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研究
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研究[20200416191229]
摘 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底,我国的在校大学生总数(本科和专科人数)就已经达到了23913155人。大学生是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父母,具有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和特殊的消费心理。这些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具有极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在大学生所有的消费类型中,饮食消费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食堂消费。研究大学生的食堂消费行为,能够指导其进行合理的饮食消费。
本文首先就消费行为的概念、消费者行为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了相关问卷的设计,并在实地发放和回收问卷。同时,利用EpiData软件和Excel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归纳出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消费行为,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及食堂提出一些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研究的方法 2
1.4 研究的内容 3
2. 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概述 4
2.1 消费者行为的概念界定 4
2.2 消费者行为模式 5
2.3 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7
3大学生食堂消费为研究 9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9
3.1.1 问卷的设计 9
3.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9
3.1.3调查样本结果分析 10
3.2 大学生食堂消费现状 10
3.2.1购买主体 10
3.2.2 支付能力及水平 11
3.2.3 消费频率与购买时机 12
3.2.4 对饮食的偏好性 13
3.2.5 购买渠道及付款方式 15
3.2.6 消费方式和消费态度 15
3.3 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16
3.3.1 内因 16
3.3.2 外因 18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25
4.1 研究结论 25
4.1.1 大学生食堂消费需求大,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 25
4.1.2 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总体基本理性,但仍存在不理性现象 26
4.2 研究建议 27
4.2.1 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 27
4.2.2以大学生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 29
4.3 本文的不足之处 30
参考文献 31
附录 32
致谢 3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这群特殊的消费群体逐渐孕育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人数逐年递增。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普遍的提高。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大学生活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大学生是当代社会主要的消费群体之一,他们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靠父母的供给,大学生这特特殊的群体是进入大学后才有真正的消费自由权利,因此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企业、学校和家庭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大学食堂的饮食供应是个相对垄断的市场,学校的学生饮食供应基本都由学校后勤部门提供的。现在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一般都以住校为主,他们每日在食堂的消费已成为大学生最普遍的消费。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重要的知识,而且也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此学生的日常饮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食堂不仅要提供合理的饮食,更应该保证饮食的营养。通过对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的研究,这不仅可以使食堂的管理者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食堂的态度,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通过调查研究对食堂进行必要的改进,因此对食堂和学生都有一定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次研究将从大学生消费行为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了解大学生对于饮食的消费需求。通过大学生对食堂消费所反馈的评价和意见进行分析,并为食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带来一些启示,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更好的满足大学生的饮食消费。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目前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饮食消费行为,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为我国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研究提供一些资料,也为以后研究者提供一些可用的数据和材料。
大学生食堂是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食堂不仅是满足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休息和彼此交流的场所,更是高校后勤服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热点部门和敏感场所。大学生是食堂消费的主力军,为食堂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研究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使食堂的管理者更好的了解消费者对食堂的态度,帮助管理者制定更合理的营销策略,还可以通过影响因素的研究来对食堂进行必要的改善,提高食堂的收入。同时,大学生也可以从对其饮食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中了解自己的消费行为,反省自身在饮食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不理智的消费行为,从而做出更合理、更明智的消费决策。
1.3 研究的方法
(1)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会对研究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更好的研究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
①文献研究法:首先通过收集和阅读国内外的文献和图书馆的相关文献资料(校内图书馆数据库如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来进行研究,对国内外消费行为研究的现状和消费行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理解前任在消费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在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努力寻找突破口,提出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思路。
②案例研究法:在正式开展论文的写作以前,本人对各学者对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实地研究结果进行了研究,了解了各地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及相关写作手法,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论述方式,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了主基调。
③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所需的数据,进行小范围的发放,得到了第一手资料,然后应用EpiData、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本论文进行全面的研究,确保本论文研究的真实可靠。
④数理统计法:获取原始数据后,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选取出有效的问卷,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利用了Excel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在此基础上,对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得出了最终的研究成果。
⑤逻辑归纳法:通过对问卷调查所得的一手资料的统计分析,对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及建议。
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法:将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等书籍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
1.4 研究的内容
(1)研究内容
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首先就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然后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从总体上定下了本论文的研究基调。
第二章消费行为的相关理论,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消费者行为的概念、消费者行为模式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使本论文的研究更具有理据。
第三章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研究。首先进行问卷设计与发放,分问卷的设计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两个部分进行,阐述了本文最重要的一手资料的来源及对其的处理。然后将调查问卷的进行整理,对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的现状、影响食堂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第四章研究结论和建议,通过以上对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的探索分析,进行总结,并结合现实情况,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和食堂后勤营销之道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最后,反省论文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研究做借鉴。
2. 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概述
2.1 消费者行为的概念界定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关消费者行为的专门研究就已开始,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书中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及其社会含义,由此开始了有关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研究。[1]
