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现象的思考与对策

跳槽现象的思考与对策[20191230170545]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跳槽成因,跳槽影响,对策
目 录
1 引言1
2 跳槽现象现状调查1
2.1 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2
2.2 对用人单位员工的调查3
3 影响员工跳槽的因素3
3.1 跳槽者的个体因素3
3.2 外部环境因素5
4 跳槽所产生的影响7
4.1 跳槽对社会的影响7
4.2 跳槽对用人单位的影响8
4.3 跳槽对员工自身的影响8
5 应对当前跳槽现象的建议及对策9
5.1 政府应对跳槽现象的措施9
5.2 理性看待跳槽,加强自身三观建设10
5.3 用人单位应对跳槽的对策10
结论 13
致谢 14
注释 15
参考文献16
附录 问卷调查表 17
1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成为了用人单位发展的核心要素,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渴求以及求职者对于自身现状的不满,导致大量跳槽现象的发生。近年来,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的跳槽率成逐年递增趋势。对于一般员工的跳槽,用人单位往往显得不太在乎,而核心员工的跳槽一直困扰着用人单位。想要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用人单位必须要有自己长期、固定、熟悉本单位运作的人才。跳槽一方面可以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另一方面不理性的跳槽导致社会用工秩序的混乱,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看待跳槽。
国外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8世纪60年代英国爆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工人人才的流动性,跳槽(Job hopping)开始变得频繁,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到现代,学者对于跳槽现象(Job hopping phenomenon)的原因展开激烈探讨,总结出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和个人因素(Personal factors)是影响员工跳槽的两个主要因素。在环境因素的研究上,美国心理学家Kurt.Lewin(1939)提出了场论,即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他的能力和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即他的“场”)有密切的关系。另一位在环境因素研究上卓有成效的美国学者James Price(1977)提出工作满意度和调换工作的机会是员工流失和其决定因素之间的中介变量。
而在个人因素在跳槽中的影响,日本学者Nakamatsu Yoshiro指出,处于群体中的个人,只有在个体方向与群体方向一致的时候,个体的能力才会得到充分发挥,群体的整体功能水平也才会最大化。而美国学者Kuck(1964)指出若长时间不改变环境和工作的内容,创造力将在低水平徘徊不前,所以人才流动是必要的。
本文对跳槽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不同群体跳槽的原因,以及跳槽所产生的影响,对用人单位如何留住人才提供建议和对策。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对在职人员树立正确的的职业价值观有所帮助,同时也让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职业追求。
2 跳槽现象现状调查
目前,跳槽现象在社会中普遍发生,很多人对跳槽者究竟如何跳槽、为什么跳槽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这次调查中,我通过对大学毕业生以及实习单位的同事发放问卷,总结跳槽者跳槽的原因。
2.1 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
在当下,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初入社会遇到些坎坷便很自然出现跳槽的情况。此次调研中,就人文学院2009级部分毕业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网上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110分,收回有效问卷100分,回收率为90.91%。样本具体构成如下:
背景变项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67 67
女 33 33
专业 文秘 42 42
公共事业管理 30 31
社会工作 28 27
跳槽次数 一次 62 62
两次 27 27
两次以上 11 11
合计 100 100
数据显示,跳槽次数超过1次的比例为38%,其中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跳槽率最高(62%),其次是公共事业管理(50%)。而在具有跳槽经历的学生的调查中只有一次跳槽的学生占大多数(62%),跳槽两次的占(27%),两次以上的(11%)。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跳槽情况,麦可思研究院就2012届毕业生就业及跳槽做过统计,有34%的毕业生在就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在这之中,本科生占24% [1]。在对已经毕业3年的2009届毕业生做追踪调查时,发现42%的毕业生在三年内都换过工作,其中,本科生占33%。在跳槽毕业生中,本科的管理学专业跳槽最为频繁(46%),其次是文学(45%),而医学专业的跳槽率最低(21%)。各级党政机关是最受毕业生欢迎的跳槽转换行业。
2.2 对用人单位员工的调查
就用人单位员工而言,跳槽的原因自然也有所不同,要根据员工自身的职位、经验、技能来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员工职位进行跳槽研究。
首先是针对普通员工的研究。我在本学期安排的实习期间,利用空余时间也对所在单位(企业)的部分员工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调查显示,60%的员工在“你选择
跳槽的第一原因”一栏中选择了薪酬,30%的员工选择了家庭和距离,6%的员工选择专业和兴趣,另外4%的员工则选择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如下图所示)。
另外,我还对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对身边的一些公务员做了电话访谈,在有限的调查中,发现公务员跳槽的概率几乎没有,唯一一位女性员工从公务员体制中跳槽出来的原因是因为不满足公务员安逸的生活,觉得公务员的工作没有挑战性,经过思考,还是选择跳槽,帮忙打理家族生意。
其次是对单位的中高层领导的研究。对于用人单位中高层领导的调查还是比较有难度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单位的中高层领导在面临跳槽抉择时,第一选择和普通员工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普通员工往往面对生活带来的压力,跳槽主要还是以薪酬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的,但单位领导经济宽裕,他们选择跳槽时往往是选择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社会地位,更称心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自身价值的更大开发等因素。
3 影响员工跳槽的因素
3.1 跳槽者的个体因素
3.1.1 性别对跳槽者的影响
性别是影响跳槽的一个因素,但表现的不是很明显。通过研究跳槽数据可以发现,“女生跳槽的比例要比男生高,平均下来第一次跳槽时间为13.02个月,要比男生第一次跳槽时间早0.8个月[2]。但后期的跟踪调查发现,“第五年男女生的跳槽平均次数有大幅度回升”。而男女生在跳槽的原因上也有明显不同,“没有前途”和“收入过低”是促使男生跳槽的两大因素;而女生的原因则差异很大,可以归结为“其他原因”。如果用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男生女生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和男生不同,女生毕业五年左右,她们不仅要考虑在工作中是否有晋升的空间,还要考虑结婚和组件家庭。但是男生就不一样了,男生更看重的是自己在工作当中有没有发展的空间,能不能在工作中取得更高的成就,如果男生在工作中有所收获,获得了相对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人脉资源,他们的跳槽率就会相对较小。
3.1.2 自身专业对跳槽者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101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