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素质与秘书工作的关系
论心理素质与秘书工作的关系[20200103162402]
秘书由于职业的要求,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对于其他工作有较大的波动性。秘书工作是一个事务繁杂、 人际关系复杂的工作领域, 而且要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秘书活动的紧张性、高压力、快节奏使得秘书人员的心理素质遭受了极大的挑战。主要围绕心理素质、秘书工作及其相互的关系阐明秘书人员应该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去应对繁杂多变的秘书工作,从而帮助秘书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促进其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心理素质,秘书工作,关系
目 录
1 引言 1
2 心理素质与秘书心理素质 1
2.1 心理素质的界定 1
2.2 秘书心理素质 2
3 秘书工作的内容 2
3.1 辅助决策 2
3.2 人际交往 3
3.3 处理信息 4
3.4 办理事务 4
4 秘书人员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5
4.1 坚强的意志 5
4.2 随和的性格 5
4.3 稳定的情绪 6
4.4 应变的兴趣 6
5 秘书心理素质与秘书工作的关系 6
5.1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从事秘书工作的前提 6
5.2 随和的性格是进行秘书工作的润滑剂 7
5.3 稳定的情绪是秘书提高工作效率的催化剂 9
5.4 广泛的兴趣是适应秘书工作的辅助剂 9
结 语 11
致 谢 12
注 释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在一个单位的角色扮演中,秘书既是领导的辅助决策者,直接为领导服务,又是架起领导与群众关系的桥梁,起着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的作用。秘书人员要善于准确捕捉领导的情绪、领会贯彻好领导的意图,化解各种矛盾,协调好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 以及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现代秘书往往身兼数职,既要完成文字的处理、信息的整合、上传下达、接待来宾等大量的日常琐碎事务以及突发性、临时性的工作,同时还要听命于领导,根据领导的安排组织并开展工作。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常常使秘书的心理面临各种挑战,经常处于紧张、高压的心理状态。在此情况下,秘书如若不注意对自己的心理状况做出调整,那么很有可能就会造成秘书的心理失衡,更有甚者会引起心理方面的疾病。一旦秘书在工作当中产生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个人正常的行为活动,更有可能对秘书工作的组织开展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因此作为一个秘书,必须将情感上升为意志,性格随和化,情绪稳定化,兴趣多样化,这样才能帮助秘书在前往目标的山路上跨过种种坎坷。想要成为一名称职的秘书,就必须摒弃以往安于现状和随遇而安的心理,而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迎接一切挑战。
通过分析心理素质与秘书工作的关系让秘书人员加强对心理素质的重视,关注自身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调节,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秘书工作。
2 心理素质与秘书心理素质
2.1 心理素质的界定
心理素质是指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普遍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就其内涵而言,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人类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就其外延而言,心理素质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及心理活动结果。[5]人们在对心理素质进行总结、剖析与评价时常常使用人品、个性、心理品格等概念,这些概念与心理素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意思。或者可以这样认为,这些概念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范围内对心理素质做出的不同表述方式。
肖汉仕教授这样解释: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结构中所具有的状态、品质与能力之总和,其中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方面是指获得知识的多少,也指先天遗传的智力潜能,但人们主要强调心理潜能的自我开发与有效的利用;在非智力方面,主要指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大小以及所体现出的行为习惯与社会适应状况。[2]
2.2 秘书心理素质
秘书工作的脑力活动比较复杂,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秘书的心理活动也相对频繁,这就需要秘书人员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参照心理素质的概念,秘书的心理素质可以认为是位于秘书这一职位的人所应该具有的心理要素或者要素的质量。这些心理要素或因素应该包括:责任感、心理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激发力、能动性、强韧性、弹性、刚性程度等。这些要素对于秘书顺利地履行秘书的责任和义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秘书的心理素质可以大致概括为意志、性格、情绪、兴趣等个性品质,这些心理素质都是影响秘书人员处理秘书工作效率的因素。秘书工作是秘书心理素质的外在行为表现,秘书心理素质是秘书工作的内在动力因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3 秘书工作的内容
