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型领导行为模式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团队领导的相关理论 1
2.1 团队的定义 1
2.2 团队的特点 2
2.3 团队型领导定义 3
3 案例研究:优秀团队型领导行为特点 3
3.1 松下公司的团队型领导行为 3
3.2 复星集团的团队型领导行为 4
3.3 领导行为总结分析 5
3.3.1 凝聚智慧创造绩效的思想 5
3.3.2 注重结果导向与过程第一 6
3.3.3 共同目标与共同危机感的构建 7
3.3.4 学会授权,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创造性
4 中国提升团队型领导行为的措施 8
4.1 中国文化环境下团队领导存在的问题 8
4.1.1 强调人际关系 8
4.1.2 注重“榜样”的示范效应 9
4.1.3 顺其自然的处事态度 9
4.1.4 不偏不倚的中庸理念 10
4.2 中国文化本井下团队型领导行为模式提升措施 10
4.2.1 关注员工工作价值观,提高员工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10
4.2.2 团队领导要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日趋发达,企业员工队伍也日益多元化,企业中需完成的各项工作也更为复杂多变,以个人独立完成任务为主的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企业越来越需要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调,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提升综合绩效。由此,在激烈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竞争市场中,团队这种有利于企业结构扁平化、能够协同作战、共同奋斗并发挥团队精神的组织形式,已成为致胜的关键。因而,如何最大发挥团队效能成为学者研究的课题之一。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有很多,如团队的结构、团队的组成、团队的凝聚力、团队领导人、团队沟通等。在诸多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中,团队领导人无疑是成功团队的关键要素之一。领导是团队决策的关键因素,领导行为在团队互动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成员的行为从而影响决策的效果。因此领导者的行为对团队的发展和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对比分析法探讨团队型领导行为的基本行为特征,希望对我国团队型领导的行为提供一些启示。
2 团队领导的相关理论
2.1 团队的定义
团队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彼此区别的个体组成的,个体之间存在动态地互依地交互作用,朝向共同的目标、目的或使命努力,每个个体都需要履行各自特定的任务或功能, 而且其作为团队成员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2]。高效的团队协作行为体现在能实现有效的产出,这结果需要每个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而不是个体活动的简单累加或整合。我们要弄清团队,就需要弄清团队与群体的区别。团队与群体的区别是:(1)团队的整体绩效高,(2)团队具有灵活的应变弹性,(3)团队间的信息更加流畅,(4)团队成员的成长速度更快,(5)团队的稳定性较好。
根据上述团体与群体的区别,团队领导跟群体领导在领导行为上也是不同的。首先,在前期团队领导的选择上,团队领导主要根据团队任务的不同,根据能力需求产生相应的领导,而群体领导则可能是直接任命,成员没有自主选择权。团队领导可以是根据目标展现的特定角色,也可以是团队实现共享的催化剂。因此,团队需要先明确界定团队目标,再确定团队成员需承担的责任,在为实效绩效这统一目标下进行团队领导。
2.2 团队的特点
(1)团队的整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团队是为实现整体目标而组合形成的,因此团队成员在知识和技能上能构成互补。团队成员由于目标一致,进行团队讨论时,成员们能够交换各自想法,弥补技能不足,这种优势是个体成员短时间无法得到的。所以通过功能互补,团队能够创造出大于个体绩效之和的效果。
(2)团队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弹性。团队的规模相对较小,由于这个性质,无论是在对抗外部竞争压力,还是应对内部变革要求,团队由于规模较小的特点,能够适时灵活反应和彻底有效地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做到及时有效调整,这能适应当代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
(3)团队的信息流通更加顺畅。作为一个团体,团队是为绩效目标而组合的,它的前提条件是团队沟通,通过团队沟通才能明确成员的任务和责任,在采用团队进行内部信息交流时,递进层次减少,交流形式也更多样,信息共享度高,团队内部冲突减少,进而避免了因沟通阻碍而产生的团队矛盾。
(4)团队的成长速度更快。在一个团队中,每一个队员所负责的部分都是不同的,正因为每个团队成员的术业专攻性,才能在技能上相辅相成,才能在所有成员结合在一起时实现团队的整体目标。同时这也意味着团队对个人的要求更为严格,只有个人提高了才能实现整个团队的提高,这样的认知可以驱动成员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团队成员实现个人提高的同时,实现整个团队的成长。
(5)团队的稳定性更好。团队其实是基于个人之上又区别于组织的组织形式。跟组织比起来,团队更加强调整个团队目标比个人目标的重要性,而团队的目标又是对成员目标的统一整合。这使团队和个人的联系更加紧密,成员的发展直接体现在团队的提高上,可以增强成员对这个团队的归属感,提高团队的稳定性。
2.3 团队型领导定义
团队型领导是一种注重集体利益的领导行为或领导方式,这种领导在把团队绩效作为第一要务前提下,尊重成员个体的价值,充分发挥成员效能,在满足成员的生理安全需要和情感追求的同时,达到绩效目标要求[1]。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团队型领导关注的是整体绩效而非个人绩效,他们把领导作为是支持和帮助团队成员发展的助力。团队型领导者在意识上,应该明白每个团队成员都该得到关注,在行为表现上应对每个成员给予尊重,尊重他们的想法,不能认为团队成员是公司财务成功的工具。在统一的团队目标下,团队型领导以下属的需求、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在组织内为下属创造机遇和增加下属的自主权,帮助员工成长促进组织进步。领导者的行为会影响员工的态度,而员工的态度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工作态度作为领导行为和员工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是从员工的心理上对工作行为产生比较隐蔽的内在影响。依据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当员工对工作感到满意时,他们会努力工作,自发的利他行为和有利于组织的行为就会增多,以更好的绩效回报组织,即团队型领导可能会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来提升员工的绩效,进而实现团队的绩效目标[3]。
