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创新营销研究

缂丝创新营销研究[20200416194125]
摘要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因其制作工艺繁复且无法用大机器生产代替,所以缂丝作品存世量极为稀少。所以缂丝素有 “织中圣品”的美名。然而就是这样一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传统织造工艺却在近代濒临失传,让人惋惜。因此,必须针对缂丝现在的发展,运用新的营销方式使得传统缂丝销售焕发出新活力,让传统手工艺品走出一条新路。
本文首先论述了缂丝的定义,缂丝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传统缂丝营销模式的局限分析。然后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经济环境分析,提出将缂丝和时下最流行的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构想,建议将传统手工艺品搬上互联网平台。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该新构想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缂丝电子商务创新营销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3国内研究现状 2
1.4研究方法和内容 3
2. 缂丝概述 4
2.1 缂丝简介 4
2.2 缂丝的历史与艺术特色 6
3. 苏州缂丝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7
3.1缂丝市场缺乏管理 7
3.2生产规模小,产量低 8
3.3行业人才缺乏 8
3.4过度依赖出口国外的市场需求 8
3.5缂丝宣传渠道有限,民众难以接触 8
3.6 苏州缂丝传统销售模式的局限性 9
4.苏州缂丝创新营销策划方案 9
4.1电子商务兴起及其优势 9
4.2 缂丝营销环境分析 11
4.3 苏州缂丝产品(包括服务)的SWOT分析 16
4.4 缂丝的目标市场定位 18
4.5苏州缂丝的创新营销策划的具体方案 以A企业为例 19
4.6本文的不足之处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丝绸艺术中的精华,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织中圣品”之称。然而,就是这样一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传统织造工艺却在近代濒临失传。其原因主要是缂丝工艺没有走入生活,销路不畅,再加上技艺复杂,许多年轻人对此敬而远之。由此作者想到了传统手工艺品的生存现状:虽然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但是仍然有很多传统文化是无法用机器生产来传承的。在产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将传统手工艺品与现代营销结合起来,让个体私营的手工艺从业者有更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平台去推广自己的工艺品。本文以缂丝为例,提出将时下最流行的电子商务与传统缂丝相结合,开创一种缂丝新营销模式。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缂丝以独特的缂织技艺形成特有的风格,名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缂丝自身的特性和传统销售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论述了缂丝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以电子商务的模式发展缂丝工艺品的可能性,为缂丝创新营销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为缂丝未来的传承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研究意义:本文希望突破传统的形式,尝试将传统织造工艺品以电子商务这种现代营销模式进行传播和创新。一直以来,传统手工艺品一直采用自营直销的销售模式,无法突破落后旧体系的限制。这些工艺品店的经营已经难以跟上现代生活的节奏。因此作者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论文研究,在老一辈艺术家努力的基础上,给缂丝文化注入新的力量,让缂丝通过网络走入生活,让人们都能对它有所了解。为传承缂丝文化作出努力和贡献,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本身是我国古老而传统的一种织造工艺,苏州缂丝自古以来都被世人奉为御用品,其地位可见一斑。缂丝行业也一度壮大发展,但自90年代末以来却逐渐衰落。目前苏州缂丝从业者不过百人,技艺精湛者寥寥。为了抢救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这门苏州传统技艺在现代能够继续生存,缂丝工艺的发展和传承迫在眉睫。如果缂丝能够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成功,真正能够成为大众都了解和认可的重要文化遗产,并且可以走下御用品的神坛,将奢侈品和生活结合起来,将艺术完好的融入生活受到大家的欢迎。那表明诸如缂丝之类的传统手工艺品完全可以在大工厂生产为主的现代社会走出一条新路来,让传统文化重新迸发出新的活力。
1.3国内研究现状
1.3.1缂丝未来将趋于规模化发展
传统工艺要想真正实现产业化,重点在于解放工艺。一方面,要改革缂丝的生产模式。缂丝历来都是一人一机纯手工制作,耗时长,产量低。这样的传统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缂丝产业化的需求,缂丝需要解放工艺,进行产业革新。缂丝作为奢侈品不同于一般机器化生产的商品,它集经济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等多重价值于一身。缂丝工艺还要在民众心中得到解放,从奢侈品这样的“神坛”上走下,走进百姓生活,让民众认知到这门传统工艺的价值。这点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赖于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1.3.2缂丝传承人制度需要完善
缂丝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能力很强的骨干队伍来完成。基于此,王姝画认为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他提倡可将教育导入缂丝保护和发展领域,立足教育来研究缂丝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在纺织院校为缂丝开设相关课程,或将缂丝作为研究课题,将缂丝研究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体系,力争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艺的缂丝手工艺人。此外落实传承人制度,让缂丝老艺术家们培养年轻人,传授多年的经验和技艺给他们。同时,也要让年轻人认识到,苏州缂丝手工艺并不是夕阳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手工艺从业者不仅依靠一技之长博得了社会地位,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前景广阔。比如日本京都的一泽信三郎帆布,在纯手工制作的基础上加入时尚元素,如今俨然已经成为了极具代表性的京都名物之一。这点,苏州缂丝是可以有所借鉴的。
1.3.3缂丝需要创新发展
题材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周萍认为题材创作首先要立足于传统文化根基的创新;其次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进行题材创新。王姝画则提倡苏州缂丝创新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来进行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目标顾客定位。建立苏州缂丝品牌,使其文化特色符合我国的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并融合当地文化,对于苏州缂丝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观念转变,思维创新和技术开发是苏州缂丝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所在。许星和廖军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创新是发展苏州缂丝的重要手段。但这种创新又必须是建立在保护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既不能使缂丝失去原有的独特性,又不能拘泥于古法,止步不前。
1.3.4前人研究不够完备
对于通过查阅资料,作者发现至今学术界仍然缺乏对于缂丝的专业性研究,资料杂乱且陈旧,不便于对缂丝整体发展和营销的研究。
虽然缂丝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但是很多缂丝工艺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模式自己去开辟缂丝新营销,让缂丝走出去。而不再是完全依托于政府和传统的店面经营。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兴电子商务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经营已经难以满足缂丝在现代生存的需求。比如,在销售模式上,尚未有人提出过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去经营工艺品。以往学者们的研究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上面,即店面营销。苏州缂丝多为个体销售,随着店铺租金上涨,传统的缂丝个体户经营成本也逐渐上升,加之缂丝销售市场不景气,许多经营户无法坚持下去。电子商务是未来销售的大势所趋,通过电子商务可以让缂丝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商家们不会再因为昂贵的租金而错失具有发展潜力的商机,缂丝销售再也不会仅仅局限于一家小小的店面。
1.4研究方法和内容
(1)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会对本次论文研究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苏州缂丝现状和电子商务的优势,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
①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各大网站的历史资料和相关新闻,借阅图书馆相关工艺品书籍,收集各类文献和历史档案中关于缂丝的记载史料,查阅前人的研究报告。为本文写作打下研究基础。
②逻辑归纳法:通过对老艺术家交谈所得的一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③案例研究法:查阅参考类似于缂丝的传统手工艺品的复兴之路,如宋锦、苏绣,日本信三郎帆布。从中帮助奠定本文的研究思路,也为论文创作提供很多启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11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