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就业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内涵界定 1
2.1 就业1
2.2 农村劳动力就业 2
2.3 城镇化 3
3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和问题分析 3
3.1 农民工规模 4
3.2 农民工性别、年龄和教育情况 4
3.3 农民工就业方向 6
3.4 外出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 7
4 农村劳动力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9
4.1制度和政策的影响 9
4.2 市场因素 10
4.3 劳动者个人素质的影响 11
5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12
5.1 调整并完善相关政策,缓解就业压力 12
5.2 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12
5.3 提出外出务工村民的维权意识 12
5.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2
5.5 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13
5.6 提高劳动力者个人素质 13
5.7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劳动力就业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中国是一个人口很庞大的国家,其中农村人口又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由此可见农村是劳动力最大的提供市场。如果能达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将有助于增加农民增收,同时也加快了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步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现,如果这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能获得很好的安置,将会影响新型农村的健康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农民的稳定增收和农业的不断进步,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要重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措施,以保证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并揭示其现存的问题,最终提出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2 就业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内涵界定
2.1就业
就业是指处在达到一定年龄阶段的劳动力所从事的以获取经营收入或报酬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具体来分析,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就业进行界定,即就业条件,指一定的年龄限制;收入的条件,是指得到一定的经营收入或劳动报酬;时间条件,是指每周工作的时间总量。[1]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重要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它关系到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就业是在人们的正常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生活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能平等地融入社会生活环境的前提是拥有一份职业和一份工作。相反,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失业的状态他会变得自卑,变得孤僻,甚至不愿和外界的人交流,长此以往这样的话会导致失业者同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出现障碍,使这种交往成为一种不平等、不对称的社会互动。这种社会互动迫害性很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造成失业者与正常社会生活环境之间的隔阂;二是使失业者的尊严和独立人格 受到伤害。失业的时间越长,这种伤害的程度越深。第二是缓解贫富差距 的有效途径。从业人员及其亲属的基本生活费用主要来自就业。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不能代表社会已进入和谐发展状态,如果出现了严重的社会贫富差距,足以说明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 还正在完善之中,社会成员的总体财富积累水平还不够高,基本生活对于就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因而解决好就业问题的意义尤其重大。
第三,充分就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能够促进社会整合程度的提高。社会成员的经济收入能否稳步提高取决于社会充分就业的实现。充分就业可以促进社会合作,促进社会融合,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相反,一个社会如果存在严重的失业问题,社会整合和人群融合的难度就将大大增加。
2.2农村劳动力就业
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同于农民就业。对于农民的含义,一般是与工、农、商、学、兵并列,其含义与职业有关。如果是按上述含义来解释,则农民就业的说法就不准确。按职业来划分,农民也算是一种职业,有职业了还讲就业,逻辑上就说不通。由此可见,关于农民就业,准确的来讲应该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长期以来,我们约定俗成地把生活在农村的人全部称为农民、把农村的成年人或者“适龄劳动人口”称为农民,应该说是错误的。我们拒绝了几十年的农民失业和农村待业统计与对农民的错误定义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又把视野局限于我们不想又不得不定格在里面的“二元经济”中的小农自然经济那一元。[2]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时代,在国家提取积累后农村集体内部人均剩余减少到维持简单再生产也困难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农村人口吃饭问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实行以人口为基础的平均(有些农村生产队按人的年龄段有差别地平均分配,主要分三级:儿童、饭量已经接近成年人的少年人、成年人)与按劳动工分相结合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表面上看是一种公平的分配方式,实际上这种分配方式并不公平,它会造成劳动分占的情况发生,是最终导致农村生产队(少数以自然村为一个单位)集体核算体制下生产效率低的根本原因。由于劳动分占能够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被国家认可和在农村生产队集体中实行,那么,农村劳动力就业就以其是否愿意挣工分和什么时候可以挣工分为标志。农村适龄人口只要愿意去挣工分就算就业,不够劳动力年龄(童工或者不满18岁)愿意挣工分也算是就业。因为当时农村没有退休待遇,农村人口超过60岁还干农活也是就业。就业对于农村人口来说,与挣工分参与分配是一回事。[3]这是现在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学者普遍忽略的问题。
1 引言 1
2 就业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内涵界定 1
2.1 就业1
2.2 农村劳动力就业 2
2.3 城镇化 3
3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和问题分析 3
3.1 农民工规模 4
3.2 农民工性别、年龄和教育情况 4
3.3 农民工就业方向 6
3.4 外出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 7
4 农村劳动力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9
4.1制度和政策的影响 9
4.2 市场因素 10
4.3 劳动者个人素质的影响 11
5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12
5.1 调整并完善相关政策,缓解就业压力 12
5.2 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12
5.3 提出外出务工村民的维权意识 12
5.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2
5.5 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13
5.6 提高劳动力者个人素质 13
5.7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劳动力就业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中国是一个人口很庞大的国家,其中农村人口又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由此可见农村是劳动力最大的提供市场。如果能达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将有助于增加农民增收,同时也加快了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步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现,如果这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能获得很好的安置,将会影响新型农村的健康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农民的稳定增收和农业的不断进步,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要重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措施,以保证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并揭示其现存的问题,最终提出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2 就业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内涵界定
2.1就业
就业是指处在达到一定年龄阶段的劳动力所从事的以获取经营收入或报酬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具体来分析,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就业进行界定,即就业条件,指一定的年龄限制;收入的条件,是指得到一定的经营收入或劳动报酬;时间条件,是指每周工作的时间总量。[1]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重要的经济问题
第一,就业是在人们的正常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生活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能平等地融入社会生活环境的前提是拥有一份职业和一份工作。相反,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失业的状态他会变得自卑,变得孤僻,甚至不愿和外界的人交流,长此以往这样的话会导致失业者同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出现障碍,使这种交往成为一种不平等、不对称的社会互动。这种社会互动迫害性很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造成失业者与正常社会生活环境之间的隔阂
第三,充分就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农村劳动力就业
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同于农民就业。对于农民的含义,一般是与工、农、商、学、兵并列,其含义与职业有关。如果是按上述含义来解释,则农民就业的说法就不准确。按职业来划分,农民也算是一种职业,有职业了还讲就业,逻辑上就说不通。由此可见,关于农民就业,准确的来讲应该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长期以来,我们约定俗成地把生活在农村的人全部称为农民、把农村的成年人或者“适龄劳动人口”称为农民,应该说是错误的。我们拒绝了几十年的农民失业和农村待业统计与对农民的错误定义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又把视野局限于我们不想又不得不定格在里面的“二元经济”中的小农自然经济那一元。[2]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时代,在国家提取积累后农村集体内部人均剩余减少到维持简单再生产也困难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农村人口吃饭问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实行以人口为基础的平均(有些农村生产队按人的年龄段有差别地平均分配,主要分三级:儿童、饭量已经接近成年人的少年人、成年人)与按劳动工分相结合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表面上看是一种公平的分配方式,实际上这种分配方式并不公平,它会造成劳动分占的情况发生,是最终导致农村生产队(少数以自然村为一个单位)集体核算体制下生产效率低的根本原因。由于劳动分占能够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被国家认可和在农村生产队集体中实行,那么,农村劳动力就业就以其是否愿意挣工分和什么时候可以挣工分为标志。农村适龄人口只要愿意去挣工分就算就业,不够劳动力年龄(童工或者不满18岁)愿意挣工分也算是就业。因为当时农村没有退休待遇,农村人口超过60岁还干农活也是就业。就业对于农村人口来说,与挣工分参与分配是一回事。[3]这是现在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学者普遍忽略的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