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恐惧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 1
1.2 选题意义 2
2 文献综述 3
2.1 关于失败恐惧的相关文献研究 3
2.1.1 失败恐惧的概念 3
2.1.2 失败恐惧的维度 3
2.1.3 失败恐惧的理论基础 5
2.2 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相关文献研究 6
2.2.1 大学生创业的内涵 6
2.2.2 创业意愿的内涵 7
2.2.3 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8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10
3.1 论文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10
3.2 研究方法 11
4 问卷设计与实证分析 12
4.1 问卷设计 12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12
4.2.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2
4.2.2 差异性分析 15
4.3 相关分析 26
4.4 回归分析 28
4.4.1 样本的分层回归分析 28
4.4.2 性格在失败恐惧与大学生创业意愿之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30
4.5 研究结果讨论 31
结 论 32
致 谢 33
参 考 文 献 34
附 录 36
1 引言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大学的校园。然而,不可避免的事实是,毕业生的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可是就业岗位并没有与日俱增。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前不久还有新闻指出,未来几年我国可能要迎来第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波的下岗潮。另外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选择了转到其他国家或者使用机器人来完成简单的工作,这使得应届毕业生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了。有些大学生由就业转向创业,主动创造机会解决自身就业难的问题,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瑞德霍夫曼曾说过,创业好比从悬崖跳下去之际才开始组装飞机来自救。创业者必须在落地前,组装好自己的“飞机”才能避免被摔得粉身碎骨。这个比喻突出了创业需要勇往直前、坚定的信念,描述了跳下创业悬崖是一种行为的勇气。在创业过程中,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即使害怕,仍然拥有采取行动去实现目标的能力。因此,恐惧被纳入决策过程中。失败恐惧会影响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创业是一种极端的体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几种成为企业家需要经历的冒险情感元素。早期,对创业有影响的行为吸引了学者对创业激情、创业特性、创业活力的注意。但是对失败恐惧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研究却很少。不过失败恐惧与大学生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在部分文献的研究中认为失败恐惧是创业的一个障碍。
1.1 选题背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背景下,创业在科技创新、提高经济效率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创业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不仅仅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更有助于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实现。因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最重要途径就是要培育具有开拓性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以一种新的教育体制和理念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目前,我国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很多有利的政策(融资问题、开店、税收优惠、免费创业培训等诸多方面都有涉及)。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包括:免费的风险评估、免费的政策培训、无偿的贷款担保、部分税费减免。高校也开启了创业方面的教育,为促进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在关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创业教育的主题,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但不得不重视的是,虽然当前大学生创业有着较为有利的宏观环境和教育背景,但是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却不是很强烈,大学生创业的实际参与率不高。据统计,2010、2011和2012届的大学生创业参与率仅为0.9%、1.0%和1.2%,虽呈现出了递增态势,但到2015年大学生创业的参与率还不足2%。大学生创业参与率为什么如此之低?除了外在的宏观条件,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状况,承受能力,坚韧性都值得我们关注。其中对失败的恐惧引起了学者的研究。
近几年学者对失败恐惧的关注越来越多。失败恐惧通俗的理解就是指害怕自己失败。日常的考试、比赛、赌博、表演、晋升、面试等都可能会以失败告终。一般失败后我们可能会产生惭愧、内疚、尴尬、难过、逃避等消极的情绪。所以人们害怕会失败,不希望产生恐惧心理。很多关于失败恐惧的研究受到大家关注。最早是由Murray在他的实验中被提到。后来的研究就如雨后春笋,受到了越来越到多的关注。有很多的研究认为,失败恐惧会引发较多的消极感受,例如使人感到焦虑不安、行动迟缓反应能力降低、心情不舒畅,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厌食等后果。理解失败恐惧与大学生创业意愿之间存在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创业意愿可以看成是决定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创建新企业的决策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这与他们自身对于创业意愿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大学生失败恐惧对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创业意愿的影响,可以很好地预测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从目前来看,虽然政府、高校已经做出一些努力,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也日渐高涨,但是实际上去创业的却并不多。
