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成语的文化透视
目 录
1 引言1
2 《左传》成语及其色彩变化1
2.1《左传》成语的类别2
2.2《左传》成语感情色彩的变化6
3 《左传》成语的文化底蕴8
3.1道德伦理9
3.2哲学思想10
3.3反映礼仪文化11
3.4反映先秦文学审美11
结论 13
致谢 14
注释15
参考文献16
1 引言
成语是词汇的一部分,具有稳固的结构和多样的形式,表达一定的意义,在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
民国时期受经学今古文学派和疑古文学派对《左传》真实性问题的影响,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并不十分浓厚。只有陈柱和钱基博两位学者,从文学的角度对《左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分别创作出《中国散文史》、《中国文学史》这两部著作。到了建国五、六十年代,学者们总结出《左传》这部历史散文的文学成就和艺术影响,研究程度大大加深。尤其是钱钟书撰写的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出版的《管锥编》,从文学、思想、民风等角度深刻探索和研究了《左传》。钱钟书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前所未见的新观念,对后来的学者研究《左传》的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本文从成语的历史来源及对后世各面的影响的出发,对《左传》成语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对《左传》成语丰富的感情色彩及寓意进行了品味,根据发现《左传》成语所表现出的形式,对《左传》成语的文化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文学上的探索。
成语大多是从古代圣贤所作的文章中得来的,大多出自经典的历史故事。无论是文学还是生活上对我们现代人的思想都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成语作为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现代人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我们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词汇表面的意思,更是成语背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的历史文化和古代圣贤的思想精品。我们现代人应为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而自豪,将中国文化学精并使它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言人向世界传播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深邃和睿智。
2 《左传》成语及其色彩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对《左传》成语进行分类并分析其感情色彩的古今变化现象及成因,我们有必要对本文提到的《左传》成语的研究范围作明确界定,并对《左传》成语进行数量统计。成语是形式多样,构词结构紧密稳定,意义具有整体性、凝炼性的书面语,经过时间的反复筛选后流传至今的精粹文化。因此透过成语的原始意义可以反馈给我们上古社会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水平,但是因为词汇、语法、语义、文字是随着文明进步不断螺旋式的上升的,尤其是近代掀起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大大加大了古今汉语的差异。这样就有必要借助于过往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正规出版社发行的权威辞书。翻阅各大辞书、《左传》和其他专书,与《左传》相关的成语形成大致是下列3种情况,一是《左传》沿用更早专书中早已出现过的成语,二是首次在《左传》原话中出现并初具雏形(即语素与成词后的成语相同或相似)的成语,三是出现在《左传》原话中的部分语素被引用到其他专书中并逐渐发展成形。纵观辞书的绪论,发现专家组在辞书编纂的问题上或多或少都在对《左传》成语概念的判断上有差异,这样直接导致统计的数量不同,我们研究的《左传》成语范围有可能涵盖上述的三种情况,即凡是在辞典中出现“出自《左传》”的内容都是我们要研究的范围。另一个问题是一些学者会把像“玉洁冰清”[1]1053和“冰清玉洁”[1]53一样词当做不同的成语予以列目。对下列三本较为权威的辞书中《左传》成语数量的统计结果如下:
辞典名称 辞典版本 出自《左传》的成语的数量 剔除同源异形词后的数量
《汉语成语辞海》 朱祖延 武汉出版社1999年 390 361
《汉语成语大全》 梅萌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7年 363 333
《中国成语大辞典》 王涛等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年 275 265
然后我们再在统计三本辞书中的《左传》成语总数基础上排除三部辞书之间的交叉重复罗列成语的情况,得到的结果是三本辞书中的《左传》成语共有498条。诚然,由于作者能力、时间有限,对完全出自《左传》的成语把握的模糊性,是本文的一处不足之处。
2.1 《左传》成语的类别
