]P8许多京都的民俗风情在时代祭中都有所体现,例如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铺“汤波半”制作豆皮的艺术,这体现了京都人们的厉害手艺和文化习俗。《古都》中描述到“方铜锅间隔排成一排,豆浆上面结了一层豆皮,作业人员用竹筷子熟练地把它捞来,晾在上面细细的竹架上。”汤波半体现了京都人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的重视是相当高的。有彩车上的童男童女的繁文缛节,如“童男跨在马上,头戴乌帽,身穿猎服,由侍从陪同去接受五位官衔”,有在八坂神社管区,体现出京都人民的淳朴风情。这许许多多的传统风俗,无处不散发着古色古香的京都风味。[15]P5
日本传统文化与技艺的结晶在平安神宫体现的淋漓尽致,体现了日本人民的生活情趣和传统文化底蕴。时代祭的出现,是一个时代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仿佛一幅日本传统生活的秋季历史绘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