1.2 选题意义
如今,促进创业成为了热门的话题,创业已经成为了新的创新动力。在我国鼓励大众创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学校提供了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开展了创业竞赛。在如此有利的宏观环境下,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激情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有很多学者也做过相关的调查,提出创业意愿受到个人特质、个人情况、外在环境、创业动机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对大学生创业意愿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对失败恐惧与创业意愿关系的研究比较少。
当我们问别人为什么不去创业的时候,肯定会有人说害怕失败。我想这也就是我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所在。探讨失败恐惧与大学生创业意愿之间的联系,对提高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培养学生群体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绩效,使他们战胜恐惧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对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本文旨在研究失败恐惧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究竟产生何种影响,分析失败恐惧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占的重要程度。期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能够为国家创业政策的制定和高校创业体系的改善提供一些作用。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失败恐惧的相关文献研究
2.1.1 失败恐惧的概念
最早,失败恐惧是从成就动机的研究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早在1938年的时候,Murray就发现了大学生或在这个相似年龄段的青年存在主动回避失败的需求[1]。随后,McClelland和Atkinson[2]首次提出失败恐惧是成就动机中成功希望的对立面,其中成功希望是一种自身期望获得奖励的趋近动机,而失败恐惧则是自身预期可能会遭受到惩罚的回避动机[3]。随后Atkinson进一步描述失败恐惧是一种在成就情境中回避自我表现和意志努力的倾向或一种感知失败会给自己带来耻辱和羞愧的能力[3]。Birney,Burdick和Teevan[4]在他们的著作《失败恐惧》中以失败的后果为角度解释了失败恐惧的概念[5]。他们认为失败恐惧指个体在察觉到自己可能达不到某种成就标准之后,可能内心中产生的恐惧感。后来,Conroy[6]进一步发展了Birney的观点,他认为个体在外界环境发生某些变化的时候,假如仍从事成就活动,个体会根据变化的环境和自己的能力来评估自己是否能够完成追求的目标,此时会产生相应的认知评价[7];个体期望获得成功的结果,但是结果却不如人意或将以失败告终这对行为者来说就是令人沮丧的,伴随着恐惧的感觉,所以对他们而言也就是一种威胁。例如,学霸的成绩一直很好,他们期望成功是因为会获得老师家长的表扬。如果他们失败了,会担心家长老师的责备,这就意味着对自己有价值的一些东西被剥夺了,因而也就是一种威胁。
1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 1
1.2 选题意义 2
2 文献综述 3
2.1 关于失败恐惧的相关文献研究 3
2.1.1 失败恐惧的概念 3
2.1.2 失败恐惧的维度 3
2.1.3 失败恐惧的理论基础 5
2.2 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相关文献研究 6
2.2.1 大学生创业的内涵 6
2.2.2 创业意愿的内涵 7
2.2.3 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8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10
3.1 论文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10
3.2 研究方法 11
4 问卷设计与实证分析 12
4.1 问卷设计 12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12
4.2.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2
4.2.2 差异性分析 15
4.3 相关分析 26
4.4 回归分析 28
4.4.1 样本的分层回归分析 28
4.4.2 性格在失败恐惧与大学生创业意愿之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30
4.5 研究结果讨论 31
结 论 32
致 谢 33
参 考 文 献 34
附 录 36
1 引言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大学的校园。然而,不可避免的事实是,毕业生的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可是就业岗位并没有与日俱增。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前不久还有新闻指出,未来几年我国可能要迎来第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波的下岗潮。另外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选择了转到其他国家或者使用机器人来完成简单的工作,这使得应届毕业生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了。有些大学生由就业转向创业,主动创造机会解决自身就业难的问题,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瑞德霍夫曼曾说过,创业好比从悬崖跳下去之际才开始组装飞机来自救。创业者必须在落地前,组装好自己的“飞机”才能避免被摔得粉身碎骨。这个比喻突出了创业需要勇往直前、坚定的信念,描述了跳下创业悬崖是一种行为的勇气。在创业过程中,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即使害怕,仍然拥有采取行动去实现目标的能力。因此,恐惧被纳入决策过程中。失败恐惧会影响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创业是一种极端的体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几种成为企业家需要经历的冒险情感元素。早期,对创业有影响的行为吸引了学者对创业激情、创业特性、创业活力的注意。但是对失败恐惧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研究却很少。不过失败恐惧与大学生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在部分文献的研究中认为失败恐惧是创业的一个障碍。
