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池莉小说的生命意识
目 录
1 引言 1
2 池莉小说中生命意识的彰显 1
2.1 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2
2.1.1 高尚的平民英雄 2
2.2.2 无私的母性意识 3
2.2 知足常乐的生活状态 3
2.2.1 平淡生活的知足常乐 4
2.2.2 “烦恼人生”中的自我满足 4
2.3 勇敢无畏的挑战意识 5
2.3.1 男性的勇敢无畏 6
2.3.2 女性的勇敢无畏 6
3 池莉小说生命意识的影响因素 8
3.1 自身经历的影响 8
3.2 时代发展的烙印 9
3.3 现实主义的影响 10
结论 12
致谢 13
注释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池莉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女作家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并深受读者喜爱。回顾池莉三十多年的创作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6年,池莉在《武钢文艺》上发表了她的诗歌处女作开始,初入文坛开始尝试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第二阶段从1987年延续到90年代中期,从她发表了《烦恼人生》蜚声文坛开始,走上更为接近自己创作初心的“新写实主义”小说创作之路,成为“新写实主义”的引领者;第三阶段为九十年代后期延续至今,进行都市传奇的创作。她作品的畅销,也引起了文坛其他作家的关注和评论。文坛上评述她小说“仿真”与“原生态”的同时,却常常忽略了作为一名女性作家的池莉,对平凡生命的热爱和渗透在其作品中强烈的生命意识。[1]池莉小说中的生命意识,往往不经意地展现在普通而卑微的个体生命之上,隐藏在她细致捕捉和描摹的生活状态中,融入在她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实感知与体恤的琐碎人生中。但池莉笔下对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的展现,并不只是流水账般客观地记录生活,她在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主观意识深深地融入,并以自己的理解将处于不同生存困境下人们细微的生活感受、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瞬间的人生顿悟,一起融汇到对生命意识的理解中。池莉以其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社会和感悟生活,塑造描述普通人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激起了读者强烈地共鸣,并引发读者深刻地思考。
2 池莉小说中生命意识的彰显
何谓生命意识?是中国古代《易经》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是西方的“酒神精神”、“生命意志” [2];在新写实小说中,通过对新时期下普通人的生存处境和精神状态的刻画,展示普通人的社会情绪和生存观念,揭开描述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将发现植根在人物客观的生存状态之中作者的主观意识,这就是生命意识。而池莉的小说恰恰是新写实小说生命意识的代言,她曾说过:“我希望我具备世俗的感受能力和世俗的眼光以便找到一个比较好的观察生命的视点。我尊重、喜欢和敬畏在人们身上发生的一切和正存在的一切。这一切皆是生命的挣扎与奋斗,它们看起来是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是生老病死,但它们的本质惊心动魄,引人共鸣和令人感动。”[3]池莉小说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普通人自身的价值追求的或崇高或卑下,面对生活中无力改变的困境无可奈何的安于现状或是对于种种不平的奋起反抗。池莉小说这种表面上是描绘人生百态,展现在原生态的环境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追求,实质上则是池莉对普通人身上生的执着的肯定。从而不难理解池莉小说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强烈的生命意识是因为植根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2.1 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阅读池莉的小说,可以发现池莉虽立足于普通人的琐碎生活,但始终有着对于美好精神的向往和追求,这或多或少地展现在其作品中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上。在早期受红色文学的影响,池莉的小说较多地关注平民英雄,书写崇高与光明。她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正因为如此,池莉早期小说中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多是积极进取、舍身忘我的建设者,或是舍己为人、毫无保留的奉献者,他们都是高尚的平民英雄,都具有“形而上”的精神教化和道德启蒙作用。[4]而在池莉的中后期作品中,对于母亲形象的塑造和描述中,体现在母性形象上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贯穿始终,这正体现了池莉对于生命意义追寻。
2.1.1 高尚的平民英雄
池莉的早期作品中,小说《看着我的眼睛》就是塑造了美丽的劳动者“我”,在事业上是一个积极进取,全然忘我的建设者。在工作上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成为同事们的榜样,“我的活做得帅,做得多,这就是我的理想。”在结婚生子后,“我”又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中“我”努力寻求平衡,在家庭中照顾好孩子的同时,对工作依然怀着满腔的热情。在小说《鸽子》中,塑造了有着金子般心灵的姚叔叔,在生活中他是一名残废军人,但他并不沮丧,而是胸怀宽广、豁达乐观、无私助人,有着健全的精神世界。他为了给那些虚弱的产妇补身体,一直默默地送去自己心爱的鸽子;他原谅了妻子在情感上的背叛,甚至为了她放弃自己的生命。姚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毫无保留的无私奉献者。