由于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选取的《左传》成语分类标准不同,导致《左传》成语的分类结果不同。要对《左传》成语进行分类,首先要明确采用的分类标准。受周光庆对成语内部形式的讨论的影响,借鉴张永言按保留自身语义独立性的能力对成语进行分类得到的结论,本文按《左传》成语字面意思和表达意思的紧密程度不同将其分为融合性成语、综合性成语和组合性成语和过渡性成语。过渡性成语是《左传》成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的字面意思和表达意思在不同语境时而紧密、时而疏离,变化于融合性成语、综合性成语和组合性成语之间。
2.1.1融合性成语
这类成语表现为:用现代的语法知识看,其结构不通,很难理解字面意义,难以由字面意义推导表达意义。要理解它的表达意义需要回顾原文,了解各词的古意,再结合语境探究。例如:
(1)筚路蓝缕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2]262(《左传?宣公十二年》)
字面意义:筚路指柴车。蓝缕指破衣烂衫。
表达意义:表示创立事业时艰难重重。
例句:当初开办公司,筚路蓝缕,于是面对今天的硕果,他仍然勤俭持家。
如果不了解与词语的指代对象,就很难猜出意思。
(2)背城借一
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2]288(《左传?成公二年》)
字面意义:背:背对。城:城墙。借:凭借。一:最后一场战争。背对城墙和敌人做最后一站的殊死搏斗。
表达意义:多指最后一战很危急,决定着生死存亡。
例句:面对祖国的危难,战士们背城借一的坚决战斗。
一这里要知道是指代一场战争,是名词不是数词。
(3)生死骨肉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2]422(《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字面意义:生是“使活过来”的意思。肉是“使长肉”的意思。使亡者活过来,使枯骨长新肉。
表达意义:形容极大的恩惠。
例句:生死骨肉之恩,如同再造。
2.1.2综合性成语
在对这类词的理解上,字面意义和表达意义所要表达的内涵具有一致性,联系紧密,表达意义是通过字面意义采用修辞手法推导出来的。综合性成语的表达意义需要结合语境来理解。成语的各个组成成分语法功能和语法关系十分明确,字面意义容易理解。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对文本贴合度的要求不高。例如:
(1)河清难俟
俟河之清,寿几何?[2]359(《左传?襄公八年》)
字面意义:俟是等待的意思。要等到黄河水变澄清很难等。
表达意义:比喻要达到目的花费的时间很长,难以等待。
例句:不佞粗中坦率,全无彼此,冀望诚深,未知得如愿否也,景迫桑榆,河清难俟,奈何。(明?朱之瑜《答奥村庸礼书十二首》其一)
从“河清难俟”的字面来看,“河清”是中补短语,“难俟”是一个动词短语,“河清”是“难俟”的陈述对象。字面意思就是黄河变清,难以等待。调整语序,使句意就是说难以等待黄河变清。结合意境,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很容易想到和等待时间长有关。
1 引言1
2 《左传》成语及其色彩变化1
2.1《左传》成语的类别2
2.2《左传》成语感情色彩的变化6
3 《左传》成语的文化底蕴8
3.1道德伦理9
3.2哲学思想10
3.3反映礼仪文化11
3.4反映先秦文学审美11
结论 13
致谢 14
注释15
参考文献16
1 引言
成语是词汇的一部分,具有稳固的结构和多样的形式,表达一定的意义,在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
民国时期受经学今古文学派和疑古文学派对《左传》真实性问题的影响,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并不十分浓厚。只有陈柱和钱基博两位学者,从文学的角度对《左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分别创作出《中国散文史》、《中国文学史》这两部著作。到了建国五、六十年代,学者们总结出《左传》这部历史散文的文学成就和艺术影响,研究程度大大加深。尤其是钱钟书撰写的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出版的《管锥编》,从文学、思想、民风等角度深刻探索和研究了《左传》。钱钟书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前所未见的新观念,对后来的学者研究《左传》的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本文从成语的历史来源及对后世各面的影响的出发,对《左传》成语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对《左传》成语丰富的感情色彩及寓意进行了品味,根据发现《左传》成语所表现出的形式,对《左传》成语的文化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文学上的探索。
成语大多是从古代圣贤所作的文章中得来的,大多出自经典的历史故事。无论是文学还是生活上对我们现代人的思想都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成语作为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现代人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我们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词汇表面的意思,更是成语背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的历史文化和古代圣贤的思想精品。我们现代人应为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而自豪,将中国文化学精并使它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言人向世界传播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深邃和睿智。
