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主人公形象分析_以令狐冲为例
笑傲江湖主人公形象分析_以令狐冲为例[20200103161554]
《笑傲江湖》中的主角令狐冲,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他聪明伶俐又幽默机智,随和可亲又深情固执,热情冲动又天真善良,马虎随便又自由不羁,其复杂而鲜明的性格为金庸小说丰富多彩的人物谱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探讨人物纷繁性格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令狐冲这与生俱来的叛逆与不羁又是作者金庸在特殊的时代文化与政治背景下所匠心独创的。金庸想要通过令狐冲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一种向往,对政治平静的一种期盼。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笑傲江湖,令狐冲,形象,时代背景
目 录
1 引言1
2 金庸及《笑傲江湖》2
3 令狐冲形象3
3.1 率情任性4
3.2 崇尚自由6
3.3 一言九鼎7
4 令狐冲形象成因8
4.1 家庭影响8
4.2 时代影响9
结论11
致谢12
注释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说到金庸,大家都应该不陌生,他的小说不仅拥有巨量的读者,而且正如他的好友倪匡所言:“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字。”由他的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一直都受追捧,从未被打入冷宫。“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句话几乎概括了金庸所有的小说。他的小说既具文化内涵,又通俗。不论是文人骚客还是街边小贩,任何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欣赏。金庸的小说也为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的连接创造了桥梁,这不仅是通俗文学的奇迹,也是整个文学的奇迹。他的作品充满了美好浪漫情怀,金庸用非凡的想象力构建出如童话故事般美好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中心仪的人物,语言流畅清晰,庞大复杂的结构勾勒出各种奇幻的场景。我们喜爱金庸小说的原因并不是只因为这个。还有,他的小说中无不体现出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统一的追求,这两点几乎贯穿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主线中。他的作品用他自身的影响力掩盖了他的局限性,比如个人英雄主义,行侠仗义,江湖义气,无视秩序规则等。
金庸是一名出色的武侠小说家,他的小说被称为是武侠小说的代表作,他本人也被称为是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之所以被称为宗师的原因就在于他能极致地表现出人物鲜明的个性。金庸眼光独到,博学多才,塑造的人物极具个性。他的小说情节曲折,人物描写细腻。他能用通俗的写作手法创造出极具意义的场景,情节虽说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荒诞不已,但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意义。《笑傲江湖》是金庸后期的一部作品,小说的名字来源于《西游记》中的一句词:“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而书中的主人公令狐冲是最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的性格在书中是怎样刻画的,被人们喜欢的原因,被人们赞扬称颂的理由是什么,以及他的性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究的。
大陆研究金庸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1)思想内涵等角度;(2)艺术形式、创作方法等角度;(3)文化角度;(4)叙事学角度;(5)文史学角度。[1]陈墨在他的《陈墨评金庸——人物金庸》和《陈墨评金庸——人性金庸》中对金庸小说人物进行了很深刻的分析阐述。赵定甲在《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笑傲江湖〉岳不群形象分析》中对岳不群其人进行了介绍,并将其与左冷禅和令狐冲进行比较。谢晓霞在《〈笑傲江湖〉人物群像及电视改编》中也将人物进行了分类:其一是隐士类,其二是权力型,其三是女性群体。徐正飞的《试论令狐冲的“八道异种真气”》以令狐冲体内的八道异种真气为切入点,分析这八道异种真气产生的原因和意义,将疗伤过程和江湖形势相结合,疗伤过程与爱情发展相结合。仲浩群在《心灵的解脱与精神的超越——评武侠人物令狐冲》中对他精神世界的进行了分析,他获得了心灵的解脱与精神的超越。余杰的《求索真自由——从令狐冲与傅红雪两个小说人物看金庸与古龙之自由观》中将令狐冲与傅红雪进行比较,探索他们的自由观。