知青小说《有土地就会有足迹》中,塑造了纯粹而高尚的秋伟宜,她虽然涉世未深,但在情感上却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并在生活的磨砺中最终成长为真正的勇者。[5]秋伟宜是平凡的,但是她却有着不凡的人生价值追求。她说:“人光为自己没有意思。”她认为不管怎样,一个人的是否高尚纯粹关键还是在于他本身。这些浅显而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秋伟宜高尚的舍己为人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凡事她都最积极主动,总是第一个烧饭、打扫或挑水,把休息的机会无私地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处处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承诺。“道路是那么迂回曲折事业的成功又是那么艰辛难得;幸福和痛苦几乎同等重大,真的和假的有时混淆不清;只有良心是永恒的,希望是永恒的;只有对祖国大地的热爱是永恒的。”秋伟宜的强烈的奉献意识,也正反应了池莉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通过分析以上几部小说,读者可以发现这些平凡生活中的英雄,都对生命有着坚定的信仰和追求,在事业上的积极进取,生活上乐于助人,感情上无私奉献,池莉对于这些平民英雄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热情的礼赞,展现了池莉对于生命意识的思考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2.2.2 无私的母性意识
在池莉中后期的小说中,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还体现其浓烈的母性意识上。母亲所固有的无私、包容、温暖、坚强、奉献的美好品质,在于男性相处的过程中,在生活的磨练中越发闪耀。池莉小说《你是一条河》中,母亲辣辣在三十岁丧夫之后,面对七个需要养活的孩子,它显示出无比强大的母性意识,为了能够养活他们,她出卖劳动力,出卖身体,她用最简单原始的方式养活他们,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孩子,不论具体行为的对错或其结果的好坏,但其身上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得以彰显。
在《生活秀》中,作者将来双扬塑造为一个长姐形象,但同样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充满着母性的光辉。十五岁的来双扬在母亲去世之后,身为长姐的她理所当然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十六岁时,父亲选择离开以逃避生活的残酷压力,同时她又不幸失去了工作,面对家中年幼无知的弟弟和刚开始上学的妹妹,这些来自生活的多重压力,逼迫着来双扬开始支起一个小铁锅,以经营一个小摊来维系生活。虽然她越来越能干,但是面临的压力从未减轻,除了日常的生活压力,还需要关心侄子的学习并为其办理各种繁琐的出国留学事宜,承担着在电视台的妹妹和在戒毒的弟弟的各种费用。在付出了这些辛苦的同时,受惠于她的家人并没有关心和体谅她,让其独自去对抗来自外部的嘲讽与打压。但是来双扬用她柔韧的肩膀和身上无私的母性意识包容着这些心酸和痛苦,她忽视了自己的痛与爱,付出得无怨无悔,虽然不是母亲,然而她以自身的母性意识强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伟大的母亲形象让人敬佩。
1 引言 1
2 池莉小说中生命意识的彰显 1
2.1 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2
2.1.1 高尚的平民英雄 2
2.2.2 无私的母性意识 3
2.2 知足常乐的生活状态 3
2.2.1 平淡生活的知足常乐 4
2.2.2 “烦恼人生”中的自我满足 4
2.3 勇敢无畏的挑战意识 5
2.3.1 男性的勇敢无畏 6
2.3.2 女性的勇敢无畏 6
3 池莉小说生命意识的影响因素 8
3.1 自身经历的影响 8
3.2 时代发展的烙印 9
3.3 现实主义的影响 10
结论 12
致谢 13
注释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池莉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女作家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并深受读者喜爱。回顾池莉三十多年的创作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6年,池莉在《武钢文艺》上发表了她的诗歌处女作开始,初入文坛开始尝试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第二阶段从1987年延续到90年代中期,从她发表了《烦恼人生》蜚声文坛开始,走上更为接近自己创作初心的“新写实主义”小说创作之路,成为“新写实主义”的引领者;第三阶段为九十年代后期延续至今,进行都市传奇的创作。她作品的畅销,也引起了文坛其他作家的关注和评论。文坛上评述她小说“仿真”与“原生态”的同时,却常常忽略了作为一名女性作家的池莉,对平凡生命的热爱和渗透在其作品中强烈的生命意识。[1]池莉小说中的生命意识,往往不经意地展现在普通而卑微的个体生命之上,隐藏在她细致捕捉和描摹的生活状态中,融入在她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实感知与体恤的琐碎人生中。但池莉笔下对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的展现,并不只是流水账般客观地记录生活,她在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主观意识深深地融入,并以自己的理解将处于不同生存困境下人们细微的生活感受、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瞬间的人生顿悟,一起融汇到对生命意识的理解中。池莉以其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社会和感悟生活,塑造描述普通人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激起了读者强烈地共鸣,并引发读者深刻地思考。
2 池莉小说中生命意识的彰显
