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员工职业生涯韧性职业适应力与员工职业成长关系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就业压力在急剧增加。很多新入职的员工面对竞争激励的社会工作环境,不能很快地适应变化的工作环境,这就需要新入职员工拥有较好的职业生涯韧性和职业适应力,从而可以更好地获得职业成长。职业生涯韧性是指当面对职业发展中出现的困境时,员工通过调整自己心理和行为,能够快速从工作逆境中走出来的能力。职业适应力是指员工在工作中面临可预料和不可预料的工作问题的准备程度。职业适应力也是指在面对变化的工作环境时,员工为了适应工作环境对自己相应的行为和态度做出改变的能力。职业成长是指员工在自身的工作中的职业发展速度。本次的调查研究是在之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了解职业生涯韧性、职业适应力和职业成长的结构维度。根据之前学者使用的测量工具编制问卷,对一些新入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的。根据调查结果,探讨职业生涯韧性、职业适应力与职业成长的关系,探讨怎样提高新入职员工的职业成长,为新入职员工的职业成长提供一些建议。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职业韧性、职业适应力对职业成长都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并且职业适应力对职业韧性和职业成长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关键词 职业生涯韧性,职业适应力,职业成长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研究意义 1
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
2.1 关于职业生涯韧性的研究 1
2.2 关于职业适应力的研究 2
2.3 关于职业成长的研究 3
2.4 职业生涯韧性、职业适应力与职业成长关系研究 3
3 研究方法 5
3.1 研究对象 5
3.2 研究工具 6
3.3 研究过程 7
4 研究结果 7
4.1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7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8
4.3 回归分析 9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10
5.1 研究结论 10
5.2 建议 11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1.1 研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新入职员工的职业环境的竞争变得十分激烈。新入职员工在面对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会感受到很大的工作压力,会变得不容易融入新的组织和工作环境中。新入职员工面对这样激烈的社会环境,也逐渐认识到,要实现自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想办法适应变化的工作环境,还有多关注一下自身的职业成长。在网络和电视上,我们也能常常看到一些员工由于受不了工作的压力,而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新入职员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当面对一些职业负性事件时,有时候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和采取消极的方法应对,这样会对新入职员工的未来职业发展造成阻碍。
1.2 研究目的
本此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新入职员工的职业生涯韧性、职业适应力与职业成长的关系,在分析新入职员工职业韧性、职业适应力和职业成长的目前情况的基础上,探讨新入职员工生涯韧性、职业适应力与员工职业成长关系,研究出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在本次研究结果基础之上,为新入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1.3 研究意义
职业生涯韧性是指员工在面对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时,采取的有效应对方式和应对心理。新入职员工具有较好的职业韧性,可以有效应对工作中的问题,能够留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这样可以改善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适应力是指个体在面对职业环境变化时,解决职业问题和适应工作环境的一种能力。刚刚入职的新员工,非常需要有较高职业适应力和较强职业韧性,来面对新环境和新的工作压力。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职业韧性、职业适应对职业成长的影响机制,为新入职员工的职业成长提供帮助。
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2.1 关于职业生涯韧性的研究
2.1.1 职业生涯韧性的概念
在London(1983)的研究中,他指出职业生涯韧性的含义是指当面对职业逆境中出现的职业中断,员工是如何应对的[1]。在London和Noe(1997)的研究中,他们认为职业韧性是指员工在适应变化的工作环境的一种能力[2]。也就是说,当工作环境变得恶劣时,个体的职业生涯韧性就更加能突显出,是一种适应变化的工作环境的能力。到现在为止,不同的研究者对职业生涯韧性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职业生涯韧性是指员工自发去适应有风险的工作环境的能力和从痛苦和受伤中恢复的能力。职业生涯韧性会受到员工个人具备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影响,也会受到职业环境的影响。新入职员工面对变化的职业环境,有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心态。这种消极的想法处理得不好的话,有可能会阻碍员工职业上的发展,所以新入职员工需要拥有相应的心理素质来应对环境的变化。具有职业生涯韧性的员工在面对变化的工作环境时,可以更好地适应和恢复,然后从变化的工作环境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综上学者的观点,职业生涯韧性是指一种面对负性事件,从中恢复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迁移到有效的行为上,才会起到作用。
2.1.2 职业生涯韧性的结构维度
在London(1983)的研究中,他认为职业生涯韧性的结构维度有自我效能、风险承担和独立这三个维度[1]。在Obrist(2010)的研究中,他提出职业生涯韧性的结构维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维度[3]。在国内,相关学者王明辉、李宗波(2011)在他们的研究中,根据国内企业的相关实际状况,认为职业生涯韧性的结构维度应该包括职业目标、持续学习、冒险倾向和自我效能[4]。到现在为止,不同的学者对职业生涯韧性结构维度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使得他们在自己的研究中使用测量职业韧性的工具也不同。
2.2 关于职业适应力的研究
2.2.1 职业适应力的概念
在Savakis(1997)的研究中,他认为职业适应力的含义是员工在职业发展中遇到可预测的任务和不可预测任务的准备程度[5]。在Fugate等(2004)的研究中,指出职业适应力的含义是职工为了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想法和行为的能力和意愿[6]。根据国外学者的说法,职业适应力是指在员工对一些可预料到的和不可预料到的工作问题的准备程度。职业适应力是由员工对自身职业的关心、对自己的职业控制和拥有的自信心等方面表现出来。个体是否愿意适应变化的职业环境,会影响到员工的职业适应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20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