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幻想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2.1 研究内容 1
2.2 研究方法 1
3 理论回顾和研究假设 2
3.1 概念界定 2
3.1.1 本科院校大学生 2
3.1.2 积极幻想 2
3.1.3 社会适应 3
3.2 关于大学生积极幻想的研究 3
3.2.1 积极幻想与心理健康 3
3.2.2 恋爱和婚姻关系中的积极幻想 3
3.2.3 家庭关系中的积极幻想 4
3.2.4 积极幻想与人际关系 4
3.2.5 积极幻想的跨文化领域研究 4
3.2.6 积极幻想形成的原因和发展 4
3.3 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研究 5
3.4 关于积极幻想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6
3.5 研究假设 7
4 研究设计过程 7
4.1 问卷编制 7
4.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8
4.3 样本基本统计 8
5 大学生积极幻想现状分析 10
5.1 大学生对积极幻想的认识 10
5.2 大学生对积极幻想的使用 11
5.3 大学生对积极幻想的态度 13
6 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现状分析 14
6.1 大学生社会适应各方面的现状 14
6.2 大学生对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认知 15
6.3 大学生社会适应中的态度和措施 17
7 大学生积极幻想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验证 21
7.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相关性分析 21
7.2 回归分析 24
8 结论与建议 26
8.1 研究结论 26
8.2 建议与对策 27
结 论 28
致 谢 29
参 考 文 献 30
附件A 调查问卷 32
1 引言
近些年来,大学生跳楼、自杀和杀人等案件不断出现,这些不断出现的案件,似乎说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其实大学生中心理有严重问题的只是少数,现如今大部分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的处理、对新环境的适应、对未来就业的担忧等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大学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如何正确客观地应对,对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有很大影响。
在过去的研究中,很多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都是从消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侧重的是对于心理存在问题的纠正治疗,很少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相关研究。关于积极幻想的研究也都是积极幻想和人的心理健康、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关于社会适应的研究集中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自我意识、大学生应对方式等方面。综合目前已有研究,大学生的积极幻想对社会适应可能有着积极影响,但相关的实证比较少,缺少支撑性的数据。为此,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分析信息,来研究大学生积极幻想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本论文在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积极幻想和社会适应的现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研究大学生积极幻想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从而预测大学生在面临威胁性情境和压力性事件时的应对方式和适应性行为,以此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试进行干预和调节,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性发展。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大学生积极幻想和社会适应现状调查;(2)积极幻想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
2.2 研究方法
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和各种研究方法的优劣,最终选择了文献整理法和调查问卷等方法来开展本项目研究。
1.文献整理法。本研究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渠道搜集相关文献:(1)国内的电子数据库,有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资源库等(2)学术期刊,特别是没有包括在以上电子数据库中的专业期刊;(3)网络查找,以上信息渠道的重要补充。搜集到相应文献后,再进行相关的按门别类的整理和梳理。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主要是针对淮安市大学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得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解答研究问题。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我们通过访谈来了解现阶段淮安大学生积极幻想和社会适应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寻求老师的帮助,形成了最初的调查问卷。其次,就是针对淮安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我们主要在淮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发放问卷,同时将被调查对象填好的问卷进行回收。最后,用Excel、spss等工具将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
3 理论回顾和研究假设
3.1 概念界定
3.1.1 本科院校大学生
本科院校大学生是指那些接受过本科教育,是国家培养的知识技术型人才,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队伍。有些调查显示,90后本科院校大学生热情、开放、有个性,喜欢交际与展现自己,渴望证明自己的能力,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价值观方面也与也与70、80后的大学生不同。不仅仅如此,他们处理不同的问题,也需要不同的心理,不同的情境,也需要及时的适应。
本科院校大学生个性张扬,目标明确,但同时也有不少的压力。尤其是90后,教室、家长对他们的教育尤其严格,是学生每天生活在竞争、压力大的环境中,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比如:自卑、焦虑、悲观。心理问题尤其突出,值得人们关注, 尤其是对待事情是否积极幻想以及在社会中能否适应。
90后本科院校大学生现象是家庭环境产物。90后出生在祖辈历经磨难、父辈不断奋斗的家庭中,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经常受到过分的呵护,使得她们自己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的、缺乏毅力;况且90后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所有的爱都给了自己,使得他们不会分享,性格孤僻,缺乏考验,逆反心理强,这类孩子,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1.2 积极幻想
积极幻想,在心理学上指个体在生活中或在面临威胁性情景、压力性事件时所做的一种对自我、现实生活和未来的消极方面的认知过滤。它虽然是对一种对现实的背离,却是个体一种积极心理 适应,显示个体对现实的积极把握和乐观知觉。
3.1.3 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个人在与社会环境相处磨合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从而适应社会,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当人们遭遇挫折失败时,往往会通过改变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来达到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目的。
3.2 关于大学生积极幻想的研究
3.2.1 积极幻想与心理健康
积极幻想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很早就受到重视,而且通过多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积极幻想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积极作用的。如泰勒将心理健康的多个指标与积极幻想研究发现都是成正比。儿童的心理健康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在对儿童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无论儿童的性格特征是属于哪种,一旦他对周围小伙伴产生积极幻想,就会提高对同伴的评价,并有利于伙伴关系的和谐稳定,同时积极幻想对于减少儿童的抑郁情绪有着正面作用。但也有一些学者并不认为积极幻想有利于心理健康,甚至有人认为积极幻想会让个体产生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1 引言 1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2.1 研究内容 1