1 引言 1
2 团队领导的相关理论 1
2.1 团队的定义 1
2.2 团队的特点 2
2.3 团队型领导定义 3
3 案例研究:优秀团队型领导行为特点 3
3.1 松下公司的团队型领导行为 3
3.2 复星集团的团队型领导行为 4
3.3 领导行为总结分析 5
3.3.1 凝聚智慧创造绩效的思想 5
3.3.2 注重结果导向与过程第一 6
3.3.3 共同目标与共同危机感的构建 7
3.3.4 学会授权,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创造性
4 中国提升团队型领导行为的措施 8
4.1 中国文化环境下团队领导存在的问题 8
4.1.1 强调人际关系 8
4.1.2 注重“榜样”的示范效应 9
4.1.3 顺其自然的处事态度 9
4.1.4 不偏不倚的中庸理念 10
4.2 中国文化本井下团队型领导行为模式提升措施 10
4.2.1 关注员工工作价值观,提高员工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10
4.2.2 团队领导要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日趋发达,企业员工队伍也日益多元化,企业中需完成的各项工作也更为复杂多变,以个人独立完成任务为主的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企业越来越需要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调,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提升综合绩效。由此,在激烈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竞争市场中,团队这种有利于企业结构扁平化、能够协同作战、共同奋斗并发挥团队精神的组织形式,已成为致胜的关键。因而,如何最大发挥团队效能成为学者研究的课题之一。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有很多,如团队的结构、团队的组成、团队的凝聚力、团队领导人、团队沟通等。在诸多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中,团队领导人无疑是成功团队的关键要素之一。领导是团队决策的关键因素,领导行为在团队互动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成员的行为从而影响决策的效果。因此领导者的行为对团队的发展和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对比分析法探讨团队型领导行为的基本行为特征,希望对我国团队型领导的行为提供一些启示。
2 团队领导的相关理论
2.1 团队的定义
团队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彼此区别的个体组成的,个体之间存在动态地互依地交互作用,
根据上述团体与群体的区别,团队领导跟群体领导在领导行为上也是不同的。首先,在前期团队领导的选择上,团队领导主要根据团队任务的不同,根据能力需求产生相应的领导,而群体领导则可能是直接任命,成员没有自主选择权。团队领导可以是根据目标展现的特定角色,也可以是团队实现共享的催化剂。因此,团队需要先明确界定团队目标,再确定团队成员需承担的责任,在为实效绩效这统一目标下进行团队领导。
2.2 团队的特点
(1)团队的整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团队是为实现整体目标而组合形成的,因此团队成员在知识和技能上能构成互补。团队成员由于目标一致,进行团队讨论时,成员们能够交换各自想法,弥补技能不足,这种优势是个体成员短时间无法得到的。所以通过功能互补,团队能够创造出大于个体绩效之和的效果。
(2)团队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弹性。团队的规模相对较小,由于这个性质,无论是在对抗外部竞争压力,还是应对内部变革要求,团队由于规模较小的特点,能够适时灵活反应和彻底有效地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做到及时有效调整,这能适应当代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
(3)团队的信息流通更加顺畅。作为一个团体,团队是为绩效目标而组合的,它的前提条件是团队沟通,通过团队沟通才能明确成员的任务和责任,在采用团队进行内部信息交流时,递进层次减少,交流形式也更多样,信息共享度高,团队内部冲突减少,进而避免了因沟通阻碍而产生的团队矛盾。
(4)团队的成长速度更快。在一个团队中,每一个队员所负责的部分都是不同的,正因为每个团队成员的术业专攻性,才能在技能上相辅相成,才能在所有成员结合在一起时实现团队的整体目标。同时这也意味着团队对个人的要求更为严格,只有个人提高了才能实现整个团队的提高,这样的认知可以驱动成员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团队成员实现个人提高的同时,实现整个团队的成长。
(5)团队的稳定性更好。团队其实是基于个人之上又区别于组织的组织形式。跟组织比起来,团队更加强调整个团队目标比个人目标的重要性,而团队的目标又是对成员目标的统一整合。这使团队和个人的联系更加紧密,成员的发展直接体现在团队的提高上,可以增强成员对这个团队的归属感,提高团队的稳定性。
2.3 团队型领导定义
团队型领导是一种注重集体利益的领导行为或领导方式,这种领导在把团队绩效作为第一要务前提下,尊重成员个体的价值,充分发挥成员效能,在满足成员的生理安全需要和情感追求的同时,达到绩效目标要求[1]。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团队型领导关注的是整体绩效而非个人绩效,他们把领导作为是支持和帮助团队成员发展的助力。团队型领导者在意识上,应该明白每个团队成员都该得到关注,在行为表现上应对每个成员给予尊重,尊重他们的想法,不能认为团队成员是公司财务成功的工具。在统一的团队目标下,团队型领导以下属的需求、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在组织内为下属创造机遇和增加下属的自主权,帮助员工成长促进组织进步。领导者的行为会影响员工的态度,而员工的态度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工作态度作为领导行为和员工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是从员工的心理上对工作行为产生比较隐蔽的内在影响。依据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当员工对工作感到满意时,他们会努力工作,自发的利他行为和有利于组织的行为就会增多,以更好的绩效回报组织,即团队型领导可能会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来提升员工的绩效,进而实现团队的绩效目标[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