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富硒茶文化营销策略研究(附件)

摘 要茶叶产业是紫阳的传统产业,而且一直是紫阳的主导产业。目前,紫阳市是陕西省第二大产茶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国内市场更加开放,既为紫阳茶叶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又带来竞争的威胁。如何抓住机遇,避开威胁,发展紫阳茶叶产业?答案就是认真研究紫阳茶叶产业发展战略,制定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战略,为紫阳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行动指南。本文以产业发展战略相关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紫阳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紫阳茶叶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影响茶叶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归类,在对紫阳茶叶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度进行测定的基础上,运用波士顿矩阵法进行了战略的分析与选择,并在组织系统、人力资源和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紫阳的茶叶产业战略进行了分析和构建,希望能对促进紫阳茶叶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内研究现状 2
1.3主要研究方法 3
2 紫阳富硒茶市场发展与营销现状 5
2.1 紫阳富硒茶市场情况 5
2.2紫阳富硒茶营销现状 7
2.3紫阳富硒茶文化营销现状 9
3 紫阳富硒茶文化营销策略分析 10
3.1 紫阳富硒茶的文化底蕴 10
3.2 紫阳富硒茶文化营销环境分析 14
3.3 紫阳富硒茶现有文化营销手段分析 16
3.4 紫阳富硒茶文化营销存在的问题 19
4 紫阳富硒茶文化营销策略的优化路径 20
4.1文化营销的产品策略 20
4.2文化营销的品牌策略 21
4.3文化营销的价格策略 22
4.4文化营销的促销策略 23
5 结论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1 绪论
中国茶文化是经过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千年发展演变而成的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规范,是多民族、多社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整合系统。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包容着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人生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中国的哲学、社会学、文艺学、宗教学等多门类的学科。在经历了千回百转的历史岁月后,中国茶文化带着全部的文化密码,横陈在社会面前,对其文化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营销是以无形的文化观念为基础,通过凝聚在有形产品中的文化信念、情感诉求、顾客体验来达到营销目的。与传统产品营销相比,文化营销向消费者销售的不仅是单一的物质产品,还有包含在产品内部的文化意蕴,它能全面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给消费者以文化上的享受,满足他们高品位的消费需求。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目的
茶叶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茶树的芽叶,原产于紫阳富硒茶西南部,茶叶的栽种区域现已遍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30多个国家,己经成为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进而其饮用、食用价值陆续被开发,茶叶遂从一种野生植物被培植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紫阳县是紫阳市土壤硒含量最高的地区,土壤硒含量平均达0.9612毫克每公斤,是全国第一个针对富硒茶进行研究开发的地区,结合紫阳县本身拥有的悠久的茶历史,形成“紫阳富硒茶”这一区域品牌,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茶文化历史可以追溯至东汉年间,在唐代成为贡茶,由于紫阳县北依秦岭,南接巴山,造成紫阳气候湿润,适合各类植物物种的生长。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确认为全国名优茶基地之一。因此,本文选择紫阳富硒茶文化营销策略研究这个课题,希望充分挖掘其文化潜力,探索紫阳富硒茶文化效应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途径。
1.1.2研究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环境下,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紫阳进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时刻,对紫阳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有优秀文化底蕴支持,对形成紫阳竞争优势的茶叶产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茶叶文化为紫阳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从产业链看,茶叶产业关联度较强,紫阳茶叶产业的发展对紫阳国民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产业是“绿色产业”,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益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4)饮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解渴需求,而且是满足人们文化精神生活需要的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茶叶产业也就成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佳结合点。
(5)略可以使紫阳茶叶产业更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通过更为系统,更为合乎逻辑和理性的战略选择方法制定更好的战略。
(6)近年来,茶叶产业已成为很多地方的发展重点,并从战略的角度引导茶叶产业的发展,紫阳制定茶叶发展战略具有紧迫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茶文化研究成果较少。英国人佩蒂格鲁(Jane Pettigrew)编著的《“茶”鉴赏手册》涵盖了茶的起源,茶叶的产生和储存、茶具、茶的冲泡和鉴赏,以及全球茶叶名录等内容,重点研究了英国“午茶”的生活方式,并论证了在欧洲只有英国才真正形成了“茶文化”。
英国学者艾登(Eden)《茶》从广义上的茶文化入手,列举介绍了“茶”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详细分析了各大茶叶的情况和历史成因。其最大的特点是对茶源地持有不同的看法。
此外,思斯尔卡普(Ann Stalcup)的《中亚细的茶肆》、莫尔的《寻找午茶的片刻宁静》和亨尼西等都以茶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将茶文化作为生活方式转变的一种形式。
1.2.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茶叶产业是紫阳的传统产业,而且一直是紫阳的主导产业,目前,紫阳市是陕西省第二大产茶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国内市场更加开放,既为紫阳茶叶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又带来竞争的威胁。
2015年崔峰峰等人在《紫阳富硒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中提到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元素,摄入富硒食品能够有效地改善硒元素缺乏人群的健康状况。
张婷婷在《中日茶文化的比较研究》中说以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文化的研究方法,从历史背景、宗教影响及思想体系三个方面对中国的茶艺和日本的茶道进行对比研究,以说明这两种茶文化所体现的不同民族性和在各自的思想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及不同的历史作用。 从而加深两国人民对茶文化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促进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流。
赵晓罡《陕西茶发现研究》将茶产业发展战略、营销管理等系统整合起来,将文化贯穿其中,构造整合战略,使陕西茶叶的品牌文化与茶文化、历史文化真正融合起来,使陕西茶产业的发展和特色农业产业结合起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118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