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通过对学生群体、高校老师以及用人单位的访谈对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出现为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同时也使得部分大学生陷入就业目标和能力培养的盲目中。研究发现无边界职业生涯要求大学生在清晰地职业生涯规划下进行综合能力的开发,并能够将其灵活的运用于实际之中。对此,以心理维度与社会维度为导向构建出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型并对其就业能力开发提出新策略,即在以理论为主导的多元课程设置下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利用校企联合的政策,走入职场,在实践中进行心理调控和自我认识定位,提高自身的职业环境适应能力。关键词 无边界职业生涯,就业能力,大学生目 录
1 引言 1
2 相关理论回顾 1
2.1 无边界职业生涯 1
2.2 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能力 3
3 无边界职业生涯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新要求 4
3.1 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SWOT分析 4
3.2 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发展趋势 5
3.3 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新维度 6
4 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建构 7
4.1 大学生无边界职业生涯能力模型构建的原则 7
4.2 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构建的维度 8
4.3 无边界职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型 9
5 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 10
5.1 以专业技能为基础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10
5.2 与时俱进的自我心理调控和职业生涯规划 11
5.3 社会资本与校园资源整合—校企联合 12
5.4 走进职场,角色融入 13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1 引言
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经济模式的冲击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变革和调整,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金子塔式的组织结构,从而导致了就业市场外部环境由稳定性转变为极具变化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资本与校园资源整合—校企联合 12
5.4 走进职场,角色融入 13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1 引言
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经济模式的冲击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变革和调整,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金子塔式的组织结构,从而导致了就业市场外部环境由稳定性转变为极具变化性和不可预测性[1]。随着就业环境的变化,组织的雇佣观念与雇佣方式潜移默化中也发生着转变,传统的终身雇佣观正逐渐淡出主流思想,雇员不再局限于同一个或者同一类的组织中[2],但能力与业绩却成为其就业的前提与保障,劳动力市场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无边界职业生涯理念应运而生,逐渐进去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中。
无边界职业生涯的产生打破了传统职业生涯模式从而对就业者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但同时模糊化的边界限定也为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大学生群体作为时代的继承者和推动者首当其冲,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极具增加,曾经被称为“就业界宠儿”的大学生如今却无法避免着就业难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使其能够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赢得竞争优势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便以无边界职业生涯为时代背景,针对现状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作出了分析研究,并对此提出了无边界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型。
2 相关理论回顾
2.1 无边界职业生涯
2.1.1 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定义
早在20世纪90年代Arthur就在《组织行为》杂志上首次提出无边界职业生涯这一理论[3]。无边界职业生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正如其名,无边界职业生涯是指雇员职业生涯的“无边界化”, 但根据Arthur和RouSSeau(1994)对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定义以及Gunz等人(2000)对 “无边界”概念的重新审视,可以发现所谓的“无边界”不是边界的绝对消失,而是指对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组织边界逐渐模糊而趋向于消失 [4]。员工不再局限于同一个或者同一类组织中,而是跨越多个组织或者岗位甚至是多个行业类型,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地域,专业性以及岗位壁垒等都不足以成为就业选择上的阻碍,员工可根据其业绩和能力获得就业机会和可持续就业的保障[5]。
2.1.2 无边界职业生涯的特征
(1)职业生涯中边界的模糊化
无边界职业生涯最显著地特征正如其名“无边界”,即在职业生涯中其组织边界,职位边界以及区域边界等都日益模糊而逐渐趋向于消失。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下,员工不再局限于某一企业或者某一类岗位模式中,员工可以经历多个组织多个岗位,甚至可以从事多个不相关的职业[6],例如教师、会计、销售等。同时随着交通事业和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地域不在成为人们就业的阻碍,就业者的职业发展可能经历多个地区甚至多个国家[7]。
(2)灵活的知识和技能
无边界职业生涯打破了传统的终身雇佣制,这就使得雇员们不得不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提高自身的工作业绩和水平从而获得可持续就业。职业生涯边界的模糊化提供了就业选择上的多重机会,但对雇员的就业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门手艺走天下,一项本领养一生已不再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就业者的能力必须是通用灵活、具有弹性和较强迁移的能力并且能够在多组织众职位间能够转化的。
(3)螺旋型的职业生涯路径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雇员的职业发展过程由原本在有边界职业生涯中的直线型转变成螺旋型[8],因此,雇员在其职业生涯的发展中不再是只进行着一份工作,而转变为同时进行着两种或两种以上工作,从职业中不断学习和提升多种技能来培养更强的就业能力,不断地累积自身工作能力,提升各种就业能力,在不同的工作甚至在不同的行业中寻求更大的发展。
(4)个体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管理负责
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出现给予了个体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与选择职业更多的机会,但同时在个体能够拥有多重选择的同时也必须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管理负责。组织对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多样性决定了个体在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时的复杂性,这就要求个体必须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需求,从而制定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自身的选择而负责[9]。
2.1.3无边界职业生涯与传统职业生涯的区别
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职业生涯的界限,对比传统职业生涯,无边界职业生涯与其最大的区别是将边界模糊化的同时对组织成员的心理契约模式也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的职业生涯较为模式化、固定化,更多的追求员工的忠诚度和组织的规章,是劳动者凭借其忠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9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