1.1 选题背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背景下,创业在科技创新、提高经济效率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创业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不仅仅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更有助于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实现。因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最重要途径就是要培育具有开拓性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以一种新的教育体制和理念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目前,我国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很多有利的政策(融资问题、开店、税收优惠、免费创业培训等诸多方面都有涉及)。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包括:免费的风险评估、免费的政策培训、无偿的贷款担保、部分税费减免。高校也开启了创业方面的教育,为促进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在关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创业教育的主题,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但不得不重视的是,虽然当前大学生创业有着较为有利的宏观环境和教育背景,但是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却不是很强烈,大学生创业的实际参与率不高。据统计,2010、2011和2012届的大学生创业参与率仅为0.9%、1.0%和1.2%,虽呈现出了递增态势,但到2015年大学生创业的参与率还不足2%。大学生创业参与率为什么如此之低?除了外在的宏观条件,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状况,承受能力,坚韧性都值得我们关注。其中对失败的恐惧引起了学者的研究。
近几年学者对失败恐惧的关注越来越多。失败恐惧通俗的理解就是指害怕自己失败。日常的考试、比赛、赌博、表演、晋升、面试等都可能会以失败告终。一般失败后我们可能会产生惭愧、内疚、尴尬、难过、逃避等消极的情绪。所以人们害怕会失败,不希望产生恐惧心理。很多关于失败恐惧的研究受到大家关注。最早是由Murray在他的实验中被提到。后来的研究就如雨后春笋,受到了越来越到多的关注。有很多的研究认为,失败恐惧会引发较多的消极感受,例如使人感到焦虑不安、行动迟缓反应能力降低、心情不舒畅,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厌食等后果。理解失败恐惧与大学生创业意愿之间存在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创业意愿可以看成是决定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创建新企业的决策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这与他们自身对于创业意愿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大学生失败恐惧对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创业意愿的影响,可以很好地预测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从目前来看,虽然政府、高校已经做出一些努力,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也日渐高涨,但是实际上去创业的却并不多。
1.2 选题意义
如今,促进创业成为了热门的话题,创业已经成为了新的创新动力。在我国鼓励大众创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学校提供了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开展了创业竞赛。在如此有利的宏观环境下,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激情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有很多学者也做过相关的调查,提出创业意愿受到个人特质、个人情况、外在环境、创业动机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对大学生创业意愿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对失败恐惧与创业意愿关系的研究比较少。
当我们问别人为什么不去创业的时候,肯定会有人说害怕失败。我想这也就是我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所在。探讨失败恐惧与大学生创业意愿之间的联系,对提高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培养学生群体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绩效,使他们战胜恐惧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对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本文旨在研究失败恐惧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究竟产生何种影响,分析失败恐惧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占的重要程度。期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能够为国家创业政策的制定和高校创业体系的改善提供一些作用。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失败恐惧的相关文献研究
2.1.1 失败恐惧的概念
最早,失败恐惧是从成就动机的研究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早在1938年的时候,Murray就发现了大学生或在这个相似年龄段的青年存在主动回避失败的需求[1]。随后,McClelland和Atkinson[2]首次提出失败恐惧是成就动机中成功希望的对立面,其中成功希望是一种自身期望获得奖励的趋近动机,而失败恐惧则是自身预期可能会遭受到惩罚的回避动机[3]。随后Atkinson进一步描述失败恐惧是一种在成就情境中回避自我表现和意志努力的倾向或一种感知失败会给自己带来耻辱和羞愧的能力[3]。Birney,Burdick和Teevan[4]在他们的著作《失败恐惧》中以失败的后果为角度解释了失败恐惧的概念[5]。他们认为失败恐惧指个体在察觉到自己可能达不到某种成就标准之后,可能内心中产生的恐惧感。后来,Conroy[6]进一步发展了Birney的观点,他认为个体在外界环境发生某些变化的时候,假如仍从事成就活动,个体会根据变化的环境和自己的能力来评估自己是否能够完成追求的目标,此时会产生相应的认知评价[7];个体期望获得成功的结果,但是结果却不如人意或将以失败告终这对行为者来说就是令人沮丧的,伴随着恐惧的感觉,所以对他们而言也就是一种威胁。例如,学霸的成绩一直很好,他们期望成功是因为会获得老师家长的表扬。如果他们失败了,会担心家长老师的责备,这就意味着对自己有价值的一些东西被剥夺了,因而也就是一种威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