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塘沟镇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摘要:作为“三农”的核心议题,农民增收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传统农业小镇沭阳县塘沟镇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农民的生活现状以及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并从农民视角出发,了解农民对政府农业政策实施情况的看法及期望,探寻农民增收的可行途径。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相关文献综述1
二、问卷调查2
(一)农民个人家庭情况2
(二)收入及支出的来源与构成2
(三)惠农政策实施程度的满意情况与意见3
三、影响塘沟镇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3
(一)城镇化水平 4
(二)人口老龄化 4
(三)农民受教育水平 4
(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4
(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4
(六)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4
四、借鉴国内优秀经验,提出有效建议 4
(一)恭城:生态农业的典范 5
(二)衢州:传统产业升级旅游休闲 5
五、结论 5
(一)未焚徙薪,合理规划乡镇发展空间 6
(二)另辟蹊径,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6
(三)健全机制,发挥利用地方组织优势 6
(四)坚持己见,发展特色农业园区建设 6
(五)教育优先,优化提高农民素质水平 6
(六)铁腕手段,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调控力度 6
(七)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新机制 7
(八)夯实基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7
(九)增强能力,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7
致谢7
参考文献8
附录9
江苏省沭阳县塘沟镇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引言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会。塘沟镇是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阳东南片中心位置的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镇,距离沭阳县城29公里,南濒新开河,与钱集镇、张圩乡隔河相望;东、北分别与周集乡、马厂镇、东小店接壤;西与胡集镇毗邻;千里国道京沪高速公路、胡周线、店东线、塘张线等县乡灰黑公路贯穿境内,西距205国道仅9公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全镇域面积57.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逾4.8万亩,该镇辖包括塘北村、王华村、碾盘村等11个行政村以及1个居委会,人口4.2万余人。2014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78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72元。本文通过对塘沟镇农民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求真实深入了解该镇农民收入状况,为实现该镇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指导意见。
(二)相关文献综述
自20世纪90年代“三农”问题在我国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来开始,农民增收问题作为“三农”问题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与群众的关系日渐密切。我国的农民增收问题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持续的增收缓慢,二是城乡差距的扩大。
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也给出了不同领域的不同研究成果。其中既有从金融学的角度去解读,如张宇青、周应恒和易中懿(2013);也有通过农业结构的变化来理解农民增收的变动趋势,如李国祥(2005);当然也不乏有借用中国农业制度的视角增强结论说服力的例子,如李子联(2014)。
通过对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归纳,包括李清亮(2009)的宏微观分析农民收入,杜婕、霍焰(2013)的透过农村金融发展看待农民增收受到的影响与冲击,亦或是佟光霁、张林(2013)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增收问题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镇化水平、人口老龄化、农民受教育水平以及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等。
二、问卷分析
本次问卷共设计30个问题,涉及农民个人家庭情况、收入及支出的来源与构成,以及对惠农政策实施程度的满意情况与意见。为确保问卷数据真实有效,有研究意义,此次调查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并全部收回,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塘沟镇11个行政村的居民进行走访。
(一)农民个人家庭情况
该镇农民家庭劳动力81%在24口人,充足的劳动力也让76%的农民住进了翻修一新的自建房,在市镇中心买房的农民也占到了33%,仍住在祖辈留下的老房子的仅占9%,而其中5%是认为一家常年在外打工,没有必要为老房翻修。农民对房屋的满意度也超过了65%。
图一 家庭劳动力人数饼状图
由于传统的思想以及家庭经济原因,60—80一代的劳动力有87%的文化水平是低于小学的,而剩下的13%的劳动力中,也仅有2人是得以读高中甚至大学的。不过这种情况在90一代身上得到了改善,97%的90一代得到了上学的机会,但受困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思想的局限,超过40%的年轻人中途放弃上学,选择外出打工。
由此,也是可以看出,塘沟镇居民近些年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开始加强,但整体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二)收入及支出的来源与构成
统计上把农民收入分为家庭经济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四个部分。塘沟镇农民的收入符合我国农民纯收入的组成结构,即家庭经营产业纯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与此同时,工资性纯收入由原先的第二大组成部分一跃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中之重,伴随着转移性纯收入和财产性纯收入比重的稳定小幅度增长,收入结构渐趋多元化,告别了家庭经营收入一大独大的局面。
塘沟镇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少数居民依靠承包大棚、培育花树苗、承包鱼塘等方式获得收入。18%的受访人员对当前收入状况感到满意,77%对当前收入状况表达不满,剩下的5%则对收入状况无所谓。与此同时,愿意改变现下收入状况并已经有想法的农民占到37%。鉴于塘沟镇一直是以水稻种植为主,有超过半数的受访群众仍不愿意冒险尝试改变种植品种,而有多达46%的农民表示愿意改变一下,种植新品种。调查中还发现,91%的受访群众对现行农产品价格偏低的现状不满意。