研究笑傲江湖的不仅是国内的学者,国外也有一批学者在研究金庸,如夏维明,冈崎由美等。金庸国际研讨会的召开,让更多的国外读者和研究者开始关注金庸及其作品,而这些人研究的主要原因是从金庸在国内受到极大追捧这一现象出发的,但是限于语言、文化背景不同,再加上翻译上的一些问题,中国的武侠小说和国外的武侠小说在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国外的学者研究金庸进入了一种模式化。现在网上开发了笑傲江湖的网游,外国人了解金庸武侠的途径也大概通过于此。
本论文主要在介绍金庸的作品的基础上,分析《笑傲江湖》主人公的性格,以及性格形成的原因,从而梳理出性格背后的文化因素,为以后的笑傲江湖的人物分析提供一些帮助。学者们从金庸的武侠小说的人物特点,艺术特点和语言特点方面做了重点的分析论证,也为文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笑傲江湖》中的主人公分析也比较全面,本课题力争在这些方面有更加完善的进步。
2 金庸及《笑傲江湖》
金庸,他是一名集武侠小说创作、新闻编写、企业管理、政治评论、社会活动于一体的大家。从1955年的处女作《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的封笔作《鹿鼎记》,金庸共创作了《侠客行》、《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碧血剑》和《笑傲江湖》等十五部作品。金庸的小说大部分都不是虚构的历史场景,而是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或真实的朝代中放入虚构的人物,有时还把真实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引入他的故事。
80年代以前,大陆不流行武侠小说,武侠小说一度只在香港流行。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从80年代开始形成了一股金庸的武侠热,之后许多专家对金庸和他的小说开始了研究。关于研究金庸的小说的专著,从1991年才开始有,其中陈墨可以算是研究金庸的大家。他认为《红楼梦》和金庸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奇迹。[1]1994年,北师大学者王一川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一书中重排了一次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的位置,金庸取代了茅盾的位子,排在了第四,可想而知多么的肯定金庸的地位。[2]严家炎先生也说: “金庸先生的作品,不是那种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的三流武侠小说,只要你一开始读它,就不想把它放下来,就像一块磁铁紧紧地吸引着你。[3]
《笑傲江湖》是金庸后期的一部作品。大家都知道金庸的小说几乎都是真实的历史背景,而这本却是个例外。《笑傲江湖》里的人物和历史场景都是虚构的。就像倪匡说的:“《笑傲江湖》没有任何历史背景,纯叙江湖上事。金庸特意舍弃了他最擅长的历史和虚构相糅合的创作方法,表现了他创作上多方面的才能。”[4]
小说的第一章到第五章是开端,慢慢的拉开了小说的序幕,然后逐步地介绍情节里的人物,特别是令狐冲,令狐冲在小说第五章才正式出场。
开端之后是发展,发展是小说最长的一部分,从小说的第六章一直到三十四章,属于情节发展部分,主要有症结,矛盾冲突。在该部分,人物关系在这里充分的展现出来,人物的性格也慢慢的得到了表现。之间的矛盾冲突也逐渐表现出来,情节慢慢的走向高潮。
高潮是小说基本矛盾发展到最紧张的部分,也是最为精彩的一部分。三十五章到三十八章是小说的高潮部分。林平之成功的报了家仇,错手杀死了岳灵珊;任我行练魔功走火入魔死了;仪琳杀死了岳不群接任了恒山派掌门的位子。小说在此明晰了岳不群的诡计,定闲和定逸师太神秘的死亡。
结局是小说的第三十九章到第四十章,主要描写人物最后的发展,是矛盾冲突的结果。最后令狐冲和任盈盈结为夫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也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
3 令狐冲形象
在金庸众多的小说人物中,令狐冲并不是其中最显眼的,也不能一下子让人就对他印象深刻。他没有韦小宝的机灵,没有杨过的正气,也没有萧峰的豪迈。可是他却仍然那么深入人心。“长方脸蛋,剑眉薄唇”这八个字就是令狐冲在《笑傲江湖》中的外貌形象,在后文被人再次提到外貌时,也是用“不过如此”来形容。不知道为什么金庸对此如此吝啬,反而时不时的描写林平之的外貌。令狐冲如此的外貌根本不能满足人们对男主角形象帅到天上有地上无的的幻想,反而配角林平之是眉清目秀,非常俊美的。然而金庸根本不靠这个来吸引读者,而是靠他高深的笔法、精湛的写作技艺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欲罢不能。
