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外包风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目 录
1 引言 2
2 培训外包概述 2
2.1 培训外包的定义 2
2.2 培训外包的基本特征 3
3 国外企业培训外包风险的相关研究 4
3.1 培训外包风险的主要特征 4
3.2 培训外包风险的影响因素 5
3.3 培训外包风险的规避方法 5
4 国内企业培训外包风险的相关研究 6
4.1 培训外包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6
4.2 培训外包潜在的风险 7
4.3 造成培训外包风险的原因分析 9
5. 企业培训外包风险的应对策略 11
5.1 企业方须全面预防风险 11
5.2 供应商应提高专业素养 12
5.3 外部市场须强化监管力度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内企业得以学习了解到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运作发展模式。正是因为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国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急剧上升,因此国内企业纷纷开始尝试将培训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这样的做法可以极大的节约内部资源,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注入新的灵感。另一方面,可以转变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让部门人员将工作重心更多的放在核心发展策略上。由于受到企业发展特征、企业文化环境、市场环境、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培训外包在国内企业的运用并不尽如人意。企业组织培训外包前期的调查不全面、急于求成、刻意模仿,供应商服务单一、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合作双方缺乏沟通默契等诸多问题日趋明显,长此以往,会造成整个培训外包市场的畸形。
培训外包不当给企业带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容易致使企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企业核心信息泄露、最终结果就是,盲目投入却对企业毫无帮助。这些问题一旦形成便会不断扩大,继而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同时,给培训外包供应商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供应商的发展进程、信誉、行业中的地位、员工工作热情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实质上,企业和培训外包商是要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要针对培训外包在国内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真正运用,才能改善国内企业培训外包发展中的不足。
2 培训外包概述
2.1 培训外包的定义
培训外包是指将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选择讲师、确定时间安排、提供后勤支持等有关培训的主要职能外包出去的一种培训方式。这种形式能够使企业,尤其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企业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专注发展方向等。这种将培训项目交给第三方完成的方式,能够使培训与开发活动以更好的成本效益、更科学匹配的形式、更好的管理进行,并且责任清晰,可以逐渐建立健全企业的责任体系。
早在21世纪初,国外学者Greer、Gilley 和Rasheed、Kakabadse等,就发现最初的培训外包的驱动力就是“降低成本”,从而重新关注核心资源,提高员工服务。这个观点代表了绝大部分学者的意见,在内容上,“顾客满意度和关系维护”、“新技能传授”是非常受欢迎的培训外包课程。然而Cushing Anderson 提出,由于西方整体经济衰退、企业内部培训资源的过剩的原因,在他们的培训外包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衰退期。
2.2 培训外包的基本特征
培训外包作为一个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的项目,由于其自身的工作模式、性质的与众不同,其自身就有独特的特征。而同时国内企业的工作性质、发展模式、市场规模都不尽相同,因此培训外包在国内的发展已经体现出一些显著的新的特征。
2.2.1 需求的广泛性和特殊性
现如今的快速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已经毋庸置疑,想要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参与激烈的竞争。而归根结底,企业的实力是与员工的实力成正比的,所以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企业而言,人才是构成企业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资源之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于人才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为了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培训外包就成了多数企业的不二之选。所以,培训外包具有很强的广泛性。
但是,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培训上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只有针对企业需求的培训,才能真正做到增强企业的软实力,打造结实的人才基础。因此得出,“广泛而雷同”的培训对企业来说完全没有效果,也是是完全不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因此,培训外包是具有特殊性的。
2.2.2 服务的专业性
企业需要强大的驱动程序来推动组织采取长期的高效的培训工作,而这种强大的驱动,不仅仅是企业的内部需求或者是适应市场的需要,外包商带来的推动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而外包商必须展现的专业性在于,首先迅速了解企业的需求,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掌握该企业的发展节奏和方式,快速融入企业;其次,及时了解掌握市场中企业的培训需求,根据需求推出或者修改原本不合理的内容。再次,了解自身优势,比如课程优势、成本优势、讲师资质等,都可以成为供应商的最大亮点,将这样的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企业方,根据首因效应,定能获得企业方的青睐。
2.2.3 风险的相互性