一般人对秘书工作的理解就是秘书所做的工作,但是不同单位,不同秘书所承担的工作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这样的定义无法对其准确定义。所以我们要从不同秘书所做的工作中寻找共性,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秘书工作是为实现秘书部门的基本职能而必须完成的具体工作。[1]”随着时代的变更我们的秘书工作内容在不断地更新,内容不断丰富。根据秘书工作内容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辅助决策、人际交往、处理信息、办理事务。
3.1 辅助决策
辅助决策的含义:在决策过程中,在知识(包括理论)、能力(包括技术)、经验和精力等方面给予决策主体全面的补偿,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1]而该工作是秘书作为领导左右手帮助领导进行有效决策管理的必要的工作内容,这就要求秘书具有较强的能力将收集的信息筛选、综合、及时地提供给上级。辅助决策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调查研究、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建议提案工作等。
辅助决策需要秘书工作做的准备工作是相当大的。例如调查研究,在调查的过程中秘书需要在一线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些人性格迥异,身份层次都不一样,作为一个秘书人员就要具备随和的性格去适应各种交际环境,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更好地协助你进行调查研究,而不是敷衍了事。因为你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去面对别人,别人也会以相应的姿态去面对你。当然在整个辅助决策的过程中少不了客户的发难拒绝,整理信息时的烦躁,领导的不满责骂,可能同一件事情要做几遍,此时就要对自己进行心理调整,要意志坚强、处变不惊,否则就会方寸大乱。
秘书辅助决策必须注重时效性,讲究高效率,尽可能快捷准确地提供自己整理好的信息,便于领导一目了然,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作为一个秘书,性格要开朗豁达,有些人会觉得自己辅助决策这项职能是在为他人作嫁衣,逐渐产生压抑感。也有新秘书太过小心谨慎,顾虑重重,一旦受批评就不敢进言,太过盲从,缺乏积极性,唯唯诺诺,毫无个人主见,这样就会造成秘书这项工作职能不能很好的发挥。
3.2 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或联系。秘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在社会的眼中,秘书人员在人际交往中是这样一种形象:善于处事,谦逊友善,进退有度的。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为一个人际圈子复杂的秘书如果善于交际,那么很多事情就会更加容易办成。人际交往的工作包括:接待工作、谈判工作、随从工作。
秘书由于职业的要求,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对于其他工作有较大的波动性。秘书工作是一个事务繁杂、 人际关系复杂的工作领域, 而且要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秘书活动的紧张性、高压力、快节奏使得秘书人员的心理素质遭受了极大的挑战。主要围绕心理素质、秘书工作及其相互的关系阐明秘书人员应该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去应对繁杂多变的秘书工作,从而帮助秘书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促进其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心理素质,秘书工作,关系
目 录
1 引言 1
2 心理素质与秘书心理素质 1
2.1 心理素质的界定 1
2.2 秘书心理素质 2
3 秘书工作的内容 2
3.1 辅助决策 2
3.2 人际交往 3
3.3 处理信息 4
3.4 办理事务 4
4 秘书人员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5
4.1 坚强的意志 5
4.2 随和的性格 5
4.3 稳定的情绪 6
4.4 应变的兴趣 6
5 秘书心理素质与秘书工作的关系 6
5.1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从事秘书工作的前提 6
5.2 随和的性格是进行秘书工作的润滑剂 7
5.3 稳定的情绪是秘书提高工作效率的催化剂 9
5.4 广泛的兴趣是适应秘书工作的辅助剂 9
结 语 11
致 谢 12
注 释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在一个单位的角色扮演中,秘书既是领导的辅助决策者,直接为领导服务,又是架起领导与群众关系的桥梁,起着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的作用。秘书人员要善于准确捕捉领导的情绪、领会贯彻好领导的意图,化解各种矛盾,协调好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 以及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现代秘书往往身兼数职,既要完成文字的处理、信息的整合、上传下达、接待来宾等大量的日常琐碎事务以及突发性、临时性的工作,同时还要听命于领导,根据领导的安排组织并开展工作。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常常使秘书的心理面临各种挑战,经常处于紧张、高压的心理状态。在此情况下,秘书如若不注意对自己的心理状况做出调整,那么很有可能就会造成秘书的心理失衡,更有甚者会引起心理方面的疾病。一旦秘书在工作当中产生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个人正常的行为活动,更有可能对秘书工作的组织开展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因此作为一个秘书,必须将情感上升为意志,性格随和化,情绪稳定化,兴趣多样化,这样才能帮助秘书在前往目标的山路上跨过种种坎坷。想要成为一名称职的秘书,就必须摒弃以往安于现状和随遇而安的心理,而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迎接一切挑战。
