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行为分析(附件)【字数:9867】
摘 要摘 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地方政府更多的介入目的地旅游中。地方政府作为公共部门,更多的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注重本地区的整体利益。所以地方政府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地方政府和一般企业是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各有优势和不足,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两种力量,对于目的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具体分析了连云港政府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政府在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对连云港政府营销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旅游营销;公共产品;连云港
目录
0 引言 1
1 绪论 1
1.1 选题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 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理论分析 4
2.1政府营销的内涵 4
2.2 公共产品的概念和性质 4
2.3 地方公共产品的概念和性质 5
2.4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公共产品特性 6
3 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行为及特点分析 8
3.1 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行为描述 8
3.2 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与一般企业营销的共性和差异 9
3.3 旅游目的地地地方政府营销的优势 11
3.4 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的劣势 13
4 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案例—以连云港为例 13
4.1 连云港旅游发展现状 13
4.2连云港政府在旅游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4
4.3 对连云港政府旅游营销的建议 15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行为分析
0 引言
全世界旅游行业已经进入大转变、大改革、大发展时期,世界各地对发展旅游经济化产业,都表现出坚强的信念与毅力。旅游行业的发展与旅游营销活动的大力宣传是和各地政府对旅游目的地营销分不开的。现今,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政府营销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对于旅游目的地营销而言,政府应该承担必要的责任以及发挥出其引导作用。由于旅游地区的形象以及资源的共享性、市场发生失灵的现象和名胜古迹等旅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公共性、服务性、持续性等特点,地方旅游业的营销需要当地政府的介入。单独的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时,往往以自我为主,注重提高自己的企业利益,并不注重整个地区的营销目标,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唯有政府才能从全局的立场出发,发挥其纽带作用,充分协调包括旅游营销在内的各方面的活动,以区域整体形象为重点,一起开展旅游目的地营销活动。政府主要从全局出发,开展区域性整体旅游形象营销,与企业和社会的参与相联合,开展旅游目的地的联合营销。经过政府的有力宣传和推广,必将营造区域的良好旅游形象,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旅游需求,促进目的地的经济繁荣昌盛。旅游目的地的政府营销在全球已经是大势所趋,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新型领域。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20世纪90年代,正是由于全球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才慢慢开始受到极大的重视。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为了使本国,本地区的旅游更具有竞争力,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的研究逐渐增加起来,对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不仅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的竞争力,还对地方经济和人文发展影响巨大。所以,很多学者开始关注研究此问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再不断得到发展。旅游目的地营销需要政府从全局和宏观的立场出发,发挥其引导作用,组织协调旅游服务业在内的各项活动,以推广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形象为重点,一起进行旅游目的地营销行动。通过政府的积极推广和宣传,营造一个国家或区域旅游目的地的良好的旅游形象。旅游目的地的政府营销已成为全球的一种新趋势。近几年里,国内各级旅游目的地(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城市)都在一起实施了不一样的政府营销行为。但是,因为旅游产业是一个起步时间较短的产业,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政府营销更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许多工作还不成熟,难免会产生很多问题。总的看来,国内各级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政府营销行为还在初级阶段。随着各部门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不断重视,政府投入到旅游营销方面的精力和资金也必然会逐渐增加。如何利用好这些资金,开展好旅游目的地营销工作,成为了各级地方政府当下在旅游业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论文查阅了大量文献,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的相关理论,在公共产品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地方公共产品的概念,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和一般企业营销异同点分析,得出即使地方政府营销具有一定的缺陷,但在现阶段,仍是目的地营销的主要力量。接着在分析连云港政府营销案例的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提出了建议。研究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行为,对于加强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刺激目的地经济繁荣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研究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但是还不是很成熟,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一理论才被广泛的研究和接受,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也飞速前进,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也自然而然的受到重视。纵观整个旅游系统,绝大部分的旅游活动都是发生于旅游目的地,所以目的地研究是整个旅游研究的基础。目的地旅游是游客游览的首要选择,目的地游览的好坏直接影响游客评价,所以,研究旅游服务营销,最先要从旅游目的地开始。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政府营销是近些年出现的新的研究领域。由于旅游业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以及旅游目的地自身的复杂性,所以,旅游目的地营销也会涉及到更多的内容。国外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涉及颇多。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是游客对该地的直观反应,游客的体验感觉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和声誉。在旅游目的地营销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对目的地形象的研究。目的地形象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克里斯(2001)论述了政府引导营销能够较好的促进和改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在旅游目的地的定位方面,Chen等通过分析论证了目的地的市场地位价值。在品牌方面,帕克(2003)等研究表明目的地实施品牌战略可以有力地吸引游客,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目的地品牌效果衡量通常采用与目的地形象衡量类似的方法。在针对未来旅游者方面,比尔(1990)等对目的地的形象与旅游者消费后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不同目的地形象比较方面,布拉姆韦尔等以伦敦、利物浦等几个英国城市为例,比较分析了对它们之间旅游形象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1]。
