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仿冒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仿冒品购买行为,并将仿冒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归纳为消费者因素、产品因素、情境因素以及过去的购买体验。综合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大学生仿冒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并为正品商家或企业遏制仿冒品的需求提供行之有效的对策。关键词:仿冒品;大学生;购买意愿 目 录
0引言 1
1大学生仿冒品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2
1.1仿冒品的概念 2
1.2仿冒品市场现状分析 2
1.3大学生仿冒品消费行为的特点 3
2大学生仿冒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
2.1计划行为理论 5
2.2仿冒品消费行为的理论研究 5
2.3仿冒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 7
2.4购买意向模型 9
2.5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11
3正品企业或商家仿冒品遏制营销策略分析 18
结论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当代大学生仿冒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0引言
21世纪的中国商品市场呈现出纷繁错杂的景象:各式各样的,来自于不同渠道的,真假难辨的消费品全部涌现在消费者面前,充斥着商品市场的各个角落。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大学生逐渐成为该时代消费的主体。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该消费群体较之于其他消费群体具有相当大的特殊性。大学生由于大都处于同一年龄层次,大都会有自己独立的主张,崇尚个性自由,标新立异。所以该群体的消费行为特点具有很大的差别、不确定性以及随意性。21世纪也是仿冒品肆意发展的时代,仿冒品的出现和交易的问题一直是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非常重视和努力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最广泛的消费群体大学生出发,研究该消费群体的仿冒品消费行为特点和现状,并分析影响大学生购买仿冒品的因素,试图通过仿冒品意向调查搜集分析数据,建立模型最终从诸多不确定因素中找出共性特点,并研究出相应的对策供企业和商家参考,为企业和商家就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减少消费者对仿冒品的购买提供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进入21世纪,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购物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各大商家,各种品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从最广泛的消费群体大学生出发,研究该消费群体的仿冒品消费行为特点和现状,并分析影响大学生购买仿冒品的因素,试图通过仿冒品意向调查搜集分析数据,建立模型最终从诸多不确定因素中找出共性特点,并研究出相应的对策供企业和商家参考,为企业和商家就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减少消费者对仿冒品的购买提供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进入21世纪,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购物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各大商家,各种品牌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便捷的购物平台。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网络的“弄潮儿”,新兴的消费群体,也是许多企业或商家瞄准的目标消费群体。这类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非常具有代表性,他们消费具有很强的区分度和时代性。大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们会有自己的独特的消费主张,他们消费时也会有自己的思想,追求新奇。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与迅猛发展,仿冒品商家也为自己找到了更加有益的滋生土壤,仿冒品的流通变得更加猖獗,也有人称21世纪是电商的时代,也是假货横飞的时代,而大学生绝对是这股浪潮中“中坚力量”和主力军。所以选择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意义,大学生由于没有太多的消费经验,购物时也是往往最容易被仿冒品蒙蔽,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群体。所以研究当代大学生仿冒品购买意愿和消费行为则能更加有效地分析仿冒品目前的市场需求和对遏制仿冒品的流通提供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
1大学生仿冒品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1.1仿冒品的概念
仿冒品:一般指的是具有高品牌价值产品通过非法、低价、模仿等手段而形成的低质量的复制品。一些学者则把仿冒品定义为:未经授权地使用或复制正品企业的商标或品牌的产品。本文根据张家友在《中国商贸》上发表的名为《当代大学生假品购买行为研究》一文中的研究观点并在众多学者定义的基础上,将仿冒品的范围扩大到通过模仿而误导消费者的产品,以及那些没有经过授权而进行使用或复制他人专利的产品。
1.2仿冒品市场现状分析
201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共接到涉及仿冒问题的投诉共5493件,比2014年下降0.22%,占消费投诉案件总比重的0.89%,这一状况较之于前几年的仿冒品投诉有所改善。之前美国海关曾经公布了2012年入美仿冒品查获报告,报告中显示,2012年仅查获的来自中国大陆的假货、盗版货价值就高达9亿多美元,占美国查获总量的72%,中国的仿冒品制造挑动着美国海关的“神经”。转眼国内市场,仿冒品也大肆横行于消费市场。2014下半年,国家工商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先后两次对网络交易平台上所售的商品进行检测。其中,被抽查的9个电商平台中有7个存在售卖仿冒或质量不合格的商品,问题率为77.8%。其中,这9家电商平台中,不乏我们熟知的诸如京东、天猫、一号店等知名的电商品牌。除了电商平台存在严重的仿冒品销售情况外,有些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也相继被曝光销售仿冒品,如大型的家居行业巨头红星美凯龙接连被曝售假。这些数据和事实背后反映了我国仿冒品消费的巨大市场需求和消费市场的不规范。国内学者谢庆红(2006)按照消费者事先是否知情将消费者仿冒品购买意愿分为:不知假买假、知假自愿买假和和知假被迫买假。不知假买假是指消费者被欺骗的一种买假行为。知假自愿买假是指为了满足自己炫耀、虚荣和图便宜等心理,自愿去购买那些对身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的假冒产品。知假被迫买假是一种像中国这种转型期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消费者购假类型,由于市场监管体制或环境的缺陷从而导致消费者不购假的成本,使他们不得已而买假,这种情况的购买意愿较为少见。所以本文研究的购买意愿类型主要是指知假自愿买假这一种类型。
大学生仿冒品购买行为买存在相当大的普遍性,并且具有逐年上升趋势。很多大学生并不具备很丰富的消费知识,对自己所要购买的产品的品牌历史和优势知之甚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知情购假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而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仿冒品消费中也较为普遍。很多大学生出于自我炫耀动机和社会认同动机在自身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为了贪图便宜而会选择购买仿冒品,这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这种不健康的需求也促进了仿冒品的生产和流通,更多的仿冒品生产商也把注意力放到大学生这个目标消费群体上,由于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父母,尚不具备很强的消费能力,仿冒品的价格优势恰好迎合了许多大学生的口味,既可以节省自己的消费预算,又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理。所以,目前,大学生的仿冒品消费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应当引起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1.3大学生仿冒品消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6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