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干部”与就业结果关系分析及其启迪国际商贸就业数据的分析(附件)

摘 要学生干部是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和学生管理职能部门联系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学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参与者和实施者。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由近年来学生干部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干部的求职表现出早、稳、好的特点。那么大学生“学生干部”的就业到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与就业结果是什么关系呢?本文就对此展开研究,本文抽样调查了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毕业生,将学生干部毕业生作为一类专门研究对象,首先对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就业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签约比例、工作落实情况、就业满意度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学生干部的就业与非学生干部的就业情况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这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性质有关,公办大学的就业满意度就会比民办高校高,同时,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学生干部本身,自身要求严格导致未就业、焦虑引起的患得患失、缺乏独立性、欠缺创新与团队协作意识、社会地域发展不均衡都导致了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生干部就业处于劣势状态,为此,本文提出应加强学生干部思想教育、健全学生干部数据库、引导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干部的创新与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学生干部独立性的思考能力,从而提高高校学生干部的就业竞争力。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方法 2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3
2.1学生干部 3
2.2就业 3
2.3学生干部与就业结果间关系的事实概括 3
3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学生干部”与就业结果的实证分析 5
3.1 实证设计 5
3.2实证分析 5
3.2.1 签约比例分析 5
3.2.2 就业单位层次分析 5
3.2.3 就业满意度比较分析 6
3.3结论 7
4 影响“学生干部”就业的原因 8
4.1自身要求严格导致未就业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焦虑引起的患得患失 8
4.3缺乏独立性 9
4.4欠缺创新与团队协作意识 9
4.5社会地域发展不均衡 10
5 高校学生干部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11
5.1加强学生干部思想教育 11
5.2健全学生干部数据库 11
5.3引导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1
5.4培养学生干部的创新与团队协作能力 12
5.5.加强学生干部独立性的思考能力 12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现如今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已经成为了社会重点讨论的话题,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焦点情况。实现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高校教育研究共同讨论的话题,高校作为沟通和联接大学生与市场需求间的桥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不同院校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从事着不同层次的工作,而我校每年的毕业生达到了四千人左右,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层出不群,各色各异。我校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而学生干部在校期间从事过各种的活动以及辅助老师对学生进行着管理,他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经验,对于他们的就业就有一定的优势。然而,是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呢,学生干部就业比普通学生好呢?并从中能得出怎样的启示,这些启示是否能够帮助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做好更好的大学生就业工作。
1.1.2 研究意义
为了对我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相关的系统分析,主要以学生干部的就业和其他非学生干部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以此更加的做好我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我要对我校近一年来的大学毕业生中的学生干部就业情况以及其他非学生干部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他们的就业情况关系。并分析研究我校大学生“学生干部”就业机会及就业质量的影响,因而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这对于我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英国一直走在国际前沿的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他们研究得出︰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因素是非常复杂的,潜在的因素是社会经济情况。影响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个体因素是所学专业,专业对进入工业,商业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影响是远远小于学术单位,且各种专业的就业差异非常明显。所读的院校的层次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其次,在校期间所学的学位课程实用性较强,在劳动力市场的适应面就更加广阔。德国的大学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模式,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创业就业率。高校已经设立了专门机构,提供学生就业咨询服务,对学生学习中的不适应,有系统的训练课程,专注于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注入就业指导思想,满足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专业选择和调整。学生实习和志愿系统更能反映出德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价值。在法国,法国也介绍了"青年就业计划",国家对毕业生对福利的帮助。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张贞梅(2012)认为高校毕业生中学生干部在就业中落实、到“层次”较高的单位、进入党政机关、就业满意度、等方面都从在者一定的优势。邹良影(2014)认为大学生学生干部在体现就业质量的关键数据如平均工资,专业对口率,离职率,自主创业等方面,学生干部的就业质量比普通学生的就业质量要高一些。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系统的改革,毕业生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各种形式的"招聘会"在许多地方举办,但市场还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从在。目前我国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高校的就业服务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部门间的沟通是不够,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在一些地区所存在,对毕业生具有各种条件的限制。真正的公平竞争和有序的就业服务体系已不健康,体制性障碍没有真正消除。
1.3?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文献进行广泛阅读,了解掌握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动态打好理论基础
(2)数据分析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将分析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类,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学生干部
所谓的学生干部是指在学生群体中担任某些职务,具有特定职责,负责协助学校进行管理工作的一种特殊学生身份。学生干部按照不同类别分为班干部(包括团支部)、学生会干部(包括校院系各级学生会)、学生科技协会(包括校院各级科协)干部、大自委干部(包括楼栋、勤工助学组织、国旗班、心理联络员)、社团干部(包括各公益性组织)等。
2.2 就业
就业的含义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进行的活动。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则需要把就业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
一是就业条件,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
二是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三是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2.3学生干部与就业结果间关系的事实概括
我国的学者运用实证对学生干部与就业结果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林宝灯(2014)通过对高职学生干部经历与就业能力之间相互关系调查研究得出,不同学生干部经历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研究结果来看,基本技能、沟通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工作与交往能力、自我意识与发展能力等五个就业能力的分维度,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皆高于无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刘芳芳、侯召龙(2015)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近3年学生干部就业结果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学生干部在求职时表现出了非学生干部所没有的就业优势, 同时提出了几点进一步提升当今高校学生干部就业能力的对策。王守攻(2013)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2013届毕业生为样本,将学生干部队伍具体到不同学科,通过就业数据的分析,量化其就业优势与否,结果表明:该样本中学生干部总体体现出了一定就业优势。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生干部就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升学和出国两方面;经济学学生干部没有体现出就有优势。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男生学生干部有就业优势,尤其升学优势突出;艺术学、经济学女生学生干部有就业优势,协议就业和升学优势较突出。总体来看,不同学科学生干部在不同就业情况下的优势与否有所差异,共同点为升学优势都较为突出,多数男生学生干部的就业优势较女生学生干部明显。?通过以上已有的研究,都表明,学生干部的就业比非学生干部存在各方面的优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53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