1.2.2国内研究现状
目录
0 引言 1
1 绪论 1
1.1 选题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 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理论分析 4
2.1政府营销的内涵 4
2.2 公共产品的概念和性质 4
2.3 地方公共产品的概念和性质 5
2.4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公共产品特性 6
3 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行为及特点分析 8
3.1 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行为描述 8
3.2 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与一般企业营销的共性和差异 9
3.3 旅游目的地地地方政府营销的优势 11
3.4 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的劣势 13
4 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案例—以连云港为例 13
4.1 连云港旅游发展现状 13
4.2连云港政府在旅游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4
4.3 对连云港政府旅游营销的建议 15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行为分析
0 引言
全世界旅游行业已经进入大转变、大改革、大发展时期,世界各地对发展旅游经济化产业,都表现出坚强的信念与毅力。旅游行业的发展与旅游营销活动的大力宣传是和各地政府对旅游目的地营销分不开的。现今,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政府营销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对于旅游目的地营销而言,政府应该承担必要的责任以及发挥出其引导作用。由于旅游地区的形象以及资源的共享性、市场发生失灵的现象和名胜古迹等旅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公共性、服务性、持续性等特点,地方旅游业的营销需要当地政府的介入。单独的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时,往往以自我为主,注重提高自己的企业利益,并不注重整个地区的营销目标,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唯有政府才能从全局的立场出发,发挥其纽带作用,充分协调包括旅游营销在内的各方面的活动,以区域整体形象为重点,一起开展旅游目的地营销活动。政府主要从全局出发,开展区域性整体旅游形象营销,与企业和社会的参与相联合,开展旅游目的地的联合营销。经过政府的有力宣传和推广,必将营造区域的良好旅游形象,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旅游需求,促进目的地的经济繁荣昌盛。旅游目的地的政府营销在全球已经是大势所趋,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新型领域。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20世纪90年代,正是由于全球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才慢慢开始受到极大的重视。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为了使本国,本地区的旅游更具有竞争力,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的研究逐渐增加起来,对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不仅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的竞争力,还对地方经济和人文发展影响巨大。所以,很多学者开始关注研究此问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再不断得到发展。旅游目的地营销需要政府从全局和宏观的立场出发,发挥其引导作用,组织协调旅游服务业在内的各项活动,以推广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形象为重点,一起进行旅游目的地营销行动。通过政府的积极推广和宣传,营造一个国家或区域旅游目的地的良好的旅游形象。旅游目的地的政府营销已成为全球的一种新趋势。近几年里,国内各级旅游目的地(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城市)都在一起实施了不一样的政府营销行为。但是,因为旅游产业是一个起步时间较短的产业,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政府营销更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许多工作还不成熟,难免会产生很多问题。总的看来,国内各级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政府营销行为还在初级阶段。随着各部门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不断重视,政府投入到旅游营销方面的精力和资金也必然会逐渐增加。如何利用好这些资金,开展好旅游目的地营销工作,成为了各级地方政府当下在旅游业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论文查阅了大量文献,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的相关理论,在公共产品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地方公共产品的概念,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和一般企业营销异同点分析,得出即使地方政府营销具有一定的缺陷,但在现阶段,仍是目的地营销的主要力量。接着在分析连云港政府营销案例的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提出了建议。研究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营销行为,对于加强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刺激目的地经济繁荣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研究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但是还不是很成熟,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一理论才被广泛的研究和接受,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也飞速前进,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也自然而然的受到重视。纵观整个旅游系统,绝大部分的旅游活动都是发生于旅游目的地,所以目的地研究是整个旅游研究的基础。目的地旅游是游客游览的首要选择,目的地游览的好坏直接影响游客评价,所以,研究旅游服务营销,最先要从旅游目的地开始。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政府营销是近些年出现的新的研究领域。由于旅游业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以及旅游目的地自身的复杂性,所以,旅游目的地营销也会涉及到更多的内容。国外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涉及颇多。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是游客对该地的直观反应,游客的体验感觉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和声誉。在旅游目的地营销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对目的地形象的研究。目的地形象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克里斯(2001)论述了政府引导营销能够较好的促进和改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在旅游目的地的定位方面,Chen等通过分析论证了目的地的市场地位价值。在品牌方面,帕克(2003)等研究表明目的地实施品牌战略可以有力地吸引游客,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目的地品牌效果衡量通常采用与目的地形象衡量类似的方法。在针对未来旅游者方面,比尔(1990)等对目的地的形象与旅游者消费后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不同目的地形象比较方面,布拉姆韦尔等以伦敦、利物浦等几个英国城市为例,比较分析了对它们之间旅游形象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1]。
1.2.2国内研究现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