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研究
苏南地区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研究[20200414180429]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环保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绿色消费也开始在我国的消费模式中占有一席之地。绿色消费是可以将环保与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行为紧密的结合起来的一种消费模式,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的。在将来,传统消费模式将被绿色消费模式所替代。本文将就苏南地区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绿色消费行为。以问卷调查作为调查手段,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实证分析。希望能对政府、企业等机构提出一定的建议,推动中国的绿色消费的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大学生绿色消费回归分析
Keywords: Students; Green consumption; Regression analysis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2
1.3.1 研究内容 2
1.3.2 研究方法 2
2.文献综述 3
2.1消费者行为的概念 3
2.2消费者行为研究现状 3
2.3绿色消费的概念 5
2.4绿色消费行为现状 6
3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假设的提出 8
3.1.模型的构建 8
3.2提出假设 8
4.调查结果处理与分析 9
4.1调查资料整理 9
4.2样本分布情况 9
4.3描述性分析 10
4.3.1绿色消费认知 10
4.3.2绿色产品的认知 13
4.3.3绿色消费习惯 16
4.3.4绿色消费动机 17
4.4信度和效度分析 18
4.4.1效度检验 18
4.4.2信度检验 18
4.5因子分析 19
4.5.1解释的总方差 19
4.5.2因子载荷阵 20
4.5.3因子分析结果 21
4.6回归性分析 23
4.6.1相关性分析 23
4.6.2回归关系 24
4.7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绿色消费行为比较分析 26
4.7.1性别 26
4.7.2年级 26
4.7.3月生活费 27
4.7.4生源地 27
4.7.5小结 27
5.总结 28
5.1研究结论 28
5.2相关对策建议 29
5.2.1政府 29
5.2.2企业 30
5.2.3大学生自身 30
5.2.4学校 31
5.3本文研究的不足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一 调查问卷 33
附录二变量编码表(截图) 36
附录三 原始数据(截图) 37
致谢 38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明显。而由此引发的各种灾害,对人类以及所有跟人类一样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灵的生活来说,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2011年12月,一张由英国摄影师珍妮?罗丝在北冰洋拍到的一组北极熊为填饱肚子而捕食同类的照片震惊了世界。这正是温室效应而给北极熊们带来的灾难。温室效应使得地球大气和海洋的温度上升,海冰融化,导致北极熊的猎物锐减,不得不捕食同类。今年一月,我国中东部、东北及西南部分地区遭遇严重雾霾过程,涉及人口达8亿以上。北京更是连续遭受了四次雾霾过程,其中第一次是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雾霾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它会引发多种疾病。小到上呼吸道感染,大到肺癌。而雾霾的成因之一正是人们过度排放的汽车尾气。在这些事例的警示下,世界各国人民都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各国政府之间因为不能开展有效的环保合作,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于是,各国环保人士开始寻找解决环境污染的新道路。1992年,在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里指出:“全球性环境不断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类模式。”[2]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主席施里达夫?拉夫尔在《我们的家园——地球》中说:“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对环境的压力,并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3]因此,解决环境污染的新道路,即是改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方式,在人们每一天的生活中把消费社会形成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转变为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方式。从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后联合国建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至今也有21年,从2001年我国的“绿色消费年”至今也已有12年。虽然推动绿色消费已经是全球各国政府的目标,但绿色消费模式的发展仍然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如何使绿色消费深入人心也是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学生群体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了系统化的高等教育,对于新观念有着极大的接受能力。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占据了消费市场的一定份额,是绿色消费的潜在顾客。本文讲以大学生为调查目标群体,对绿色消费行为进行各种研究。其中包括大学生对绿色消费认知的现状和对影响绿色消费因素的研究。同时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可操作性,把目标群体缩小为苏南地区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对苏南地区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能够对企业,政府,学校,大学生自身都提供一定的建议,同时能对整个社会推动绿色消费,发展可持续道路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3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内容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论。叙述了本文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第二部分是相关文献综述。该部分主要阐述了对消费者行为的概念和国内外现状,以及绿色消费的概念和国内外现状进行了文献描述。
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通过对苏南地区绿色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分析,具体有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回归性分析和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第四部分是结论。通过对数据的各种分析,对政府、企业、大学生和学校都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绿色消费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建议。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外有关顾客满意、顾客满意指数的理论成果,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对顾客满意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价。解读安利中国顾客满意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探讨并提供顾客满意的对策。
(2)问卷调查法。笔者经过实际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苏南地区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经过计算统计分析得出数据结论以支持文章分析。其中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方法进行赋值以便进行更好的分析。
2.文献综述
2.1消费者行为的概念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关消费者行为的专门研究就已开始,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书中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及其社会含义,由此开始了有关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研究[4]。劳登(Loudu Dauid ,L. ) 和比塔(Bitta ,Abert ,J . )(1984)把消费者行为定义为:“人们在从事评定、获得、使用和处理产品服务的决策过程和身体活动。”[5]恩格尔(James F. Engel),布莱克韦尔(Roger D. Blackwell)(1995)等将消费者行为界定为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为的决策过程[6]。李付庆[7]和荣晓华[8] (2011)都认为:消费者行为,就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和服务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消费者行为是与产品或服务的交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环保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绿色消费也开始在我国的消费模式中占有一席之地。绿色消费是可以将环保与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行为紧密的结合起来的一种消费模式,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的。在将来,传统消费模式将被绿色消费模式所替代。本文将就苏南地区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绿色消费行为。以问卷调查作为调查手段,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实证分析。希望能对政府、企业等机构提出一定的建议,推动中国的绿色消费的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大学生绿色消费回归分析
