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梦琐言》同义词研究

《北梦琐言》同义词研究[20191216200150]
内容摘要:晚唐至五代是一个语言大变革时期。《北梦琐言》作为一部记述晚唐至五代的笔记体小说,其语言能很好的反应当时的语言风貌。笔者主要以《北梦琐言》中的同义词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了不小于242组同义词,其中名词类不小于78组动词类不小于128组形容词类不小于36组,再从中选取了特征明显的3组名词性同义词5组动词性同义词2组形容词性同义词,从语义、语用、语法三个角度进行辨析。通过整理归纳和辨析,笔者总结出了《北梦琐言》同义词的5个特点和3种演变发展情况。5个特点分别是:一是同义词使用过程中各个词的使用频率悬殊;二是动词性同义词组最为丰富;三是双音节同义词发展迅速;四是出现大量新词构组的同义词组;五是同义单音节词连用组成的双音节词依旧构成同义关系。三种演变发展情况分别是:一是同义词的简洁化,二是同义词的保留,三是同义词的缺失。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同义词北梦琐言辨析特点发展演变
目 录
一、引言 1
(一)孙光宪与《北梦琐言》 1
(二)《北梦琐言》的研究概况 2
(三)《北梦琐言》同义词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二、《北梦琐言》中同义词的界定收录与辨析方法 2
(一)《北梦琐言》同义词的界定 2
(二)《北梦琐言》中同义词收录范围 3
(三)《北梦琐言》中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3
三、《北梦琐言》同义词辨析 3
(一)名词性同义词辨析 4
(二)动词性同义词辨析 7
(三)形容词性同义词辨析 11
四、《北梦琐言》中同义词特点 13
(一)同义词组中各个词的使用频率悬殊 13
(二)动词同义词最为丰富 14
(三)出现大量新词构组的同义词组 14
(四)双音节同义词数量发展迅速 15
(五)同义单音节词连用组成的双音节词依旧构成同义关系 15
五、《北梦琐言》中同义词演变发展情况 16
(一)同义词的简洁化 16
(二)同义词的缺失 17
(三)同义词的保留 17
六、结语 18
参考文献 19
附 录 20
致 谢 22
《北梦琐言》同义词研究
一、引言
(一)孙光宪与《北梦琐言》
孙光宪,字孟文,号葆光子,生于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大致生活在公元八百九十五年到公元九百六十八年间。《宋史》四百八十三《荆南高继冲传》中曰:“孙世业农亩,惟光宪少好学。光宪博通经史,尤勤学,聚书数千卷,或自抄写,孜孜雠校,老而不废”。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在游历、学习、求仕中度过的。他是一位著名的花间派词人,著有《花间集》、《尊前集》等,在这些作品中尽显他丰富的一生。他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笔记小说家,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巩湖编玩》等,但大多已散佚,今存只有《北梦琐言》二十卷。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历史学家和收藏家。
在《北梦琐言》序中,孙光宪写道:“唐自广明乱离,秘籍亡散,寂寞无闻,朝野遗芳,莫得传播,仆生自岷峨,关于荆郢,咸京故事,每愧于墙,游处之间,专于博访”。再根据孙光宪的生卒年,可以判定《北梦琐言》主要记述的是晚唐至宋初的史料。从专于博访可以看出《北梦琐言》史料的收集方式主要是通过游历和访问。
《北梦琐言》成书于宋初(孙光宪晚年所作),作为一部笔记体小说,主要记载的是晚唐五代时期的政治史实和士大夫言行。全书内容丰富,为研究唐末五代史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来源。《北梦琐言》成书时为三十卷,但今只存二十卷,前十六卷记晚唐,后四卷记五代,在《太平广记》、《资治通鉴》、《旧五代史》、《五代史注》等史书中都有引用《北梦琐言》中的内容。其中有几则是大家比较熟知的,如卷四的《破天荒解》中“破天荒”的由来:“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曰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又如卷四《温李齐名》中“手八叉”的由来: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
(二)《北梦琐言》的研究概况
《北梦琐言》自成书以来,其研究现已涉及文学、历史、地理、民俗、语言词汇等诸多领域,数量颇为丰富,但这些研究大多都集中在文学和史学方面,在语言词汇学上的研究还甚少。对《北梦琐言》进行较为全面研究的是四川大学房锐的博士论文《孙光宪与<北梦琐言>》,此外他还发表了如《虎狼丛中也立身从<北梦琐言>所载史实论冯道》、《<北梦琐言>与五代实录》、《从<北梦琐言>看晚唐重进士科之风气》等诸多文章。除房锐以外还有如庄学君的《<北梦琐言>研究》,拜更新的《<北梦琐言>及其作者生平》等。
语言词汇学研究视角的有徐曼曼的《<北梦琐言>双音新词新义研究》,陈婷的《<北梦琐言>双音节同义词研究》,累东平、李高的《<北梦琐言>词语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等。
