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蓉诗歌浅析

李寿蓉诗歌浅析[20191216201509]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湖湘诗派诗人李寿蓉的诗歌,文章重点是对李寿蓉的诗歌及其诗歌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总结,文章开头先介绍了作者的生平事迹和著作,使读者对诗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文章第二部分简单阐述诗人诗歌的主要内容,让人民对李寿蓉的思想有个简单的认识;文章第三部分对李寿蓉诗歌进行特征概括,找出他独特的诗歌艺术;论文最后对李寿蓉诗歌进行一个总结。
李篁仙在艺术上用其特有的手法穿凿出了一个悠远迷蒙的艺术境界,让人们领略到李寿蓉诗歌的独特魅力。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李寿蓉诗歌湖湘诗派
目 录
一、引言 1
二、李寿蓉诗歌主要内容 1
(一)梦境诗 1
(二)怀古诗 2
(三)咏物诗 3
(四)送别诗 4
三、李寿蓉诗歌的艺术特征 5
(一)师法汉魏 5
(二)善于用典 5
(三)情调缠绵哀婉 6
(四)风格清新明快 7
四、诗人的影响和诗坛地位 8
五、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李寿蓉诗歌浅析
一、引言
李寿蓉(1825?——1894?),字篁仙,一字椒叔,号秋白,湖南长沙人,生于道光五年(1825年),卒于光绪二十年(1894)。咸丰六年(1856)考中进士,被授予户部主事的官衔。后改捐湖北江汉关道,又调安徽芜湖道,封荣禄大夫。光绪二十年,李寿蓉逝世。李寿蓉世居湖南望城县大湖乡,他天资聪颖,很早就是凛生,咸丰元年考中举人,五年后就考中了进士;而且善于写诗,与王闿运、龙皞臣、邓弥之、邓葆之结“兰林诗社”,号称“湖湘五子”。李寿蓉早年可谓春风得意,科举顺利,又有不少知己与之诗歌应和,同游名山大川,写下了不少出色的吟咏景物,感怀世事的抒情诗歌。正是因为他的才名,所以肃顺才把他招揽入门下,对他委以重用,让他在户部任职。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他就因为户部钱粮案被关入大牢,家产被查抄。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朝廷才把李寿蓉从狱中释放。但是这个时候李寿蓉已经算是国破家亡(他的原配夫人蒋氏因为“钱粮案”流产,不久就血崩身亡)。也许是出于倦鸟归巢的心态,李寿蓉于同治九年五月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九月份的时候,湖湘五子齐聚长沙,期间又诞生了不少诗歌作品。第二年李寿蓉父亲去世,他又离开家乡,前往岭南一带散心。光绪年间,李寿蓉主讲湖北经心书院,这个时候,他也开始整理自己的诗稿,其著作有《榆园读史草》,《天影庵外集》等。
《李寿蓉集》是后人根据他存世不多的作品所整理出来的诗文作品集,大部分是李寿蓉的散文,他的诗歌在《李寿蓉集》的最后一部分,存世的诗歌非常少。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中读出他的思想,概括出他诗歌艺术特征。本论文将针对李寿蓉的诗歌进行分析,探索其诗歌的魅力所在,并简单叙述诗人的诗坛地位及影响。
二、李寿蓉诗歌主要内容
李寿蓉诗歌作品虽然传世的不多,但是从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诗歌来看,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不是单一的描写某一方面。他的诗歌包括很多,例如梦境诗,怀古诗,咏兰诗,送别诗等。
(一)梦境诗
