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康美木业有限公司竞争力研究

常州康美木业有限公司竞争力研究[20200414181741]
摘 要
本文运用SWOT分析模型,进行常州市康美木业有限公司竞争力的分析,从而清晰直观了解企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根据SWOT矩阵,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和竞争力提升策略。立足于康美木业竞争力现状,本文提出研发生态新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开展电子商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实行分权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管理竞争力;加强内部营销,凝聚员工情感,提高营销竞争力;发展大客户,创建供应链上的品牌企业,提高环境竞争力。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竞争力;竞争;康美木业;地板;SWOT分析
目 录
1、绪论 6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6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6
1.3 研究思路 6
2、相关理论概述 7
2.1企业竞争力的概念与界定 7
2.2企业竞争力分析理论 7
2.2.1外部竞争力 8
2.2.2内部竞争力 8
3、康美木业公司竞争力现状分析 9
3.1常州市康美木业有限公司发展概述 9
3.2康美木业公司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分析 9
3.2.1内部竞争力的比较优势 9
3.2.2外部竞争力的比较优势 11
3.3康美木业公司竞争力的比较劣势分析 11
3.3.1 内部竞争力的比较劣势 11
3.3.2外部竞争力的比较劣势 12
3.4 康美木业公司竞争力SWOT分析矩阵 14
4、康美木业公司竞争力提升策略 15
4.1产品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生态新品 15
4.2 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电子商务 15
4.3 管理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科学管理 15
4.3.1 分权管理 15
4.3.2 质量管理 16
4.4 营销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内部营销 16
4.5 环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创建品牌 16
5、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板行业持续快速发展。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全国地板产量稳中有升,随着地板公司的增加,带来的必然是地板市场的激烈竞争。通过对地板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可以更好的改善地板企业的发展轨道也可以更好地作用于地板企业。据有关资料显示,常州市目前拥有中小企业约400万家,其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都占常州市工业的70%以上。但中小企业其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产品知名地低、地域等限制性因素,中小企业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不适应的情况。同时,常州康美木业有限公司是常州地区一家较大的本土家族企业,以它为研究对象,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综上,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常州康美木业有限公司的竞争力,不仅有利于促进公司良性竞争及可持续发展,也对其他中小地板制造加工企业具有借鉴意义。而竞争力一直是专家学者及企业讨论的热点话题,但尚缺乏对地板纸加工企业的研究,所以本课题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填补一些研究空白。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搜集法对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确定康美木业有限公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依据;采用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在对竞争力现状和影响竞争的问题进行调查;利用SWOT模型分析法进行竞争力分析。
1.3 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在绪论部分提出问题,说明在当前背景下进行企业竞争力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然后分析问题,明确了竞争力理论框架,简单概括康美木业有限公司发展现状,接下来重点进行企业竞争力现状的分析,阐述企业竞争力有待提高,明确需要提升的竞争力有哪些;最后解决问题,提出竞争力提升策略。
2、相关理论概述
2.1企业竞争力的概念与界定
要想了解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就得先明确竞争的含义。竞争最初出现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物种之间通过竞争来争夺生存资源,实现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一定范围内夺取他们所共同需要的对象所展开的较量。企业竞争是竞争的一个层面,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普遍现象,良性的有序的竞争可以促进企业、行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而企业若想要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即企业竞争力。关于企业竞争力的论述,国内外专家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1985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在《关于竞争力的报告》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价格和质量优势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维纳·艾丽在《知识的进化》一书中提出,企业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其产品在市场上所反映出来的生产力,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就是比较生产力。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所蕴含的内涵也在发展变化,影响企业竞争力的要素或增或减,但万变不离其宗,本文认为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具备的一种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在进行企业竞争力的分析中,不仅是与竞争者比较,也是与企业自身的过去相比较。所以,竞争力的分析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是否处于一种持续发展的状态中。
2.2企业竞争力分析理论
一些学者将企业竞争力概括为创新的竞争力、开拓市场的竞争力、规模竞争力、管理和资源整合的竞争力以及环境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九力模型则站在资源观的角度,系统分析企业内部静态属性和外部动态属性的竞争力,其中,企业外部属性的竞争力包括品牌力、研发力、营销力、制造力和产品力,企业内部属性的竞争力包括资源力、决策力、执行力、整合力。但这些评价方法或模型缺乏对优势竞争力和弱势竞争力的系统总结。在查阅资料中发现,SWOT分析模型蕴含且详尽的概括了企业中的各种竞争力。本文将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概括为优势竞争力,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概括为劣势竞争力,内部优劣势为内部竞争力,机会和威胁为外部竞争力。本文以企业竞争力理论为指导,以SWOT分析模型为基准,将竞争力要素套入SWOT模型中进行企业竞争力的分析,使企业管理者能够直观而明确的看到竞争力的强弱所在,从而趋利避害,发挥优势,规避或削弱劣势。
2.2.1外部竞争力
外部竞争力是指机会和威胁。机会和威胁都是外部环境因素,属于客观因素。机会是指环境中出现的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趋势(变化、潜在需求等),如果企业抓住了机会,就能改变其战略地位;威胁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趋势,如果且无法回避的话,就有可能降低其战略地位。
外部竞争力(机会和威胁)的构成要素:一,政治环境的因素:政治稳定性变动趋势、法规变动趋势、权利结构变动趋势、政府政策变动趋势、对外关系变动趋势、国际政治环境变动趋势;二,经济环境的因素:GNP 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增长率、政府财政政策变动趋势、政府货币政策变动趋势、经济周期的位置;三,技术环境因素:重大科技技术的进展、影响本行业的而技术变化、技术转移的趋势、生产技术革新;四,文化环境的因素:观念变动的趋势、信仰的趋势、风俗习惯及其变动、外来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的影响;五,行业环境的因素:政府产业政策变动趋势、行业边际利润率、行业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度、行业周期性、行业季节性、行业经济规模、行业集中度、行业进出难易、行业文化和组织;六,市场环境的因素:消费水平与结构变动、市场容量及增长率、市场集中度、购买习惯变动、使用习惯变动;七,竞争环境因素:竞争格局变化、主要竞争者变动、竞争者的退出与进入、竞争强度与习惯、主要竞争者的优势劣势、主要竞争者的战略动向和手法;八,下游环境的因素:产品流通体系的变动、主要中间商的素质、主要中间商对企业的态度、主要中间商的稳定性;九,上游环境的因素:供应体系的变动、主要中间商的素质。这些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市场环境两个方面,可以统称为环境竞争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24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