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_基于创业板企业的数据

中小企业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_基于创业板企业的数据[20200414180700]
摘 要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关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研究一向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本文以2013年对外公布经营数据信息的创业板企业为研究内容,旨在剖析创业板中小企业股权结构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从而构建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股权结构模型,继续加强和完善股权结构体系,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板股权结构方法。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股权集中度、董事长和总经理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不相关;创业板股权结构中机投者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经营绩效有着显著正相关;创业板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也有着显著正相关;企业绩效与企业规模的大小也存在线性关系。综上,创业板中小企业应加强持股主体的多元化,激励并引导机构投资者的长期性行为。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股权结构企业绩效创业板企业
Key word: Stock Right structure;corporate performance;GEM companies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
1.3.1研究方法 1
1.3.2研究内容 2
2 理论概念 4
2.1创业板 4
2.2股权结构 4
2.2.1股权结构的概念 4
2.2.2股权结构的研究维度 5
2.3企业绩效 5
2.3.1企业绩效的概念 5
2.3.2评价企业绩效的方法 6
3 研究设计 7
3.1研究假设的提出 7
3.2 变量设计 8
3.3模型建立 9
4 实证研究 10
4.1数据的来源与收集 10
4.2描述性统计分析 10
4.3回归分析 11
4.3.1曲线回归 11
4.3.2加权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 11
4.4结果分析 12
5 结论与展望 13
5.1结论建议 13
5.2研究局限与展望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企业数量不断迅速增加,企业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这些企业在缔造和累积社会财富、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指引了民间投资,加快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打开了进入国内资本市场的通道。伴随着中小型企业的急速成长,部分存在的隐患也渐渐浮现出来了。较低的融资水平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创业板的设立,加速了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同时也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增加了渠道。
伴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尤其是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创业板企业的治理状况日益成为管理者和广大投资者的关注焦点。股权分置变革之前,从股权结构和公司管理的视角来看,我国上市企业的股权结构是不合理的,这又进一步使得企业治理机制不合理现象的出现。股权结构制约着公司的治理,影响着整个企业内部治理机构的组成和运转,从而约束着企业的经营绩效。股权结构与公司经营管理体系之间关系密切,它对公司的管理机制具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那么我国二板中小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间究竟存在何种联系呢?怎样的股权结构才能够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国家和企业又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股权结构的完善,促进创业板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呢?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它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不断在提高。
为了深入推动中小企的成长,改进其治理机制,同时也为响应国务院(2009)《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号召,进一步分析研究股权机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已越发重要。
本文实证分析的角度揭示了股权结构中股权的集中程度、董事长和总经理持股的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比例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联系,使得创业板企业在对股权结构的调整上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考虑,合理的安排配置企业的各项资源,有效规划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进一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1.3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研究方法
(1)文献数据资料的收集
①参考文献收集来源:万方、知网、中国期刊网。
②搜索引擎:Google、百度等。
③学校图书馆藏书以及相关报刊
④数据收集来源于巨潮网公布的企业年度报表
(2)规范分析
通过翻阅相关文献,分析国内外不同学者对于股权机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研究观点与研究方法,以及他们提出的不同研究模型,来确立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在归纳和总结前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中筛选出相关的因素、相关指标,建立起相应的模型。这样使得本文的研究模型不仅没有失去创新,而且具有充足的理论基础。
1.3.2研究内容
作为公司管理系统生成基础和前提的股权结构,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治理结构、治理形式,以及公司治理行为的特征。本研究基于从二板筛选的81家企业2013年的年度报表为样本,选取前第一大股东持股的比例、董事长和总经理持的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比例为自变量,总资产的增长率为因变量,企业规模和资产负债率为控制变量,建立数据模型,从股权集中程度、董事长和总经理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等方面对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
基于上述研究方向和目的,文章章节编写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着重探讨了本文的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并归纳了全文的框架结构和分析思路。达到纵观全文,统领全文的作用。
第二部分为理论概念。这部分简介了创业板、股权结构、企业绩效这三个基本概念。通过对相关文献知识要点的归纳梳理,分析论证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为第三部分的提出假设、构建模型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部分为实证设计,主要为提出假设,也包括对股权结构指标、企业绩效指标、控制变量指标的设定,最后建立研究模型。
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主要采取对巨潮网创业板企业数据的收集,并通过SPSS、Eviews同时对第三部分提出的假设和建立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为本文的最后一个章节。这部分主要总结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股权集中度、董事长和总经理持股对企业绩效不相关;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企业的规模、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有着显著正相关;创业板企业的规模与企业绩效存在线性关系。同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对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2 理论概念
2.1创业板
创业板,又名二板市场(Second-board Market),是与主板市场(Main-Board Market)不同的一类证券市场,为成长创业型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与融资提供帮助。创业板当中的企业多为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从事高科技业务的企业。与主板市场相比,其上市的所要求的条件通常更宽松些,主要表现在中长期业绩、资本规模、成立时间等方面的区别。
创业板企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产业、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段的界定标准也是各有差异的。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条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主体资格。按照法律设立,同时经营时间连续在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①被证监会审核且公开发行的股票;
②公司股本总额大于等于3000万元;公开股占公司总股份数大于等于25%;公司股本总额超过四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③近三年公司没有重大违法行为,无虚假记载的财务报告。
(二)企业要求
①已足额缴纳的注册资本,发起人或者股东用作出资的资产的财产权转移手续已办理完毕。发行人的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②近两年里公司的主营业务和高管理人员都未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也未发生变更。
③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2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