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分析(附件)【字数:9603】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增长关系着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国家安宁,而就业结构的演变或者说是就业的增长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产业结构。本文就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了解我国2001年以来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此外还对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对三次产业吸收的异质性劳动力通过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度在2001至2012年间呈负贡献率,但2013年正贡献开始显现。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对中低受教育程度劳动力增长贡献率较低,而对高等受教育程度劳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率从2011年开始不断提高。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贡献率
目录
0 引言 1
1 我国就业情况分析 1
1.1 我国就业总量分析 1
1.2 我国异质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 6
1.3 我国就业结构演变特征 8
2 我国产业结构 10
2.1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10
2.2 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特征 13
3 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贡献率 15
3.1 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 15
3.2 产业结构调整对异质劳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率 16
4 政策建议 17
4.1 打好第一产业根基,吸纳新型人才 17
4.2 推动第二产业改革,保持就业贡献活力 18
4.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助力服务业增加就业 18
4.4 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提高市场化程度 19
结论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增长的贡献分析
0 引言
近年来就业问题一直是热门话题,就业的增长关系着家庭安定、社会和谐,而就业的增长与否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有着相当大的联系,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就业结构,并且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当前我国的研究方向主要在研究二者的关系上,除此之外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的研究也是比较多的,而现有的文章对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具体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贡献率的测算则是不多见的。本文的研究方向则主要是在前人有关两者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度进行测算即对于两者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关联度的说明而是深入进行测算从而得出结论。
当前,国家发展遭遇经济下行压力,就业压力也是不断加大,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出现了大批的返潮民工,同时在城镇化进程当中也有不断析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很多行业因出现产能过剩致使出现劳动力失业现象,最后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也给我国的就业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因此,在当前背景下澄清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探讨调整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就业情况分析
1.1 我国就业总量分析
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经济发展各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单从我国城镇就业人口与农村就业人口占比情况来说,变化趋势是很明显的,根据表1,从2001年开始,我国的城镇就业人口占比一直是呈现上升趋势,而农村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则是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我国城镇就业人口占比从2001年的32.78%到2015年的52.17%,足足上涨了近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就业人口占比则从2001年的67.22%下降到2015年的47.83%,我想这与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城镇化的方针政策,把城镇化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并且在“十五”期间首次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有很大的关系[1]182204。
表1 2001—2015年我国就业情况
就业人口合计(万人)
城镇就业人口(万人)
占比%
农村就业人口(万人)
占比%
2001
73025
23940
32.78
49085
67.22
2002
73740
24780
33.60
48960
66.40
2003
74432
25639
34.45
48793
65.55
2004
75200
26476
35.21
48724
64.79
2005
75825
27331
36.04
48949
64.56
2006
76400
28310
37.05
48090
62.95
2007
76990
29350
38.12
47640
61.88
2008
77480
30210
38.99
47270
61.01
2009
75828
33322
43.94
42506
56.06
2010
76105
34687
45.58
4141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1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