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客隆便利店选址策略分析

常客隆便利店选址策略分析[20200414181733]
摘 要
便利店作为新兴的零售业态形式正在蓬勃发展,其中选址是任何一个连锁企业在开设便利店时首要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正确的选址能提高便利店的竞争实力,增加企业利润。常客隆便利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脱颖而出,必须要选址合理正确,这就需要系统的选址方法论指导。本文先从理论定性分析便利店选址的重要性和因素,再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选取5家常客隆便利店,运用加权平均法定量计算各个便利店选址的分数,之后结合理论与实际总结常客隆便利店的选址方法,并以其中一个便利店作为样本,具体分析常客隆便利店选址仍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常客隆之后便利店选址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帮助常客隆对已有的便利店的选址进行有效的评测。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便利店选址常客隆便利店选址策略加权分析法
目录
1.绪论 1
1.1选题的背景 1
1.2选题的意义 2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内研究现状 2
1.3.2国外研究现状 2
1.4论文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3
2.便利店的选址相关理论基础 4
2.1连锁便利 4
2.1.1连锁便利概念 4
2.1.2便利店的概念 4
2.2便利店选址的重要性 4
2.2.1便利店选址影响便利店发展基础 4
2.2.2便利店的选址影响其经营策略 4
2.2.3便利店选址影响便利店竞争优势 4
2.2.4便利店的选址影响物流配送成本 5
2.3便利店选址的因素 5
3.常客隆便利店发展及分布 6
3.1常客隆便利店的发展 6
3.2常客隆便利店的选址分布现状 6
3.3常客隆便利店选址具体商圈类型 7
4.常客隆便利店选址策略分析 9
4.1常客隆便利店抽样调查分析 9
4.1.1调查对象 9
4.1.2调查内容与目标 9
4.1.3调查方式 10
4.2便利店选址因素加权分析 10
4.2.1各便利店选址因素表 10
4.2.2选址评价因素权重表 10
4.2.3结果分析比较 11
4.3常客隆便利店具体情况分析 11
4.4常客隆便利店现有选址策略 13
4.5常客隆选址存在的问题 13
4.6选址的建议与意见 1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绪论
1.1选题的背景
便利店是一种以便捷为主要特点并提供优质服务的商业形式,在零售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便捷,高效成了当前快节奏生活中人们消费的需求,正是这种消费需求,极大地促进了便利店的飞速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去便利店消费代替去大型卖场,超市消费。由此得出,便利店正逐渐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主流消费场所。本文对于常客隆便利店选址策略分析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便利店拥有能够快速扩张的优势。自中国进入WTO以来,中国零售业规模和形式不断的扩大,便利店作为新兴的连锁零售业态也得到了不少的发展,在发达地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相较于超级市场,大卖场,百货店等业态,便利店更具有发展的潜力。
第二,便利店作为零售业态的一种,都是通过规模效益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常客隆在常熟开设更多的便利店,一方面能够扩大经营范围,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服务更多的群众,另一方面也就通过规模效益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开设的便利店的数量与速度与企业的竞争能力成正比。
第三,由于便利店受到经营范围小,辐射面积小,很难吸引较远的顾客来消费等等客观因素限制,如何建立完善的选址体系成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常熟市有很多的便利店,很多便利店在选址方面都是经验主义,或者只是单方面地考虑一个因素,并没有综合考虑,往往导致便利店经营无法长期经营。
第四,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常客隆便利店拥有众多的竞争对手,例如,联华便利,可的,万丰等,要想从根本上击败这些竞争对手,必须在起跑线上赢得先机。便利店选址是企业开店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成功经营的关键性问题。
对此,我认为有必要对常熟地区便利店的标杆常客隆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分析,通过对于常客隆便利店实体调查,结合管理学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分析常客隆便利店选址的方法,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这样不仅能够为常客隆将来在便利店面的选址上做出一定的参考,同时给常熟整个连锁便利店企业做参考。
1.2选题的意义
对于常客隆便利店选址策略分析的意义有三方面:
第一,验证选址理论在常客隆便利店选址的实际意义,首先形成的选址体系,不仅能够加快常客隆的开店速度,扩大常客隆的经营规模,另一方面正确的选址从长远角度出发,能够减少物流成本,增加顾客数量,进一步提高常客隆的销售额。因此对于常客隆便利店选址策略的分析,不但能够综合分析现有的便利店选址的综合分析,同时又可以为今后便利店选址提供可靠的理论分析。
第二,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对于便利店的选址进行分析,并且把定性与定量不同种类的方法相结合,综合提炼合适的选址方法,得出的论证方法和指导思想对于同类的企业在便利店选址上的策略分析有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作用。
第三,丰富常熟的便利店选址策略分析理论。在国外选址分析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深入研究,理论研究已经相对比较成熟。然而在国内对于选址的研究还刚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选址的分析研究很少,其中对于便利店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对于此现状,进行常客隆便利店选址的研究更是能够弥补一定的不足。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便利店选址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的体系,对于选址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在《商业现代化》2009年第三期中,作者石志红,郑静在《我国零售业选址策略分析》【1】从零售业宏观角度和影响选址的两个因素来分析选址方法。于松涛在2007年撰写的《河南SH公司连锁便利店选址研究》【2】论文中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来建立数据模型从而来分析选址方法。在《商场现代化》第16期中,丁鹏飞,李伟江在《基于GIS的连锁便利布局与选址研究》【3】一文中运用GIS的方法对于便利店的选址做了详细的分析。作者尹健在《浅谈便利店的选址于经营》一文中指出便利店选址的有利条件对于其持续经营的帮助【4】。
综上所述,多数国内学者只是从便利店的选址重要性因素和选址所用的方法两个点来考虑,没有具体的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
1.3.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相对于国内对于便利店的研究就要成熟很多,不仅能够系统的分析便利店选址的各项因素以及选址的重要性,并且在便利店的选址方法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国外的选址研究理论主要有四大理论:
第一,早在1935年,德国人Chris Taylor就已经提出了中心地带理论,在之后由罗斯等人的不断发展,该理论已经成为发展最为完善和标准的零售学选址理论。现如今通过对于此理论的研究,国外学者提出了更为系统的商圈理论【5】。
第二,William J. Reilly创造性地提出了零售区域相互作用理论,他认为两个城市从中间地带吸引顾客数量同两城市的人口数量成正比,同两城市的距离平方成反比【6】。
第三,Hager在1926年提出了关于土地价值理论的选址研究方法,他认为不同的零售业态的选址取决于土地的竞争租价,及某种程度上来说土地的价值越高则选址可能性越高【7】。
第四,Harold通过最小差别理论把竞争模型应用到了零售环境。该理论试图说明在同一市场下一定数量的零售商店聚集在一起能过更多的市场。
通过上述的国外四大理论的论述可以看出,国外的选址研究方法更加广泛也更加的系统和具体。
1.4论文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本文通过对于常客隆实体便利店的考察和研究,找出常客隆目前这些便利店选址上存在的不足和可取之处。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不仅要吸取国外学者在选址研究分析上成熟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国内学者在选址研究分析上的所取得的经验和国内一些成功的便利店的管理方法。在最后的研究分析中,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出常客隆选址的系统的方法,希望这个方法能过为常客隆的便利店选址做出有益的贡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24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