表一 受访群众家庭年均纯收入情况表
选项
人数
占比
家庭年均纯收入情况
20000以下
17
17%
2000040000
34
34%
4000060000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相关文献综述1
二、问卷调查2
(一)农民个人家庭情况2
(二)收入及支出的来源与构成2
(三)惠农政策实施程度的满意情况与意见3
三、影响塘沟镇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3
(一)城镇化水平 4
(二)人口老龄化 4
(三)农民受教育水平 4
(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4
(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4
(六)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4
四、借鉴国内优秀经验,提出有效建议 4
(一)恭城:生态农业的典范 5
(二)衢州:传统产业升级旅游休闲 5
五、结论 5
(一)未焚徙薪,合理规划乡镇发展空间 6
(二)另辟蹊径,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6
(三)健全机制,发挥利用地方组织优势 6
(四)坚持己见,发展特色农业园区建设 6
(五)教育优先,优化提高农民素质水平 6
(六)铁腕手段,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调控力度 6
(七)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新机制 7
(八)夯实基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7
(九)增强能力,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7
致谢7
参考文献8
附录9
江苏省沭阳县塘沟镇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引言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会。塘沟镇是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阳东南片中心位置的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镇,距离沭阳县城29公里,南濒新开河,与钱集镇、张圩乡隔河相望;东、北分别与周集乡、马厂镇、东小店接壤;西与胡集镇毗邻;千里国道京沪高速公路、胡周线、店东线、塘张线等县乡灰黑公路贯穿境内,西距205国道仅9公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全镇域面积57.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逾4.8万亩,该镇辖包括塘北村、王华村、碾盘村等11个行政村以及1个居委会,人口4.2万余人。2014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78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72元。本文通过对塘沟镇农民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求真实深入了解该镇农民收入状况,为实现该镇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指导意见。
(二)相关文献综述
自20世纪90年代“三农”问题在我国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来开始,农民增收问题作为“三农”问题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与群众的关系日渐密切。我国的农民增收问题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持续的增收缓慢,二是城乡差距的扩大。
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也给出了不同领域的不同研究成果。其中既有从金融学的角度去解读,如张宇青、周应恒和易中懿(2013);也有通过农业结构的变化来理解农民增收的变动趋势,如李国祥(2005);当然也不乏有借用中国农业制度的视角增强结论说服力的例子,如李子联(2014)。
通过对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归纳,包括李清亮(2009)的宏微观分析农民收入,杜婕、霍焰(2013)的透过农村金融发展看待农民增收受到的影响与冲击,亦或是佟光霁、张林(2013)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增收问题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镇化水平、人口老龄化、农民受教育水平以及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等。
二、问卷分析
本次问卷共设计30个问题,涉及农民个人家庭情况、收入及支出的来源与构成,以及对惠农政策实施程度的满意情况与意见。为确保问卷数据真实有效,有研究意义,此次调查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并全部收回,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塘沟镇11个行政村的居民进行走访。
(一)农民个人家庭情况
该镇农民家庭劳动力81%在24口人,充足的劳动力也让76%的农民住进了翻修一新的自建房,在市镇中心买房的农民也占到了33%,仍住在祖辈留下的老房子的仅占9%,而其中5%是认为一家常年在外打工,没有必要为老房翻修。农民对房屋的满意度也超过了65%。
图一 家庭劳动力人数饼状图
由于传统的思想以及家庭经济原因,60—80一代的劳动力有87%的文化水平是低于小学的,而剩下的13%的劳动力中,也仅有2人是得以读高中甚至大学的。不过这种情况在90一代身上得到了改善,97%的90一代得到了上学的机会,但受困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思想的局限,超过40%的年轻人中途放弃上学,选择外出打工。
由此,也是可以看出,塘沟镇居民近些年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开始加强,但整体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二)收入及支出的来源与构成
统计上把农民收入分为家庭经济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四个部分。塘沟镇农民的收入符合我国农民纯收入的组成结构,即家庭经营产业纯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与此同时,工资性纯收入由原先的第二大组成部分一跃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中之重,伴随着转移性纯收入和财产性纯收入比重的稳定小幅度增长,收入结构渐趋多元化,告别了家庭经营收入一大独大的局面。
塘沟镇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少数居民依靠承包大棚、培育花树苗、承包鱼塘等方式获得收入。18%的受访人员对当前收入状况感到满意,77%对当前收入状况表达不满,剩下的5%则对收入状况无所谓。与此同时,愿意改变现下收入状况并已经有想法的农民占到37%。鉴于塘沟镇一直是以水稻种植为主,有超过半数的受访群众仍不愿意冒险尝试改变种植品种,而有多达46%的农民表示愿意改变一下,种植新品种。调查中还发现,91%的受访群众对现行农产品价格偏低的现状不满意。
表一 受访群众家庭年均纯收入情况表
选项
人数
占比
家庭年均纯收入情况
20000以下
17
17%
2000040000
34
34%
400006000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