(三)《北梦琐言》同义词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同义词是汉语词汇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古汉语同义词与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研究相比,古汉语同义词的研究一直略显单薄,我国对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更是迟至20世纪60年代,直至80年代初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才受到重视。
笔者主要以《北梦琐言》中同义词为研究对象,并整理了多组特征明显的同义词,从语法、语用、语义三个方面进行封闭式的研究,最终来总结《北梦琐言》同义词使用上的一些特点和发展规律,望对晚唐至五代同义词的研究做出一些微小贡献。
二、《北梦琐言》中同义词的界定收录与辨析方法
(一)《北梦琐言》同义词的界定
关于对同义词的定义一直以来都饱受争执。周祖谟在《语言学常识》中认为:“同义词是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洪成玉在《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中认为“意义有同有异的近义词或部分意义相同的词”。段德森在《简明古代汉语词典》中认为:“语音不同,但有一个或者几个意义相同或相近,词性相同的词”。王力在《同源字典》中认为:同义是“彼此之间有同也有异,或者含义有差异,或者使用范围有宽有窄,或者使用条件有所不同”。蒋绍愚在《古代汉语词汇纲要》中将“义位”一词引进概念中来认为:“一个词包含若干义位,所谓同义是指一个或几个义位相同,而不可能是各个义位都相同”。黄金贵在《论同义词之“同”》中认为:“同义词是指具有不同义象,共同表示一个词义系统的词群”。基于这么多的定义,更多的学者赞同的是蒋绍愚先生对同义词的定义。《北梦琐言》中同义词界定也是基于此定义。
(二)《北梦琐言》中同义词收录范围
主要收录的是单音节同义词和部分双音节同义词,从词类上讲:主要收录实词,不收录虚词。
(三)《北梦琐言》中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北梦琐言》中同义词研究的重点是辨析,同义词辨析就是寻找同义词的“同中之异”。池昌海在《<史记>同义词研究》一书中将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的理论运用到同义词的研究中来,将同义词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同义词,再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揭示不同特征。笔者也是借鉴的这种方法,认为其研究条理清晰且逻辑性强。
三、《北梦琐言》同义词辨析
笔者主要以《北梦琐言》中的同义词作为辨析对象,整理归纳了不小于242组同义词,其中名词类不小于78组动词类不小于128组形容词类不小于36组。由于个人研究力度有限,所以笔者主要选取了特征明显的3组名词性形容词5组动词性同义词和2组形容词性同义词作为辨析对象。
(一) 名词性同义词辨析
名词类同义词共整理出不小于78组,具体如下:
昆、兄 笼、槛 冤、屈 仪、表 峰、刃 犬、狗
穴、窟 自、己 储、嗣 阶、砌 鉴、戒 灾、祸
壁、磊 窗、牖 赋、税 书、状 泪、涕 姬、妾
池、沼 边、涯 津、渡 娼、妓 弩、弓 湫、潭
贮、积 父、爷 髭、须 亲戚、亲眷 朋比、朋党
亲从、从人 立性、雅兴 乡豪、土豪 状元、状头
英才、英特 案牍、文书 同寮、同列 长老、师丈
干、戈 贿、赂 先德、家君 贡举、科举 先考、先人
军权、戎柄 户、扉 头角、头筹 榻、床 冠、帽
策名、及第 严慈、父母 先人、先世 小子、少年 寡、孀
中贵、权贵 猪、豚 沙门、和尚 夫妇、夫妻 履、鞋
名族、贵族 疏、表 铃匮、韬铃 姻亲、姻好 箱、匣
兵仗、斤斧 文采、文笔 宰相、宰臣 幕寮、幕官 船、舟
坟陇、坟墓 面孔、姿容、姿色、容貌 百姓、白身、平人、布衣
内宦、宦官、阉臣、内臣、大阉、内官 陛下、君上、皇帝、天子、大驾、大君
阙遗、疏失 贱人、贱民 风采、风韵 婢、侍婢 优、优伶
选取的三组特征明显的名词类同义词分别是:昆、兄,税、赋,父、爷。具体辨析如下:
1.昆、兄
昆和兄都出自《北梦琐言·卷四·蔡京尚书披顾氏昆弟》
昆:蔡京尚书披顾氏昆弟
兄:八座勉之曰:“公弟兄俱有封侯之相,善自保受,他年顾以子孙相依。”
辨析:昆和兄在哥哥这一义位上构成同义关系
从语义上来看昆的本义是相同的意思,《说文》曰:“昆,同也”。哥哥是其引申义,《广韵》中昆理解为兄也,又有如《诗经·王风》中曰:“终远兄弟,谓他人为昆”。《列子》中曰:“若有昆弟三人”。昆除了可以用来表示哥哥这一意思,它还可以表示:(1)表子孙,《尔雅·释言》中曰:“昆,后也”。“后”即表示后人子孙的意思。(2)表示昆虫,《杨雄转》中曰:“噍噍昆鸣”。这里“昆”是昆虫的意思。(3)用作形容词表众多的意思,《大戴祀记》中曰:“昆,众也”。兄《说文》曰:“长也”。长即兄长的意思,所以兄的本义就是哥哥的意思。《尔雅》中曰:“男子先生为兄”。《诗·小雅·斯干》中曰:“兄和弟,式相好矣”。兄除了可以用来表示哥哥这一意思,它还可以表示:(1)对亲戚中同辈男性中年龄比自己大的尊称,如表兄、堂兄。(2)对男性朋友的尊称如:兄弟。(3)古时也可以用来代替姐字,如《孟子·万章上》曰:“弥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昆和兄本义并不相同,但随着词义的发展,其引申义构成同义关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4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