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地区混凝土外加剂市场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如今,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使得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不断加大,在陕西关中的主要经济区西安和咸阳,近几年的工程建筑越来越多,作为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第五部分—外加剂的需求量就变得更多,这使得西咸地区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外加剂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由于部分原因产生的不正当竞争使得西咸地区的外加剂市场变得更加混乱。本篇论文旨在对西咸地区的外加剂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所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并提出部分建议和对策,让西咸地区的外加剂市场更加规范,从而提高西咸地区的工程质量,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还可以加速西咸地区的经济发展。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1国外研究现状 1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1.4研究方法 2
2 混凝土外加剂的介绍 3
2.1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历程 3
2.1.1国际混凝土外加剂发展历程 3
2.1.2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发展历程 3
2.2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 4
2.2.1改善混凝土性能 4
2.2.2节约资源,保护坏境。 4
3 混凝土外加剂市场分析 5
3.1市场需求量大 5
3.2出口形势较好 6
3.3外资企业进入 7
3.4企业规模水平的提高 7
3.5节能环保意识增强 7
3.6地区发展不平衡 8
4 西咸地区混凝土外加剂市场现状 9
4.1西咸地区市场概况 9
4.2实地调查总结分析 9
4.3市场存在的问题 10
4.3.1研发应用水平较低 10
4.3.2严重的欠款问题 10
4.3.3 企业专业人才欠缺 11
4.3.4原材料的不断变化 11
4.3.5企业之间不良竞争 11
5 西咸地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混凝土外加剂市场健康发展对策 13
5.1加强生产应用技术水平 13
5.2软硬兼施解欠款 13
5.3培养研发生产销售人才 13
5.4密切关注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 14
5.5倡导诚信经营 14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但每年都会爆出"豆腐渣工程",这不仅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人力和财力资源,更延缓了我国的发展,所以说工程的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就变得尤为重要。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混凝土混匀之前或拌制的时候被加入的特殊性材料。具有量少效果明显的优点,主要是为了提高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功能,有些人士将其比作餐饮事物中的调味品,更是有人说其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1]不同类型混凝土外加剂的添加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使用功效,大大扩展了混凝土新技术发展的空间,使得该副产品在建筑胶凝方面的应用加强,这不仅节约了材料更改善了施工周围的环境,如今这种新材料在建设材料中已经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我国外加剂的混凝土在总的混凝土中含量与国外的情况相比差距很大,这显示在我国外加剂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了解外加剂市场,所以进入西咸地区外加剂公司,对西咸地区的市场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分析并研究它未来的发展对策。
1.2研究意义
由于中国的建筑市场非常庞大,外加剂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但是外加剂的市场却是杂乱无章,市场的混乱导致很多混凝土外加剂使用的不正当竞争,这些不正当竞争可能导致工程质量并不合格,而且外加剂公司的利润率非常的低,导致很多外加剂小企业面临破产的局面,因此我觉得应该先对西咸地区外加剂市场进行分析并研究它以后的发展对策,然后再扩展到全国范围,让我国的外加剂使用更合理、更有效,这样我国的工程质量将会迈进一大步。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国外混凝土外加剂,杨德福的《国外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标准综述》、孙志善的《国外混凝土外加剂概述》、王子明在《国外混凝土外加剂企业现状》中都指出国外生产设备先进,原料自动计量,外加剂的品种不断增加,使用范围和数量也越来越广泛,国际上的需求量更是较以往增加不少。正是由于外加剂的这种发展趋势,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和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更把外加剂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保证技术经济效益的手段。
1.3.2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我国国内混凝土外加剂,田培的《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及发展趋势》、宋伟鹏在《广东建材》的第八期、《外加剂行业报告》等文献中都有指出我国虽然在外加剂技术上取得了质的飞越,但我国的相关技术较国际而言还有很大的距离,长期以来国内外行业一直注重对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加强向工程界宣传混凝土外加剂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培训技术人员,使之能准确掌握各种外加剂的性能,并针对具体工程正确选择使用各种不同性能的外加剂,使其发挥最佳效果,取得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4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以及定性分析法,通过调查文献获得撰写论文所需的资料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经验,通过进入企业实地了解市场现状,通过多看一些学者的作品,然后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2 混凝土外加剂的介绍
2.1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历程
2.1.1国际混凝土外加剂发展历程