通过分析心理素质与秘书工作的关系让秘书人员加强对心理素质的重视,关注自身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调节,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秘书工作。
2 心理素质与秘书心理素质
2.1 心理素质的界定
心理素质是指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普遍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就其内涵而言,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人类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就其外延而言,心理素质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及心理活动结果。[5]人们在对心理素质进行总结、剖析与评价时常常使用人品、个性、心理品格等概念,这些概念与心理素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意思。或者可以这样认为,这些概念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范围内对心理素质做出的不同表述方式。
肖汉仕
2.2 秘书心理素质
秘书工作的脑力活动比较复杂,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秘书的心理活动也相对频繁,这就需要秘书人员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参照心理素质的概念,秘书的心理素质可以认为是位于秘书这一职位的人所应该具有的心理要素或者要素的质量。这些心理要素或因素应该包括:责任感、心理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激发力、能动性、强韧性、弹性、刚性程度等。这些要素对于秘书顺利地履行秘书的责任和义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秘书的心理素质可以大致概括为意志、性格、情绪、兴趣等个性品质,这些心理素质都是影响秘书人员处理秘书工作效率的因素。秘书工作是秘书心理素质的外在行为表现,秘书心理素质是秘书工作的内在动力因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3 秘书工作的内容
一般人对秘书工作的理解就是秘书所做的工作,但是不同单位,不同秘书所承担的工作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这样的定义无法对其准确定义。所以我们要从不同秘书所做的工作中寻找共性,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秘书工作是为实现秘书部门的基本职能而必须完成的具体工作。[1]”随着时代的变更我们的秘书工作内容在不断地更新,内容不断丰富。根据秘书工作内容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辅助决策、人际交往、处理信息、办理事务。
3.1 辅助决策
辅助决策的含义:在决策过程中,在知识(包括理论)、能力(包括技术)、经验和精力等方面给予决策主体全面的补偿,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1]而该工作是秘书作为领导左右手帮助领导进行有效决策管理的必要的工作内容,这就要求秘书具有较强的能力将收集的信息筛选、综合、及时地提供给上级。辅助决策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调查研究、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建议提案工作等。
辅助决策需要秘书工作做的准备工作是相当大的。例如调查研究,在调查的过程中秘书需要在一线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些人性格迥异,身份层次都不一样,作为一个秘书人员就要具备随和的性格去适应各种交际环境,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更好地协助你进行调查研究,而不是敷衍了事。因为你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去面对别人,别人也会以相应的姿态去面对你。当然在整个辅助决策的过程中少不了客户的发难拒绝,整理信息时的烦躁,领导的不满责骂,可能同一件事情要做几遍,此时就要对自己进行心理调整,要意志坚强、处变不惊,否则就会方寸大乱。
秘书辅助决策必须注重时效性,讲究高效率,尽可能快捷准确地提供自己整理好的信息,便于领导一目了然,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作为一个秘书,性格要开朗豁达,有些人会觉得自己辅助决策这项职能是在为他人作嫁衣,逐渐产生压抑感。也有新秘书太过小心谨慎,顾虑重重,一旦受批评就不敢进言,太过盲从,缺乏积极性,唯唯诺诺,毫无个人主见,这样就会造成秘书这项工作职能不能很好的发挥。
3.2 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或联系。秘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在社会的眼中,秘书人员在人际交往中是这样一种形象:善于处事,谦逊友善,进退有度的。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为一个人际圈子复杂的秘书如果善于交际,那么很多事情就会更加容易办成。人际交往的工作包括:接待工作、谈判工作、随从工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