培训外包风险,是在培训项目过程中逐渐产生的,由于企业环境的复杂性,对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识别能力不足,对外包预测估计不足而造成。当然也来自于供应商、市场环境或者其他突发情况,这些风险对企业、供应商、市场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由于培训外包是需要企业方与供应商双方合作完成的,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也是双方的都有的。对于企业方而言,可能带来信息泄露、失去掌控权、成本浪费、被抄袭等风险。而对于供应商而言,可能带来信誉下降、影响计划进程、机会成本的流失等风险。
3 国外企业培训外包风险的相关研究
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到OPEC石油危机的并发冲击,北美国家企业的外部营运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使得他们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转移到员工的身上,起初外包的内容集中在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上,这样直接导致企业事务性的人事工作变得繁杂,外包就此兴起。由于企业从外包中体会到便捷与高效,便逐渐将一些非核心内容的工作都外包出去。因此,培训外包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的一项,是由其他外包项目衍生而来的。
3.1 培训外包风险的主要特征
国外学者对他们国家企业的培训外包也有一定的研究,对其风险也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归类,主要总结了一下三大特点。
针对培训外包的风险,国外学者也有一定的研究。Quinn和Hilmer(1994)共同提出,培训外包的风险控制和规避,需要全程式的管理策略。一次完整的培训外包项目,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商议阶段、转型阶段、评估阶段。如果要从根本上控制和有效规避其中的潜在风险,就必须要从这4个阶段入手,采取“全程式风险管理策略”。
在探索阶段,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分析自身的内外环境,选择需要培训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只有“相对可分离”和超出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的项目才能采取外包的方式进行。
在商议阶段,企业需要审慎选择培训外包的供应商,并且不能只锁定一家供应商,要保证潜在外包商之间有一定的竞争性,也就是说要有多个可以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的候选供应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当存在竞争对手时,外包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会下降,从而有利于外包商降低服务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在选择外包商时,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企业一定要全面考察候选供应商的服务价格、背景、专业能力、人员资质、技术基础、承担过的外包项目、财务状况等等。在以上这些信息都考察透彻,确定合作对象之后,就要制定一份考虑周全的合作合同,以约束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行为。
1 引言 2
2 培训外包概述 2
2.1 培训外包的定义 2
2.2 培训外包的基本特征 3
3 国外企业培训外包风险的相关研究 4
3.1 培训外包风险的主要特征 4
3.2 培训外包风险的影响因素 5
3.3 培训外包风险的规避方法 5
4 国内企业培训外包风险的相关研究 6
4.1 培训外包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6
4.2 培训外包潜在的风险 7
4.3 造成培训外包风险的原因分析 9
5. 企业培训外包风险的应对策略 11
5.1 企业方须全面预防风险 11
5.2 供应商应提高专业素养 12
5.3 外部市场须强化监管力度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内企业得以学习了解到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运作发展模式。正是因为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国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急剧上升,因此国内企业纷纷开始尝试将培训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这样的做法可以极大的节约内部资源,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注入新的灵感。另一方面,可以转变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让部门人员将工作重心更多的放在核心发展策略上。由于受到企业发展特征、企业文化环境、市场环境、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培训外包在国内企业的运用并不尽如人意。企业组织培训外包前期的调查不全面、急于求成、刻意模仿,供应商服务单一、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合作双方缺乏沟通默契等诸多问题日趋明显,长此以往,会造成整个培训外包市场的畸形。
培训外包不当给企业带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容易致使企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企业核心信息泄露、最终结果就是,盲目投入却对企业毫无帮助。这些问题一旦形成便会不断扩大,继而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同时,给培训外包供应商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供应商的发展进程、信誉、行业中的地位、员工工作热情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实质上,企业和培训外包商是要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要针对培训外包在国内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真正运用,才能改善国内企业培训外包发展中的不足。
2 培训外包概述
2.1 培训外包的定义
培训外包是指将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选择讲师、确定时间安排、提供后勤支持等有关培训的主要职能外包出去的一种培训方式。这种形式能够使企业,尤其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企业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专注发展方向等。这种将培训项目交给第三方完成的方式,能够使培训与开发活动以更好的成本效益、更科学匹配的形式、更好的管理进行,并且责任清晰,可以逐渐建立健全企业的责任体系。
