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协同视角下冷链物流的理论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

供应链协同视角下冷链物流的理论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20200416194813]
摘要
国内外冷链物流的发展由来已久,物流系统主体协同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加强企业间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2013年“冷链宅配”开始呈现暴发的迹象,不少物流企业纷纷试水冷链物流,与此同时,冷链物流系统对企业间的协同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总结已有专家学者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冷链物流发展的新趋势用供应链协同的相关理论详细研究了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的内涵、过程及协同主体最关心的利益分配问题,分析目前冷链物流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供应链协同冷链物流协同学冷链宅配
目录
1.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1.1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2
1.1.2冷链物流与食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 4
1.1.3食品冷链的协同与管理 6
1.2 选题意义 8
1.3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9
1.3.1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9
1.3.2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0
1.4研究思路及方法................................................11
1.4.1论文主要内容 11
1.4.2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12
2. 供应链协同视角下冷链物流系统理论分析 13
2.1基本概念及理论 13
2.1.1供应链协同 13
2.1.2 冷链物流 14
2.1.3 冷链相关理论 14
2.1.4供应链协同理论 16
2.2 冷链物流系统协同 18
2.2.1 冷链物流系统协同含义 18
2.2.2 冷链物流系统协同性质 19
2.2.3冷链物流系统参量及支配特性 22
2.3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的内容 23
2.3.1冷链物流系统主体协同 24
2.3.2冷链物流系统客体协同 26
2.3.3冷链物流系统设施设备协同 27
2.3.4冷链物流系统信息协同 28
2.4冷链物流系统的过程 29
2.4.1冷链物流系统操作层协同 31
2.4.2冷链物流系统战术层协同 32
2.4.3冷链物流系统战略层协同 33
2.5冷链物流系统利益分配模型分析 34
3. 供应链协同视角下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38
3.1供应链协同视角下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38
3.2 供应链协同视角下冷链物流发展现存问题 43
3.2.1冷链物流主体协同问题分析 43
3.2.2冷链物流客体协同问题分析 44
3.2.3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协同问题分析 45
3.2.4冷链物流信息协同问题分析 45
3.2.5冷链物流系统过程问题分析 46
3.3供应链协同视角下冷链物流现存问题发展对策 47
3.3.1冷链物流主体的发展策略 47
3.3.2冷链物流客体的发展策略 48
3.3.3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发展策略 49
3.3.4冷链物流信息发展策略 49
3.3.5冷链物流系统协同过程发展策略 49
结论与展望 51
文章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51
研究展望 52
参考文献 53
致 谢 54
1. 绪论
2013年,我国冷链终端需求开始呈现暴发的迹象,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开始试水“冷链宅配”这一全新的物流领域,生鲜食品行业的冷链物流市场正不断升温[1]。基于供应链协同的视角,本文首先从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出发,系统和深入地探讨了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通过比较国内外物流及冷链配送的研究现状对冷链物流系统进行新的进一步定义,阐述了文章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在分析其发展现状的同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总结预期可能得出的理论研究成果。
1.1选题背景
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过程,从最初冷链理念的提出到专业冷链企业的建立,再到这几年从国家到地方兴起的冷链热潮,中国冷链物流业正逐步走向正轨[2]。然而,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和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全程冷链似乎已经很难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消费者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就能购买自己需要的“快消品”和电子产品,但生鲜食品的购买运送难度依旧很大。有数据显示,2012上半年,我国网络零售(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5119亿元,同比增长46.6%,速度惊人;而这其中,绝大部分交易额来自食品之外的“快消品”和电子产品,食品交易额不足10%,生鲜农产品的比例则更低。这一方面说明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依赖性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我国“冷链宅配”的巨大市场空间。
目前,“冷链宅配”这项服务已经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普遍,上班族可以在空闲时间,通过网上购买,可以享用到送货上门的新鲜果蔬,既非常方便而且食品非常新鲜,“冷链宅配”是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3]。
但是,“冷链宅配”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目前许多企业都是自营冷链,物流各主体企业间缺少合作,粗放、小规模的发展模式可能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鉴于此,本论文将会从供应链和协同学的视角来重点研究“冷链宅配”的这一新兴物流趋势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之道,并作相应的绩效评估,以期能够得到一种有利于冷链物流各主体间紧密合作的发展模式,从而更加明晰我国“冷链宅配”的未来发展之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和物流产业链的发展延伸,物流各主体对供应链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物流建设要求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快速整合资源,以使得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达到最优集成。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冷链物流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冷链这一块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供应链和协同学的视角探讨“冷链物流”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冷链企业实践工作。
虽然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但是目前,在“冷链宅配”最后一公里的冷链配送上,配送设备运输条件低下,冷链“断链”问题严重,严重者直接导致消费者的失望,因此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冷链运输问题也是本次论文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冷链宅配”属于新兴市场,物流专家和学者对其专业化研究都比较少,没有充足、翔实的市场调研资料可供参考,目前大多数电商尚处于跃跃欲试的试水期 ,我国的“冷链宅配”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个人觉得应该利用所学的物流知识来指导自己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从而发现其他学者尚未总结出的理论成果,使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更加完善。
我国对物流领域的研究由来已久,不少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出如何来优化这一冷链结构,并对其研究方法进行评估。“冷链宅配”提供的是一项高端服务,是行业市场的进一步细分,研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不少观点只是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理论来研究,有失偏颇。本文在总结前人对冷链已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第一次尝试用供应链和协同学的观点来研究“冷链物流”,不拘泥于书本教条,从而更好的激发自己的开拓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冷链宅配”市场前景一片明朗,然而高收益的背后却是高成本,到底是消费者还是企业来为其买单依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来研究我国高成本的“冷链宅配”有助于更好地探究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来降低成本,加强物流各 主体间的紧密合作,实现我国冷链物流运输尤其是“宅配”这一领域运输、存储、装卸、搬运等物流环节的无缝衔接,加强物流环节的质量监督和信息实时反馈,提高物流设备的利用率和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水平。
在全球经济发展缓慢的前提下,中国的“冷链宅配”又将何去何从,我国的“冷链宅配”行业急需解冻,以更加合理、科学的市场调查和更加系统完善的理论研究来促使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逐步改善粗放、小规模的发展模式,朝着精细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环保型、节约型、智能型的方向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3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