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软香酥场拓展现状及对策(附件)

摘 要?陕西红星食品企业集团简介 创建于1998年的陕西红星软香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集食品研制开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大型食品企业。经过10多年的艰苦实践,不断发展壮大,于2010年发展为包括陕西红星食品公司、四川成都食品公司、陕西红星食品科研中心、咸阳彩印包装公司等为一体的红星食品企业集团。本文以红星软酥市场拓展为研究研究对象,对其市场拓展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且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来阐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关于市场拓展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是红星软酥市场拓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列举红星软酥市场拓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完善红星软酥市场拓展的对策。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1.4 研究方法 3
2 市场拓展的相关理论 3
2.1 市场拓展的定义 4
2.2 市场拓展的理论基础 4
3 红星软酥市场拓展现状分析 5
3.1 红星软酥公司简介 5
3.2 红星软酥市场拓展现状分析 6
4 红星软酥市场拓展中存在的问题 6
4.1 销售促进工作不到位 7
4.2 广告宣传不够 7
4.3 渠道拓展单一 7
4.4 内部营销管理有待加强 8
5 完善红星软酥市场拓展的对策 8
5.1 强化营销队伍的销售能力 8
5.2 加强广告策略 9
5.3 实施战略联盟 9
5.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0
6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2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如今,休闲食品在市场中更加多样化,并按照产品的结构特征、消费者的类型和需求开发出不同种类的产品,呈现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功能、风味、营养、乐趣等方面不断开拓新,休闲食品的发展更加多元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呈现繁荣的发展景象。红星软香酥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公司产品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到公司整体目标乃至整个公司生产经营计划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与其他食品类的竞争中,除产品本身外,休闲食品的营销思路处于劣势。休闲食品的零食消费定势,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休闲食品企业向北开拓市场,休闲食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较为模糊,在对休闲食品的对外营销方面,休闲食品的品牌意识没有树立起来,高明的营销策划对于拓展市场存在极大的作用,就如红星软香酥在中国市场的迅速拓展。目前红星软香酥在营销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导致消费群体主要集中于已经习惯休闲食品的消费者,在开拓新的市场方面困难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如能抓住机遇,办好我国的食品加工企业,有利于该行业规模的扩大。因此,研究红星软香酥市场拓展是企业考虑的问题之一。
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国内学术界针对营销策略领域展幵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大多侧重于营销理论。本文借助现代营销理论,在吸取其他食品企业营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陕西红星软香酥为例,通过分析红星软香酥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以及现阶段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尝试研究休闲食品的营销策略创新,从理论上是填补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空缺,为促进陕西红星软香酥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理论指导建议。
实践意义:有利于红星软香酥公司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红星软香酥公司具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依托于陕西省的地势资源,因而在国际竞争市场上具备一定的优势。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来制定营销策略,希望有助于红星软香酥公司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制定和执行公司休闲食品发展战略,以增强公司市场优势和竞争力,提高食品经济效益,抵御食品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实现食品产值利润同步增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营销方法的研究 营销思想发端于美国,它的发展与成熟也多得美国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因此,要深究营销的发展历程就不能撇开美国诸多学者在此方面做出的贡献。1953年在美国营销协会的就职演说中,Neil Borden[1](1953)创造了营销组合这一术语。紧接着产品生产周期 理论、市场细分 理论相继横空出世。随着营销市场的发展不断推进,对营销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基本概念的界定,提升营销能力的有关方法与手段不断被发掘,营销大师一时间纷纷跃上历史舞台。1960年,Jerome McCarthy[2](1960)在其著作《基础营销学》中首次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4Ps 模型。Micheal Porter[3](1980)在其所著的《竞争战略》中总结出了五种竞争力,即五力模型 ,包括现有对手带来的竞争、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商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在食品营销策略的发展之初,国外学者主要是注意到了食品营销的重要性,而有关它的一些影响因素,及具体可能带来的作用效果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探究较少。20世纪90年代,John Elkington[4](1990)的《The green consumer》一书中提出了绿色消费概念,即人们要将日常的消费与生态保护相联系。这一观念首次将人们的视线引向绿色食品营销。美国学者WilliamA. Kundson[5](2007)发现有机食品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不可小觑,进而深入分析了这一市场,并依据消费者的动机将其划分为健康需求市场与有机食品二级市场。George Baourakis[6](2004)在他的研究成果中揭示了有机食品市场的主体,即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消费流通的影响。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张志华[7](2007)提出,绿色食品的流通渠道狭隘,与绿色食品经销企业的关系不稳固,产供销的有效渠道还有待疏通。王德章和李翠霞以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营销网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绿色食品营销网络的构建保障。针对食品营销策略的研究一直以来较为活跃,国内就其所开展的分析与挖掘所获得的成果极为丰硕。金明华[8](2010)等在文献中就营销创新的重要性开展了深入的剖析,认为中国企业要加强营销创新的方方面面,制定好营销创新策略。张睿[9](2011)不仅厘清了绿色营销的概念,更是就其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预测。杨淑琴[10](2012)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下实施网络营销策略是迎合时代潮流的,我国企业要认清形势,适时建立多方位、跨领域、交互式的网络营销体系。周珊[11](2013)、陈鹏飞[12](2013)、刘百茹[13](2013)、张柳[14](2011)等均探讨了房地产、零售、服饰等不同行业网络营销的实施。李瑞华[15](2005)则呼吁,要加强消费者绿色食品的消费意识,以此来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营销挑战。
谢虹玲[16](2004)认为在渠道结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宏观与微观环境的重要影响,突出企业自身环境因素,阐述了三者的关系及对渠道结构设计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111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