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影响研究消费者问卷调查

支付功能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迅速,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新型支付工具发展迅猛,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冲击。本文基于消费者视角,调查消费者对不同支付方式的使用情况,了解消费者的支付方式需求,对消费者现阶段支付方式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进而分析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影响和带来的挑战,为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发展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支付的使用率在线下和线上支付中均超过商业银行支付工具,主要客户群是年轻的上班族和学生,且用户粘性较高,其便捷性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由于第三方支付的低价竞争,商业银行必须做出降低费率等调整,导致支付业务收益下降,同时,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相关客户群产生了挤出效应。未来,商业银行应该扩大目标客户的定位范围,提升用户体验;加快业务创新,扩大业务范围;与第三方支付合作;加强宣传推广力度。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2
(一)第三方支付的理论研究 2
(二)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文献综述 3
(三)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影响 4
(四)文献综评 4
三、数据来源与结果分析 4
(一)问卷设计与调研实施 4
(二)样本特征 5
(三)相关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5
(四)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12
(五)小结 13
四、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14
(一)挖掘潜在客户,提升用户体验 14
(二)加快支付业务创新,扩大业务范围 14
(三)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 14
(四)加强宣传与推广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5
附录:调查问卷 17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影响研究
——基于消费者问卷调查
市场营销131 刘思颖
引言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展,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断壮大。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衔接的交易支持平台。它的特点是更便捷、支付效率更高。目前主流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有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在线等。第三方支付目前最主要的两种支付模式是第三方移动支付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前者是指消费者通过独立于银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移动通讯网络为途径,以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为工具完成的支付过程;后者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运用电脑等设备,通过网络支付平台进行的支付过程。
近几年,第三方支付的增长态势呈现井喷状态,用户数量和交易量都在迅速攀升。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6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为38.6万亿元,增长率为216.4%、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9.3万亿元,增长率为62.2%。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断增大规模,分流了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和客户,正在对支付业务市场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而这会对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造成怎样的冲击已成为业界密切关注的问题。一直以来,低风险、低成本的支付业务是银行稳定且重要的利润来源,然而当下商业银行支付业务,即现金支付、POS机支付、网上银行支付和手机银行支付等的发展,面临着来自第三方支付的直接竞争和挤压的挑战。
现阶段,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是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冲击,也是商业银行寻求突破和创新的契机。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在发生变化,市场需求在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哪些传统支付业务受到了第三方支付的冲击?商业银行有哪些应对冲击和适应市场变化的支付工具,这些支付工具在与第三方支付的竞争中表现如何?在第三方支付的影响下,商业银行必须做出哪些改变,向什么方向改变?本文将尝试基于消费者视角调研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有哪些影响,并为商业银行的提出应对建议。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第三方支付的相关研究
第三方支付的最初兴起与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紧密相关。央行2010年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将第三方支付定义为提供非银行金融服务或资金转移服务的中介机构。其独立于电子银行和商务商户,为消费者和商户提供支付服务(中国电子商务协会,2007)。通过平台谈判,此类中介机构双方提供授权服务,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完成网上支付(TaeHwan Shorn,Paula M. C. Swatman,1998)。第三方支付在交易过程中,充当买卖双方的“中间人”角色,是在银行监管下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陈氢,2008),独立于市场的买卖双方,建立与各大银行的支付结算合作,进而完成资金从买方向卖方划拨以及结算小额支付的服务中介机构(任署明,2013)。参照主流观点,本文认为,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通过其支付平台在消费者、商家和银行之间建立连接,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衔接的交易支持平台。
第三方支付在国外由于发展较早,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对第三方支付关系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多数围绕在新型市场开发和创新方面。
而在国内,第三方支付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首信易公司作为我国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成立后,其功能比较简单,只是告知银行用户的支付需求,并为用户转接银行的网上支付页面(李鹏,2014)。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目前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在线等第三方机构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益增多,与商业银行和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联系的也越来越紧密。国内学者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第三方平台的发展模式,风险控制,市场监管及法律研究,服务质量评估与提高和与商业银行的合作竞争六个方面(叶晓欢,杨林,2016)。
第三方支付通过自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电子商务中的逆向选择行为并降低了道德风险,解决了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李育林,2009)。同时,第三方支付有可能在很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可能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以来对广大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可能对使用者的支付和储蓄观念产生深刻改变(陈健,2014)。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有关调控第三方支付的法规政策尚不完善,第三方支付发展本身也面临很多风险:(1)支付风险、投资风险;(2)网络违法犯罪;(3)技术风险,如系统崩溃、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4)消费者保护问题(梁文彧,2011);(5)服务质量以及与银行的竞合关系,这些都对用户对第三方支付的信任提出了考验。针对未来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方向,刘敏和王琴(2009)认为,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源于较强的市场理解力,在资源、技术以及创新理念上具有优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拥有良好的信用度,如果二者之间形成合作,那么既为用户提供了差异性服务,也能解决信用问题,实现优势互补。而何燕岗(2012)则认为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将对商业银行的传统支付业务形成冲击,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扩展产品销售渠道,加强风险防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98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