2.2 研究方法 1
3 理论回顾和研究假设 2
3.1 概念界定 2
3.1.1 本科院校大学生 2
3.1.2 积极幻想 2
3.1.3 社会适应 3
3.2 关于大学生积极幻想的研究 3
3.2.1 积极幻想与心理健康 3
3.2.2 恋爱和婚姻关系中的积极幻想 3
3.2.3 家庭关系中的积极幻想 4
3.2.4 积极幻想与人际关系 4
3.2.5 积极幻想的跨文化领域研究 4
3.2.6 积极幻想形成的原因和发展 4
3.3 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研究 5
3.4 关于积极幻想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6
3.5 研究假设 7
4 研究设计过程 7
4.1 问卷编制 7
4.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8
4.3 样本基本统计 8
5 大学生积极幻想现状分析 10
5.1 大学生对积极幻想的认识 10
5.2 大学生对积极幻想的使用 11
5.3 大学生对积极幻想的态度 13
6 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现状分析 14
6.1 大学生社会适应各方面的现状 14
6.2 大学生对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认知 15
6.3 大学生社会适应中的态度和措施 17
7 大学生积极幻想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验证 21
7.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相关性分析 21
7.2 回归分析 24
8 结论与建议 26
8.1 研究结论 26
8.2 建议与对策 27
结 论 28
致 谢 29
参 考 文 献 30
附件A 调查问卷 32
1 引言
近些年来,大学生跳楼、自杀和杀人等案件不断出现,这些不断出现的案件,似乎说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其实大学生中心理有严重问题的只是少数,现如今大部分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的处理、对新环境的适应、对未来就业的担忧等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大学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如何正确客观地应对,对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有很大影响。
在过去的研究中,很多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都是从消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侧重的是对于心理存在问题的纠正治疗,很少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相关研究。关于积极幻想的研究也都是积极幻想和人的心理健康、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关于社会适应的研究集中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自我意识、大学生应对方式等方面。综合目前已有研究,大学生的积极幻想对社会适应可能有着积极影响,但相关的实证比较少,缺少支撑性的数据。为此,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分析信息,来研究大学生积极幻想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本论文在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积极幻想和社会适应的现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研究大学生积极幻想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从而预测大学生在面临威胁性情境和压力性事件时的应对方式和适应性行为,以此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试进行干预和调节,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性发展。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大学生积极幻想和社会适应现状调查;(2)积极幻想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
2.2 研究方法
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和各种研究方法的优劣,最终选择了文献整理法和调查问卷等方法来开展本项目研究。
1.文献整理法。本研究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渠道搜集相关文献:(1)国内的电子数据库,有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资源库等(2)学术期刊,特别是没有包括在以上电子数据库中的专业期刊;(3)网络查找,以上信息渠道的重要补充。搜集到相应文献后,再进行相关的按门别类的整理和梳理。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主要是针对淮安市大学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得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解答研究问题。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我们通过访谈来了解现阶段淮安大学生积极幻想和社会适应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寻求老师的帮助,形成了最初的调查问卷。其次,就是针对淮安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我们主要在淮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发放问卷,同时将被调查对象填好的问卷进行回收。最后,用Excel、spss等工具将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
3 理论回顾和研究假设
3.1 概念界定
3.1.1 本科院校大学生
本科院校大学生是指那些接受过本科教育,是国家培养的知识技术型人才,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队伍。有些调查显示,90后本科院校大学生热情、开放、有个性,喜欢交际与展现自己,渴望证明自己的能力,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价值观方面也与也与70、80后的大学生不同。不仅仅如此,他们处理不同的问题,也需要不同的心理,不同的情境,也需要及时的适应。
本科院校大学生个性张扬,目标明确,但同时也有不少的压力。尤其是90后,教室、家长对他们的教育尤其严格,是学生每天生活在竞争、压力大的环境中,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比如:自卑、焦虑、悲观。心理问题尤其突出,值得人们关注, 尤其是对待事情是否积极幻想以及在社会中能否适应。
90后本科院校大学生现象是家庭环境产物。90后出生在祖辈历经磨难、父辈不断奋斗的家庭中,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经常受到过分的呵护,使得她们自己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的、缺乏毅力;况且90后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所有的爱都给了自己,使得他们不会分享,性格孤僻,缺乏考验,逆反心理强,这类孩子,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1.2 积极幻想
积极幻想,在心理学上指个体在生活
3.1.3 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个人在与社会环境相处磨合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从而适应社会,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当人们遭遇挫折失败时,往往会通过改变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来达到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目的。
3.2 关于大学生积极幻想的研究
3.2.1 积极幻想与心理健康
积极幻想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很早就受到重视,而且通过多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积极幻想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积极作用的。如泰勒将心理健康的多个指标与积极幻想研究发现都是成正比。儿童的心理健康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在对儿童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无论儿童的性格特征是属于哪种,一旦他对周围小伙伴产生积极幻想,就会提高对同伴的评价,并有利于伙伴关系的和谐稳定,同时积极幻想对于减少儿童的抑郁情绪有着正面作用。但也有一些学者并不认为积极幻想有利于心理健康,甚至有人认为积极幻想会让个体产生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