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服装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研究(附件)【字数:8714】

摘 要摘 要快时尚服装由于其特有的优势,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然而近几年,快时尚服装企业的发展形势令人堪忧。本文从几个典型的消费模式出发,结合快时尚服装的消费特征,构建了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模型。后根据模型设计出问卷,运用描述性统计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产品内在因素、产品外在因素、心理因素、个人因素及相关群体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进而为快时尚服装企业提出了购买决策提升建议。关键词快时尚服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
目 录
0 引言 1
1 理论基础 2
1.1 快时尚服装概念 2
1.2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 2
1.3 消费者购买决策相关理论 2
2 快时尚服装购买决策模型构建 5
2.1 快时尚服装消费特征分析 5
2.2 快时尚服装消费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6
2.3 快时尚服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7
2.4 问卷设计 8
3 快时尚服装购买决策阶段影响因素分析 10
3.1 问卷回收 10
3.2 样本概况 10
3.3 快时尚服装购买决策阶段影响因素分析 11
4 快时尚服装提升顾客购买决策建议 17
4.1 因素影响情况总结 17
4.2快时尚服装购买决策提升建议 17
结论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 23
快时尚服装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研究
0 引言
快时尚服装由于其快速、时尚的内涵,自诞生起就拥有着传统服装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很快收获了大批主流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快时尚服装市场占有率的快速增长,国际上出现了许多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快时尚服装品牌,在服装零售市场掀起了新一轮的世界商业竞争。这些成功的品牌企业资本实力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生产技术先进,在零售终端不断地进行扩张,很快地将这种服装设计理念带入中国并抢占了中国的服装零售市场。快速时尚的服装销售模式进入中国后,许多国内品牌企业看好它的发展潜力,将其积极推行。于是,一时间来自国外和中国本土的快时尚服装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奇斗艳,占领了各个繁华的角落,成为各大卖场随处可见的景象。
但是这样的流行快餐并不长久,近期关于快时尚服装的负面新闻甚嚣尘上,品牌企业业绩大幅度下滑,品牌店铺沦落为“打折卖场”的报道比比皆是。在这种背景下,
本文将从消费者购买行为角度出发,结合快时尚服装的消费特征,来分析消费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而探析消费者在快时尚服装购买决策过程中的考虑因素,并据此提出一些提升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建议。
1 理论基础
1.1 快时尚服装概念
快时尚,全称为快速时尚,它来源于西方,是经济萧条背景下为满足人们对时尚服装的渴求而诞生的概念。顾名思义,快速与时尚是其概念的两个关键特征,快速表现在服装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时尚体现在服装系列紧跟最新潮流的步伐。凭借着对各大时尚秀场的快速反应,快时尚服装成为“平民的时尚”,其价格呈现大众价位,更新及时迅速。
时尚、平价、上新快,加上服装就是对快时尚服装的所有诠释,对此有人会说:“这就是时尚又便宜的服装啊”。注意这里有一个误区——快时尚服装的便宜只是相对于高档时尚服装而言,“平价”才是较合理的说法。
1.2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
1)社会因素:一是信息依赖;二是相关群体依赖;三是社会阶层依赖。2)个体因素:一是经济水平;二是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服装、日常消费品方面,追逐个性与时尚;三是文化背景,特别是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之间的差异性更为突出。3)产品因素:除了自身质量外,其在售后服务质量、营销手段策略及产品包装设计方面的表现也影响消费者行为。4)心理因素[1]。
1.3 消费者购买决策相关理论
1.3.1 购买决策的概念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是一个以特定目标为中心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购买决策是消费者这个决策主体,为了实现满足需求这一特定目标,在一定的购买动机的支配下,对可供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购买方案,进行的评价、选择、判断、决定等一系列活动。它包括认知需求、信息搜索、评价决策、购买行为、购后评价等若干前后相继的程序或阶段[2]141。
1.3.2 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式
消费者购买决策受各种文化的、社会的、个体的、经济的因素所影响,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但是购买决策行为并非不可捉摸,在千差万别中存在着一些共性,因此可以通过调查来寻找其中的规律[3]。在探索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之前,需要了解消费者的决策是如何进行的,下列购买决策模式能提供帮助:
(1)购买决策的一般模式
SOR(即“刺激—个体生理、心理—反应”)模式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般模式。它表明:消费者是在内外部因素刺激的影响下产生动机,然后在动机的驱使下完成决策过程,采取购买行动的。并且消费者在购买后还会对购物过程和结果作出评价,这样就对消费者的未来消费产生了影响,由此形成了一次完整的购买行为(见图2)。
/
图2 购买决策的一般模式
(2)“刺激—反应”模式
行为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John B.Watson)提出了“刺激—反应”理论,他指出人们的复杂行为都是由“刺激”和“反应”这两个部分构成的:刺激来源于两方面——身体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反应只是对刺激的回答。该模式不考虑消费者内部状态,忽视了购买者特征和购买决策过程这两大因素,故又称“黑箱效应”[4]50—53。
按照这一理论,存在着一个营销刺激与消费者反应模式,不仅从营销者的角度细分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更重要的是扩充了购买者暗箱的内容,考虑了购买者特征和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刺激进入暗箱,在经过一系列心理活动后,如果消费者确定购买,其反应就体现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上,包含产品、品牌、卖主、购买时间以及购买数量的选择。如图3所示。
图3 营销刺激与消费者反应模式
(3)霍华德—谢思模式
霍华德和谢思认为,影响消费者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产出因素、刺激因素等。如图4所示,刺激因素包括产品实质刺激、产品符号刺激及社会刺激,消费者对这些有选择地加以接受和反应。内在因素包括知觉过程和学习过程,消费者经过这些心理活动后形成外部反应。整个过程的连续表现为:消费者受到外界刺激后,在自身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对产品进行探索,并产生知觉倾向,形成一定的购买态度,从而坚定购买意图,促成购买行为[2]151—15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79.html

好棒文