Keywords: Students; Green consumption; Regression analysis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2
1.3.1 研究内容 2
1.3.2 研究方法 2
2.文献综述 3
2.1消费者行为的概念 3
2.2消费者行为研究现状 3
2.3绿色消费的概念 5
2.4绿色消费行为现状 6
3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假设的提出 8
3.1.模型的构建 8
3.2提出假设 8
4.调查结果处理与分析 9
4.1调查资料整理 9
4.2样本分布情况 9
4.3描述性分析 10
4.3.1绿色消费认知 10
4.3.2绿色产品的认知 13
4.3.3绿色消费习惯 16
4.3.4绿色消费动机 17
4.4信度和效度分析 18
4.4.1效度检验 18
4.4.2信度检验 18
4.5因子分析 19
4.5.1解释的总方差 19
4.5.2因子载荷阵 20
4.5.3因子分析结果 21
4.6回归性分析 23
4.6.1相关性分析 23
4.6.2回归关系 24
4.7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绿色消费行为比较分析 26
4.7.1性别 26
4.7.2年级 26
4.7.3月生活费 27
4.7.4生源地 27
4.7.5小结 27
5.总结 28
5.1研究结论 28
5.2相关对策建议 29
5.2.1政府 29
5.2.2企业 30
5.2.3大学生自身 30
5.2.4学校 31
5.3本文研究的不足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一 调查问卷 33
附录二变量编码表(截图) 36
附录三 原始数据(截图) 37
致谢 38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明显。而由此引发的各种灾害,对人类以及所有跟人类一样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灵的生活来说,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2011年12月,一张由英国摄影师珍妮?罗丝在北冰洋拍到的一组北极熊为填饱肚子而捕食同类的照片震惊了世界。这正是温室效应而给北极熊们带来的灾难。温室效应使得地球大气和海洋的温度上升,海冰融化,导致北极熊的猎物锐减,不得不捕食同类。今年一月,我国中东部、东北及西南部分地区遭遇严重雾霾过程,涉及人口达8亿以上。北京更是连续遭受了四次雾霾过程,其中第一次是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雾霾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它会引发多种疾病。小到上呼吸道感染,大到肺癌。而雾霾的成因之一正是人们过度排放的汽车尾气。在这些事例的警示下,世界各国人民都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各国政府之间因为不能开展有效的环保合作,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于是,各国环保人士开始寻找解决环境污染的新道路。1992年,在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里指出:“全球性环境不断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类模式。”[2]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主席施里达夫?拉夫尔在《我们的家园——地球》中说:“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对环境的压力,并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3]因此,解决环境污染的新道路,即是改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方式,在人们每一天的生活中把消费社会形成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转变为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方式。从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后联合国建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至今也有21年,从2001年我国的“绿色消费年”至今也已有12年。虽然推动绿色消费已经是全球各国政府的目标,但绿色消费模式的发展仍然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如何使绿色消费深入人心也是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学生群体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了系统化的高等教育,对于新观念有着极大的接受能力。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占据了消费市场的一定份额,是绿色消费的潜在顾客。本文讲以大学生为调查目标群体,对绿色消费行为进行各种研究。其中包括大学生对绿色消费认知的现状和对影响绿色消费因素的研究。同时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可操作性,把目标群体缩小为苏南地区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对苏南地区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能够对企业,政府,学校,大学生自身都提供一定的建议,同时能对整个社会推动绿色消费,发展可持续道路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3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内容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论。叙述了本文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第二部分是相关文献综述。该部分主要阐述了对消费者行为的概念和国内外现状,以及绿色消费的概念和国内外现状进行了文献描述。
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通过对苏南地区绿色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分析,具体有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回归性分析和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第四部分是结论。通过对数据的各种分析,对政府、企业、大学生和学校都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绿色消费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建议。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外有关顾客满意、顾客满意指数的理论成果,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对顾客满意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价。解读安利中国顾客满意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探讨并提供顾客满意的对策。
(2)问卷调查法。笔者经过实际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苏南地区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经过计算统计分析得出数据结论以支持文章分析。其中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方法进行赋值以便进行更好的分析。
2.文献综述
2.1消费者行为的概念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关消费者行为的专门研究就已开始,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书中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及其社会含义,由此开始了有关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研究[4]。劳登(Loudu Dauid ,L. ) 和比塔(Bitta ,Abert ,J . )(1984)把消费者行为定义为:“人们在从事评定、获得、使用和处理产品服务的决策过程和身体活动。”[5]恩格尔(James F. Engel),布莱克韦尔(Roger D. Blackwell)(1995)等将消费者行为界定为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为的决策过程[6]。李付庆[7]和荣晓华[8] (2011)都认为:消费者行为,就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和服务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消费者行为是与产品或服务的交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