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植途径研究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植途径研究[20191230170234]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大学生文化自信,基本状况,培植途径
目 录
1 引言1
2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概述1
2.1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1
3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本状况5
3.1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调查5
3.2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表现6
3.3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主要表现7
3.4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主要原因10
4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植途径举要12
4.1 培养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积极性12
4.2 发挥高校的引导教育作用13
4.3 加强网络的引导作用14
4.4 发挥家庭的文化熏陶作用14
4.5 鼓励当代大学生自觉践行民族文化15
结论 16
致谢 17
注释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调查问卷 20
1 引言
当今世界有两千多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和生活方式,从而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的沉淀,影响着各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民族要充满生机活力、实现繁荣富强、在世界上拥有巨大影响力和吸引力,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优秀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文化是被西方文化汹涌的巨浪吞噬,还是乘风破浪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国民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正如2011年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论述了文化自信,同时在紧接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报告中,同样郑重阐释了文化自信的观念。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上,第一次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当前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民族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正处于文化学习的关键时期,从这点来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了文化自信,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建设好,整个社会才能良性发展,国家才有强大的前进动力。因此,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极其重要。
本课题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来研究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首先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进而分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结合实际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剖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提出培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的途径和策略。
2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概述
2.1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上的精神成熟度表现[2]。它既表现为对优秀文化中的好的方面的为自己所用,又不用担心与其他文化交流时会被对方掩盖,更不会强制推行自己的文化。由此可以看出,文化自信不是一厢情愿地向别人宣传自己的文化如何优秀,也不是抱着已有的传统固执己见,而是在合理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发展文化,为其增添新的活力,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
当代大学生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拥有新技术、新思想的群体,担负着国家兴旺的责任。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指在经济全球化下,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对当代先进文化的肯定,对本国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借鉴。具体来讲,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当代大学生认同肯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必然存在着正负、优劣两方面的因素。当代大学生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去鉴别传统文化,认同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优秀成分;严谨地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肯定它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今社会很重要,当代大学生既要对传统文化珍视,又要对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守。二是当代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与批判,即当代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扬弃。当代大学生应该对外国文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外来文化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优劣并存。当代大学生必须能够持公正的态度,做到既批判糟粕,抵挡外来文化侵袭,又取其精华,博采众长。三是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先进文化发展前景有高度的自信。在过去的岁月里,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文明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先进文化在推动国家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也一定能够走在世界文明发展前端。
2.2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植的意义
2.2.1 有助于自身修养的完善和提升
大学生自身修养从广义上来讲指大学生的政治、道德、学术和技艺等方面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品质,从狭义上来讲大学生自身修养指思想品德修养。
文化自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整合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正确对待西方文化。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是高校培植和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有价值的道德理念[3],至今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重要作用。比如 “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上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当代大学生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从而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有助于大学生自身修养的完善。
一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往往还同个人的价值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不同,生活经历、认识水平不同,因此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也就不径相同。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摒弃错误的人生观,认清错误观念的实质,警惕和自觉抵制它们的侵蚀,这一切的学习要求都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总之,大学生只有文化自信,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信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对我们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自身修养。
2.2.2 有助于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会营造起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它是文化传统可感可觉的具体生动显示。人是文化传统的载体,人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情感流溢,对人对事的态度、评价和解决问题的心理惯式,无一不包含着文化内容,这些都随着人的流动而流动,因此,它就弥漫在社会的每个空间,形成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不仅影响着社会的运行机制,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社会心理。良好的文化氛围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悄悄的改变这个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和精神状态。只有切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才能拥有美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使人人都切身感受到和谐的独特魅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106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