摘 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底,我国的在校大学生总数(本科和专科人数)就已经达到了23913155人。大学生是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父母,具有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和特殊的消费心理。这些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具有极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在大学生所有的消费类型中,饮食消费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食堂消费。研究大学生的食堂消费行为,能够指导其进行合理的饮食消费。
本文首先就消费行为的概念、消费者行为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了相关问卷的设计,并在实地发放和回收问卷。同时,利用EpiData软件和Excel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归纳出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消费行为,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及食堂提出一些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研究的方法 2
1.4 研究的内容 3
2. 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概述 4
2.1 消费者行为的概念界定 4
2.2 消费者行为模式 5
2.3 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7
3大学生食堂消费为研究 9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9
3.1.1 问卷的设计 9
3.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9
3.1.3调查样本结果分析 10
3.2 大学生食堂消费现状 10
3.2.1购买主体 10
3.2.2 支付能力及水平 11
3.2.3 消费频率与购买时机 12
3.2.4 对饮食的偏好性 13
3.2.5 购买渠道及付款方式 15
3.2.6 消费方式和消费态度 15
3.3 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16
3.3.1 内因 16
3.3.2 外因 18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25
4.1 研究结论 25
4.1.1 大学生食堂消费需求大,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 25
4.1.2 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总体基本理性,但仍存在不理性现象 26
4.2 研究建议 27
4.2.1 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 27
4.2.2以大学生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 29
4.3 本文的不足之处 30
参考文献 31
附录 32
致谢 3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这群特殊的消费群体逐渐孕育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人数逐年递增。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普遍的提高。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大学生活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大学生是当代社会主要的消费群体之一,他们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靠父母的供给,大学生这特特殊的群体是进入大学后才有真正的消费自由权利,因此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企业、学校和家庭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大学食堂的饮食供应是个相对垄断的市场,学校的学生饮食供应基本都由学校后勤部门提供的。现在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一般都以住校为主,他们每日在食堂的消费已成为大学生最普遍的消费。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重要的知识,而且也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此学生的日常饮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食堂不仅要提供合理的饮食,更应该保证饮食的营养。通过对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的研究,这不仅可以使食堂的管理者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食堂的态度,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通过调查研究对食堂进行必要的改进,因此对食堂和学生都有一定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次研究将从大学生消费行为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了解大学生对于饮食的消费需求。通过大学生对食堂消费所反馈的评价和意见进行分析,并为食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带来一些启示,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更好的满足大学生的饮食消费。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目前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饮食消费行为,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为我国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研究提供一些资料,也为以后研究者提供一些可用的数据和材料。
大学生食堂是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食堂不仅是满足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休息和彼此交流的场所,更是高校后勤服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热点部门和敏感场所。大学生是食堂消费的主力军,为食堂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研究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使食堂的管理者更好的了解消费者对食堂的态度,帮助管理者制定更合理的营销策略,还可以通过影响因素的研究来对食堂进行必要的改善,提高食堂的收入。同时,大学生也可以从对其饮食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中了解自己的消费行为,反省自身在饮食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不理智的消费行为,从而做出更合理、更明智的消费决策。
1.3 研究的方法
(1)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会对研究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更好的研究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
①文献研究法:首先通过收集和阅读国内外的文献和图书馆的相关文献资料(校内图书馆数据库如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来进行研究,对国内外消费行为研究的现状和消费行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理解前任在消费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在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努力寻找突破口,提出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思路。
②案例研究法:在正式开展论文的写作以前,本人对各学者对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实地研究结果进行了研究,了解了各地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及相关写作手法,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论述方式,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了主基调。
③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所需的数据,进行小范围的发放,得到了第一手资料,然后应用EpiData、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本论文进行全面的研究,确保本论文研究的真实可靠。
④数理统计法:获取原始数据后,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选取出有效的问卷,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利用了Excel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在此基础上,对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得出了最终的研究成果。
⑤逻辑归纳法:通过对问卷调查所得的一手资料的统计分析,对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及建议。
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法:将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等书籍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
1.4 研究的内容
(1)研究内容
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首先就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然后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从总体上定下了本论文的研究基调。
第二章消费行为的相关理论,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消费者行为的概念、消费者行为模式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使本论文的研究更具有理据。
第三章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研究。首先进行问卷设计与发放,分问卷的设计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两个部分进行,阐述了本文最重要的一手资料的来源及对其的处理。然后将调查问卷的进行整理,对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的现状、影响食堂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第四章研究结论和建议,通过以上对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的探索分析,进行总结,并结合现实情况,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和食堂后勤营销之道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最后,反省论文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研究做借鉴。
2. 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概述
2.1 消费者行为的概念界定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关消费者行为的专门研究就已开始,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书中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及其社会含义,由此开始了有关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研究。[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