《笑傲江湖》中的主角令狐冲,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他聪明伶俐又幽默机智,随和可亲又深情固执,热情冲动又天真善良,马虎随便又自由不羁,其复杂而鲜明的性格为金庸小说丰富多彩的人物谱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探讨人物纷繁性格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令狐冲这与生俱来的叛逆与不羁又是作者金庸在特殊的时代文化与政治背景下所匠心独创的。金庸想要通过令狐冲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一种向往,对政治平静的一种期盼。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笑傲江湖,令狐冲,形象,时代背景
目 录
1 引言1
2 金庸及《笑傲江湖》2
3 令狐冲形象3
3.1 率情任性4
3.2 崇尚自由6
3.3 一言九鼎7
4 令狐冲形象成因8
4.1 家庭影响8
4.2 时代影响9
结论11
致谢12
注释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说到金庸,大家都应该不陌生,他的小说不仅拥有巨量的读者,而且正如他的好友倪匡所言:“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字。”由他的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一直都受追捧,从未被打入冷宫。“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句话几乎概括了金庸所有的小说。他的小说既具文化内涵,又通俗。不论是文人骚客还是街边小贩,任何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欣赏。金庸的小说也为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的连接创造了桥梁,这不仅是通俗文学的奇迹,也是整个文学的奇迹。他的作品充满了美好浪漫情怀,金庸用非凡的想象力构建出如童话故事般美好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中心仪的人物,语言流畅清晰,庞大复杂的结构勾勒出各种奇幻的场景。我们喜爱金庸小说的原因并不是只因为这个。还有,他的小说中无不体现出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统一的追求,这两点几乎贯穿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主线中。他的作品用他自身的影响力掩盖了他的局限性,比如个人英雄主义,行侠仗义,江湖义气,无视秩序规则等。
金庸是一名出色的武侠小说家,他的小说被称为是武侠小说的代表作,他本人也被称为是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之所以被称为宗师的原因就在于他能极致地表现出人物鲜明的个性。金庸眼光独到,博学多才,塑造的人物极具个性。他的小说情节曲折,人物描写细腻。他能用通俗的写作手法创造出极具意义的场景,情节虽说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荒诞不已,但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意义。《笑傲江湖》是金庸后期的一部作品,小说的名字来源于《西游记》中的一句词:“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而书中的主人公令狐冲是最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的性格在书中是怎样刻画的,被人们喜欢的原因,被人们赞扬称颂的理由是什么,以及他的性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究的。
大陆研究金庸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1)思想内涵等角度;(2)艺术形式、创作方法等角度;(3)文化角度;(4)叙事学角度;(5)文史学角度。[1]陈墨在他的《陈墨评金庸——人物金庸》和《陈墨评金庸——人性金庸》中对金庸小说人物进行了很深刻的分析阐述。赵定甲在《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笑傲江湖〉岳不群形象分析》中对岳不群其人进行了介绍,并将其与左冷禅和令狐冲进行比较。谢晓霞在《〈笑傲江湖〉人物群像及电视改编》中也将人物进行了分类:其一是隐士类,其二是权力型,其三是女性群体。徐正飞的《试论令狐冲的“八道异种真气”》以令狐冲体内的八道异种真气为切入点,分析这八道异种真气产生的原因和意义,将疗伤过程和江湖形势相结合,疗伤过程与爱情发展相结合。仲浩群在《心灵的解脱与精神的超越——评武侠人物令狐冲》中对他精神世界的进行了分析,他获得了心灵的解脱与精神的超越。余杰的《求索真自由——从令狐冲与傅红雪两个小说人物看金庸与古龙之自由观》中将令狐冲与傅红雪进行比较,探索他们的自由观。