何谓生命意识?是中国古代《易经》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是西方的“酒神精神”、“生命意志” [2];在新写实小说中,通过对新时期下普通人的生存处境和精神状态的刻画,展示普通人的社会情绪和生存观念,揭开描述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将发现植根在人物客观的生存状态之中作者的主观意识,这就是生命意识。而池莉的小说恰恰是新写实小说生命意识的代言,她曾说过:“我希望我具备世俗的感受能力和世俗的眼光以便找到一个比较好的观察生命的视点。我尊重、喜欢和敬畏在人们身上发生的一切和正存在的一切。这一切皆是生命的挣扎与奋斗,它们看起来是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是生老病死,但它们的本质惊心动魄,引人共鸣和令人感动。”[3]池莉小说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普通人自身的价值追求的或崇高或卑下,面对生活中无力改变的困境无可奈何的安于现状或是对于种种不平的奋起反抗。池莉小说这种表面上是描绘人生百态,展现在原生态的环境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追求,实质上则是池莉对普通人身上生的执着的肯定。从而不难理解池莉小说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强烈的生命意识是因为植根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2.1 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阅读池莉的小说,可以发现池莉虽立足于普通人的琐碎生活,但始终有着对于美好精神的向往和追求,这或多或少地展现在其作品中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上。在早期受红色文学的影响,池莉的小说较多地关注平民英雄,书写崇高与光明。她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正因为如此,池莉早期小说中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多是积极进取、舍身忘我的建设者,或是舍己为人、毫无保留的奉献者,他们都是高尚的平民英雄,都具有“形而上”的精神教化和道德启蒙作用。[4]而在池莉的中后期作品中,对于母亲形象的塑造和描述中,体现在母性形象上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贯穿始终,这正体现了池莉对于生命意义追寻。
2.1.1 高尚的平民英雄
池莉的早期作品中,小说《看着我的眼睛》就是塑造了美丽的劳动者“我”,在事业上是一个积极进取,全然忘我的建设者。在工作上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成为同事们的榜样,“我的活做得帅,做得多,这就是我的理想。”在结婚生子后,“我”又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中“我”努力寻求平衡,在家庭中照顾好孩子的同时,对工作依然怀着满腔的热情。在小说《鸽子》中,塑造了有着金子般心灵的姚叔叔,在生活中他是一名残废军人,但他并不沮丧,而是胸怀宽广、豁达乐观、无私助人,有着健全的精神世界。他为了给那些虚弱的产妇补身体,一直默默地送去自己心爱的鸽子;他原谅了妻子在情感上的背叛,甚至为了她放弃自己的生命。姚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毫无保留的无私奉献者。
知青小说《有土地就会有足迹》中,塑造了纯粹而高尚的秋伟宜,她虽然涉世未深,但在情感上却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并在生活的磨砺中最终成长为真正的勇者。[5]秋伟宜是平凡的,但是她却有着不凡的人生价值追求。她说:“人光为自己没有意思。”她认为不管怎样,一个人的是否高尚纯粹关键还是在于他本身。这些浅显而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秋伟宜高尚的舍己为人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凡事她都最积极主动,总是第一个烧饭、打扫或挑水,把休息的机会无私地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处处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承诺。“道路是那么迂回曲折事业的成功又是那么艰辛难得;幸福和痛苦几乎同等重大,真的和假的有时混淆不清;只有良心是永恒的,希望是永恒的;只有对祖国大地的热爱是永恒的。”秋伟宜的强烈的奉献意识,也正反应了池莉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通过分析以上几部小说,读者可以发现这些平凡生活中的英雄,都对生命有着坚定的信仰和追求,在事业上的积极进取,生活上乐于助人,感情上无私奉献,池莉对于这些平民英雄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热情的礼赞,展现了池莉对于生命意识的思考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2.2.2 无私的母性意识
在池莉中后期的小说中,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还体现其浓烈的母性意识上。母亲所固有的无私、包容、温暖、坚强、奉献的美好品质,在于男性相处的过程中,在生活的磨练中越发闪耀。池莉小说《你是一条河》中,母亲辣辣在三十岁丧夫之后,面对七个需要养活的孩子,它显示出无比强大的母性意识,为了能够养活他们,她出卖劳动力,出卖身体,她用最简单原始的方式养活他们,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孩子,不论具体行为的对错或其结果的好坏,但其身上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得以彰显。
在《生活秀》中,作者将来双扬塑造为一个长姐形象,但同样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充满着母性的光辉。十五岁的来双扬在母亲去世之后,身为长姐的她理所当然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十六岁时,父亲选择离开以逃避生活的残酷压力,同时她又不幸失去了工作,面对家中年幼无知的弟弟和刚开始上学的妹妹,这些来自生活的多重压力,逼迫着来双扬开始支起一个小铁锅,以经营一个小摊来维系生活。虽然她越来越能干,但是面临的压力从未减轻,除了日常的生活压力,还需要关心侄子的学习并为其办理各种繁琐的出国留学事宜,承担着在电视台的妹妹和在戒毒的弟弟的各种费用。在付出了这些辛苦的同时,受惠于她的家人并没有关心和体谅她,让其独自去对抗来自外部的嘲讽与打压。但是来双扬用她柔韧的肩膀和身上无私的母性意识包容着这些心酸和痛苦,她忽视了自己的痛与爱,付出得无怨无悔,虽然不是母亲,然而她以自身的母性意识强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伟大的母亲形象让人敬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