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产品营销策略分析以黄桥烧饼为例(附件)【字数:5683】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乡村产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村的就业机会。本文针对江苏泰州特色传统美食黄桥烧饼,以“互联网+”为背景,以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从乡村旅游产品现状出发,针对黄桥烧饼的历史背景和生产工艺,分析其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几点营销发展策略,希望可以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方面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目录
引言 1
一、黄桥烧饼的现状 2
(一)黄桥烧饼发展状况 2
(二)黄桥烧饼生产工艺 2
二、未来发展优势 2
(一)政府政策支持 2
(二)独特的产品风味 3
(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3
(四)良好的市场声誉 3
三、未来发展劣势 3
(一)品牌知名度低 4
(二)产品质量混乱 4
(三)同质化严重 4
四、黄桥烧饼4P营销策略分析 4
(一)产品包装 4
(二)价格策略 5
(三)渠道推广 5
(四)利用新媒体宣传 5
结语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6
引言
黄桥烧饼是古老的特色传统小吃,属江苏菜系,流传于江淮一带。黄桥烧饼得名于1940年10月那场著名的战役“黄桥决战”,战役打响后,黄桥镇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黄桥烧饼制作的主要原料有面粉,猪油,花生油,芝麻。所用的面粉必须是中筋,强筋和弱筋却不宜制作,所用芝麻必须去皮,去皮的芝麻不得改变它的色泽与形状,一般有咸甜两种口味,讲究的做法是以上等肉松作为馅料。黄桥烧饼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适合各地消费者的口味。2003年荣获“中华民族小吃”的称号,2004年获“江苏食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被评为泰州市名牌产品,是江苏特色小吃之一。
从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夸赞“黄桥烧饼是好出名的”到改革开放后黄桥烧饼店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黄桥烧饼既积淀了悠久而深邃的美食文化底蕴,又凸现出融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为一体的产业特征。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桥烧饼已成为黄桥历史、文化的象征,成为黄桥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富民支柱产业。
一、黄桥烧饼的现状
(一)黄桥烧饼发展状况
泰兴市到处充满了黄桥烧饼的身影,大到商场超市,小到家庭作坊,自营商店,这可以看出本地人对它的喜爱。黄桥烧饼被《中国食品指南》编写入书,是江苏省79种名点之一,品种有六大类二十多个系列。泰兴市黄桥镇是全国黄桥烧饼原产地和主要产地,产业发展基础深厚,产业开拓的空间宽广。黄桥烧饼产业涉及生产加工、小麦种植、面粉加工和辅料供应。目前,泰兴市黄桥镇有黄桥烧饼生产加工企业(个人)70多家,占全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46%,占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产值比重18.60%。其中规模较大的黄桥烧饼生产企业有:黄桥宾馆、天勇永进黄桥烧饼店、黄桥烧饼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桥缘宾馆、美味鲜食品公司、名扬烧饼店和东进烧饼店。
(二)黄桥烧饼生产工艺
黄桥烧饼作为知名特产,产品包装美观大方,古朴典雅,无形中给产品增加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纸质包装传承了传统工艺特色,不但然人产生怀旧感,而且具有即时急用的优点。易拉罐式产品便于运输携带,使人们乘车旅游外出时的休闲良品,分为浓情礼、纯美礼和纯臻礼。在包装与外观设计上,黄桥烧饼更注重礼品形式。2004年至今,黄桥烧饼就一直被评为“江苏省食品博览会金奖”,现有“黄桥”、“为群”、“天勇”、“美味鲜”、“东进”、“名扬”、“巴巴乐”等10个注册品牌。黄桥宾馆的“黄桥”牌黄桥烧饼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并被东航南京公司指定为航空食品。“为群”牌黄桥烧饼已与苏果超市签定长达10年的供货合同。“天勇”牌黄桥烧饼在溱湖湿地公园、扬州瘦西湖等景区共设立4个销售窗口。“名扬”牌黄桥烧饼正与省内外创业者合作,走专供黄桥烧饼的“品牌加盟创业店”的模式。
二、未来发展优势
(一)政府政策支持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加快实现品牌富农、品牌兴企、品牌强市,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泰州市现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做强“黄桥烧饼”“泰兴白果”等一批老品牌,探索跨县域品牌创建和生态经济品牌化标识化的新途径。黄桥镇黄桥烧饼产业发展办公室、黄桥烧饼协会通过对其实行原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来加强烧饼产业的规范管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将使黄桥烧饼这一美味食品,不仅能保护其声誉,而且也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还能进一步提高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加其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的附加值。对黄桥烧饼、泰兴白果等市场认知度高但行业整合度较低、品牌溢价能力较弱的区域公用品牌,加强行业指导和质量监管,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商标、统一地域标识,切实改变小、散、杂的现状,避免同业恶性竞争。加强地域标识商标注册和保护工作,挖掘品牌区域特色及文化内涵。
(二)独特的产品风味
黄桥烧饼外形美观、色泽焦黄,如蒸熟之蟹壳,诱人涎滴,入口酥松,稍嚼即化,甜、咸适中,老少皆宜。由于酥、馅所用油料面粉皆本地出产,异于他处,因而口味也不与他处相同。由于面和得好,酵发得好,酥用得匀,手工轻巧,火候准确,吃到嘴里先感到酥,一口咬下,毫不费力,稍嚼即全部化开,边皮带脆,越嚼越香,吊起食欲,涎水渗出,甚至不用喝茶,即可咽下。对于黄桥烧饼的口味、包装、品质消费者都是比较喜欢的,愿意为此去消费。无论是作为日常食品还是作为礼品,都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黄桥烧饼,或咸或甜,咸的以肉丁、肉松、火腿、虾米、香料等作馅心。烧饼出炉,色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生。1983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
(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黄桥烧饼产于江苏泰兴黄桥镇,它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在陈毅、粟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战役打响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镇外战火纷飞,镇内炉火通红,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时隔30余年之后,即1975年5月,粟裕将军重返黄桥,黄桥人民仍用黄桥烧饼盛情款待他,他手捧烧饼,激动地勉励大家说:“从黄桥烧饼我们看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我们要继续发挥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四)良好的市场声誉
一曲《黄桥烧饼歌》将黄桥烧饼这古老的传统食品推向了全国,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有挂“黄桥烧饼”牌子的店。1949年开国大典,黄桥烧饼就成为国宴食品。1977年8月3日,《人民日报》在第四版刊登了顾寄南的文章《黄桥烧饼》,该文被选入了中学课文。1983年,黄桥烧饼荣获江苏省名特优产品称号。1999年,杭州卷烟厂在杭州牌香烟中放有香烟牌子,有一套百工图,其中就有黄桥烧饼。2001年,美国华盛顿附近,比萨斯托大酒店的菜单上,也有黄桥烧饼;2001年11月,我镇举办了首届“中国黄桥”烧饼节,好多新四军老战士及上海、南京等报社记者出席大会。期间,来黄旅游的人数达2万人,销售黄桥烧饼200多万只,营业额150万元;2003年1月,在南京召开的第八届江苏省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3月22日在上海豫园商城中民俗厨艺大观上亦载誉而归,2003年5月,黄桥烧饼进入江苏苏果超市,金润发、时代等大卖场、现场烤制销售。2004年,黄桥烧饼被中国烹饪协会评定为“中华名小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50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