2 《左传》成语及其色彩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对《左传》成语进行分类并分析其感情色彩的古今变化现象及成因,我们有必要对本文提到的《左传》成语的研究范围作明确界定,并对《左传》成语进行数量统计。成语是形式多样,构词结构紧密稳定,意义具有整体性、凝炼性的书面语,经过时间的反复筛选后流传至今的精粹文化。因此透过成语的原始意义可以反馈给我们上古社会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水平,但是因为词汇、语法、语义、文字是随着文明进步不断螺旋式的上升的,尤其是近代掀起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大大加大了古今汉语的差异。这样就有必要借助于过往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正规出版社发行的权威辞书。翻阅各大辞书、《左传》和其他专书,与《左传》相关的成语形成大致是下列3种情况,一是《左传》沿用更早专书中早已出现过的成语,二是首次在《左传》原话中出现并初具雏形(即语素与成词后的成语相同或相似)的成语,三是出现在《左传》原话中的部分语素被引用到其他专书中并逐渐发展成形。纵观辞书的绪论,发现专家组在辞书编纂的问题上或多或少都在对《左传》成语概念的判断上有差异,这样直接导致统计的数量不同,我们研究的《左传》成语范围有可能涵盖上述的三种情况,即凡是在辞典中出现“出自《左传》”的内容都是我们要研究的范围。另一个问题是一些学者会把像“玉洁冰清”[1]1053和“冰清玉洁”[1]53一样词当做不同的成语予以列目。对下列三本较为权威的辞书中《左传》成语数量的统计结果如下:
辞典名称 辞典版本 出自《左传》的成语的数量 剔除同源异形词后的数量
《汉语成语辞海》 朱祖延 武汉出版社1999年 390 361
《汉语成语大全》 梅萌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7年 363 333
《中国成语大辞典》 王涛等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年 275 265
然后我们再在统计三本辞书中的《左传》成语总数基础上排除三部辞书之间的交叉重复罗列成语的情况,得到的结果是三本辞书中的《左传》成语共有498条。诚然,由于作者能力、时间有限,对完全出自《左传》的成语把握的模糊性,是本文的一处不足之处。
2.1 《左传》成语的类别
由于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选取的《左传》成语分类标准不同,导致《左传》成语的分类结果不同。要对《左传》成语进行分类,首先要明确采用的分类标准。受周光庆对成语内部形式的讨论的影响,借鉴张永言按保留自身语义独立性的能力对成语进行分类得到的结论,本文按《左传》成语字面意思和表达意思的紧密程度不同将其分为融合性成语、综合性成语和组合性成语和过渡性成语。过渡性成语是《左传》成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的字面意思和表达意思在不同语境时而紧密、时而疏离,变化于融合性成语、综合性成语和组合性成语之间。
2.1.1融合性成语
这类成语表现为:用现代的语法知识看,其结构不通,很难理解字面意义,难以由字面意义推导表达意义。要理解它的表达意义需要回顾原文,了解各词的古意,再结合语境探究。例如:
(1)筚路蓝缕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2]262(《左传?宣公十二年》)
字面意义:筚路指柴车。蓝缕指破衣烂衫。
表达意义:表示创立事业时艰难重重。
例句:当初开办公司,筚路蓝缕,于是面对今天的硕果,他仍然勤俭持家。
如果不了解与词语的指代对象,就很难猜出意思。
(2)背城借一
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2]288(《左传?成公二年》)
字面意义:背:背对。城:城墙。借:凭借。一:最后一场战争。背对城墙和敌人做最后一站的殊死搏斗。
表达意义:多指最后一战很危急,决定着生死存亡。
例句:面对祖国的危难,战士们背城借一的坚决战斗。
一这里要知道是指代一场战争,是名词不是数词。
(3)生死骨肉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2]422(《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字面意义:生是“使活过来”的意思。肉是“使长肉”的意思。使亡者活过来,使枯骨长新肉。
表达意义:形容极大的恩惠。
例句:生死骨肉之恩,如同再造。
2.1.2综合性成语
在对这类词的理解上,字面意义和表达意义所要表达的内涵具有一致性,联系紧密,表达意义是通过字面意义采用修辞手法推导出来的。综合性成语的表达意义需要结合语境来理解。成语的各个组成成分语法功能和语法关系十分明确,字面意义容易理解。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对文本贴合度的要求不高。例如:
(1)河清难俟
俟河之清,寿几何?[2]359(《左传?襄公八年》)
字面意义:俟是等待的意思。要等到黄河水变澄清很难等。
表达意义:比喻要达到目的花费的时间很长,难以等待。
例句:不佞粗中坦率,全无彼此,冀望诚深,未知得如愿否也,景迫桑榆,河清难俟,奈何。(明?朱之瑜《答奥村庸礼书十二首》其一)
从“河清难俟”的字面来看,“河清”是中补短语,“难俟”是一个动词短语,“河清”是“难俟”的陈述对象。字面意思就是黄河变清,难以等待。调整语序,使句意就是说难以等待黄河变清。结合意境,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很容易想到和等待时间长有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