李寿蓉的梦境诗是他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利用梦境体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何生活的痛苦,想要放下一切,寄情山水,游戏人间,亦虚亦实,表现出矛盾的情怀,将诗人锐意进取和游戏人间的纠结心态体现的淋漓尽致。
“东风吹醒梦邯郸,翠柳红裙马上看。”这首梦中诗有几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味道。李寿蓉和杜牧的经历还是有点相似的,同样有锐意进取的心,但是一样官场失意,一样面对的山河动荡,江山风雨飘摇的局面。既然诗人沉醉在东风之中,那又为何梦到邯郸。邯郸是古赵国地名,具有特殊意向。不少诗人多用邯郸表示自己愿意学习古代赵国侠客,报效国家的心愿。例如著名大诗人李白的《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閤下,白首太玄经。”李寿蓉用邯郸表示想要报效国家而又不可得,只能在梦中实现,在现实中无能为力,只好游戏人间的意思。
“春梦一痕消不尽,灞陵杨柳是当年。”苏轼说:“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可是为什么李寿蓉春梦就是这样绵长悲伤?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心中有太多牵挂,他的梦又怎么可能了无痕呢。诗人梦到灞陵,焉知他不是想到了李广将军,李将军空有飞箭没石的本领,但是怀才不遇,身世坎坷,终身未能封侯,诗人又何尝不是满腹才华,但是生不逢时,历尽艰辛。杨柳在古诗中从来就不代表愉悦之情,一直代表哀伤,愁思。诗人想要在梦中忘记一切现实中的不愉快,等到梦醒又是美好一天,但是诗人梦中还是放不下悲伤。
(二)怀古诗
和其他诗人一样,李寿蓉也写了不少怀古之作,比较著名的有以下这些:
《谒屈原大夫庙》:“荒凉屈子旧祠堂,遗像犹征日月光。谣诼倘能斩靳尚,放流何敢怨怀王。沅湘有恨沈终古,兰芷无情向夕阳。今日少年非贾傅,也来凭吊倚苍茫。”这首诗的意思大概是屈原虽然不在了,但是他的事迹和人品仍旧为世人所崇拜,虽然被楚怀王流放,疏远,但是屈原心中没有怨恨怀王,屈大夫的冤屈只能淹没在滚滚湘江之中,兰花依旧绽放,虽然我不是贾谊,但是我也很崇拜屈原,所以来凭吊他。作者表达出对屈原的敬仰和怀念,对他的遭遇感到深深的遗憾。
《韩泷谒昌黎祠》:“平生喜读拘幽操,亦是当年被罪臣。今日韩泷祠下拜,千秋知我更何人。”这首诗大概是讲作者很喜欢文王的拘幽操,和文王、韩愈一样被奸臣所害,非常理解韩愈当时的处境,虽然很韩愈不是一个朝代,但是在心中就韩愈引为知己,觉得自己和韩愈一样,只是韩愈还有我来祭拜,但是千年之后谁又来祭拜我呢?这是一首典型的借古讽今诗,借韩愈的遭遇抒发自己被奸臣陷害的冤屈和不平。
 《过九江》:“九派浮天出豫章,匡庐山色郁苍苍。野花萧瑟新秋影,故李威名旧战场。鼙鼓有声思汉将,琵琶无泪洒浔阳。江州司马终憔悴,欲向吾家问赞皇。”这首诗开头三句先写了九江山色壮丽,但是正逢秋天,所以萧瑟荒凉。接着是诗人自己的想象,鼙鼓的声音让我想到李将军,琵琶声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白居易对于朝廷也无能为力,想和我询问隐居之地。作者借李续宾和白居易的事迹,表达出作者虽然有强烈的救国之心,但是也无力回天,不能拯救国家。
(三)咏物诗
李篁仙的咏物诗也是其诗歌作品中的亮点之一,他描写的花卉大多神形具备。
他心中的兰花有点像屈原大夫家的兰花。他将自身的高贵品格比作兰花,有几分将自己比作屈原的味道。而且作者的身世和屈原也有相似之处,同样被奸臣陷害,但是都不对君王心怀怨恨,和兰花一样淡泊高雅。《画兰题句》说:“风雨兰斋静掩门,自将纨素写荒魂。三生石上娉婷影,犹是当年旧梦痕。”用梦幻的手法将兰花写成一位遗世独立的美人,给人一种朦胧之美,让人分不清这么美的兰花是在梦中还是现实中,不但写出了兰花的形,还突出了兰花的神。
除了高洁的兰花,他眼中的牡丹也不落俗品。《野寺牡丹》:“一角山门锁绿苔,野风吹送好香来。天然富贵神仙品,冷落荒郊也自开。”他诗中的牡丹不是开在王谢堂前,而是在远离尘世的山门前。阵阵微风吹过,就送来了牡丹的香味,牡丹不愧是花中之王,就是在荒郊野岭,也能无拘无束,华丽绽放。
