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品城员工考核与激励问题探讨

捞品城员工考核与激励问题探讨[20200414180204]
摘 要
员工的考核与激励向来作为企业运营发展的重要环节有其关键意义,目的即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以达到公司的经营目标,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竞争力。常熟捞品城作为常熟服装城最具品质的服装专业市场,在员工考核和激励上制定出诸多新方案,从出勤、仪表、业绩等方面上进行调整改进,更加规范了员工的纪律性,激发了员工完成销售指标的热情。但在执行新的考核和激励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业绩指标不够客观,缺乏可行度、考核制度虽然明确,但员工存在着抵触,不予执行的情况、物质上的激励和精神上的激励难以达到平衡等问题。发现这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就是本次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了改善公司的员工表现,为公司的发展带来积极利益,并提出本人对于营销人员考核与激励的一些看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捞品员工考核与激励
目 录
1.绪论 7
1.1 研究背景 7
1.2 研究目的 7
1.2 研究途径 7
2.员工考核和激励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8
2.2考核激励的概念 8
2.3考核激励的主要内容 8
2.4考核激励的意义 10
3常熟捞品员工考核与激励 10
3.1常熟捞品城简介 10
3.1常熟捞品城员工考核方案 10
3.2常熟捞品城员工激励方案 11
4常熟捞品城员工考核和激励存在的问题 12
4.1考核方案上存在的问题 12
4.1.1偏重于工作行为上的约束让考核的意义模糊起来 12
4.1.2员工评分不符合实际 12
4.2激励方案上存在的问题 13
4.2.1额外的物质奖励仍然只属于一部分员工 12
4.2.2当‘拥抱’成了压力 12
4.2.3管理者的激励措施收益不大 13
5.常熟捞品城在员工考核和激励中的难题 14
5.1业绩指标不够客观,缺乏实行可行度 14
5.2考核制度虽然明确,员工却有抵触,不予执行的情况 14
5.3.物质上的激励和精神激励难以达到平衡 14
6.对常熟捞品城员工考核和激励方案的建议 15
6.1稳定新市场,逐步提高销售目标 15
6.2.管理者以身作则,融入工作环境 15
6.3规范管理模式,针对个人采用个性化管理手段 16
7.结论 17
致 谢 19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员工的考核与激励向来作为企业运营发展的重要环节有其关键意义,而各个企业因其企业文化的差异,考核手段和激励手段各有不同,但其目的都是相同的,即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以达到公司的经营目标,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竞争力。
常熟捞品城由常熟仕德伟实业集团投入巨资倾力打造,是一座集服装批发零售、品牌展示、网络贸易、时尚创意等多业态汇集的商业地产项目,产业经营以服装销售为主,管理层在销售人员在销售服装的过程中如何去评判他的业绩,考核与激励的途径又与其他企业有何钟差异,其过程和结果,就是本次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1.2研究目的
本文以常熟捞品城员工的考核与激励为研究对象,为了把握公司在考核激励上的实行方法和结果,探讨公司在考核和激励手段上的优势和弊端,为了得出更加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方案,为企业更新动力提供数据分析和参考,促进管理层对员工管理办法的深入理解,使员工更加有效率的完成销售过程,为公司创造更好的营销氛围。
1.3研究途径
文章首先对员工的考核和激励的概念进行整理,分析其主要内容,理解企业对员工考核和激励向来重视的意义。之后根据笔者亲自在捞品城工作的经验,先简单介绍常熟捞品城和近期进入销售旺季后管理层推出的一些新的考核方案和激励措施,分析其给企业和员工完成自身业绩带来的益处,讨论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和发现方案执行和激励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后再提出笔者对于改进这些问题的一些意见。
2.员工考核和激励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2.1考核激励的概念
考核和激励是管理上两种不同的管理手段,考核顾名思义即对员工工作行为进行考评核对的过程,考核结果有指标可以依据,根据其工作行为和考核指标的相差程度,决定对这些员工的奖励或者惩罚,当然,考核的指标应该有科学的标准以及方法。
在管理学也研究领域中,约瑟夫梅西(Joseph Massie)教授将管理定义为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斯蒂芬P.罗宾斯教授将管理定义为通过与其他人共同努力,既有效率又有效果地把事情做好的过程.意思是说管理要通过具体的管理工作使组织群体行动结果最大化,激励就是这些具体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可见,激励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1]
激励,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是管理学上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激励,激发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促使员工完成其工作指标,为公司增加利益。[2]
2.2考核激励的主要内容
彭志新在《论企业集团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中论述,考核的必要性源于人性本身,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人们都不是完全理性的,所以不可避免的具有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动机。首先,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现代企业集团中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利益发生冲突,其次,现代公司处于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公司的利润水平和经理人员努力程度并没有必然联系。[3]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存在使集团公司无法对公司经理人员的行为动机和行为过程进行充分的判断和监督。因此考核作为有效防止员工发生道德危机,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4]
“有激励才有保费、有增员,没有激励就是死水一潭”,“离开激励,业绩就下滑,团队就萎缩,花钱做促销反倒办不好事”。《激励的本质与主体性的转化——以道为本的激励哲学及操作模式研究》中提到,根据考核的项目不同,事实上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项,即有具体定量的考核内容和无定量考核内容。[5]对员工来说,考核最直观且容易被重视的就是业绩考核,即根据当下员工业绩销售情况对比销售指标的行为。业绩考核的结果往往关系着员工的切身利益,超标完成就能得到奖励,未达标即有可能受到相应的惩罚,业绩的考核作为企业衡量员工销售能力的重要标准,常常成为企业调动人才时的参考依据,一个销售人员的绩效上的考核能最直观地反应出他的工作能力以及对公司的贡献程度,这也可以帮助其提升工作能力,促使其成长。
但对员工的考核,包括上面提到的有据可依的称为定量考核,还包括无定量考核,包括员工的工作度,工作潜能,这些考核的参照标准不像业绩考核那样明确,而且往往还根据环境的差异存在巨大的差别,所以更加复杂,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变才能达到对员工能力的提升和公司发展的目的。[6]
除了对员工工作能力上的考核,工作行为的考核也依然有其重要性,比较明显的就是对于出勤的考核,这是为了督促员工按时上下班,工作中的行为要求,如规定时间休息,工作中不能使用手机等,都是为了通过一系列的行为上的监督,营造更好的工作氛围,提高企业效益。最后,绩效考核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根据其考核结果也可以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从而公司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主动权,可以更好的控制公司的生产与经营,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分配与使用。[7]
激励同样的也分为两个部分,即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简单来说,对于服装行业的员工,物质上的激励就是他超额完成指标后能取得的经济回报,员工往往会为了得到这部分经济上的回报而提升其营销水平,这是促进员工销售业绩的通用办法,然而并不是单纯的物质激励就能以应万变,当物质激励到达一定水平,又或者因为其他复杂的环境因素的影响,物质激励已经不能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情况也仍存在。[8]那另外一种就是精神激励,精神激励的过程应该让员工更加了解其自身的工作潜能以及在公司的发展空间,让员工从精神上改变面貌,提升工作激情,精神上的激励复杂且对应不同的员工往往没有通用的方法,需要管理员对于公司和工作的员工有深入的了解且具备相应的激励手段。精神激励并非单一,它还包括团队建设,如当前流行的‘让公司有家的感觉’就是典型的例子,明说是为了建立和谐的氛围上下一心,让员工在工作时感到温馨,其实就是通过对公司良好的氛围建设,来达到激励员工工作能力的目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23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