上世纪30年代,国外建筑行业为了节约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开始研发新的掺和物来减少水泥用量,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研制出了最早的外加剂,但是这种外加剂效果并不明显,前苏联将这种外加剂引进并对其进行再研究创新,由于前苏联的特殊地理位置,他们不仅仅只想在节约水泥上下功夫,他们更想在防冻上研究新的外加剂,前苏联最大的问题在于冬天混凝土因为寒冷而冻结致使工期不能正常完成,所以他们更倾心于研究防冻剂,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外加剂特别是防冻剂方面科技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到了四五十年代美国研究出了不仅可以节约水泥还可以节约水的“普浊里”减水剂,这种减水剂迅速得到各国的引进,但引进最成功的是日本。到了六十年代,由于当时的减水剂不能满足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要求,日本研究出了萘系减水剂,紧随其后,前西德也不甘示弱,通过自己的努力研制出了梅尔门特减水剂,这两种减水剂的诞生引起了世界建筑行业的轰动,在当时的国际超塑化剂会议上这两种减水剂不出人意料的得到了金质奖章,之后各国的建筑发展都取得了质的飞跃,各种大型建筑不断竣工,极大地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2]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1国外研究现状 1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1.4研究方法 2
2 混凝土外加剂的介绍 3
2.1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历程 3
2.1.1国际混凝土外加剂发展历程 3
2.1.2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发展历程 3
2.2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 4
2.2.1改善混凝土性能 4
2.2.2节约资源,保护坏境。 4
3 混凝土外加剂市场分析 5
3.1市场需求量大 5
3.2出口形势较好 6
3.3外资企业进入 7
3.4企业规模水平的提高 7
3.5节能环保意识增强 7
3.6地区发展不平衡 8
4 西咸地区混凝土外加剂市场现状 9
4.1西咸地区市场概况 9
4.2实地调查总结分析 9
4.3市场存在的问题 10
4.3.1研发应用水平较低 10
4.3.2严重的欠款问题 10
4.3.3 企业专业人才欠缺 11
4.3.4原材料的不断变化 11
4.3.5企业之间不良竞争 11
5 西咸地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混凝土外加剂市场健康发展对策 13
5.1加强生产应用技术水平 13
5.2软硬兼施解欠款 13
5.3培养研发生产销售人才 13
5.4密切关注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 14
5.5倡导诚信经营 14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但每年都会爆出"豆腐渣工程",这不仅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人力和财力资源,更延缓了我国的发展,所以说工程的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就变得尤为重要。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混凝土混匀之前或拌制的时候被加入的特殊性材料。具有量少效果明显的优点,主要是为了提高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功能,有些人士将其比作餐饮事物中的调味品,更是有人说其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1]不同类型混凝土外加剂的添加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使用功效,大大扩展了混凝土新技术发展的空间,使得该副产品在建筑胶凝方面的应用加强,这不仅节约了材料更改善了施工周围的环境,如今这种新材料在建设材料中已经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我国外加剂的混凝土在总的混凝土中含量与国外的情况相比差距很大,这显示在我国外加剂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了解外加剂市场,所以进入西咸地区外加剂公司,对西咸地区的市场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分析并研究它未来的发展对策。
1.2研究意义
由于中国的建筑市场非常庞大,外加剂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但是外加剂的市场却是杂乱无章,市场的混乱导致很多混凝土外加剂使用的不正当竞争,这些不正当竞争可能导致工程质量并不合格,而且外加剂公司的利润率非常的低,导致很多外加剂小企业面临破产的局面,因此我觉得应该先对西咸地区外加剂市场进行分析并研究它以后的发展对策,然后再扩展到全国范围,让我国的外加剂使用更合理、更有效,这样我国的工程质量将会迈进一大步。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国外混凝土外加剂,杨德福的《国外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标准综述》、孙志善的《国外混凝土外加剂概述》、王子明在《国外混凝土外加剂企业现状》中都指出国外生产设备先进,原料自动计量,外加剂的品种不断增加,使用范围和数量也越来越广泛,国际上的需求量更是较以往增加不少。正是由于外加剂的这种发展趋势,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和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更把外加剂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保证技术经济效益的手段。
1.3.2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我国国内混凝土外加剂,田培的《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及发展趋势》、宋伟鹏在《广东建材》的第八期、《外加剂行业报告》等文献中都有指出我国虽然在外加剂技术上取得了质的飞越,但我国的相关技术较国际而言还有很大的距离,长期以来国内外行业一直注重对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加强向工程界宣传混凝土外加剂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培训技术人员,使之能准确掌握各种外加剂的性能,并针对具体工程正确选择使用各种不同性能的外加剂,使其发挥最佳效果,取得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4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以及定性分析法,通过调查文献获得撰写论文所需的资料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经验,通过进入企业实地了解市场现状,通过多看一些学者的作品,然后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2 混凝土外加剂的介绍
2.1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历程
2.1.1国际混凝土外加剂发展历程
上世纪30年代,国外建筑行业为了节约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开始研发新的掺和物来减少水泥用量,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研制出了最早的外加剂,但是这种外加剂效果并不明显,前苏联将这种外加剂引进并对其进行再研究创新,由于前苏联的特殊地理位置,他们不仅仅只想在节约水泥上下功夫,他们更想在防冻上研究新的外加剂,前苏联最大的问题在于冬天混凝土因为寒冷而冻结致使工期不能正常完成,所以他们更倾心于研究防冻剂,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外加剂特别是防冻剂方面科技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到了四五十年代美国研究出了不仅可以节约水泥还可以节约水的“普浊里”减水剂,这种减水剂迅速得到各国的引进,但引进最成功的是日本。到了六十年代,由于当时的减水剂不能满足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要求,日本研究出了萘系减水剂,紧随其后,前西德也不甘示弱,通过自己的努力研制出了梅尔门特减水剂,这两种减水剂的诞生引起了世界建筑行业的轰动,在当时的国际超塑化剂会议上这两种减水剂不出人意料的得到了金质奖章,之后各国的建筑发展都取得了质的飞跃,各种大型建筑不断竣工,极大地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