诗人不但能将牡丹写的清新脱俗,而且他还能将梅花和竹子写的生动,形象。
《和长乐初芟竹诗》:“娟娟庭前竹,生与凡卉殊。雨露或异沾,乃别菀与枯。节干不自折,颜色一何癯。于人失所荫,安得不见鉏?枯者既已鉏,荣者显其余腴。摇摇独何意,犹言昔旧株。”采用华丽的辞藻写出了竹子宁折不弯的高贵品质。《红梅行》为歌行体,全诗字里行间表现出红梅的高洁品格,并借助红梅以自比:“自言生小住罗浮,稚齿韶颜不解愁。长成初入主翁宅,好女妖姬凡数百。玉砌雕阑有鹤监,剩粉零脂各狼籍。院落笙歌一曲迟,东风吹折百花枝。诸家姊妹飘零尽,妾独来此依藩篱。年年岁岁空衰老,雪雪风风谁护持?”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
诗人用独道的目光观察各种花卉,写出了每种花卉与众不同的美丽,但是仔细阅读不难发现,这些花卉虽然无一相同,但是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就算是象征富贵的牡丹花,也是开在荒郊,而不是官宦之家说明她不慕富贵名利的优良品质。这些花卉的优秀品格,不正是诗人所具有的吗?
(四)送别诗
李寿蓉的朋友不少,但是再好的朋友也不可能一辈子在一起,人生谁都逃不过聚散离合,所以李寿蓉有一些诗歌是送别诗。
《巴江送别图为吴春海观察题》:“巴江水,何盈盈,出山有人山水清。山水清,江水绿,送君人补春波曲。曲声长,余音续。大道莽莽榛棘多,君家伐桂斧有柯,柯在手,亮如何,楚江我亦当君歌。”这首诗应该是题在画上的送别诗,描写了巴山的山水和送别时的场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不仅描写了画中的景象,还流露出提醒友人前方道路坎坷,请多保重的的意思。但是也鼓励友人不要害怕困难,勇往直前。
《赠何镜海》:“漫漫冰雪走烟台,东阁梅花为尔开。四顾萧条书剑冷,七年经历死生来。不愁王粲无安土,敢薄陈琳是霸才。南去岂能忘战哉,马嘶独向北风哀。”这首诗是诗人送给何镜海的送别诗,和高适的《别董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诗运用了几个转折。漫漫冰雪走烟台,说明送别天气恶劣,前方道路不好走,但是天气严寒,东阁的梅花才为你盛开。何镜海七年来历尽生死,过的十分艰辛,但是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就像王粲和陈琳那样。最后一句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是转折,诗人一边劝何镜海此去南方,不要贪图南方的安逸而忘记国家正处在动乱之中,南去岂能忘战哉一句充满了豪情壮志,但是最后一句马嘶独向北风哀又展现出无比凄凉的感情。
《大道曲》:“疏柳亦有阴,寒螿亦能吟。吟声何唧唧,散在黄叶林。林树兮微黄,萧条兮夕阳。当春林兮新绿,闻春声兮未央。浓花射雉馆,芳草斗鸡场,此时悦人意,此地断人肠。谁堪古道秋风里,听唱斑锥送陆郎。”柳树虽然稀疏但是也能成荫,寒螀唧唧的叫着,叫声随着秋风四散在黄叶林。林子里的树微微发黄,在夕阳下显得愈发萧条冷落。等到春天的时候,这片林子里的树木全都长出嫩芽,一片绿色,百花盛开的时候,人们在这里射箭,都记,那个时候这里的景色多么让人开心啊,但是现在这个地方却让人肝肠寸断。谁能忍受在古道上,秋风里,听着斑鸠的声音送陆郎呢。诗人开篇用疏柳,寒螀渲染了悲凉气氛,为后文送别友人作铺垫。诗人将现在道路周围的景色和春天时的景色进行对比,强烈突出此时的悲凉,哀伤。最后一句直抒胸臆,点明如此悲伤的情况下,“我”还要给朋友送行,真是悲上加悲。而且杨柳在古诗中多用来表现依依惜别之前,此诗也不例外,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眷恋不舍之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44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