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劳资关系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劳资关系的不平衡导致出现劳资对抗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笔者认为在中国当前国情之下,为了缓解劳资之间的紧张关系,工会应该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搭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桥梁,才能充分发挥自身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纽带作用。工会与企业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可以通过与资方之间的协商与合作达成劳资之间利益的平衡,维护双方利益。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综述国内外学者的意见,从我国工会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联系国外工会的发展实践,并结合W企业工会发展案例,探讨我国工会目前的角色错位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工会如何更好发挥自身角色,提出一些具体建议,让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扮演更好地角色。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2
(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意义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
(一)概念界定2
1.劳动关系2
2.和谐劳动关系2
3.工会3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3
1.我国工会产生及现状3
(1)我国工会的产生 3
(2)我国工会的现状 3
2.国内研究现状4
3.国外研究现状 4
4.简单评价 5
三 、工会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分析 5(一) 当前工会法下工会角色定位的问题5
1.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缺位5
2.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错位5
(二)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角色缺位和错位的原因6
1. 工会法不符合时代要求 6
2.工会的集体谈判权的缺失 6
3.工会独立性得不到保障 6
四、案例分析W公司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实践 7
(一)W公司及其工会概况 7
(二)W公司的劳动关系现状 7
1. 用工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式不统一7 2. 员工离职纠纷率较高7
3.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程度低 7
(三)W公司工会在构建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7
1.工会存在感不强 8
2.工会行政化严重 8
3.工会维权角色缺失 8
(四)W公司工会促进和谐劳动关系角色转变的措施8
1.加强工会对劳动合同签订的监督 8
2.营造良好企业氛围,增强员工归属感 8
3.配合推动员工培训制度和职业规划的完善 8
(五)总结9
五、对策与建议9
(一)完善工会法,促进工会独立 9
(二)强化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维权角色10
(三)推动地区行业工会建设10
(四) 密切联系群众,获取员工支持 10
六、结语10
七、致谢11
参考文献 12
工会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
引言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受到社会大众关注,劳资之间的冲突问题也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我国工会的地位和职责其实在相关的工会法律中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定义,但是这对工会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却丝毫没有起到引领作用,工会在企业中的定位尴尬,更多的像是一个行政部门,而不是一个维护劳工利益的组织。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全球资讯更加流通,一些企业违法用工,损害员工利益的事例经常见诸报端,而这时候我们经常发现我们的工会基本上是“隐身”的,遇到这些与劳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时,我们的工会常常是缺位的,没有履行法律赋予自身的义务的,这也导致工会在员工的心中存在感极低,员工遇到问题也不会主动寻求工会的帮助。我国工会目前存在较大问题,主要是自身的现实定位与法律定位之间存在冲突,无法满足社会大众对它的期待。因此,工会的角色转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工会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研究意义
工会在人们的认知中,一直扮演着一种桥梁的角色,连接劳资双方,是劳资关系平稳运行的润滑剂。而当前工会并没有扮演好自身角色,这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虽然面临种种的问题与挑战,但是工会还是应该切实肩负起法律赋予自身的使命,毕竟这是工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带的属性。和谐的劳动关系之于劳动者、企业和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关系不和谐,社会生产的机器就会停止运转,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下降,最终整个社会都会深受其害。工会作为劳动关系调节中的重要一方,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一直是一个难以取代的角色。社会对工会有期待,工会也应转变自身角色定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工会的角色定位转变不仅仅牵涉到自身,也关系到工会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联系。这也对企业和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重视工会,政府要简政放权,让工会和市场经济更加靠拢,工会的运行才会更加有效。工会的角色优化同时也推动着企业建立更加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政府的放权以及转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概念界定
1、劳动关系
2、和谐劳动关系
中共在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应该加强协调劳资之间的关系,努力使劳资关系朝着健康、和谐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众多学者也对和谐劳资关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学者常凯认为和谐的劳动关系指的是个体、集体和社会三个层面关系的和谐。[3]李玉勇认为和谐劳动关系就是在坚持我国当前政治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劳资双方平等合作,以使劳动关系沿着规范化、互利化、合作化方向发展的具有时代性的劳动关系。[4] 李环认为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是通过一系列手段,使劳资关系达到一种相互融合,促使他们之间相互积极合作,最终实现双赢。[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33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