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转型发展研究以建设银行河北分行为例

摘要:国际经验充分表明,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重心向个人金融业务的转移,个人金融业务在银行的利润来源表中已经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发展的滞后以及自身发展中的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因此,如何进一步加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界的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为例,结合国内外实情,并通过与行业竞争者业务发展情况,尤其是国有银行的个人业务发展情况对比,分析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当前面临的变化和挑战、个人业务的特点及面临的机遇,探讨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转型发展策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1
引言1
个人金融业务当前面临的变化和挑战1
(一)客户新常态1
(二)渠道新常态2
(三)产品新常态2
(四)技术新常态2
(五)监管新常态2
(六)竞争新常态2
二、个人业务的特点及面临的机遇2
(一)个人业务的重要性2
1.新的利润增长点3
2.稳定、低成本资金来源3
3.平衡对公业务风险3
(二)个人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3
1.国家扩内需稳增长的机遇3
2.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3
3.个人业务逆周期发展的机遇3
4.国家简政放权改革的机遇3
三、河北分行个人金融业务面临的发展问题3
(一)河北分行个人业务的特点4
(二)河北分行个人业务当前面临的变化和挑战4
1.利率市场化的变化4
2.竞争对手的变化4
3.区域格局的变化4
4.竞争手段的变化4
5.客户需求的变化5
6.客户接触方式的变化5
7.资本市场的变化5
8.外汇市场的变化5
四、建设银行河北分行个人金融业务转型发略5
(一)提高个人存款定价能力5
(二)推动营销方式转型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1.公私联动5
2.条线联动6
3.网点经营综合化6
4.社区营销广泛化7
(三)调整区域发展策略7
(四)满足客户对产品需求变化7
(五)大力发展CTS和基金业务8
(六)加快国际化转型,实施本外币一体化经营8
(七)提高大数据挖掘能力和精准营销水平8
总结8
致谢9
参考文献9
国有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转型发展研究
——以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为例
引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达国家银行业经历了利率市场化,当时主要是资本市场发展引起“脱媒”带来的冲击,而我国银行业同时面临多元冲击,经营环境更困难、更复杂,需要加快转型变革加以应对。通过简单规模扩张就能取得成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转型发展正在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新常态”下的必经之路,各家银行必须适时做出新的战略转型选择。国际经验充分表明,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重心向个人金融业务的转移,个人金融业务在银行的利润来源表中已经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发展的滞后以及自身发展中的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因此,如何进一步加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界的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
一、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面临的变化
经济增速减缓、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政策的刺激使宏观经济面临转型,而金融市场面临金融脱媒、泛资产管理等新的变化,同时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等监管新规的出台也指日可待,同时跨界竞争者线上线下的快速发展,从互联网金融到O2O模式,一步步深入发展承担银行业务功能。经济背景的变化使国内银行业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银行不再面临普遍性的业务机会,具体说来表现在客户、渠道、技术、产品、监管、竞争六大方面。
(一)客户新常态
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而消费与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代表个人客户金融需求强劲,个人业务也必将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方面。
未来10年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将达到3.5亿人,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将达到80万亿人民币,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27万亿元人民币。目前中产阶级占据个人消费总额的76%,是消费的主力,中产阶级崛起带动消费信贷、信用卡、出国金融等个人金融服务发展。中产阶级的消费正在从生活必需品逐步升级至更加高端的品类,比如有机食品、汽车、奢侈品、海外旅游等,相关金融服务如汽车贷款、消费贷款、出国金融、信用卡等将为此提供重要支撑。
预计5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将从2010年的24%上升至2020年的33%,老龄化特点日益凸显。养老一族的日渐重要将带动理财、保险等业务发展,而现有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仍难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养老需求,这就使具备保值增值能力和跨期配置属性的金融产品具备巨大的需求增长空间。
2014年到2020年,2/3的新增中产家庭来自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在一二线城市需求日渐饱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将成为未来五年个人银行业务重要的增长来源。
(二)渠道新常态
虽然客户依赖网点进行大额交易和较复杂的咨询服务,但银行客户都在多渠道化,预计未来实体网点交易量保持相对稳定,而新增交易量主要来自网络和移动渠道,银行个人业务实体渠道会面临一定的收缩。
来自美国市场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实体网点和ATM的交易量并没有消失,而是相对稳定,新增交易几乎全部来自网络和移动渠道,形成多渠道有机整合的局面。2014年《BCG全球零售银行电子化客户客户调研》对纯网点、多渠道、纯电子化三种渠道的客户偏好调查数据显示,发达市场中57%的客户已经是多渠道的客户,这一比例在富裕客户中更是高达64%。
(三)产品新常态
(四)技术新常态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发展并运用到金融活动中,深刻地改变着金融实现方式,从原始的物理亲近发展为客户随时随地进行金融业务,不断拓展的客户的接触方式。科技技术使银行增加对客户的洞察和分析,以此提升顾客的金融业务体验,增加便捷性的同时逐步实现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五)监管新常态
2015年以来个人金融领域大的监管举措包括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远程开户征求意见、个人征信业务领域有望放开。 监管部门鼓励银行业加强产品创新,提高人民财产性收入、发展普惠金融,为银行个人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59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