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汽车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

消费者汽车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20200414180319]
摘 要
如今,中国正在逐步进入汽车普及的时代,随着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以及售后服务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或即将在未来几年中拥有汽车。只有不断了解顾客偏好以及影响其购买因素,才能使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通过对苏州市消费者对汽车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建立一个用于分析影响消费者购车偏好因素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了解属性关注度、风险接受度、品牌意识和车型偏好、品牌偏好、国家偏好之间的联系,运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影响苏州市消费者购车偏好的因素,进而为汽车产品提出更契合消费者口味的营销启示,为厂家与经销商提供决策依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消费者行为汽车消费选择偏好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 研究方法 2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2
2. 理论基础和模型构建 4
2.1 理论基础 4
2.1.1 消费者偏好 4
2.1.2 汽车选择偏好 4
2.2 模型构建 5
3. 调查问卷设计 7
3.1 调查对象 7
3.2 问卷设计 7
4. 数据分析与讨论 9
4.1 问卷回收与整理 9
4.1.1 样本统计分析 9
4.1.2 基本描述统计分析 10
4.2 量表因子分析 10
4.2.1 属性关注度的因子分析 10
4.2.2 风险接受度的因子分析 12
4.2.3 品牌意识的因子分析 14
4.3 回归分析 15
4.3.1 车型偏好回归分析 15
4.3.2 品牌偏好回归分析 19
4.3.3 国家偏好回归分析 22
4.4 总结建议 25
5. 研究结论 26
5.1 总结 26
5.2 研究的局限 26
5.3 展望 26
参考文献 28
附录1 调查问卷 29
附录2 数据编码表(截图) 32
附录3 原始数据表(截图) 33
致谢 3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购买欲望也在不断膨胀,谈论的话题也一步步从自行车发展成为汽车,由此汽车也成为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中国的汽车产业也因此得以迅猛发展,特别是私家车。汽车不再仅仅是有钱人的专属品,也逐渐走进了广大普通百姓的家中,大学毕业了要买车,找到工作了要买车,婚嫁喜事要买车等等,这意味着汽车的消费群体多样化,消费市场广阔。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几个较为显著的变化:首先,在售的车型显著增多,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也由此增大;其次,消费者明显更了解车,知道什么款型的汽车更加适合自己,当然也就更加会选车;最后,汽车供应商的产能的提升对汽车产品的供给也更加丰富。研究整个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规律,了解消费者购买汽车的动机与偏好的规律,极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汽车供应厂商推出更加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这既能够帮助其获取更高的利润,也能够使消费者购买到更合心意的产品,纯属一举两得。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家用汽车是一种居民家庭拥有率很低的高档耐用消费品,然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给汽车快速进入普通家庭提供了有力条件。家用汽车的拥有量占民用汽车的比重迅速上升,这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人已经成为了我国汽车市场的消费主体,汽车因此也已成为了消费需求趋势之一。
在购买任一汽车产品的时候,消费者总是会加上自己的主观想法做出主观判断最终决定选择哪个款,即消费者的选择偏好。消费者购买汽车的行为与心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两个特点,具体来说,选择偏好只是消费者潜藏在内心的情感与倾向,它并不是直观的,且每一位消费者的选择偏好都是不同的,这就使得汽车消费市场有会有细微的差异。本文以消费者行为学理论和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苏州为例,结合汽车消费者的特点以及其对汽车消费、选择、需求方面的特点,研究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消费行为,目的在于调查并分析消费者对于汽车消费的选择偏好与购买需求,从而使汽车供应厂商对汽车市场有更好的了解并更好地做出决策,能够推出更贴合市场且迎合消费者口味的优质产品,最终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1)理论意义
本文在回顾文献基础上,对国内外与“选择偏好”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结合苏州汽车消费者的特点构建出汽车消费者选择偏好的模型,并对其变量进行逐一界定。通过实证研究,对模型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与分析,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2)现实意义
目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有的汽车供应商时与消费者发生纠纷,有的汽车供应商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坍塌通过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在其填写问卷的过程中有助于引起更多汽车供应商对消费者的选择偏好与购买心理的关注,有助于促进汽车供应厂商进行正确的产品定位,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为供应商推出新产品提供有利的建议和相关依据,从而提高企业利润与竞争优势。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调查问卷、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
本文对国内外消费者行为、选择偏好等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或者重新归类,进行综述比较,分析影响消费者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制定选择偏好的测量指标,同时根据文献调研法掌握的理论和数据,构建模型。
(2)问卷调查法
为了真实了解消费者对汽车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量表并根据苏州市汽车消费市场目前的发展特点加入新的指标,设计出苏州市消费者汽车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随后本研究在问卷星上针对苏州市消费者发放调查问卷。
(3)多元统计方法
为了对所收集的信息与数据做科学的分析,本研究通过描述统计、因子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被访者的基本信息做一个简单的描述统计分析;其次对自变量做因子分析,找出苏州市消费者汽车选择偏好以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它们的影响力;最后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出方程,通过回归可以找出有哪些影响因素以及其对结果的影响规律。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
图1-1 论文的研究思路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各章节内容如下:
第1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2章,理论基础和模型构建。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消费者偏好与汽车选择偏好做详细介绍,并构建本文模型,根据理论基础对所涉及的变量做出界定。
第3章,调查问卷设计。对苏州市消费者汽车消费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罗列,通过收集相关的数据与资料,确定调查的目的,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内容,同时确定调查方案的进度安排,最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呈现出来。
第4章,数据分析与讨论。通过归纳调查问卷及相关数据的方法,通过比较与归纳,制作成图表的形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果。对本文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影响苏州市消费者汽车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从而得出建议。
第5章,研究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说明本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为汽车供应厂商的生产与决策提供参考。
2. 理论基础和模型构建
2.1 理论基础
2.1.1 消费者偏好
简单的说,消费者个人的需要、兴趣以及嗜好是不同的,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种商品或者商品组合的喜好程度也是不同的。张修志与黄立平认为: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习惯于消费某种产品或特别喜爱消费某种产品的心理行为,且消费者偏好具有差异性,不同消费者对同样产品的消费者偏好可能明显不同[1]。曹萌萌指出:研究某一行业的消费者偏好与其影响因素,不仅对于该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2]。Mafia Saaksjarvi和Saeed Samiee运用来自网络和扩展品牌的数据,分析品牌对消费者的非价格影响因素,最终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不同类型品牌的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3]。陈慧斌提出:消费者偏好来自于产品差异,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功能上[4]。张景龙通过对北京、郑州、新乡、原阳四个层级市场作抽样调查并运用因子分析与结构分析,最终得出:人口的统计学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都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和偏好[5]。吕一林、郑林、张军提出:一直以来,消费者偏好都被认为是一个决定购买的重要影响因素。独特的当地偏好使生产者必须敏锐对待市场的细微差别,并对这些差别进行产品调整与适应,中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国家[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21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