研究笑傲江湖的不仅是国内的学者,国外也有一批学者在研究金庸,如夏维明,冈崎由美等。金庸国际研讨会的召开,让更多的国外读者和研究者开始关注金庸及其作品,而这些人研究的主要原因是从金庸在国内受到极大追捧这一现象出发的,但是限于语言、文化背景不同,再加上翻译上的一些问题,中国的武侠小说和国外的武侠小说在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国外的学者研究金庸进入了一种模式化。现在网上开发了笑傲江湖的网游,外国人了解金庸武侠的途径也大概通过于此。
本论文主要在介绍金庸的作品的基础上,分析《笑傲江湖》主人公的性格,以及性格形成的原因,从而梳理出性格背后的文化因素,为以后的笑傲江湖的人物分析提供一些帮助。学者们从金庸的武侠小说的人物特点,艺术特点和语言特点方面做了重点的分析论证,也为文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笑傲江湖》中的主人公分析也比较全面,本课题力争在这些方面有更加完善的进步。
2 金庸及《笑傲江湖》
金庸,他是一名集武侠小说创作、新闻编写、企业管理、政治评论、社会活动于一体的大家。从1955年的处女作《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的封笔作《鹿鼎记》,金庸共创作了《侠客行》、《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碧血剑》和《笑傲江湖》等十五部作品。金庸的小说大部分都不是虚构的历史场景,而是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或真实的朝代中放入虚构的人物,有时还把真实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引入他的故事。
80年代以前,大陆不流行武侠小说,武侠小说一度只在香港流行。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从80年代开始形成了一股金庸的武侠热,之后许多专家对金庸和他的小说开始了研究。关于研究金庸的小说的专著,从1991年才开始有,其中陈墨可以算是研究金庸的大家。他认为《红楼梦》和金庸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奇迹。[1]1994年,北师大学者王一川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一书中重排了一次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的位置,金庸取代了茅盾的位子,排在了第四,可想而知多么的肯定金庸的地位。[2]严家炎先生也说: “金庸先生的作品,不是那种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的三流武侠小说,只要你一开始读它,就不想把它放下来,就像一块磁铁紧紧地吸引着你。[3]
《笑傲江湖》是金庸后期的一部作品。大家都知道金庸的小说几乎都是真实的历史背景,而这本却是个例外。《笑傲江湖》里的人物和历史场景都是虚构的。就像倪匡说的:“《笑傲江湖》没有任何历史背景,纯叙江湖上事。金庸特意舍弃了他最擅长的历史和虚构相糅合的创作方法,表现了他创作上多方面的才能。”[4]
小说的第一章到第五章是开端,慢慢的拉开了小说的序幕,然后逐步地介绍情节里的人物,特别是令狐冲,令狐冲在小说第五章才正式出场。
开端之后是发展,发展是小说最长的一部分,从小说的第六章一直到三十四章,属于情节发展部分,主要有症结,矛盾冲突。在该部分,人物关系在这里充分的展现出来,人物的性格也慢慢的得到了表现。之间的矛盾冲突也逐渐表现出来,情节慢慢的走向高潮。
高潮是小说基本矛盾发展到最紧张的部分,也是最为精彩的一部分。三十五章到三十八章是小说的高潮部分。林平之成功的报了家仇,错手杀死了岳灵珊;任我行练魔功走火入魔死了;仪琳杀死了岳不群接任了恒山派掌门的位子。小说在此明晰了岳不群的诡计,定闲和定逸师太神秘的死亡。
结局是小说的第三十九章到第四十章,主要描写人物最后的发展,是矛盾冲突的结果。最后令狐冲和任盈盈结为夫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也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
3 令狐冲形象
在金庸众多的小说人物中,令狐冲并不是其中最显眼的,也不能一下子让人就对他印象深刻。他没有韦小宝的机灵,没有杨过的正气,也没有萧峰的豪迈。可是他却仍然那么深入人心。“长方脸蛋,剑眉薄唇”这八个字就是令狐冲在《笑傲江湖》中的外貌形象,在后文被人再次提到外貌时,也是用“不过如此”来形容。不知道为什么金庸对此如此吝啬,反而时不时的描写林平之的外貌。令狐冲如此的外貌根本不能满足人们对男主角形象帅到天上有地上无的的幻想,反而配角林平之是眉清目秀,非常俊美的。然而金庸根本不靠这个来吸引读者,而是靠他高深的笔法、精湛的写作技艺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欲罢不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