早在21世纪初,国外学者Greer、Gilley 和Rasheed、Kakabadse等,就发现最初的培训外包的驱动力就是“降低成本”,从而重新关注核心资源,提高员工服务。这个观点代表了绝大部分学者的意见,在内容上,“顾客满意度和关系维护”、“新技能传授”是非常受欢迎的培训外包课程。然而Cushing Anderson 提出,由于西方整体经济衰退、企业内部培训资源的过剩的原因,在他们的培训外包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衰退期。
2.2 培训外包的基本特征
培训外包作为一个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的项目,由于其自身的工作模式、性质的与众不同,其自身就有独特的特征。而同时国内企业的工作性质、发展模式、市场规模都不尽相同,因此培训外包在国内的发展已经体现出一些显著的新的特征。
2.2.1 需求的广泛性和特殊性
现如今的快速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已经毋庸置疑,想要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参与激烈的竞争。而归根结底,企业的实力是与员工的实力成正比的,所以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企业而言,人才是构成企业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资源之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于人才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为了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培训外包就成了多数企业的不二之选。所以,培训外包具有很强的广泛性。
但是,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培训上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只有针对企业需求的培训,才能真正做到增强企业的软实力,打造结实的人才基础。因此得出,“广泛而雷同”的培训对企业来说完全没有效果,也是是完全不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因此,培训外包是具有特殊性的。
2.2.2 服务的专业性
企业需要强大的驱动程序来推动组织采取长期的高效的培训工作,而这种强大的驱动,不仅仅是企业的内部需求或者是适应市场的需要,外包商带来的推动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而外包商必须展现的专业性在于,首先迅速了解企业的需求,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掌握该企业的发展节奏和方式,快速融入企业;其次,及时了解掌握市场中企业的培训需求,根据需求推出或者修改原本不合理的内容。再次,了解自身优势,比如课程优势、成本优势、讲师资质等,都可以成为供应商的最大亮点,将这样的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企业方,根据首因效应,定能获得企业方的青睐。
2.2.3 风险的相互性
培训外包风险,是在培训项目过程中逐渐产生的,由于企业环境的复杂性,对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识别能力不足,对外包预测估计不足而造成。当然也来自于供应商、市场环境或者其他突发情况,这些风险对企业、供应商、市场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由于培训外包是需要企业方与供应商双方合作完成的,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也是双方的都有的。对于企业方而言,可能带来信息泄露、失去掌控权、成本浪费、被抄袭等风险。而对于供应商而言,可能带来信誉下降、影响计划进程、机会成本的流失等风险。
3 国外企业培训外包风险的相关研究
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到OPEC石油危机的并发冲击,北美国家企业的外部营运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使得他们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转移到员工的身上,起初外包的内容集中在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上,这样直接导致企业事务性的人事工作变得繁杂,外包就此兴起。由于企业从外包中体会到便捷与高效,便逐渐将一些非核心内容的工作都外包出去。因此,培训外包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的一项,是由其他外包项目衍生而来的。
3.1 培训外包风险的主要特征
国外学者对他们国家企业的培训外包也有一定的研究,对其风险也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归类,主要总结了一下三大特点。
针对培训外包的风险,国外学者也有一定的研究。Quinn和Hilmer(1994)共同提出,培训外包的风险控制和规避,需要全程式的管理策略。一次完整的培训外包项目,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商议阶段、转型阶段、评估阶段。如果要从根本上控制和有效规避其中的潜在风险,就必须要从这4个阶段入手,采取“全程式风险管理策略”。
在探索阶段,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分析自身的内外环境,选择需要培训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只有“相对可分离”和超出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的项目才能采取外包的方式进行。
在商议阶段,企业需要审慎选择培训外包的供应商,并且不能只锁定一家供应商,要保证潜在外包商之间有一定的竞争性,也就是说要有多个可以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的候选供应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当存在竞争对手时,外包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会下降,从而有利于外包商降低服务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在选择外包商时,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企业一定要全面考察候选供应商的服务价格、背景、专业能力、人员资质、技术基础、承担过的外包项目、财务状况等等。在以上这些信息都考察透彻,确定合作对象之后,就要制定一份考虑周全的合作合同,以约束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行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